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讲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主讲人:邓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讲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主讲人:邓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一一--一一 1.了解孙中山如何从改良转向革命。 2.了解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近代 中国革命不同阶段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了解孙中山如何从改良转向革命。 2.了解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近代 中国革命不同阶段的认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一------一一-0 --一一-0--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政治 二、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 三、孙中山与革命之准备 四、辛亥革命的过程 五、辛亥革命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政治 二、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 三、孙中山与革命之准备 四、辛亥革命的过程 五、辛亥革命的意义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政治 1.晚清新政与政治的离心力 (1)旧人办新政。新政终因执行无人而使朝廷威信降低,使 国民失望。 (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亲贵胄欲借“立宪”重建中央集 权,地方督抚欲欲借“立宪”削弱中央权力。 (3)满与汉的矛盾。满族官员欲排挤汉族官僚,汉族官僚竭 力培植个人与地方势力,与之相对抗。 (4)政府与士绅的矛盾。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失去“上升空 间”的八股之士与新式学堂学生形成强大的离心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政治 1.晚清新政与政治的离心力 (1)旧人办新政。新政终因执行无人而使朝廷威信降低,使 国民失望。 (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亲贵胄欲借“立宪”重建中央集 权,地方督抚欲欲借“立宪”削弱中央权力。 (3)满与汉的矛盾。满族官员欲排挤汉族官僚,汉族官僚竭 力培植个人与地方势力,与之相对抗。 (4)政府与士绅的矛盾。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失去“上升空 间”的八股之士与新式学堂学生形成强大的离心力
2.民族危机的加深 > 1901年,《辛丑条约》进一步加强列强对中国政治 与经济的控制 >1904-1906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展开,日俄自 行划分在东北的权益范围 >1903-1904年,英国入侵西藏 > 1902-1911年,教案不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民族危机的加深 Ø 1901年,《辛丑条约》进一步加强列强对中国政治 与经济的控制 Ø 1904-1906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展开,日俄自 行划分在东北的权益范围 Ø 1903-1904年,英国入侵西藏 Ø 1902-1911年,教案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