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 2014.2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颓圮(pi) 彳(chi)亍 偌(ruo)大 休 戚(q1)相关 B.隽(jn)秀 迁徙(xi) 徘徊(huai)性性情孤 僻(pi) C.束(su)缚 瞭(lido)望付(cin)度 数(shuo) 见不鲜 D.熟稔(ren) 孝悌(ti) 惩( cheng)罚模棱 (1eng)两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浓阴 辩别 舞榭歌台 眉眼颦蹙 B.漂泊 膨胀 回肠荡气 残羹冷灸 C.窸窣 笼统 飘飘凌云 羽扇纶巾 D.棉密 坍缩 前合后偃 旁稽博采 3.依次填入下列橫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尤其对盆栽兰花,我更是心怀痛惜。她们在人的 下,野性全 无,变得羸弱,经不起风风雨雨, 勉强开一些小小花朵,以示自己的 存在 ②走出尘世,背着书籍去旅行,融入自然,没有世俗牵绊 因 此宽广空灵轻盈,所有的凡尘烦恼 A.摆弄 只是 胸怀 了无踪影 B.摆布 可是 胸襟 沓无踪影 C.伺候 而是 怀抱 无影无踪 D.侍弄 总是 心怀 毫无踪迹 4.下到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慢慢自由路》作为曼德拉的唯一自传,由曼德拉亲自执笔,记录了他永 不屈服的自由之路和波澜壮阔的翔实人生 B.某市应急处置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根据空气质量情况适时启动雾霾天气 应急三级预警,并紧急部署应对雾霾天气。 C.央视《面对面》栏目以“迟来的荣誉”为题,以20分钟的时长,讲述了 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和女儿方丽玲28年来的生活。 D.月球是适合我国探索的目标:它距离较近,便于开发出着陆和返航的相关 技术,未来可用于探索火星等更遥远的天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剧情的矛盾冲突是这样构成的:周朴园与要求个性解放的妻子蘩 漪的冲突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矛盾则是条暗线,还有周朴园
武汉市 2014 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 院 2014.2.20 本试题卷共 12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颓圮(pǐ) 彳(chí)亍 偌(ruò)大 休 戚(qī)相关 B.隽(jùn)秀 迁徙(xǐ) 徘徊(huái)性 性情孤 僻(pì) C.束(sù)缚 瞭(liào)望 忖(cǔn)度 数(shuò) 见不鲜 D.熟稔(rěn) 孝悌(tì) 惩(chěng)罚 模棱 (léng)两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浓阴 辩别 舞榭歌台 眉眼颦蹙 B.漂泊 膨胀 回肠荡气 残羹冷灸 C.窸窣 笼统 飘飘凌云 羽扇纶巾 D.棉密 坍缩 前合后偃 旁稽博采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尤其对盆栽兰花,我更是心怀痛惜。她们在人的 下,野性全 无,变得羸弱,经不起风风雨雨, 勉强开一些小小花朵,以示自己的 存在。 ②走出尘世,背着书籍去旅行,融入自然,没有世俗牵绊, 因 此宽广空灵轻盈,所有的凡尘烦恼 。 A.摆弄 只是 胸怀 了无踪影 B.摆布 可是 胸襟 沓无踪影 C.伺候 而是 怀抱 无影无踪 D.侍弄 总是 心怀 毫无踪迹 4.下到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慢慢自由路》作为曼德拉的唯一自传,由曼德拉亲自执笔,记录了他永 不屈服的自由之路和波澜壮阔的翔实人生。 B.某市应急处置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根据空气质量情况适时启动雾霾天气 应急三级预警,并紧急部署应对雾霾天气。 C.央视《面对面》栏目以“迟来的荣誉”为题,以 20 分钟的时长,讲述了 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和女儿方丽玲 28 年来的生活。 D.月球是适合我国探索的目标:它距离较近,便于开发出着陆和返航的相关 技术,未来可用于探索火星等更遥远的天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雷雨》剧情的矛盾冲突是这样构成的:周朴园与要求个性解放的妻子蘩 漪的冲突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矛盾则是条暗线,还有周朴园
与工人阶级的代表鲁大海之间的阶级矛盾。这三条线索同时并存,互为影响,引 人入胜。 B.《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能体现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 善于健忘,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 便忘了,但也有难忘的,临死前他对画押的圈画的不圆一直耿耿于怀 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他认为要实行王道,关键在于保民,“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而他的性善论的哲学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之善 也,犹水之就下也”;同时认为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人皆可以为尧舜”。 D.陆蠡的《囚绿记》通过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描写,再现出作者 “永不屈服于命运”的追求精神;而戈埃罗的《炼金术士》则通过做梦、解梦、 弃梦、促梦、寻梦、破梦、圆梦的过程叙写,生动地表达要曲从于命运安排的主 题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远古图腾 李泽厚 中国史前文化比过去所知有远为长久和灿烂的历史。七十年代浙江河姆 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不断证实这一点。 将近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南方的元谋人到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 山顶洞人,虽然像欧洲洞穴壁画那样的艺术尚待发现,但从石器工具的进步上可 以看出对形体性状的初步感受。北京人的石器似尚无定形,丁村人的则略有规范, 如尖状、球状……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 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所谓“装饰品”:“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石珠 穿孔的狐或獾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等。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所有装饰品的 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这表明对形体的光 滑规整、对色彩的鲜明突出、对事物的同一性有了最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 但要注意的是,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 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 的。虽然二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前者的内容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想 象)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均匀、光滑等)和主体 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尽管两者 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 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 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 动。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哲 学等胚胎在内的上层建筑。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做出 上述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 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 追溯到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撒红粉,“红”色对 于他们就已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而是包含着或 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这是动物所不能有的)。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 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 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所独有的符号
与工人阶级的代表鲁大海之间的阶级矛盾。这三条线索同时并存,互为影响,引 人入胜。 B.《阿 Q 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能体现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 Q 善于健忘,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 便忘了,但也有难忘的,临死前他对画押的圈画的不圆一直耿耿于怀。 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他认为要实行王道,关键在于保民,“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而他的性善论的哲学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之善 也,犹水之就下也”;同时认为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人皆可以为尧舜”。 D.陆蠡的《囚绿记》通过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描写,再现出作者 “永不屈服于命运”的追求精神;而戈埃罗的《炼金术士》则通过做梦、解梦、 弃梦、促梦、寻梦、破梦、圆梦的过程叙写,生动地表达要曲从于命运安排的主 题。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远古图腾 李泽厚 中国史前文化比过去所知有远为长久和灿烂的历史。七十年代浙江河姆 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不断证实这一点。 将近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南方的元谋人到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 山顶洞人,虽然像欧洲洞穴壁画那样的艺术尚待发现,但从石器工具的进步上可 以看出对形体性状的初步感受。北京人的石器似尚无定形,丁村人的则略有规范, 如尖状、球状……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 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所谓“装饰品”:“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石珠、 穿孔的狐或獾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等。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所有装饰品的 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这表明对形体的光 滑规整、对色彩的鲜明突出、对事物的同一性有了最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 但要注意的是,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 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 的。虽然二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前者的内容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想 象)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均匀、光滑等)和主体 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尽管两者 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 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 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 动。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哲 学等胚胎在内的上层建筑。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做出 上述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 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 追溯到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撒红粉,“红”色对 于他们就已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而是包含着或 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这是动物所不能有的)。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 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 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所独有的符号
象征的观念含义;从而,它诉诸当时原始人群的便不只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 与了、储存了特定的观念意义。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式里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 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理解。这样,区别于工具制 造和劳动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 内的原始巫术礼仪就算真正开始了。所以,如同欧洲洞穴壁画作为原始的审美艺 术,本只是巫术礼仪的表现形态,不可能离开它们独立存在一样;山顶洞人的所 谓“装饰”和运用红色,也并非为审美而制作。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 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 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它们具 体的形态、内容及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也许,只有流传下来的远古“神 话、传奇和传说”,这种部分反映或代表原始人们的想象和符号观念的“不经之 谈”,能帮我们去约略推想远古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的面目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6.下列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 加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两者在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现实的, 后者则是幻想的。 B.两者产生的时间相距遥远,因而前者是物质生产的产物,后者则是精神生产、 意识形态的产物 C.两者似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 者只是物态化的活动。 D.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等萌 芽在内的上层建筑 7.下列对山顶洞人“染红穿戴、撒抹红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对于他们甚至连同动物都一样能引起生理的刺激作用,但对他们却 还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 B.这标志着他们拥有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的开始,而不再是对鲜明夺 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 C.红色赋予当时的原始人群不仅仅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人类 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意义 这种行为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观念性的想象和理解,表明原始人类的意识 形态活动就算真正开始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七十年代河姆渡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中国史前文化的秘密 被揭开,近八千年前的文明已初显 B.山顶洞人制造的石器很均匀、规整,而且还能打磨骨器,自觉加工“装饰品” 表明他们追求精致,爱好红色。 C.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红粉,并做出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 质化的活动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 D.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已经不可能复现,但我们可以凭借远古“神话 传奇和传说”,去约略推想其面目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管君墓表
象征的观念含义;从而,它诉诸当时原始人群的便不只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 与了、储存了特定的观念意义。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式里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 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理解。这样,区别于工具制 造和劳动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 内的原始巫术礼仪就算真正开始了。所以,如同欧洲洞穴壁画作为原始的审美艺 术,本只是巫术礼仪的表现形态,不可能离开它们独立存在一样;山顶洞人的所 谓“装饰”和运用红色,也并非为审美而制作。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 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 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它们具 体的形态、内容及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也许,只有流传下来的远古“神 话、传奇和传说”,这种部分反映或代表原始人们的想象和符号观念的“不经之 谈”,能帮我们去约略推想远古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的面目。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6.下列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 加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两者在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现实的, 后者则是幻想的。 B.两者产生的时间相距遥远,因而前者是物质生产的产物,后者则是精神生产、 意识形态的产物。 C.两者似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 者只是物态化的活动。 D.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等萌 芽在内的上层建筑。 7.下列对山顶洞人“染红穿戴、撒抹红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色对于他们甚至连同动物都一样能引起生理的刺激作用,但对他们却 还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 B.这标志着他们拥有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的开始,而不再是对鲜明夺 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 C.红色赋予当时的原始人群不仅仅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人类 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意义。 D.这种行为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观念性的想象和理解,表明原始人类的意识 形态活动就算真正开始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七十年代河姆渡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中国史前文化的秘密 被揭开,近八千年前的文明已初显。 B.山顶洞人制造的石器很均匀、规整,而且还能打磨骨器,自觉加工“装饰品”, 表明他们追求精致,爱好红色。 C.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红粉,并做出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 质化的活动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 D.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已经不可能复现,但我们可以凭借远古“神话、 传奇和传说”,去约略推想其面目。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管君墓表
清·陆继辂 君姓管氏,讳世铭,字缄若,所居曰韫山堂,门下士因称韫山先生,故 韫山之字特著。曾祖枪,刑部郎中。祖高,雍正间举人,广东盐场大使。父基承, 国子监生。祖、父俱赠朝议大夫、浙江道监察御史加二级。祖母徐、母王,赠恭 人。君乾隆三十九年举人,四十三年进士,引见以主事用,分户部行走。旋补山 东司,充军机章京。擢云南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六十年,改浙江道监察御史, 奏留军机处。嘉庆三年,转掌广西道。 故事,部郎充军机章京者,改官御史,即罢直;或经军机大臣奏留,其 仪注仍如司官,不得专达封事。君少读史,慕汲黯、朱云之为人。及成进士,金 坛于文襄公实为总裁。文襄好士,所援引,或数年至卿贰。君旅进旅退,未尝独 求见以所能自异。文襄卒,和珅浸用事,君益忧愤,每与同官论前代辅臣贤否, 语讥切无所避。和珅微有闻,而章佳文成公方倚君如左右手,猝未有以中伤君 君既擢御史,则大喜。夜起,彷徨中庭,构疏稿未成,而仍留军机处命下,俞文 成公请也。君废然入谒文成公,自言愧负此官。文成知君意,慰之曰:“报称行 有日耳,何必汲汲以言自见耶?”盖文成期君大用,不欲君以击奸获谴,其用意 至深。君亦感悟,稍自韫晦,而讽谕之意一以寓之于诗,今所传《韫山堂集》是 也。后四年,朝廷行大赏罚。薄海臣民,欢呼相告语,而君已前殁,不及见。呜 呼!可哀也已。 卒于嘉庆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春秋六十有一。配恭人张氏,以五年十 月日,合葬阳湖新塘乡之原。子学洛,候选知州,后君十一年卒。孙绳莱,慷慨 尚气节,习君者,以为酷似君。用形家言,于君既葬之十八年,始立石君墓而征 文于继辂。继辂既与绳莱游处,有多获交于君及门弟子,熟闻君之志行,不可以 不文辞。因系以辞曰 君子小人,消长固有时耶?胡四凶之诛殛,必有待于重华?呜呼!君虽 赍志以殁,而庆慰之意,当无间于死生。后之人尚读君之遗诗,而信余言之有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见以主事用 用:任用 B.文襄卒,和珅浸用事 浸:渐渐 C.不可以不文辞 辞:辞别 D.君虽赍志以殁 赍:带着 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管世铭为人“慷慨”的一组是( 分) ①分户部行走②慕汲黯、朱云之为人③每与同官论前代辅臣贤否,语讥切无 所避 ④夜起,彷徨中庭,构疏稿⑤自言愧负此官⑥熟闻君之志行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管世铭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中进士后,由有关大臣引导入见皇帝才得以 凭主事的身份到户部履职。 B.管世铭不满和珅,并上书抨击他,但在文成公的保护下,不但没有受到陷 害,反而学会了韬光养晦。 C.管世铭勤勉尽责,嫉恶如仇,当听到升任御史时半夜跃跃欲试,又听到奏 留军机不得上封事而沮丧
清·陆继辂 君姓管氏,讳世铭,字缄若,所居曰韫山堂,门下士因称韫山先生,故 韫山之字特著。曾祖枪,刑部郎中。祖高,雍正间举人,广东盐场大使。父基承, 国子监生。祖、父俱赠朝议大夫、浙江道监察御史加二级。祖母徐、母王,赠恭 人。君乾隆三十九年举人,四十三年进士,引见以主事用,分户部行走。旋补山 东司,充军机章京。擢云南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六十年,改浙江道监察御史, 奏留军机处。嘉庆三年,转掌广西道。 故事,部郎充军机章京者,改官御史,即罢直;或经军机大臣奏留,其 仪注仍如司官,不得专达封事。君少读史,慕汲黯、朱云之为人。及成进士,金 坛于文襄公实为总裁。文襄好士,所援引,或数年至卿贰。君旅进旅退,未尝独 求见以所能自异。文襄卒,和珅浸用事,君益忧愤,每与同官论前代辅臣贤否, 语讥切无所避。和珅微有闻,而章佳文成公方倚君如左右手,猝未有以中伤君。 君既擢御史,则大喜。夜起,彷徨中庭,构疏稿未成,而仍留军机处命下,俞文 成公请也。君废然入谒文成公,自言愧负此官。文成知君意,慰之曰:“报称行 有日耳,何必汲汲以言自见耶?”盖文成期君大用,不欲君以击奸获谴,其用意 至深。君亦感悟,稍自韫晦,而讽谕之意一以寓之于诗,今所传《韫山堂集》是 也。后四年,朝廷行大赏罚。薄海臣民,欢呼相告语,而君已前殁,不及见。呜 呼!可哀也已。 卒于嘉庆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春秋六十有一。配恭人张氏,以五年十一 月日,合葬阳湖新塘乡之原。子学洛,候选知州,后君十一年卒。孙绳莱,慷慨 尚气节,习君者,以为酷似君。用形家言,于君既葬之十八年,始立石君墓而征 文于继辂。继辂既与绳莱游处,有多获交于君及门弟子,熟闻君之志行,不可以 不文辞。因系以辞曰: 君子小人,消长固有时耶?胡四凶之诛殛,必有待于重华?呜呼!君虽 赍志以殁,而庆慰之意,当无间于死生。后之人尚读君之遗诗,而信余言之有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引见以主事用 用:任用 B.文襄卒,和珅浸用事 浸:渐渐 C.不可以不文辞 辞:辞别 D.君虽赍志以殁 赍:带着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管世铭为人“慷慨”的一组是( )(3 分) ①分户部行走②慕汲黯、朱云之为人③每与同官论前代辅臣贤否,语讥切无 所避 ④夜起,彷徨中庭,构疏稿 ⑤自言愧负此官 ⑥熟闻君之志行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管世铭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中进士后,由有关大臣引导入见皇帝才得以 凭主事的身份到户部履职。 B.管世铭不满和珅,并上书抨击他,但在文成公的保护下,不但没有受到陷 害,反而学会了韬光养晦。 C.管世铭勤勉尽责,嫉恶如仇,当听到升任御史时半夜跃跃欲试,又听到奏 留军机不得上封事而沮丧
D).管世铭去世后18年,他的孙子管绳莱邀请作者撰写墓表,以告慰壮志 未酬,郁郁而终的忠臣英魂。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君旅进旅退,未尝独求见以所能自异。(3分) (2)报称行有日耳,何必汲汲以言自见耶?(3分) (3)君子小人,消长固有时耶?(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分) 庾稚恭与桓温书,称:“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义怀通乐既佳且足作 友正实良器推此与君同济艰不者也。”(选自《世说新语赏誉》)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 题范尉梅谷 刘克庄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 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 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1)这首词上阕写“梅”,却不着一“梅”字。请简要分析这一写法 (分) (2)前人评词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请联系下阕对此作 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彼于致福者 。(庄子《逍遥游》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咨臣以当世 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3)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抵达 苏沧桑 雨夜,船潜入东河,像一束静静的光,潜入幽暗的历史深处。从千年之前的五代 开始,东河就像一曲丝竹,在杭州城最繁华地带辗转吟唱,一直往南,最后汇入 浩瀚的钱塘江。 船,必定会惊扰到时光,以及安睡在时光里的人们。我们每穿过一座桥,桥洞浮 雕里的千年市井百图,便在灯影里,一一活了过来。四季河景,花街,花灯,百 行百工,百姓……都有了颜色,声音
D).管世铭去世后 18 年,他的孙子管绳莱邀请作者撰写墓表,以告慰壮志 未酬,郁郁而终的忠臣英魂。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君旅进旅退,未尝独求见以所能自异。(3 分) (2)报称行有日耳,何必汲汲以言自见耶?(3 分) (3)君子小人,消长固有时耶?(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庾稚恭与桓温书,称:“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义怀通乐既佳且足作 友正实良器推此与君同济艰不者也。”(选自《世说新语 赏誉》)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满 江 红 题范尉梅谷 刘克庄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 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 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1)这首词上阕写“梅”,却不着一“梅”字。请简要分析这一写法。 (4 分) (2)前人评词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请联系下阕对此作 简要赏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 5 个,按所答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1)彼于致福者, 。(庄子《逍遥游》)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咨臣以当世 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3)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4)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6)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抵达 苏沧桑 雨夜,船潜入东河,像一束静静的光,潜入幽暗的历史深处。从千年之前的五代 开始,东河就像一曲丝竹,在杭州城最繁华地带辗转吟唱,一直往南,最后汇入 浩瀚的钱塘江。 船,必定会惊扰到时光,以及安睡在时光里的人们。我们每穿过一座桥,桥洞浮 雕里的千年市井百图,便在灯影里,一一活了过来。四季河景,花街,花灯,百 行百工,百姓……都有了颜色,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