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 018年年度报告 (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口不适用 建筑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主 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10%左右。力争中央关怀支持西藏的24个重大项目全部 开工。做好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服务保障,全面推进拉林铁路建设,启动青藏铁跻格拉段电气化改 造,加快推进三大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国道219线萨嘎至朗县等重点公 路项目建设,推进启动317、318国道整治、改道建设;确保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开工,加快实施 沿边公路网建设;推进“3+1”机场建设及日喀则和平机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阿里和藏中电网联 网工程,全面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拉洛、湘河、宗通卡等水利项目;力争 全面完成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任务,加快建设重点城镇、沿江沿河地区垃圾污水处理、给排水、 供暖等市政项目,启动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调研工作。提升对外 开放水平,积极参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办好环喜马拉雅合作论坛,推进环 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以尼泊尔为重点方向,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 通道。公司将狠抓机遇,抓准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坚持开放发展,仍积极参与风险可控、效益 较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项目,统筹利用区内区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公司建筑 产业稳健发展。 建材业:“十三五”时期是西藏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各类建设快速发展的 关键期,是打贏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重大项目建设等各类工程 对水泥等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十分旺盛区内现有水泥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缺口依然存在, 西藏水泥供需矛盾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存在。在符合市场规律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自治区优化 建材行业审批流程,适度超前布局符合国家水泥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产能,以确保 市场的平稳运行。公司控股子公司高争股份、昌都高争和参股公司日喀则高新雪莲水泥作为采用 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技术的新型建材类公司,在确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的前 提下,结合区内实际,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 发展空间,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増效。实施需求淡季时扩大生产、增加库存,需求旺季时均衡调 度,以缓解水泥供需矛盾,助力自治区项目带动战略和公司建筑、建材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增 长战略的实施。目前西藏昌都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条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 目己取得环评批复。 矿产业:西藏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把矿产业作为 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来培育,为西藏经济发展做岀了积极贡献。同时,严格按照“在保护中 开发,开发中保护”的管理政策,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勘査开发审批 制度,坚决守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三条红线。2019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再 次强调:继续严格执行矿业权设置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公司将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合理规划矿产业开发工作,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合作平台和开发方 式,稳步推进“科学发展矿产业”的战略目标。 (二)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囗不适用 公司从最初的单一建筑产业,已转型发展为建筑建材并举,科学发展矿产业的产业适度多元 化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提升建筑业、做强建材业、发展矿产业”的适度多元发展战略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在 保持公司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既要实施战略性深入,适当延伸产业链,着力在重要 36/274
2018 年年度报告 36 / 274 (八)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 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不适用 建筑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 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主 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 10%左右。力争中央关怀支持西藏的 24 个重大项目全部 开工。做好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服务保障,全面推进拉林铁路建设,启动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 造,加快推进三大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国道 109 线那曲至拉萨、国道 219 线萨嘎至朗县等重点公 路项目建设,推进启动 317、318 国道整治、改道建设;确保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开工,加快实施 沿边公路网建设;推进“3+1”机场建设及日喀则和平机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阿里和藏中电网联 网工程,全面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拉洛、湘河、宗通卡等水利项目;力争 全面完成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任务,加快建设重点城镇、沿江沿河地区垃圾污水处理、给排水、 供暖等市政项目,启动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调研工作。提升对外 开放水平,积极参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办好环喜马拉雅合作论坛,推进环 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以尼泊尔为重点方向,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 通道。公司将狠抓机遇,抓准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坚持开放发展,仍积极参与风险可控、效益 较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统筹利用区内区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公司建筑 产业稳健发展。 建材业:“十三五”时期是西藏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各类建设快速发展的 关键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重大项目建设等各类工程 对水泥等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十分旺盛。区内现有水泥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缺口依然存在, 西藏水泥供需矛盾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存在。在符合市场规律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自治区优化 建材行业审批流程,适度超前布局符合国家水泥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产能,以确保 市场的平稳运行。公司控股子公司高争股份、昌都高争和参股公司日喀则高新雪莲水泥作为采用 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技术的新型建材类公司,在确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的前 提下,结合区内实际,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 发展空间,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实施需求淡季时扩大生产、增加库存,需求旺季时均衡调 度,以缓解水泥供需矛盾,助力自治区项目带动战略和公司建筑、建材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增 长战略的实施。目前西藏昌都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条 2000t/d 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 目已取得环评批复。 矿产业:西藏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把矿产业作为 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来培育,为西藏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严格按照“在保护中 开发,开发中保护”的管理政策,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审批 制度,坚决守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三条红线。2019 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再 次强调:继续严格执行矿业权设置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公司将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合理规划矿产业开发工作,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合作平台和开发方 式,稳步推进“科学发展矿产业”的战略目标。 (二) 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不适用 公司从最初的单一建筑产业,已转型发展为建筑建材并举,科学发展矿产业的产业适度多元 化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提升建筑业、做强建材业、发展矿产业”的适度多元发展战略,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在 保持公司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既要实施战略性深入,适当延伸产业链,着力在重要
西藏天 018年年度报告 行业和相关领域体现控制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要实施战略性转移,从不具有明显优势和 盈利能力的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 (三)经营计划 √适用口不适用 综合研判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2019年公司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 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严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各 个领域各个方面,统筹推进“提升建筑业、做强建材业、发展矿产业”的适度多元发展战略,不 忘初心,再接再厉,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从严治党,全面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公司将严格按照党章和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 全国、全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切实将 企业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成效,体现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上,体现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体现 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 2、依法治企,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公司从主营业务特点出发,按照讲业绩、重回报 强激励、硬约束的要求,继续优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修订完善现行制度和管理体系文件,对不 符合实际需要的内容要及时祛除或优化,使之流程清晰、责任明确,保证制度本身的可执行性 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要予以重申,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合规、相抵触、不一致的, 要予以废止;对于与新要求不相适应的,要予以修订完善;对于制度缺位、存在管理盲区的,要 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査的制度体系。引领公司全体职工要不 断增强制度意识和规则意识,严格按制度办事,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二是实行差 异化经营业绩考核,将生产经营成果与各单位薪酬紧密挂钩,科学严谨地设定考核指标,真正做 到“业绩优薪酬高、业绩差薪酬低,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努力形成重实干、强效率 的良好氛围,构筑科学的制度体系。三是规范项目管理,强化合同意识,项目策划由日常施工组 织策划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型策划转变,加强对生产、经营、安全、设备物资的管控,严格执 行工艺标准和操作流程,完善质量管理机制,逐步提升项目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不断 更新营销理念,深化本区域营销,狠抓营销重点,提高营销质量,推进区外品牌建设,努力拓展 国外市场 3、统筹优化,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公司将继续筑牢“立足产业报国”的决心和信心, 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明晰发展思路,抓住发展重点,努力 形成优势明显、活力十足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要提升建筑业。建筑业作为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公司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力争资质升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 展,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将持续加强形势研判 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参加区内交通、铁路和水利水电等传统市场,力争扩大EPC、 “代建+总承包”等市场,持续巩固和加强区内市场占有率。同时,坚持开放发展,不断强化与央 企的合作,以风险可控、效益保障为前提,稳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优化公司在全国 范围的产业链布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依托环喜马拉雅经济带的优势,力争在“一带 路”沿线国家参与对外工程项目,拓展市场空间。要始终牢记“树诚信意识,做精品工程,创 天路品牌”的质量方针,着力强化履约提质增效,严把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四关”,强力 推动项目管理规范化,精细施工保质量,科学施工铸精品。二要做强建材业。“十三五”期间西 藏新型水泥行业面临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公司将继续积极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以满足区 内基本需求为目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监管能力,扎实推动昌都高争“二线”项目,形成藏中、 藏东更具竞争力的水泥产业格局;将建材产业链横向拓展与上下游延伸紧密结合,选准方向,优 化布局,精准投资,进一步提高公司建材产业整体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动融入、全面贯彻 自治区整合重组建材产业集团的顶层设计,深挖潜力、整合资源,全力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团。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口不适用 1.行业风险:建筑业方面,公司在本土建筑行业比较优势明显,但随着区内建筑市场的全开 放,致使行业竞争日益剧烈,行业环境变化多端,公司市场营销力度偏弱、份额偏小,行业风险 37/274
2018 年年度报告 37 / 274 行业和相关领域体现控制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要实施战略性转移,从不具有明显优势和 盈利能力的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 (三) 经营计划 √适用□不适用 综合研判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2019 年公司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 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严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各 个领域各个方面,统筹推进“提升建筑业、做强建材业、发展矿产业”的适度多元发展战略,不 忘初心,再接再厉,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1、从严治党,全面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公司将严格按照党章和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 全国、全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切实将 企业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成效,体现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上,体现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体现 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 2、依法治企,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公司从主营业务特点出发,按照讲业绩、重回报、 强激励、硬约束的要求,继续优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修订完善现行制度和管理体系文件,对不 符合实际需要的内容要及时祛除或优化,使之流程清晰、责任明确,保证制度本身的可执行性; 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要予以重申,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合规、相抵触、不一致的, 要予以废止;对于与新要求不相适应的,要予以修订完善;对于制度缺位、存在管理盲区的,要 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引领公司全体职工要不 断增强制度意识和规则意识,严格按制度办事,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二是实行差 异化经营业绩考核,将生产经营成果与各单位薪酬紧密挂钩,科学严谨地设定考核指标,真正做 到“业绩优薪酬高、业绩差薪酬低,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努力形成重实干、强效率 的良好氛围,构筑科学的制度体系。三是规范项目管理,强化合同意识,项目策划由日常施工组 织策划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型策划转变,加强对生产、经营、安全、设备物资的管控,严格执 行工艺标准和操作流程,完善质量管理机制,逐步提升项目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不断 更新营销理念,深化本区域营销,狠抓营销重点,提高营销质量,推进区外品牌建设,努力拓展 国外市场。 3、统筹优化,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公司将继续筑牢“立足产业报国”的决心和信心, 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明晰发展思路,抓住发展重点,努力 形成优势明显、活力十足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要提升建筑业。建筑业作为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公司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力争资质升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 展,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将持续加强形势研判, 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参加区内交通、铁路和水利水电等传统市场,力争扩大 EPC、 “代建+总承包”等市场,持续巩固和加强区内市场占有率。同时,坚持开放发展,不断强化与央 企的合作,以风险可控、效益保障为前提,稳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优化公司在全国 范围的产业链布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依托环喜马拉雅经济带的优势,力争在“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对外工程项目,拓展市场空间。要始终牢记“树诚信意识,做精品工程,创 天路品牌”的质量方针,着力强化履约提质增效,严把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四关”,强力 推动项目管理规范化,精细施工保质量,科学施工铸精品。二要做强建材业。“十三五”期间西 藏新型水泥行业面临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公司将继续积极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以满足区 内基本需求为目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监管能力,扎实推动昌都高争“二线”项目,形成藏中、 藏东更具竞争力的水泥产业格局;将建材产业链横向拓展与上下游延伸紧密结合,选准方向,优 化布局,精准投资,进一步提高公司建材产业整体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动融入、全面贯彻 自治区整合重组建材产业集团的顶层设计,深挖潜力、整合资源,全力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团。 (四)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不适用 1.行业风险:建筑业方面,公司在本土建筑行业比较优势明显,但随着区内建筑市场的全开 放,致使行业竞争日益剧烈,行业环境变化多端,公司市场营销力度偏弱、份额偏小,行业风险
西藏天路 018年年 依然较大;公司施工项目分布范围广、点多线长、管理难度较大。安全、质量、核算、成本控制 等管理任务重,工程结算、资金回笼、合同管理、劳务分包等涉及环节多,各种潜在风险难以充 分预估:相关部门对企业资质、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宗商品、原材料、劳 动力等价格的波动,加上施工行业可能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对项目的履约带来不 确定性影响。建材业方面,国家先后岀台的多项约束性政策、能耗限额政策,环保排放和能耗标 准愈加严格,使企业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状况以及销售价格波动等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 的影响。下一步,在建筑业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的同时,加强项目安全、质量、进 度和成本管控力度,推动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提升项目履约能力和盈利水平。同 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利用区内区外、国内国外市场资源,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建材业方面,全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深挖潜力、优化结构,不断延伸 产业链,推动建材产业专业化、集团化和品牌化发展 2.管理风险:公司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核心问题是公司发展 愿望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矛盾。公司主营业务多元,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分工越来越细 协作要求更高,对重点产业、分子公司和项目的全方位管控力度有待提高。公司在精细化管理上 仍存在不足,观念有待转变,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结构组织有待优化。特别是项目管控模式有待 创新,全核算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成本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公司将坚持问题导向,不 断强化战略引领、优化管控模式、理顺体制机制,杜绝“碎片化”管理,有效制衡、协调运转 切实增强整体发展的协同效应。同时,加强智库建设,合理借助行业老专家、专业咨询机构等“外 脑”,全方位对公司“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3.财务风险:由于资金支出量较大且资金回笼周期较长,对公司的对外融资能力以及内部资 金运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管 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财务系统自身建设,持续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全力推动全面 预算组织工作,切实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4.投资风险:由于公司投资项目多且规模较大,因此存在项目设计不当、工期延误、施工条 件困难、合同逐渐趋于复杂、政府部门对提高资产设施和运营维护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等因素,对 公司投资估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公司将明确项目的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设计是否合理、项目施工现场条件的好坏、项目合同条款是否完善,准确把握项目原材料、建材 与关键设备等供应情况或价格增长的可能性,持续推进公司主业稳健发展。 5.其他风险:作为建筑建材双主业的上市公司,面对政策影响大、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资 质升级、市场开发问题仍成为制约公司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公司“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 性进展,区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稳步推进,并成功中标援尼泊尔工程项目,对公司 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关注人才的引进、培养及 激励措施,着力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市政、房建、水利等新领域高端专业人才和传统公 路领域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以满足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总额调控机制 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共享发展 (五)其他 √适用口不适用 2016年 2017年 占2018年 总收入的 2016年营业收入的比重2017年营业收入的比重|2018年营业收入 房建工程 12,100,190.9822.85% 129,592,204.053.61% 71,059,446.42 1.42% 公路工程 571,659,128.880.48% 359,729,252.4610.02% 1,053,079,957.40 20.97% 水利工程 -3,962,053.19-0.1 2017年总收入3,590,958,656.46元,2018年总收入5,021,393,225.25元。其中 38/274
2018 年年度报告 38 / 274 依然较大;公司施工项目分布范围广、点多线长、管理难度较大。安全、质量、核算、成本控制 等管理任务重,工程结算、资金回笼、合同管理、劳务分包等涉及环节多,各种潜在风险难以充 分预估;相关部门对企业资质、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宗商品、原材料、劳 动力等价格的波动,加上施工行业可能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对项目的履约带来不 确定性影响。建材业方面,国家先后出台的多项约束性政策、能耗限额政策,环保排放和能耗标 准愈加严格,使企业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状况以及销售价格波动等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 的影响。下一步,在建筑业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的同时,加强项目安全、质量、进 度和成本管控力度,推动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提升项目履约能力和盈利水平。同 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利用区内区外、国内国外市场资源,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建材业方面,全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深挖潜力、优化结构,不断延伸 产业链,推动建材产业专业化、集团化和品牌化发展。 2.管理风险:公司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核心问题是公司发展 愿望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矛盾。公司主营业务多元,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分工越来越细, 协作要求更高,对重点产业、分子公司和项目的全方位管控力度有待提高。公司在精细化管理上 仍存在不足,观念有待转变,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结构组织有待优化。特别是项目管控模式有待 创新,全核算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成本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公司将坚持问题导向,不 断强化战略引领、优化管控模式、理顺体制机制,杜绝“碎片化”管理,有效制衡、协调运转, 切实增强整体发展的协同效应。同时,加强智库建设,合理借助行业老专家、专业咨询机构等“外 脑”,全方位对公司“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3.财务风险:由于资金支出量较大且资金回笼周期较长,对公司的对外融资能力以及内部资 金运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管 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财务系统自身建设,持续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全力推动全面 预算组织工作,切实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4.投资风险:由于公司投资项目多且规模较大,因此存在项目设计不当、工期延误、施工条 件困难、合同逐渐趋于复杂、政府部门对提高资产设施和运营维护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等因素,对 公司投资估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公司将明确项目的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设计是否合理、项目施工现场条件的好坏、项目合同条款是否完善,准确把握项目原材料、建材 与关键设备等供应情况或价格增长的可能性,持续推进公司主业稳健发展。 5.其他风险:作为建筑建材双主业的上市公司,面对政策影响大、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资 质升级、市场开发问题仍成为制约公司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公司“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 性进展,区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稳步推进,并成功中标援尼泊尔工程项目,对公司 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关注人才的引进、培养及 激励措施,着力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市政、房建、水利等新领域高端专业人才和传统公 路领域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以满足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总额调控机制, 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共享发展。 (五) 其他 √适用□不适用 项目 2016 年营业收入 占 2016 年 总收入 的比重 2017 年营业收入 占 2017 年 总收入 的比重 2018 年营业收入 占 2018 年 总收入的 比重 房建工程 12,100,190.98 22.85% 129,592,204.05 3.61% 71,059,446.42 1.42% 公路工程 571,659,128.88 0.48% 359,729,252.46 10.02% 1,053,079,957.40 20.97% 水利工程 34,251,764.42 1.37% -3,962,053.19 -0.11% 26,517,801.92 0.53% 注: 2017 年总收入 3,590,958,656.46 元,2018 年总收入 5,021,393,225.25 元。其中:
西藏天 018年年度报告 1、在公路工程方面,2018年较2017年实现收入增加,主要系2017年公司下半年中标项目 2018年进入施工高峰期,收入增加 2、房建工程方面:2018年较2017年实现收入减少,主要系2018年度承建的项目较少,收 入减少。 3、在水利工程方面,2018年较2017年实现收入增加,系拉洛水利项目利用有效施工时间, 积极赶工程进度所致。 2016 2017 2018 年总成 年总成 年总成 2016年营业成本的比2017年营业成本的 本的比 项目 本 2018年营业成本重 房建工程 -823,806.59-0.05%114,532,057.674.50% 63,519,278.491.88%6 公路工程521,038,673.1928.75%346,051,00.8413.60%1,016,150,562.3730.02% 水利工程32,152,250.551.77% 891,723.98-0.04%26,271,406.460.78% 2017年营业成本2,544,029,425.39元,2018年3,384,952,057.11元。其中 1、在公路工程方面,2018年较2017年发生成本增加,主要系收入增长带动成本增加。 2、在房建工程方面,2018年较2017年发生成本减少,系承建的房建项目减少。 3、在水利工程方面,2018年较2017年发生成本增加,系拉洛水利项目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四、公司因不适用准则规定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未按准则披露的情况和原因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第五节重要事项 普通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一)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1、现金分红政策及《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8年~2020年)股东回报规划》 《公司章程》和《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8年~2020年)股东回报规划》中规 定公司利润分配政策主要内容为:公司遵循重视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和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 原则,可以采用现金、股票、现金与股票相结合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分配利润。公司 在盈利、现金流满足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应积极推行现金分配方式 公司拟实施现金分红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当年每股收益不低于0.12元。(2)审计 机构对公司该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 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募集资金项目除外)。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是指:公司未来十二个 月内拟对外投资、收购资产或者购买设备的累计支出达到或者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0%,且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现金分红比例规定:(1)在公司盈利且现金能满足持续经营和 长期发展的情况下,公司应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 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近三年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 39/274
2018 年年度报告 39 / 274 1、在公路工程方面,2018 年较 2017 年实现收入增加,主要系 2017 年公司下半年中标项目 2018 年进入施工高峰期,收入增加。 2、房建工程方面:2018 年较 2017 年实现收入减少,主要系 2018 年度承建的项目较少,收 入减少。 3、在水利工程方面, 2018 年较 2017 年实现收入增加,系拉洛水利项目利用有效施工时间, 积极赶工程进度所致。 项目 2016 年营业成 本 占 2016 年总成 本的比 重 2017 年营业成 本 占 2017 年总成 本的比 重 2018 年营业成本 占 2018 年总成 本的比 重 房建工程 -823,806.59 -0.05% 114,532,057.67 4.50% 63,519,278.49 1.88% 公路工程 521,038,673.19 28.75% 346,051,002.84 13.60% 1,016,150,562.37 30.02% 水利工程 32,152,250.55 1.77% -891,723.98 -0.04% 26,271,406.46 0.78% 注: 2017 年营业成本 2,544,029,425.39 元,2018 年 3,384,952,057.11 元。其中: 1、在公路工程方面, 2018 年较 2017 年发生成本增加,主要系收入增长带动成本增加。 2、在房建工程方面, 2018 年较 2017 年发生成本减少,系承建的房建项目减少。 3、在水利工程方面, 2018 年较 2017 年发生成本增加,系拉洛水利项目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四、公司因不适用准则规定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未按准则披露的情况和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第五节 重要事项 一、普通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一) 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 √适用□不适用 1、现金分红政策及《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8 年~2020 年)股东回报规划》 《公司章程》和《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8 年~2020 年)股东回报规划》中规 定公司利润分配政策主要内容为:公司遵循重视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和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 原则,可以采用现金、股票、现金与股票相结合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分配利润。公司 在盈利、现金流满足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应积极推行现金分配方式。 公司拟实施现金分红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当年每股收益不低于 0.12 元。(2)审计 机构对公司该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 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募集资金项目除外)。 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是指:公司未来十二个 月内拟对外投资、收购资产或者购买设备的累计支出达到或者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30%,且超过 5,000 万元人民币。 现金分红比例规定:(1)在公司盈利且现金能满足持续经营和 长期发展的情况下,公司应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 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10%,近三年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
西藏天 018年年度报告 的年均可分配的利润的30%。(2)当年未分配的可分配利润可留待下一年度进行分配。(3)公 司利润分配不得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的范围,不得损害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在满足上述现金分红条件情况下,公司将积极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力争达成每年度进行 次现金分红,公司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状况提议公司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2、现金分红政策执行情况 2015年度,公司以总股本665,680,39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 币0.5元(含税),即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币0.05元(含税),税前红利总额为人民币 33,284,019.60元。 2016年度,公司以总股本665,680,39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8元现金红利(含 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53,254,431.36元。同时,公司以总股本665,680,392股为基数,用资 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即转增约199,704,118股)。此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后 公司股本为865,384,510股 2017年度,公司以总股本865,384,51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8元现金红利(含 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69,230,760.80元 3、2018年度权益分派预案 2018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858,070,345.42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49,564,048.24 元,按《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计提10%法定盈余公积金26,548,375.43元,2018年度实现的可 供分配的净利润为423,015,672.81元,加上2017年度剩余未分配利润896,735,122.78元,减去 2017年度对股东的现金利润分配69,230,760.80元,2018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 1,250,520,034.79元,公司以总股本865,384,51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8元现金红 利(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69,230,760.80元。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2018年度拟分配的现金红利占2018年度实现的可供分配净利润的16.37%,达到了《公 司章程》和《西藏天路未来三年(2018年-2020年)股东回报规划》中对于现金分红比例的要 求,但未达到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主要原因如下 作为建筑建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建筑 业方面,公司对新中标的项目需要垫付履约保证金、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各种费用比重较大。同时, 按照公司既定的“走出去”战略,在全力参与区外标的较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过 程中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建材业方面,近年来,西藏重大项目建设等各类工程对水泥等基础 性原材料的需求十分旺盛。区内水泥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缺口依然较大,西藏水泥供需矛 盾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存在。特别是随着川藏铁路项目的启动,巨大的水泥需求将为区内水泥 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对企业水泥供应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建材 产业的投资力度,合理布局符合国家水泥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能,有力推动建筑、 建材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增长的战略格局。因此,建材产业投资所需资金量较大。 上述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公司近三年(含报告期)的普通股股利分配方案或预案、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或预 案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分红|每10股送|每10股 现金分红的数分红年度合并报占合并报表 红股数 派息数每10股转 表中归属于上市中归属于上 年度 (股) (元)(含增数(股) 公司普通股股东市公司普通 税) (含税) 的净利润股股东的净 利润的比率 40/274
2018 年年度报告 40 / 274 的年均可分配的利润的 30%。(2)当年未分配的可分配利润可留待下一年度进行分配。(3)公 司利润分配不得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的范围,不得损害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在满足上述现金分红条件情况下,公司将积极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力争达成每年度进行 一次现金分红,公司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状况提议公司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2、现金分红政策执行情况 2015 年度,公司以总股本 665,680,392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 币 0.5 元(含税),即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币 0.05 元(含税),税前红利总额为人民币 33,284,019.60 元。 2016 年度,公司以总股本 665,680,392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0.8 元现金红利(含 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 53,254,431.36 元。同时,公司以总股本 665,680,392 股为基数,用资 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3 股(即转增约 199,704,118 股)。此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后, 公司股本为 865,384,510 股。 2017 年度,公司以总股本 865,384,51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0.8 元现金红利(含 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 69,230,760.80 元。 3、2018 年度权益分派预案 2018 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 858,070,345.42 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449,564,048.24 元,按《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计提 10%法定盈余公积金 26,548,375.43 元,2018 年度实现的可 供分配的净利润为 423,015,672.81 元,加上 2017 年度剩余未分配利润 896,735,122.78 元,减去 2017 年度对股东的现金利润分配 69,230,760.80 元,2018 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 1,250,520,034.79 元,公司以总股本 865,384,51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0.8 元现金红 利(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 69,230,760.80 元。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 2018 年度拟分配的现金红利占 2018 年度实现的可供分配净利润的 16.37%,达到了《公 司章程》和《西藏天路未来三年(2018 年—2020 年)股东回报规划》中对于现金分红比例的要 求,但未达到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主要原因如下: 作为建筑建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建筑 业方面,公司对新中标的项目需要垫付履约保证金、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各种费用比重较大。同时, 按照公司既定的“走出去”战略,在全力参与区外标的较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过 程中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建材业方面,近年来,西藏重大项目建设等各类工程对水泥等基础 性原材料的需求十分旺盛。区内水泥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缺口依然较大,西藏水泥供需矛 盾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存在。特别是随着川藏铁路项目的启动,巨大的水泥需求将为区内水泥产 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对企业水泥供应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建材 产业的投资力度,合理布局符合国家水泥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能,有力推动建筑、 建材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增长的战略格局。因此,建材产业投资所需资金量较大。 上述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 公司近三年(含报告期)的普通股股利分配方案或预案、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或预 案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分红 年度 每10股送 红股数 (股) 每 10 股 派息数 (元)(含 税) 每10股转 增数(股) 现金分红的数 额 (含税) 分红年度合并报 表中归属于上市 公司普通股股东 的净利润 占合并报表 中归属于上 市公司普通 股股东的净 利润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