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有繁简 章···着··.·。。垂音·自·。··。·,·音,非。●垂 59 四守丧时间有长短 第二节繁琐的丧葬礼程序 ●··非··非。非··。。·电·.非。··。,··垂 62 初丧礼仪 62 治丧礼仪 鲁自音····。击 67 出丧礼仪 ……74 四终丧礼仪 章击 80 第三节制度化的丧服与居丧 81 制度化的丧服 81 居丧 ·非···香非 91 第四节明器与人殉 106 明器 106 人殉 115 第三章死者的居所 。··t·····.···↓··命音·单···。··音·.·· 121 第一节墓地及其选择………………121 史前的墓地 121 家族式墓地………128 墓地重堪舆 127 第二节至高无上的帝陵制度 129 第三节墓室与棺椁 ……134 墓室 ………………………134 二棺椁 ……136 第四节为沟通死者的墓上建筑 140 第四章丰富多样的葬法和葬式 144 第一节葬法 144 土葬 144
火葬 147 水葬…………151 四天葬 非番 152 五悬棺葬… ……156 六树葬 159 七腹葬 ……163 第二节葬式 164 次葬… 165 二二次葬… 165 三屈肢葬…………………………168 四俯身葬… 171 五割体葬 172 第五章葬俗的历史化和地方化 174 第一节不同时代的葬俗差异 174 第二节形式繁杂的民间丧仪… 177 送终初丧 178 入殓成服 180 三出殡安葬 183 四做七祭祀 185 第三节个性突出的地方葬俗 186 第四节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丧葬 ·。····非 191 葬法葬式多种多样 191 丧葬礼俗自有体系 194 墓地制度个性突出 199 四多方面的文化影响 201 第六章丧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 …………203
第一节给死者提供通行证 203 第二节生存者的自我安慰 205 第三节丰富的信仰象征…… 208 第四节建构另一个世界 带 209 第五节一种永远的文化 着●音看影 212 主要参考书目 214
第一章丧葬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灵魂不死与丧葬起源 灵魂与灵魂不死引发了丧葬习俗 丧葬,简单地说是处理死者的方式方法,后来,随着历史 的发展,丧葬从史前社会的埋葬方式演变为繁琐的丧葬礼仪 和丧葬文化。单从字面来看,丧,指的是死了人;葬,则为埋葬, 古人所谓的“藏也”,即死者的处理方式。因此,丧葬也就是指 对死人的一整套埋葬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有土葬、火葬、天葬 (或风葬)、水葬、悬棺葬等等,这些各有特点的葬法,是怎样形 成的呢?这是研究丧葬礼俗和丧葬文化者时常要牵涉到的问 题。从各种葬法所表达的共同愿望来看,丧葬的起源与原始人 的灵魂和灵魂不死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有灵魂是原始人包括许多现代文明人都笃信的一种观 念,人们相信,灵魂是人活着的必须依托,英国文化人类学 家泰勒把相信人并且也相信所有动植物都有灵魂的信仰,称 为“万物有灵论。这种信仰,除了原始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恶 劣、险象环生和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对
于社会、世界的认识极其有限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原 始人在睡眠时的做梦现象:梦境中可以去打仗、从事狩猎、劳 动、性生活等等在白天可能从事的所有事情以及见到活着的 人和死去的亲朋好友等“怪异”现象,似乎这是独立于身体 而存在的一个另外的“自我"。这个“自我",原始人将它称 之为灵魂(中国人称魂或魄,灵魂是西方引进的概念,这里 通而用之)。 灵魂可以独立于身体而存在,这种观念在原始人对于灵 魂的信仰以及种种有趣的习俗中得到体现。人生病不是机体 被病菌侵蚀的结果,而是人的灵魂出走之后,没有及时回到体 内。因此,为了使病人恢复健康,印度尼西亚达雅克人巫医都 在手指上带上鱼钩,目的是把灵魂钩住送回病人体内。①在中 国,家庭中有人生病,尤其是小孩受到惊吓而高烧不退,往往 采取招魂的方式,把游离于身体之外的魂魄招引回病人的身 体之中。弗雷泽在《金枝》中引用了大量有关灵魂信仰和习俗 的事例证明在许多生产力低下的民族之中,存在灵魂独立存 在的现实。② 当然,感受灵魂独立存在的最直观的形式,便是睡眠时的 做梦。但做梦不过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当人从睡眠中醒来, 灵魂便回归肉体,梦境结束。而原始人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可以 观察到,人有在突发性事故或正常老死而死亡的现象,这些死 者就像生前睡眠时一样,永远地闭上他的眼睛不再醒来。这种 不再醒来的睡眠”,预示着他的灵魂也永远地离开了躯体。后 来人们把这种永不醒来的睡眠称做死。 ①②弗雷泽《金枝》第十八章有关内容,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