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交通大学校史序……………陆定一1 第一章 南洋公学8时期(1896一1906年)……… ………1 第一节交通大学的前身一南洋公学………1 一、南洋公学的诞生……………………………… 二、机构和更迭…… 三、经费和待竭………………10 第二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12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的渊源…12 二、西学与中学之争……… …14 第三节设立师范院… …21 一一、师范院的诞生…………… … 21 二、外院…… 27 三、附属小学堂… …28 第四节南洋公学的主体… …31 一、中院……… …31 二、上院缓办… ………33 第五节加速培养从政人才………36 一、设立特班……*……………………………36 1
二、设立政治班、商务班…………40 三、设立译书院和东文学堂…………41 第六节反封建专制斗争的“墨水瓶”事件…45 本毫小结………………………………*…48 第二章 创罐近代工料大学(1906一1920年)………………50 第一节创办工科,加强实业教育… …50 一、办学方向的转变……… 50 二、停办商科、转向工科… ……52 三、蹭设专科、扩大规模…… …54 四、行政体制、人事更迭…… …59 五、艰苦创业、勤俭治校… …61 第二节教育宗旨和唐文治的办学主张… …63 、 教育宗……… ……63 二、唐文治的办学主张… ……64 第三节教学概况和尚实办学思想的实施…… …71 一、专科的教学概况………… …71 二、附腐中、小学的教学概况… …85 第四节教学特色和学风……………… ……88 一、教学特色… …88 二、爱国、俭朴、数奋、求实的学风…… …97 第五节体育………………… 100 一、体育运动开展概况… 100 二、技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03 三、足球运动的开展………… 104 第六节学生的管理、就业及社团组织…… 105 一、学生的管理………………… 105 2
二、学生就业和留学概况…………… 108 三、社团组织…………………………110 第七节孙中山先生莅校讲演… 113 一、辛亥武昌起义后本校的形势………… 113 二、孙中山先生莅校讲演… 114 第八节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 115 一、救亡图存,走向社会… 115 二、创办义务学校,为工农服务… 117 本章小结……………………………… 119 第三章正式定名变通大学(1921一1927年)……, 121 第一节学校三次改组…… n..o 121 一、第一次改组合校………… 121 二、第二次改组分校…… 128 三、第三次改组… 137 第二节教研结合的办学思想… 138 一、办学思想的变化… *… 138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141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特点…… 155 第三节严格的教学管理和朴实的学习风气… 159 一、教学制度、环节及管理……… 159 二、教学特色及学风………… 165 三、一支有良好素养的教师队伍…… 170 四、讲究教学效果……… 171 第四节学术活动的兴起……… 175 一、学术研究活动…… 175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179 .R
第五节体育及课外活动…… **180 一、体育活动…… 180 二、课外活动…… 183 第六节学生群众社团蓬勃发展…… 184 一、学生会… 184 二、南洋义务学校… 187 三、南洋周刊社… 190 四、南洋通讯社… 192 五、南洋学会… 193 六、工程学会… 195 七、经济学会… 196 八、南洋歌社… 197 九、学术研究会… 198 十、赎路储金会……………… 198 第七节中共交大党支部的墟立和反帝 反封建斗争……… 199 一、楚立第一个中共党支部……199 二、在斗争中团结群众壮大组织…… 203 三、在“五州”运动的洪流中……… 206 四、“四·一二”反革命敢变中光团 组织道受破坏…………………………… 210 本章小结………………… 211 第四章建立理、工、管理结合的交通大学 (1928—1936年)…………213 第一节南京国民政府接管交大…………… 213 一、校长更迭…… 213 ▣4
二、行政组织和管理体制………… 216 三、经费、基建、图书、设备 221 第二节教育宗旨、课程设置与办学特点…… 222 一、教育宗自………… 222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 224 三、办学特点与教学作风…… 226 第三节各院、系教学概况……… 232 一、科学学院…… 233 二、管理学院… 251 三、土木工程学院…… 271 四、电机工程学院… 279 五、机械工程学院… 285 六、中国文学系……… 293 七、外语系……… 295 第四节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297 一、研究所概况………… 297 二、各院系的科学研究… 299 三、社团组织和学术活动… …… 301 第五节训育、体育和军训…… 305 一、训育…… 305 二、体育和军训… 307 第六节教职工和学生概况…… 310 一、救师和职工概况… 310 二、学生概况………… 312 第七节 交大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314 一、觉醒……… 314 二、掀起抗日反蒋怒潮………31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