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 © 1958 BAOTOU MEDICAL COLLEGE 包头医学院 2017版中医学专业教学火纲汇编 包头医学院 2017年10月
1 包头医学院 2017 版中医学专业教学大纲汇编 包头医学院 2017 年 10 月
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 医古文.. ..21 中国医学史.. ....42 中医诊断学.. ...47 中药学..… ..64 系统解剖学. .....94 方剂学. 120 内经选读.… 134 病理学. ….147 组织与胚胎学.. .161 伤寒学.… ...172 生理学… 19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8 医学微生物学.. .233 金匮要略. .....245 针灸学. 260 医学免疫学. 271 病理生理学..。 282 中医养生学 。。。。。。。。。。。 295 医学伦理学.. ...301 温病学. 306 2
2 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 ....................................1 医古文................................................21 中国医学史............................................42 中医诊断学............................................47 中药学................................................64 系统解剖学............................................94 方剂学...............................................120 内经选读.............................................134 病理学...............................................147 组织与胚胎学.........................................161 伤寒学...............................................172 生理学...............................................19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8 医学微生物学.........................................233 金匮要略.............................................245 针灸学...............................................260 医学免疫学...........................................271 病理生理学...........................................282 中医养生学...........................................295 医学伦理学...........................................301 温病学...............................................306
中医各家学说..319 药理学. 335 机能实验学.. 367 推拿学. 380 医学影像学.. ..385 文献检索. ..394 检体诊断学.· 。。。。。 402 中医内科学..… 425 中医外科学.. 460 中医儿科学.. 494 实验诊断学. 527 心电图学... ....535 卫生法学. 541 中医妇科学... 550 内科学… 。。 .580 外科学... 。。。。。。 628 中医骨伤科学.。 。。。。。 667 急诊与灾难医学·.·。 684 预防医学. 694 中医毕业实习... 704 3
3 中医各家学说.........................................319 药理学...............................................335 机能实验学...........................................367 推拿学...............................................380 医学影像学...........................................385 文献检索.............................................394 检体诊断学...........................................402 中医内科学...........................................425 中医外科学...........................................460 中医儿科学...........................................494 实验诊断学...........................................527 心电图学.............................................535 卫生法学.............................................541 中医妇科学...........................................550 内科学...............................................580 外科学...............................................628 中医骨伤科学.........................................667 急诊与灾难医学.............. ........................684 预防医学.............................................694 中医毕业实习.........................................704 纲》格式样本: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大纲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02015 总学时/学分:84学时/4.5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中医学哲学基础,中 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初步认识,以及与治疗原则,即系统地重点把握中医基础理论知 识,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门功课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养生等。在 介绍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之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取得一定成绩并比较公认的内容,附于 有关章节的后面,供学生参考。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以课堂老师课程讲授为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尽量把抽象的概念 具体化,形象化,积极设计和创制直观教具与图表,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 果。教学难点可结合教学实验,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考核内容本科专业由理论考核与课堂回答问题考核两部分组成,成绩比例为8:2,即理论成绩 100分折合后占80分,平时课堂提问成绩20分,总分100分。 理论考核:考核时间在理论课结课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授课教师 列出习题,教研室集体讨论确认,按标准试卷格式出卷,满分100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郭霞珍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刘燕池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出版社,2002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理论总学时 理论讲授学时 1 绪论 4 3 2 精气、阴阳、五行 10 8 3 藏象 24 21 4 气血津液与精神 10 8 5 经络 6 6 病因与发病 10 8 7 病机 12 10 1
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大纲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02015 总学时/学分:84 学时/4.5 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中医学哲学基础,中 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初步认识,以及与治疗原则,即系统地重点把握中医基础理论知 识,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门功课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养生等。在 介绍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之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取得一定成绩并比较公认的内容,附于 有关章节的后面,供学生参考。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以课堂老师课程讲授为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尽量把抽象的概念 具体化,形象化,积极设计和创制直观教具与图表,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 果。教学难点可结合教学实验,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考核内容本科专业由理论考核与课堂回答问题考核两部分组成,成绩比例为 8:2,即理论成绩 100 分折合后占 80 分,平时课堂提问成绩 20 分,总分 100 分。 理论考核:考核时间在理论课结课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授课教师 列出习题,教研室集体讨论确认,按标准试卷格式出卷,满分 100 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郭霞珍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刘燕池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出版社,2002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理论总学时 理论讲授学时 1 绪论 4 3 2 精气、阴阳、五行 10 8 3 藏象 24 21 4 气血津液与精神 10 8 5 经络 6 4 6 病因与发病 10 8 7 病机 12 10
8 防治原则 6 4 9 体质与养生 2 1 合计 84 67 七、教学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 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分别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3.列举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自学) 能力目标: 1熟练运用症、证、病、辨证、辨病等中医术语表述中医学术问题: 2初步学会运用取类比象、整体观念等中医思维方法分析某些生活中的问题: 3重点把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素质目标: 初步对中医学术体系的特点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属融入人文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治的概念、思维过程与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 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重点内容] 1.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难点内容] 1.理解天人合一的观念 2.证、症、病含义的辨析 3.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区别与关联 [自主学习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2
2 8 防治原则 6 4 9 体质与养生 2 1 合计 84 67 七、教学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 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 论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分别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3.列举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自学) 能力目标: 1.熟练运用症、证、病、辨证、辨病等中医术语表述中医学术问题; 2.初步学会运用取类比象、整体观念等中医思维方法分析某些生活中的问题; 3.重点把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素质目标: 初步对中医学术体系的特点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属融入人文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治的概念、思维过程与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 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重点内容] 1.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难点内容] 1.理解天人合一的观念 2.证、症、病含义的辨析 3.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区别与关联 [自主学习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