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2014.06 、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佝(gou)偻逡(qun)巡 旋(xuan)涡 东西二阃(kun) B.缱绻(qian) 撇(pie)开 癖(pi)好 玲珑剔(ti) 透 C.干瘪(bid) 孱(can)头 趿(j1)拉 石室金匮(gui) D.攻讦(jie)给(gei)予 潜(qian)藏 残羹冷炙(zh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寒喧 钳制 走投无路 命运多舛 B.烟霭 斑驳 刮垢磨光 抱残守缺 C.自戕 妥善 礼上往来 销声匿迹 D.遐思 急剧 迫不急待 破釜沉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办公室里,犯了错的我,低垂着脑袋,听任班主任批评教育,不赞一词;我 想,他独自说完之后,事情也就算了 B.直到受审,刘汉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商界“狂人”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落到今天这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C.一走进校园,放眼望去,桃林中片片桃花尽情绽放,煞是美丽,好一派生机 盎然、万卉争荣的景象。 D.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 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伟大作品,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经受考验获 得地位,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 B.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北宋词坛创作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 丰富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C.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 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京剧兴盛之后,徽剧艺人多学唱新腔,作为一种剧种的徽剧日渐衰弱,新中 国成立前甚至濒临消亡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予官职)微以自文于君亲(文饰) 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待)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处死)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然) D.公始常欲奇此女(以…为奇) 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免除赋税 徭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在文学上,他提出“兴 复古学”的主张。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 录斋
江苏省扬州市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2014.06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佝(gōu)偻 逡(qūn)巡 旋(xuàn)涡 东西二阃(kǔn) B.缱绻(qiǎn) 撇(piē)开 癖(pǐ)好 玲珑剔(tī) 透 C.干瘪(biě) 孱(càn)头 趿(jí)拉 石室金匮(guì) D.攻讦(jié) 给(gěi)予 潜(qián)藏 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寒喧 钳制 走投无路 命运多舛 B.烟霭 斑驳 刮垢磨光 抱残守缺 C.自戕 妥善 礼上往来 销声匿迹 D.遐思 急剧 迫不急待 破釜沉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 分) A.办公室里,犯了错的我,低垂着脑袋,听任班主任批评教育,不赞一词;我 想,他独自说完之后,事情也就算了。 B.直到受审,刘汉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商界“狂人”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落到今天这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C.一走进校园,放眼望去,桃林中片片桃花尽情绽放,煞是美丽,好一派生机 盎然、万卉争荣的景象。 D.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 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伟大作品,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经受考验获 得地位,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 B.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北宋词坛创作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 丰富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C.20 世纪 80 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 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D.京剧兴盛之后,徽剧艺人多学唱新腔,作为一种剧种的徽剧日渐衰弱,新中 国成立前甚至濒临消亡。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予官职) 微以自文于君亲(文饰) 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待)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处死)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然) D.公始常欲奇此女(以…为奇) 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免除赋税 徭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在文学上,他提出“兴 复古学”的主张。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 录斋
B.《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是说科学基础 黄金规则、道德热忱等来自东方的“光明”,而实验精神、科学方法等则来自西 方的“法则”。 C.《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用艺术形象 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在思想方面,庄子提出了“兼爱”、“无 为”思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 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更为后世史家 所推崇 7.下面文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端午节,请分点概括,不超过16个字。(4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后人为追怀其高洁 情怀,便以该日为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端午节又有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 等别名,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有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古时,端午节 有吃粽子,赛龙舟,持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在我国南方地 区保存较完善。近年来,受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影响,端午节以及相关的端午文 化正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若干国 家,都有民间团体在端午日举行各种活动,端午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节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 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 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 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嗯 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昫啕, 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刑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 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 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 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 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 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 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 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 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 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 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 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刑(wan):磨损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是说科学基础、 黄金规则、道德热忱等来自东方的“光明”,而实验精神、科学方法等则来自西 方的“法则”。 C.《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用艺术形象 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在思想方面,庄子提出了“兼爱”、“无 为”思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 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更为后世史家 所推崇。 7.下面文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端午节,请分点概括,不超过 16 个字。(4 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后人为追怀其高洁 情怀,便以该日为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端午节又有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 等别名,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有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古时,端午节 有吃粽子,赛龙舟,持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在我国南方地 区保存较完善。近年来,受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影响,端午节以及相关的端午文 化正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若干国 家,都有民间团体在端午日举行各种活动,端午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节日。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 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 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 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噁 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 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 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 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 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 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 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 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 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 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 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 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 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刓(wán):磨损。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 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 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 9.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 B.因问王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 门谢罪 C.大王之入武关 而不在使者之 目 D.今大王举而东 今人有大功而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 虚心请教韩信,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B.当刘邦问计于韩信时,韩信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把自已在项羽军营里了解 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C.韩信认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 任用降将、失去民心,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 D.汉王深为韩信推心置腹的谋划而髙兴,并采纳其计策,马上部署将领落实韩 信的谋划,最终有了“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的局面。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3分) 译文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译 文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3分) 译 文 诗歌鉴赏(7分) 12.阅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四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 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 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 9.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 劳 B.因问王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 门谢罪 C.大王之入武关 而不在使者之 目 D.今大王举而东 今人有大功而击 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 虚心请教韩信,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B.当刘邦问计于韩信时,韩信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把自已在项羽军营里了解 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C.韩信认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 任用降将、失去民心,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 D.汉王深为韩信推心置腹的谋划而高兴,并采纳其计策,马上部署将领落实韩 信的谋划,最终有了“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的局面。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3 分) 译 文: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 分) 译 文: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3 分) 译 文: 三、诗歌鉴赏(7 分) 12. 阅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四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1)既然“我”只是“你”的“十亿分之 又如何能成为“九百六十万平 方的总和”?这样的表达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 (2)本节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抒发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其身正, (《论语·子路篇》)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4)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 颇蔺相如列传》) ,能克终者盖寡。(魏徵《谏太宗十 思疏》) ,择善而从之。(魏徵《谏太宗十思 疏》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 迹》) (8)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 溥《五人墓碑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生命的滋味 ①几年前的一个夜里,我走在马路上,路边停满了车,走着走着,一只,两只, 几只小猫从车底跑出来,似乎想跟我玩。我朝它们走去,才看见猫妈妈紧张地看 着这几只小猫,更紧张地看着我。这一家人在城市里流浪,它们会幸福吗? ②更早几年,还在学校,夜里我们骑着车,经过学校里的小河,一只猫妈妈带着 自己的几只小猫正在行进的途中,它们大概是搬家了,顺着铁栅栏往校墙外走。 见到我们,猫妈妈加快了步伐,一溜烟消失了,小猫也紧紧跟随,但还是有一个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1)既然“我”只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又如何能成为“九百六十万平 方的总和”?这样的表达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 分) (2)本节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抒发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其身正, 。(《论语·子路篇》) ⑵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⑶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⑷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 颇蔺相如列传》) ⑸ ,能克终者盖寡。(魏徵《谏太宗十 思疏》) ⑹ ,择善而从之。(魏徵《谏太宗十思 疏》) ⑺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 迹》) ⑻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 溥《五人墓碑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7 题。 生命的滋味 ①几年前的一个夜里,我走在马路上,路边停满了车,走着走着,一只,两只, 几只小猫从车底跑出来,似乎想跟我玩。我朝它们走去,才看见猫妈妈紧张地看 着这几只小猫,更紧张地看着我。这一家人在城市里流浪,它们会幸福吗? ②更早几年,还在学校,夜里我们骑着车,经过学校里的小河,一只猫妈妈带着 自己的几只小猫正在行进的途中,它们大概是搬家了,顺着铁栅栏往校墙外走。 见到我们,猫妈妈加快了步伐,一溜烟消失了,小猫也紧紧跟随,但还是有一个
落下了,嗷嗷地叫唤。同学想把小猫抱走,我说,一会它妈妈会来找它的,我只 是这么说。它们最后团聚了么? ③前几天,我们去一处废弃的厂房考察,天气已经变凉,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小 心翼翼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一片荒废的建筑里。厂房里的机器早已搬空,玻璃都 被敲碎,剪断的铁丝电线从高高的房梁上垂下。地面上堆放着杂物,墙上留下了 涂鸦,有个地方写着:“阿凡提到此一游”。同事拽着我,感觉很害怕,说如果 天再暗一点,真的像电影里的绑架现场。这是被城市遗忘的地方,曾经机器轰鸣, 而在我们的眼里,未来它将煕熙攘攘。而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厂房的东侧空地 长满了树木和没膝的杂草,周边的水泥地上长出了许多的野草。只是这生命不被 承认,迟早有一天它们要接受割除和改造,成为与一片欣欣向荣的商业所匹配的 景观。 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我受好奇心驱使,来到一间小屋,想看墙上还未揭掉的字 纸,却在地上,一处辨不清是毛毯还是沙发皮套的堆放物里,发现四只团在一起 的小黑狗,它们的身体半截盖在被子之下,虽然简陋,却能给它们足够的温暖。 离开之后,我们沿着马路继续考察,一只母柴狗甩着奶子穿过花坛,遥遥地看了 我们一眼。厂房已经荒废多年,沿着马路的一边为了美观故意刷上了明亮的漆色, 我曾预想会在那里遇到流浪汉,却发现那里有狗的一家。它们会不会饿肚子,小 狗长大之后,会继续流浪吗? ⑤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生而为人,我们为 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会为自己庆生,为亲友厚葬,我们设计并遵 守种种制度和规则,并且一生都在理性和非理性、守序和失序之间挣扎。然而在 人群之外,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生命简单而野蛮。一只小猫从无到有,从一团肉 泥成长为捕食能手。一只从未受过宠爱的流浪狗照例每天觅食、哺育,却丛未听 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自杀。生命脆弱,死亡的威胁从未消失过,然而这些 生命却从未因为顾虑明天而自断 ⑥人生之中有许许多多无可奈何的事情,痛苦与烦恼常存,有时出自强烈的打击 有时出自难以更改的性情。幸福圆满常常难以企及,想要得不到,得到不想要 骚动的欲望更加重了不幸的感觉,记忆里的伤痕和幻想里的末日让人更容易离开 现实,变得像亡命之徒,与自己作着旷日持久的追逃噩梦。然而在计算收入和个 人颜面的房间之外,世界以无比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牛灵,让它生,让它快活 让它以本能延续自己,而非用道德和律法、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矩裁定它的本质 羁押它的未来。 ⑦当有一天,我们迎来了死亡。人生中曾有的痛苦喜乐也随我们一同死亡。生命 中的各种滋味与我们同生同死,并且,因为苦,我们识别出了甜,因为甜,我们 识别出了苦一一残缺与完美,虚浮与实在,与我们同生同死,并因为我们身处其 中一端,我们也同时拥有了另 (选自2014年第1期《散文》,有删改) 14.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描绘树木、杂草、野草的繁盛景象?(6分) 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⑤段中两处划线句的含意。(4分) (1)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
落下了,嗷嗷地叫唤。同学想把小猫抱走,我说,一会它妈妈会来找它的,我只 是这么说。它们最后团聚了么? ③前几天,我们去一处废弃的厂房考察,天气已经变凉,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小 心翼翼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一片荒废的建筑里。厂房里的机器早已搬空,玻璃都 被敲碎,剪断的铁丝电线从高高的房梁上垂下。地面上堆放着杂物,墙上留下了 涂鸦,有个地方写着:“阿凡提到此一游”。同事拽着我,感觉很害怕,说如果 天再暗一点,真的像电影里的绑架现场。这是被城市遗忘的地方,曾经机器轰鸣, 而在我们的眼里,未来它将熙熙攘攘。而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厂房的东侧空地 长满了树木和没膝的杂草,周边的水泥地上长出了许多的野草。只是这生命不被 承认,迟早有一天它们要接受割除和改造,成为与一片欣欣向荣的商业所匹配的 景观。 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我受好奇心驱使,来到一间小屋,想看墙上还未揭掉的字 纸,却在地上,一处辨不清是毛毯还是沙发皮套的堆放物里,发现四只团在一起 的小黑狗,它们的身体半截盖在被子之下,虽然简陋,却能给它们足够的温暖。 离开之后,我们沿着马路继续考察,一只母柴狗甩着奶子穿过花坛,遥遥地看了 我们一眼。厂房已经荒废多年,沿着马路的一边为了美观故意刷上了明亮的漆色, 我曾预想会在那里遇到流浪汉,却发现那里有狗的一家。它们会不会饿肚子,小 狗长大之后,会继续流浪吗? ⑤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生而为人,我们为 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会为自己庆生,为亲友厚葬,我们设计并遵 守种种制度和规则,并且一生都在理性和非理性、守序和失序之间挣扎。然而在 人群之外,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生命简单而野蛮。一只小猫从无到有,从一团肉 泥成长为捕食能手。一只从未受过宠爱的流浪狗照例每天觅食、哺育,却从未听 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自杀。生命脆弱,死亡的威胁从未消失过,然而这些 生命却从未因为顾虑明天而自断。 ⑥人生之中有许许多多无可奈何的事情,痛苦与烦恼常存,有时出自强烈的打击, 有时出自难以更改的性情。幸福圆满常常难以企及,想要得不到,得到不想要, 骚动的欲望更加重了不幸的感觉,记忆里的伤痕和幻想里的末日让人更容易离开 现实,变得像亡命之徒,与自己作着旷日持久的追逃噩梦。然而在计算收入和个 人颜面的房间之外,世界以无比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生灵,让它生,让它快活, 让它以本能延续自己,而非用道德和律法、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矩裁定它的本质, 羁押它的未来。 ⑦当有一天,我们迎来了死亡。人生中曾有的痛苦喜乐也随我们一同死亡。生命 中的各种滋味与我们同生同死,并且,因为苦,我们识别出了甜,因为甜,我们 识别出了苦——残缺与完美,虚浮与实在,与我们同生同死,并因为我们身处其 中一端,我们也同时拥有了另一 端。 (选自 2014 年第 1 期《散文》,有删改) 14. 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描绘树木、杂草、野草的繁盛景象?(6 分) 1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⑤段中两处划线句的含意。(4 分) (1)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