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1、得道多助是怎掌助可 2、天时不如地地利不如 人和。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民为贵,君轻。 孟子家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家墓
孟子故里 aTTRit
孟子故里
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 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 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 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 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 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 亚圣
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 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 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 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 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 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 “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畏。 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 都可场成为圣至他童传仁鲛抨击暴政《提出 整套玭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不义战 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 的民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承 治国关下的枪页。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导,他提出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肘代士 大夫出世入世的进退谁则。孟子谒望统泊者任用他以 施展自已的抱负。他每到一个国象见到国君,都反复 讲仁政的好处,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决不 附和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他对国君采取傲然视 之的态度。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属”的“天丈夫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 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 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 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 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 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 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 大夫出世入世的进退准则。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 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 讲仁政的好处,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决不 附和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他对国君采取傲然视 之的态度。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