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海洋、人类和船的诞生 3 二、人类的诞生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海水的庇护能有效地防止紫 外线对生命的伤害。大约在38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原始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 如细菌等),并开始分化为动物和植物。随后在元古代出现了真核生物(如绿藻)。 由于原始藻类的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为生命的进化准 备了条件。这种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又经历亿万年的进化,产生了原始水母、海绵、 三叶虫、鹦鹉螺、蛤类、珊瑚等。海洋中的鱼类大约是在4亿年前出现的。表1-1 显示了现代研究所得的地球地质年代及其相应生物进化。 6亿到2亿年前的古生代,也称第一纪,是鱼类时代,植物开始登上陆地,昆虫 也出现了,随后又有了两栖类动物,并出现了脊椎动物。2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 中生代,也称第二纪,是爬行动物(以恐龙为盛)时代,并有了鸟类,并开始出现小型 哺乳动物。 中生代末期,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地质构造、火山冰川运动、海水进退、陨石 人侵等,尚待探讨),导致恐龙等巨型爬行动物全部灭绝,幸存的哺乳动物开始成为 地球生物的主宰,进入了新生代。新生代前期出现了灵长类动物。300万到约30 万年前的更新世,也称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表1-1地球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 地质年代 距今年代 生物进化 代(界) 纪(系) 世(统) (万年前) 太古代 500000-250000 生命可能起源于38亿年前 元古代 250000~60000 原始植物,软体动物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多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海生、底 古生代 60000~22500 栖鱼类,昆虫,两栖类,植物,脊椎 泥盆纪 动物,…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中生代 侏罗纪 22500~7000 爬行动物(恐龙时代),鸟类 白垩纪
人、船与海洋的故事 (续表) 地质年代 距今年代 生物进化 代(界) 纪(系) 世(统) (万年前) 古新世 7000~6000 哺乳动物 始新世 60004000 灵长类动物 第三纪 渐新世 4000~2500 出现猿类 中新世 2500~1200 古猿在欧亚大陆扩散 新生代 上新世 1200-300 猿人出现(“南方古猿”) 早期 300150 早期猿人(“能人”) 新 中期 150~10 晚期猿人,早期智人 第四纪 晚期 10~1 晚期智人(“山顶洞人”) 全新世 1~今 现代人 现代人类经历了猿、猿人、智人、现代人的发展过程。从猿到人的过渡,始于 1400万年前第三纪中期古猿下地直立行走,直到三百多万年前猿人双手能够制造 工具。恩格斯称该阶段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开始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通常分为早期猿 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覆盖了全部旧石器时代(见表1-1中 的第四纪更新世)。 现在人们在古代化石和遗传学方面探讨,一般认为现代人类的祖先来自非洲。 但有的学者认为东亚人群也可能源于东亚,因为80万年前的爪哇人和50万年前 我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见图1-3)都是属于晚期猿人。那个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 的晚期,猿人已会用火来熟食、取暖和防御野兽袭击。北京人可能是最早用火的人 类。火的使用,改变了气候对人的约束,并提供了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使人可吸 取更多的营养,促进了人类大脑和体质的发展。 那时人类只能互相用手势交流思想,后来由于饮食逐渐细腻,口腔变得精致, 渐渐出现了语言,进一步促进了思想交流,智慧增长的速度随之加快了,这是人类 社会进化的一个突变。12万年前的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已是有别于猿人的智人了。 现代人类是晚期智人,出现于5万至1.5万年前,如我国的山顶洞人(见图1-4)与 河套人都是
第一章海洋、人类和船的诞生 图1-3北京人 图1-4山顶洞人 07 图1-5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工具和器物 1、3.燧石工具2.石制圆槌4,骨制箭头5.陶器 旧石器时代的延续时间很长。约1.5万年前人类进人新石器时代,表1-1中 的第四纪全新世出现了精细磨制的细石器(磨光石器),还出现了弓箭和陶器(见图 1-5),并能够建造房屋,也掌握了一定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这时候,人类已经能够 越过海洋,到达世界六大洲(不含现代的南极洲),因此也可以说,人类当时已经开 始进入海洋时代了。 三、船的发明 人类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便利,往往傍水而居。但当雨季来临,山洪暴发时,人 们为了逃生,就会攀附到被急流冲倒的大树上,不会沉人水中。然而漂浮在水上的 大树是很难随人们的意愿移动的。于是人们就用石制的刀斧把大树的枝、叶削除, 成为一根比较灵活的,可以帮助人们渡河和狩猎用的浮体
6 人、船与海洋的故事 可是浮在水面上的单根木头,很不稳定,容易翻滚。于是人们又想到用藤条 和植物纤维制成的绳索,把几根树干(原木)并排地捆扎起来,成为一个“木筏”。 木筏不会翻滚,而且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员和货物,这是古代人类的杰出发明(见 图1-6)。 图1-6木筏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如果用火烧,再用石制的斧、锛,把一根大树的中间挖 空,人们就可以坐在这个被挖空的大树干内,由于重心下移,就可以平稳地漂浮在 水面上。这就是“独木舟”。独木舟又是一项古人的伟大发明(见图1-7)。 图1-7古代人划独木舟
第一章海洋、人类和船的诞生 7 木筏和独木舟是人类最原始的在水上活动的工具,也就是船的前身。 人们很快又发现用一根树枝划水推动木筏和独木舟要比手划、脚蹬方便有效。 再把树枝的下半削成扁平状,而把上半部制成便于手握的圆棍形,这就成为一枝木 “桨”。与此同时,人们用一根长的木杆,也可以在浅水水域灵活地撑驾木筏和独木 舟航行。这就是“篙”(见图1-8)。 图1-8用篙撑筏 人们在木筏和独木舟上站立起来,微风吹来,就感觉到风力可以把船吹动。如 果把披在身上的兽皮,用双臂张开,就可以接受更大的风力,推船更快地前进。随 后,人们就想到在船上树立一根木杆,挂上兽皮,船就可以凭风力推进了。这就是 “帆”(见图1-9)。 图1-9古埃及陶器上的帆船 最早的木筏和独木舟,就出现在万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最简单的桨、 篙和帆也出现于这个年代。1878年俄罗斯的新维尔斯基运河工地上曾挖出一艘 9000年前的、长3.62米、重220千克的独木舟。1973年,我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