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三卷 和作出的决定 此外,马克思还补充说:“一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和著作方 面的代表人物同所代表的阶级间的关系,都是如此”②。法国 启蒙思想家和大小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启蒙思 想家的改良意图没有超过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与这种关系相 适应的社会环境的范围。但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所特有的 矛盾,当时暴露得还不显著。因此,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当然要显得比现时好得不可计量。可以进一步说,当启蒙思 想家维护私有者的权利时,他们所考虑的不是剥削者,而是 被剥削者。 试举一例,卢梭在他所著《爱弥儿》一书中说:私有观 念甚至应在自由观念之前灌输给儿童。根据这点(此处原书 有脱落——译者)……但请注意一读《爱弥儿》第2卷的有 关地方,就可看到,这种攻击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应该怎样 给儿童灌输私有观念呢?按照卢梭的意见,应该给儿童讲明, 物品是用自己的劳动将其生产出来的人们的财产。请看,这 全然不是资本主义的财产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如拉萨 尔所精辟地表述,财产是一种异化的东西 igenthum (ist Fremden thum),因为富人的收入不是由他自己的劳动,而是 由他人的劳动,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生 关系尚未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私有财产的主要基础是 私有者的劳动。因此,珍视劳动群众利益的人们坚定不移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8卷,第152页 ②同上书,同页
和 作 出 的 决 定 。 ” ① 此 外 , 马 克 思 还 补 充 说 : “ 一 个 阶 级 的 政 治 代 表 和 著 作 方 面 的 代 表 人 物 同 所 代 表 的 阶 级 间 的 关 系 , 都 是 如 此 ” ② 。 法 国 启 蒙 思 想 家 和 大 小 资 产 阶 级 之 间 的 关 系 , 也 是 如 此 。 启 蒙 思 想 家 的 改 良 意 图 没 有 超 过 资 产 阶 级 生 产 关 系 和 与 这 种 关 系 相 适 应 的 社 会 环 境 的 范 围 。 但 是 , 资 产 阶 级 生 产 方 式 所 特 有 的 矛 盾 , 当 时 暴 露 得 还 不 显 著 。 因 此 ,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社 会 环 境 , 当 然 要 显 得 比 现 时 好 得 不 可 计 量 。 可 以 进 一 步 说 , · 当 · 启 · 蒙 · 思 · 想 · 家 · 维 · 护 · 私 · 有 · 者 · 的 · 权 · 利 · 时 , 他 们 所 考 虑 的 · 不 · 是 · 剥 · 削 者 , 而 · 是 · 被 · 剥 · 削 · 者 。 试 举 一 例 , 卢 梭 在 他 所 著 《 爱 弥 儿 》 一 书 中 说 : 私 有 观 念 甚 至 应 在 自 由 观 念 之 前 灌 输 给 儿 童 。 根 据 这 点 ( 此 处 原 书 有 脱 落 — — 译 者 ) … … 但 请 注 意 一 读 《 爱 弥 儿 》 第 2 卷 的 有 关 地 方 , 就 可 看 到 , 这 种 攻 击 是 完 全 没 有 根 据 的 。 应 该 怎 样 给 儿 童 灌 输 私 有 观 念 呢 ? 按 照 卢 梭 的 意 见 , 应 该 给 儿 童 讲 明 , · 物 · 品 · 是 · 用 · 自 · 己 · 的 · 劳 · 动 · 将 · 其 · 生 · 产 · 出 · 来 · 的 · 人 · 们 · 的 · 财 · 产 。 请 看 , 这 全 然 不 是 资 本 主 义 的 财 产 观 念 。 在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里 , 如 拉 萨 尔 所 精 辟 地 表 述 , · 财 · 产 是 一 种 异 化 的 东 西 ( E i g e n t h u m ( i s t F r e m d e n t h u m ) , 因 为 富 人 的 收 入 不 是 · 由 · 他 · 自 · 己 · 的 · 劳 · 动 , · 而 · 是 · 由 · 他 · 人 · 的 · 劳 · 动 , 雇 佣 工 人 的 劳 动 创 造 的 。 但 是 在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尚 未 居 于 统 治 地 位 的 社 会 里 , 私 有 财 产 的 主 要 基 础 是 私 有 者 的 劳 动 。 因 此 , 珍 视 劳 动 群 众 利 益 的 人 们 坚 定 不 移 地 、 8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第 三 卷 ① ② 同 上 书 , 同 页 。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中 文 版 , 第 8 卷 , 第 1 5 2 页 。 — — 校 者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三卷 热情地维护私有财产。然而劳动群众之受剥削,并不仅是通 过雇佣。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群众往往处于对统治阶层 的法律附属地位,他们必须将其劳动产品的或大或小部分交 纳给这个统治阶层。在这种情况下,“私有者”观念可能有双 重意义。“私有者”既可以是那些有权向生产者征收一定贡赋 的人们:又可能是那些必须交付这种贡赋的人们,即生产者 当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社会秩序趋于崩溃时,统治阶层的思 想代表人物将贡赋收受者了解为私有主,而被统治阶层的思 想代表人物则认为私有主是那些交纳贡赋的人们。在这后 阶层的思想代表人物捍卫私有权时,他们所维护的是被剥削 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剥削阶级的利益。18世纪法国第三等级 思想代表的情况,就是如此。在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关系 尚未成为统治的关系;同时,某些对生产者的旧的、封建的 剥削形式,仍然继续存在① 剥削观念本身是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我在另 一地方说过,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知道两种以剥削他人劳 动为基础的收入:地租和资本利息,而企业家的收入,在他 们看来,则是劳动者报酬的一种形式。这一点必须记住,才 能对法国启蒙思想家,最少是对他们的左翼的思想方式有所 理解。 我指出了卢梭在许多方面与启蒙思想家有分歧。但在这 个场合中,卢梭的观点,却是与启蒙思想家完全一致的②。我 ①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著作能在心理上充满那样高贵的热情 ②参阅爱尔维修的《论人》( e I' homme》)第10编,第7章
热 情 地 维 护 私 有 财 产 。 然 而 劳 动 群 众 之 受 剥 削 , 并 不 仅 是 通 过 雇 佣 。 在 前 资 本 主 义 时 代 , 劳 动 群 众 往 往 处 于 对 统 治 阶 层 的 法 律 附 属 地 位 , 他 们 必 须 将 其 劳 动 产 品 的 或 大 或 小 部 分 交 纳 给 这 个 统 治 阶 层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 私 有 者 ” 观 念 可 能 有 双 重 意 义 。 “ 私 有 者 ” 既 可 以 是 那 些 有 权 向 生 产 者 征 收 一 定 贡 赋 的 人 们 ; 又 可 能 是 那 些 必 须 交 付 这 种 贡 赋 的 人 们 , 即 生 产 者 。 当 建 立 在 这 种 基 础 上 的 社 会 秩 序 趋 于 崩 溃 时 , · 统 · 治 阶 层 的 思 想 代 表 人 物 将 · 贡 · 赋 · 收 · 受 · 者 了 解 为 私 有 主 , 而 · 被 · 统 · 治 阶 层 的 思 想 代 表 人 物 则 认 为 私 有 主 是 那 些 交 纳 贡 赋 的 人 们 。 在 这 后 一 阶 层 的 思 想 代 表 人 物 捍 卫 私 有 权 时 , 他 们 所 维 护 的 是 被 剥 削 阶 级 的 利 益 , 而 不 是 剥 削 阶 级 的 利 益 。 1 8 世 纪 法 国 第 三 等 级 思 想 代 表 的 情 况 , 就 是 如 此 。 在 当 时 的 法 国 , 资 本 主 义 关 系 尚 未 成 为 统 治 的 关 系 ; 同 时 , 某 些 对 生 产 者 的 旧 的 、 · 封 · 建 · 的 剥 削 形 式 , 仍 然 继 续 存 在 ① 。 剥 削 观 念 本 身 是 随 着 生 产 方 式 的 改 变 而 改 变 的 。 我 在 另 一 地 方 说 过 , 法 国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者 只 知 道 两 种 以 剥 削 他 人 劳 动 为 基 础 的 收 入 : 地 租 和 资 本 利 息 , 而 企 业 家 的 收 入 , 在 他 们 看 来 , 则 是 劳 动 者 报 酬 的 一 种 形 式 。 这 一 点 必 须 记 住 , 才 能 对 法 国 启 蒙 思 想 家 , 最 少 是 对 他 们 的 左 翼 的 思 想 方 式 有 所 理 解 。 我 指 出 了 卢 梭 在 许 多 方 面 与 启 蒙 思 想 家 有 分 歧 。 但 在 这 个 场 合 中 , 卢 梭 的 观 点 , 却 是 与 启 蒙 思 想 家 完 全 一 致 的 ② 。 我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第 三 卷 9 ① ② 参 阅 爱 尔 维 修 的 《 论 人 》 ( 《 D e l ’ H o m m e 》 ) 第 1 0 编 , 第 7 章 。 这 就 是 为 什 么 他 们 的 著 作 能 在 心 理 上 充 满 那 样 高 贵 的 热 情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三卷 所以特别引述卢梭的话,唯一的原因在于我觉得他的范例是 最明显不过的 毋庸争论,当人们不超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围—一在 这里应该说,当人们没有客观的可能,因而也就没有主观的、 心理的可能超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围, 而维护被剥削 者的利益时,他们必然要陷于矛盾之中。法国启蒙思想家,特 别是那些属于温和派的启蒙思想家,都陷进了这种矛盾。例 如,怀疑论者的伏尔泰尽管同天主教进行过残酷的斗争,却 竟然说什么生前作恶,死后报应,这同他的灵魂哲学观点是 水火不相容的;而他所以这样说,主要是为了教训劳动群众。 他经常坚决否定唯物论,而他所以这样做,不仅是因为他未 能摆脱唯灵论的物质观,而且是因为他对于唯物主义宣传给 社会安宁带来的有害后果( es Consequences dan- geneses),深感恐惧①。他未能理解唯灵论观点的没有根据, 也是因为这同一种(只是不自觉的)恐惧的原故。对他说来, 从资产阶级社会观点看来是有益的东西,比在理论意义上属 于真理的东西更为重要。也许可以称他为现代实用主义者的 先驱。不过,对他有利的是,在他和现代实用主义者之间,是 有着很大差别的。 在伏尔泰的时代,资产阶级制度不仅没有陈腐,而是相 反,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生命力,越来越广泛地扩展了对全体 人民群众有利的方面。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只要它没有度 ①详请参阅Y.小,白里西埃:《 oltaire philosophe》, Paris1908,P 173-175.(《伏尔泰哲学》,巴黎1908年版,第173-175页)
所 以 特 别 引 述 卢 梭 的 话 , 唯 一 的 原 因 在 于 我 觉 得 他 的 范 例 是 最 明 显 不 过 的 。 毋 庸 争 论 , 当 人 们 不 超 出 资 产 阶 级 世 界 观 的 范 围 — — 在 这 里 应 该 说 , 当 人 们 没 有 客 观 的 可 能 , 因 而 也 就 没 有 主 观 的 、 心 理 的 可 能 超 出 资 产 阶 级 世 界 观 的 范 围 , — — 而 维 护 被 剥 削 者 的 利 益 时 , 他 们 必 然 要 陷 于 矛 盾 之 中 。 法 国 启 蒙 思 想 家 , 特 别 是 那 些 属 于 温 和 派 的 启 蒙 思 想 家 , 都 陷 进 了 这 种 矛 盾 。 例 如 , 怀 疑 论 者 的 伏 尔 泰 尽 管 同 天 主 教 进 行 过 残 酷 的 斗 争 , 却 竟 然 说 什 么 生 前 作 恶 , 死 后 报 应 , 这 同 他 的 灵 魂 哲 学 观 点 是 水 火 不 相 容 的 ; 而 他 所 以 这 样 说 , 主 要 是 为 了 教 训 劳 动 群 众 。 他 经 常 坚 决 否 定 唯 物 论 , 而 他 所 以 这 样 做 , 不 仅 是 因 为 他 未 能 摆 脱 唯 灵 论 的 物 质 观 , 而 且 是 因 为 他 对 于 唯 物 主 义 宣 传 给 社 会 安 宁 带 来 的 有 害 后 果 ( l e s C o n s é q u e n c e s d a n - g e r e u s e s ) , 深 感 恐 惧 ① 。 他 未 能 理 解 唯 灵 论 观 点 的 没 有 根 据 , 也 是 因 为 这 同 一 种 ( 只 是 · 不 · 自 · 觉 的 ) 恐 惧 的 原 故 。 对 他 说 来 , 从 资 产 阶 级 社 会 观 点 看 来 是 · 有 · 益 · 的 东 西 , 比 在 理 论 意 义 上 属 于 · 真 · 理 · 的 东 西 更 为 重 要 。 也 许 可 以 称 他 为 现 代 实 用 主 义 者 的 先 驱 。 不 过 , 对 他 有 利 的 是 , 在 他 和 现 代 实 用 主 义 者 之 间 , 是 有 着 很 大 差 别 的 。 在 伏 尔 泰 的 时 代 , 资 产 阶 级 制 度 不 仅 没 有 陈 腐 , 而 是 相 反 , 取 得 了 越 来 越 多 的 生 命 力 , 越 来 越 广 泛 地 扩 展 了 对 · 全 · 体 · 人 · 民 · 群 · 众 · 有 · 利 的 方 面 。 一 定 的 社 会 政 治 制 度 , 只 要 它 没 有 度 1 0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第 三 卷 ① 详 请 参 阅 Y . C. 白 里 西 埃 : 《 V o l t a i r e p h i l o s o p h e 》 , P a r i s 1 9 0 8 , P . 1 7 3 — 1 7 5 . ( 《 伏 尔 泰 哲 学 》 , 巴 黎 1 9 0 8 年 版 , 第 1 7 3 — 1 7 5 页 )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三卷 过自己这一发展阶段,——如恩格斯在与杜林争论中所正确 地指出,一即使在这个制度下注定要遭受不幸的人们,也 会兴高采烈地欢迎它。如果某一作家以这个新秩序的思想代 表人物的身份发言,有时虽是更多地以利益的考虑而较少以 理论真理的要求为指导,但归根到底,这并不妨碍他为进步 事业服务。因为他心目中的利益,说到底乃是社会利益。然 而当代的实用主义者,他们生活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业已过 时,业已成为“旧秩序”的时代,已经不能援引这一有利情 况,而这一情况的重大意义,则是任何一个科学地认识社会 思想史的学者所必须承认的 黑格尔称法国启蒙哲学的时代为光辉的日出( ein her- richer Sonnenau gang)。这个时代所以具有这种特性,是因 为它把一切旧信仰、旧传说、旧制度都召唤到理性的法庭之 前,予以审判。尽管理性在对于这一切作出裁判时没有越出 “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围。但是在当时,这个范围是这样广 阔,用同一个黑格尔的话说,它使世界渗透了精神的热情。启 蒙思想家是一切使用这样或那样方法去镇压旧秩序的人们的 辩护士。为了深信这一点,必须对当时的,比方说,戏剧创 作,予以追述。 哲学占领了舞台,将它转变为传播解放思想的一种最有 效的手段。我在前面已经不只一次指出,启蒙思想家曾同君
过 自 己 这 一 发 展 阶 段 , — — 如 恩 格 斯 在 与 杜 林 争 论 中 所 正 确 地 指 出 , — — 即 使 在 这 个 制 度 下 注 定 要 遭 受 不 幸 的 人 们 , 也 会 兴 高 采 烈 地 欢 迎 它 。 如 果 某 一 作 家 以 这 个 新 秩 序 的 思 想 代 表 人 物 的 身 份 发 言 , 有 时 虽 是 更 多 地 以 · 利 · 益 的 考 虑 而 较 少 以 · 理 · 论 · 真 · 理 的 要 求 为 指 导 , 但 归 根 到 底 , 这 并 不 妨 碍 他 为 进 步 事 业 服 务 。 因 为 他 心 目 中 的 利 益 , 说 到 底 乃 是 · 社 · 会 利 益 。 然 而 当 代 的 实 用 主 义 者 , 他 们 生 活 在 资 产 阶 级 生 产 方 式 业 已 过 时 , 业 已 成 为 “ 旧 秩 序 ” 的 时 代 , 已 经 不 能 援 引 这 一 有 利 情 况 , 而 这 一 情 况 的 重 大 意 义 , 则 是 任 何 一 个 科 学 地 认 识 社 会 思 想 史 的 学 者 所 必 须 承 认 的 。 Ⅲ 黑 格 尔 称 法 国 启 蒙 哲 学 的 时 代 为 光 辉 的 日 出 ( e i n h e r A r l i c h e r S o n n e n a u f g a n g ) 。 这 个 时 代 所 以 具 有 这 种 特 性 , 是 因 为 它 把 一 切 旧 信 仰 、 旧 传 说 、 旧 制 度 都 召 唤 到 理 性 的 法 庭 之 前 , 予 以 审 判 。 尽 管 理 性 在 对 于 这 一 切 作 出 裁 判 时 没 有 越 出 “ 资 产 阶 级 世 界 观 ” 的 范 围 。 但 是 在 当 时 , 这 个 范 围 是 这 样 广 阔 , 用 同 一 个 黑 格 尔 的 话 说 , 它 使 世 界 渗 透 了 精 神 的 · 热 · 情 。 启 蒙 思 想 家 是 一 切 使 用 这 样 或 那 样 方 法 去 镇 压 旧 秩 序 的 人 们 的 辩 护 士 。 为 了 深 信 这 一 点 , 必 须 对 当 时 的 , 比 方 说 , 戏 剧 创 作 , 予 以 追 述 。 哲 学 占 领 了 舞 台 , 将 它 转 变 为 传 播 解 放 思 想 的 一 种 最 有 效 的 手 段 。 我 在 前 面 已 经 不 只 一 次 指 出 , 启 蒙 思 想 家 曾 同 君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第 三 卷 1 1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三卷 主专制妥协。但是,他们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实行妥协。这个 条件就是:君主专制必须为启蒙事业服务。伏尔泰的诽谤者 们直到现在还时常攻击他曾给登位的国王献了无数颂词。但 是第一,他们没有看到,伏尔泰所以奉承这些权贵,是因为 他希望推动他们去同他所仇恨的偏见和制度作斗争。第二,他 们忘记了他在所写悲剧里,曾给掌权者以怎样的教训。冯腾 (A. conTeH)将科尔尼勒(opem)所写的《奥狄浦斯》同 伏尔泰所写的《奧狄浦斯》①加以比较,绝妙地说明了法国知 识界情绪的改变。我们在科尔尼勒的作品里看到最能说明17 世纪法国特点的语句 人民为君主而死, 死得光荣。 相反,在伏尔泰的剧作里,奧狄浦斯却说 君主为国家而亡, 算得尽责。 这是在君主对待臣民的关系的观点上的一个大变革。同 时,在关于王权的法律基础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与此不相上 下的变革。在《米洛卜》里,伏尔泰通过波里逢迪的口宣布 君主的第一件事是作个幸福的士兵, ①奥狄浦斯,占希腊神话中特维城王子,其父深信自己将被儿子所杀的预 言,把他弃在野地。他长大之后,偶然杀了一个人,以后作了特维城的王,娶了 该城王后。后来才知道被他杀死的是父亲,所娶的是母亲。他就把自己的双眼弄 瞎以赎大罪。他曾猜出怪物所出的三个题,因此他的名字成了很有智慧会解决难 题的人的代名词
主 专 制 妥 协 。 但 是 , 他 们 只 是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实 行 妥 协 。 这 个 条 件 就 是 : 君 主 专 制 必 须 为 启 蒙 事 业 服 务 。 伏 尔 泰 的 诽 谤 者 们 直 到 现 在 还 时 常 攻 击 他 曾 给 登 位 的 国 王 献 了 无 数 颂 词 。 但 是 第 一 , 他 们 没 有 看 到 , 伏 尔 泰 所 以 奉 承 这 些 权 贵 , 是 因 为 他 希 望 推 动 他 们 去 同 他 所 仇 恨 的 偏 见 和 制 度 作 斗 争 。 第 二 , 他 们 忘 记 了 他 在 所 写 悲 剧 里 , 曾 给 掌 权 者 以 怎 样 的 教 训 。 冯 腾 ( A . DEFGHF) 将 科 尔 尼 勒 ( IEJFHKL) 所 写 的 《 奥 狄 浦 斯 》 同 伏 尔 泰 所 写 的 《 奥 狄 浦 斯 》 ① 加 以 比 较 , 绝 妙 地 说 明 了 法 国 知 识 界 情 绪 的 改 变 。 我 们 在 科 尔 尼 勒 的 作 品 里 看 到 最 能 说 明 1 7 世 纪 法 国 特 点 的 语 句 : 人 民 为 君 主 而 死 , 死 得 光 荣 。 相 反 , 在 伏 尔 泰 的 剧 作 里 , 奥 狄 浦 斯 却 说 道 : 君 主 为 国 家 而 亡 , 算 得 尽 责 。 这 是 在 君 主 对 待 臣 民 的 关 系 的 观 点 上 的 一 个 大 变 革 。 同 时 , 在 关 于 王 权 的 法 律 基 础 的 认 识 上 , 也 发 生 了 与 此 不 相 上 下 的 变 革 。 在 《 米 洛 卜 》 里 , 伏 尔 泰 通 过 波 里 逢 迪 的 口 宣 布 : 君 主 的 第 一 件 事 是 作 个 幸 福 的 士 兵 , 1 2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第 三 卷 ① 奥 狄 浦 斯 , 占 希 腊 神 话 中 特 维 城 王 子 , 其 父 深 信 自 己 将 被 儿 子 所 杀 的 预 言 , 把 他 弃 在 野 地 。 他 长 大 之 后 , 偶 然 杀 了 一 个 人 , 以 后 作 了 特 维 城 的 王 , 娶 了 该 城 王 后 。 后 来 才 知 道 被 他 杀 死 的 是 父 亲 , 所 娶 的 是 母 亲 。 他 就 把 自 己 的 双 眼 弄 瞎 以 赎 大 罪 。 他 曾 猜 出 怪 物 所 出 的 三 个 题 , 因 此 他 的 名 字 成 了 很 有 智 慧 会 解 决 难 题 的 人 的 代 名 词 。 — — 译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