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分宜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朱小林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厢庑(ⅶ)甬路(yong)靛青(din)探本溯源(shuo) B.歆(xmn)享俨然(yan) 跬(gui)步 便(bidn)宜行事 C.宵柝(tuo) 榫头(sin) 悄声(qido) 呱呱坠地(gu) D.庠序(xing)聒噪(guo) 崔嵬(wei)犯而不校(jia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朝廷调济 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惦量修炼 生灵涂炭 不假思索 C.斑斓频律 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D.松弛凑合 歪门邪道 砰然心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各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 有尽有。 B.求美者对美容科称赞有加,每每听到这些溢美之词,科室主任张群便无比欣 慰,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肯定,并赢得了更多朋友的青睐。 C.钓鱼岛事件让中国民众群情激奋,日本方面的危言危行势必会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也会对中日关系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D.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贿选事件曝光后,全世界记者蜂拥而至,对记者的不断 追问,布拉特只是闪烁其词,不做明确回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据报道,中国国产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20”日前首飞成功。国防部外事 办副主任在国防部新闻吹风会上表示,这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在时间选择上与盖 茨访华无关。 B.2011年2月3日凌晨发生的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火灾事故的原因,系由 燃放烟花引发外墙可燃物燃烧引起所致,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 施 C.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尊重苏丹南方公投结果’希 望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继续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维护苏丹的和 平与稳定。 D.竹林和兰芳这对好朋友弄僵了,一个周见面都互不理睬,让她妈妈知道了
江西省分宜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朱小林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厢庑.(wǔ) 甬.路(yǒng) 靛.青(diàn) 探本溯.源(shuò) B. 歆.(xīn)享 俨.然(yǎn) 跬.(guǐ)步 便.(biàn)宜行事 C.宵柝.(tuò) 榫.头(sǔn) 悄.声(qiǎo) 呱.呱坠地(gū) D.庠.序(xiáng) 聒.噪(guō) 崔嵬.(wěi) 犯而不校.(j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朝廷 调济 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惦量 修炼 生灵涂炭 不假思索 C.斑斓 频律 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D.松弛 凑合 歪门邪道 砰然心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各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 ...海.,应 有尽有。 B.求美者对美容科称赞有加,每每听到这些溢美之词 ....,科室主任张群便无比欣 慰,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肯定,并赢得了更多朋友的青睐。 C.钓鱼岛事件让中国民众群情激奋,日本方面的危言危行 ....势必会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也会对中日关系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D.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贿选事件曝光后,全世界记者蜂拥而至,对记者的不断 追问,布拉特只是闪烁其 ...词.,不做明确回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据报道,中国国产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20”日前首飞成功。国防部外事 办副主任在国防部新闻吹风会上表示,这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在时间选择上与盖 茨访华无关。 B.2011 年 2 月 3 日凌晨发生的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火灾事故的原因,系由 燃放烟花引发外墙可燃物燃烧引起所致,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 施。 C.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8 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尊重苏丹南方公投结果’希 望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继续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维护苏丹的和 平与稳定。 D.竹林和兰芳这对好朋友弄僵了,一个周见面都互不理睬,让她妈妈知道了
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然后她又开导女儿要主动认错。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事实上,许多心智 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 ①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②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③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④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⑥无论是《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的著作,不妨就当 作闲书来读 A.②①⑤⑥④③B.②①⑥⑤③④C.⑥③①⑤②④D.⑥④⑤①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6——8题。 古代才子佳人 回到古代的才子佳人爱情剧,我们发现,古代才子们的情爱心理有一些共同 的特征,首先,这些才子们所爱慕的理想佳人,不是大家闺秀就是世外仙姝,或 者说大都是一些容貌娇美而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女子,“后花园”并不是一般平 民百姓所能拥有的。所有这些,都是失意文人的心理平衡和补偿的需要。在他们 看来,找一个佳人来配才子,不仅是解决婚姻的需要,而且是衡量自己地位的需 要。这种情爱心理,除了千百年来男权社会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之外,还深藏 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的影响,还在人类远古的群婚时代,交好女酋长也是男性 的荣耀。这种种族记忆与后代帝王的权势心理的无耻奢望结合,邂逅女神便成了 人间帝王的荣耀。宋玉《高唐赋》《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神女自 荐枕席,正使楚王熏然欲醉。女人和财富一样,是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到 了才子佳人爱情剧作者手中,这种传统的母题得到了较大的改造,帝王贵族退场 了,普通男子成为了主人公,而女子必须是绝代佳人或地位较高的人,这一点却 没有根本的改变
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然后她又开导女儿要主动认错。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事实上,许多心智 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 ①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②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③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④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⑥无论是《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的著作,不妨就当 作闲书来读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③①⑤②④ D.⑥④⑤①②③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 6——8 题。 古代才子佳人 回到古代的才子佳人爱情剧,我们发现,古代才子们的情爱心理有一些共同 的特征,首先,这些才子们所爱慕的理想佳人,不是大家闺秀就是世外仙姝,或 者说大都是一些容貌娇美而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女子,“后花园”并不是一般平 民百姓所能拥有的。所有这些,都是失意文人的心理平衡和补偿的需要。在他们 看来,找一个佳人来配才子,不仅是解决婚姻的需要,而且是衡量自己地位的需 要。这种情爱心理,除了千百年来男权社会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之外,还深藏 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的影响,还在人类远古的群婚时代,交好女酋长也是男性 的荣耀。这种种族记忆与后代帝王的权势心理的无耻奢望结合,邂逅女神便成了 人间帝王的荣耀。宋玉《高唐赋》《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神女自 荐枕席,正使楚王熏然欲醉。女人和财富一样,是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到 了才子佳人爱情剧作者手中,这种传统的母题得到了较大的改造,帝王贵族退场 了,普通男子成为了主人公,而女子必须是绝代佳人或地位较高的人,这一点却 没有根本的改变
其次,才子们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们 的情趣,服从他们的意志。所谓“才子佳人”只是一般笼统的提法,若要具体化, 中国人还有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对于武将,应该是“红巾翠袖攝英雄泪"”;对于 文人,应该是“红袖添香夜读书”。简而言之,佳人是才子们的红颜知己。她们 不仅必须是才子们生活中的伴侣,还应该是精神上的知音。她们能够理解才子的 满腹牢骚,排遣他们郁闷的情怀。尽管社会尚未承认失意才子的价值,但是他们 希望佳人能够识英雄于尘埃,赏识他们独特的价值。这些年轻美丽的女子,为失 意文人灰暗的生活投进了亮色,她们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 伶俐。她们的青睐,对于怀才不遇文人的自我意识、自尊心理,是强有力的呼唤 和肯定 对于摈弃尘俗,绝了功名心的文人来说,仅有上面两条便足够聊以自慰、潇 洒一生了。而对另外—些没有多大本领却功名心很盛的文人来说,除了以上两点 之外,理想的佳人还应该能够帮助他获取功名。所谓贤内助便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产生的。 总而言之,“红袖添香”的含义是丰富的,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而它 的要义则在于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一获得自我意识的肯定和精神的满足。 这种情爱心理,依旧是几千年来男权中心观念的产物 (节选自朱伟明《〈西厢记〉与才子佳人模式》,有删改) 6.下列对古代爱情剧中“才子佳人”这一爱情模式形成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 项是() A.以理想佳人配才子不仅是解决才子婚姻的需要,而且也是衡量才子地位 的需要。 B.以理想佳人配才子实际上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所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 的体现。 C.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深藏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中对权力和地位追求与占 有的影响
其次,才子们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们 的情趣,服从他们的意志。所谓“才子佳人”只是一般笼统的提法,若要具体化, 中国人还有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对于武将,应该是“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对于 文人,应该是“红袖添香夜读书”。简而言之,佳人是才子们的红颜知己。她们 不仅必须是才子们生活中的伴侣,还应该是精神上的知音。她们能够理解才子的 满腹牢骚,排遣他们郁闷的情怀。尽管社会尚未承认失意才子的价值,但是他们 希望佳人能够识英雄于尘埃,赏识他们独特的价值。这些年轻美丽的女子,为失 意文人灰暗的生活投进了亮色,她们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 伶俐。她们的青睐,对于怀才不遇文人的自我意识、自尊心理,是强有力的呼唤 和肯定。 对于摈弃尘俗,绝了功名心的文人来说,仅有上面两条便足够聊以自慰、潇 洒一生了。而对另外一些没有多大本领却功名心很盛的文人来说,除了以上两点 之外,理想的佳人还应该能够帮助他获取功名。所谓贤内助便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产生的。 总而言之,“红袖添香”的含义是丰富的,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而它 的要义则在于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获得自我意识的肯定和精神的满足。 这种情爱心理,依旧是几千年来男权中心观念的产物。 (节选自朱伟明《〈西厢记〉与才子佳人模式》,有删改) 6.下列对古代爱情剧中“才子佳人”这一爱情模式形成原因的解说,不正确 ...的 一项是( ) A.以理想佳人配才子不仅是解决才子婚姻的需要,而且也是衡量才子地位 的需要。 B.以理想佳人配才子实际上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所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 的体现。 C.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深藏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中对权力和地位追求与占 有的影响
D.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是剧作者在保留男女主人公人物身份的同时对传统的 母题的改造。 7.下列对“古代才子佳人爱情剧中才子们情爱心理的共同特征”的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A.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都是容貌娇美,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并不是 般平民百姓所能拥有的。 B.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 们的情趣,服从他们的意志。不仅是他们生活中的伴侣,还是精神上的 知音。 C.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伶 俐。她们的青睐,能改变才子们的命运。 D.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还能够帮助他们获取功名。 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足以说明古 代爱情剧中也有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B.在古代爱情剧中,剧作者总是根据男主人公的身份来设计佳人的行为 以满足对才子形象的塑造。 C.所谓的才子佳人,佳人与才子的地位是不相当的,与她们所处的时代 样,是作为才子的配角出现的。 D.作者认为,不管是才子佳人还是“红袖添香”,在古代爱情剧中,其要义 都是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 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 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 谓承日:“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 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 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 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 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何如?”承对日:“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 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 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日:“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 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 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 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
D.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是剧作者在保留男女主人公人物身份的同时对传统的 母题的改造。 7.下列对“古代才子佳人爱情剧中才子们情爱心理的共同特征”的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 A.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都是容貌娇美,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并不是 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拥有的。 B.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 们的情趣,服从他们的意志。不仅是他们生活中的伴侣,还是精神上的 知音。 C.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伶 俐。她们的青睐,能改变才子们的命运。 D.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还能够帮助他们获取功名。 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符合 ...原意的一项是( ) A.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足以说明古 代爱情剧中也有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B.在古代爱情剧中,剧作者总是根据男主人公的身份来设计佳人的行为, 以满足对才子形象的塑造。 C.所谓的才子佳人,佳人与才子的地位是不相当的,与她们所处的时代一 样,是作为才子的配角出现的。 D.作者认为,不管是才子佳人还是“红袖添香”,在古代爱情剧中,其要义 都是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 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 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 谓承日:“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 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 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 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 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何如?”承对日:“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 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 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日:“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 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 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 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
“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 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 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 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 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间:(得)机会 B.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拟:比、比拟 C.若苟僭拟,干时而动 干:冒犯、冲犯此可 译为“背离”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 逆:迎、迎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方正征,拜议郎 申之以孝悌之义 B.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又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 赵氏求救于齐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②征命无所就 ③乃解印绶间行归家④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 ⑤范以疾留彭城⑥救恤穷乏,家无所余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卓作乱时,张范与张承想要集合徒众与天下豪杰一起讨伐董卓,后在 其弟张昭的劝阻下作罢。 B.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之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 面不欢而散。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 C.张范与张承的儿子同被盗贼劫持,张范前往贼穴营救,最终盗贼被他 的仁义之言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D.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 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 第Ⅱ卷(114分)
“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 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 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 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 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间:(得)机会 B.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拟:比 、比拟 C.若苟僭拟,干.时而动 干:冒犯、冲犯 此可 译为“背离”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 逆:迎、迎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方正征,拜议郎 申之以.孝悌之义 B.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又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 赵氏求救于.齐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 )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②征命无所就 ③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④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 ⑤范以疾留彭城 ⑥救恤穷乏,家无所余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 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卓作乱时,张范与张承想要集合徒众与天下豪杰一起讨伐董卓,后在 其弟张昭的劝阻下作罢。 B.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之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 面不欢而散。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 C.张范与张承的儿子同被盗贼劫持,张范前往贼穴营救,最终盗贼被他 的仁义之言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D.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 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 第Ⅱ卷(11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