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五)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是一类脂肪 酸的衍生物,具有五 元环和20个碳原子的 脂肪酸,其基本结构p 是前列腺酸,存在于 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 111315171 和细胞中,但含量甚 前列腺酸 微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五)前列腺素 ▪ 前列腺素是一类脂肪 酸的衍生物,具有五 元环和20个碳原子的 脂肪酸,其基本结构 是前列腺酸 ,存在于 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 和细胞中,但含量甚 微。 前列腺酸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一)脂类的一般性质 脂肪酸链长为14~20个碳原子占多数。最常 见的是16或18个碳脂肪酸。12个碳原子以下 的饱和脂肪酸大量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脂中 在高等植物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 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 酸的熔点低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一)脂类的一般性质 ▪ 脂肪酸链长为14~20个碳原子占多数。最常 见的是16或18个碳脂肪酸。12个碳原子以下 的饱和脂肪酸大量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脂中。 ▪ 在高等植物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 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 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 酸的熔点低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一)脂类的一般性质 高等动、植物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 在第9~10碳原子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 一个双键一般也位于第9~10碳原子 高等动、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都具有 相同的几何构型,而且都属于顺式,只有极 少数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反式。 细菌所含的脂肪酸种类比高等动植物少得多 细菌中绝大多数为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 肪酸只带一个双键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一)脂类的一般性质 ▪ 高等动、植物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 在第9~10碳原子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 一个双键一般也位于第9~10碳原子。 ▪ 高等动、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都具有 相同的几何构型,而且都属于顺式,只有极 少数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反式。 ▪ 细菌所含的脂肪酸种类比高等动植物少得多。 细菌中绝大多数为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 肪酸只带一个双键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皂化值:指完全皂化1克油或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 毫克数。用以评佑油脂质量,并计算该油脂的分 子量。 酸值: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的 氨氧化钾毫克数。一般用酸值来表示酸败的程度 碘值:指100克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一般用 于衡量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概念 皂化值:指完全皂化1克油或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 毫克数。用以评估油脂质量,并计算该油脂的分 子量。 酸值: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的 氢氧化钾毫克数。一般用酸值来表示酸败的程度。 碘值:指100克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一般用 于衡量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一)脂类的水解特性 动植物体内脂肪的水解是在脂肪酶催化下进行的, 脂肪酶催化作用具有某种专一性特点。自然条件下 脂肪的水解产物通常为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及游离 脂肪酸。 大多脂肪酶可由细菌和霉菌产生,这些细菌和霉菌 是使脂肪变质的主要原因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一)脂类的水解特性 ▪ 动植物体内脂肪的水解是在脂肪酶催化下进行的, 脂肪酶催化作用具有某种专一性特点。自然条件下 脂肪的水解产物通常为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及游离 脂肪酸。 ▪ 大多脂肪酶可由细菌和霉菌产生,这些细菌和霉菌 是使脂肪变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