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重难点 04.1.1 测验题目类型及功能 理解 一般 04.1.2 测验题目的编制 理解 重点 04.2.1 难度定义及计算方法 理解 重点 04.2.2 合理难度分布及其控制 理解 一般 04.3.1 区分度定义及计算方法 理解 重难点 04.3.2 区分度评价标准及其提高 理解 重点 04.4.1 客观题中的“猜测行为”之争 知识 一般 04.4.2 猜测度定义及计算方法 知识 股 04.4.3 猜测度的控制 知识 般 04.05.1选项分析基本过程 理解 一般 04.05.2 选项分析的方法及选项修改原则 理解 重难点 04.06.1题目功能差异、测量偏差定义及其侦查方法 知识 难点 04.06.2 题目功能差异与测量偏差控制 知识 一般 (三)课后练习 P82复习与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五章常模参照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测量学的基础性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模参照性测 验的概念、应用、设计原则,常模的种类及编制方法,常模资料的呈现。其中常 模参照性测验的概念、应用、设计原则,常模的种类及编制方法是本章重点内容, 需要理解常模参照性测验的概念及设计原则,掌握各种常模的具体编制过程。 (二)教学内容 编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5.1.1常模参照性测验的概念及应用 理解 重点 6
6 编号 知 识 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4.1.1 测验题目类型及功能 理解 一般 04.1.2 测验题目的编制 理解 重点 04.2.1 难度定义及计算方法 理解 重点 04.2.2 合理难度分布及其控制 理解 一般 04.3.1 区分度定义及计算方法 理解 重难点 04.3.2 区分度评价标准及其提高 理解 重点 04.4.1 客观题中的“猜测行为”之争 知识 一般 04.4.2 猜测度定义及计算方法 知识 一般 04.4.3 猜测度的控制 知识 一般 04.05.1 选项分析基本过程 理解 一般 04.05.2 选项分析的方法及选项修改原则 理解 重难点 04.06.1 题目功能差异、测量偏差定义及其侦查方法 知识 难点 04.06.2 题目功能差异与测量偏差控制 知识 一般 (三) 课后练习 P82 复习与思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五章 常模参照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 (一) 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测量学的基础性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模参照性测 验的概念、应用、设计原则,常模的种类及编制方法,常模资料的呈现。其中常 模参照性测验的概念、应用、设计原则,常模的种类及编制方法是本章重点内容, 需要理解常模参照性测验的概念及设计原则,掌握各种常模的具体编制过程。 (二) 教学内容 编号 知 识 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5.1.1 常模参照性测验的概念及应用 理解 重点
05.1.2常模参照性测验的设计原则 理解 重点 05.1.3常模的概念 理解 重点 05.2.1 个体原始分数的两个转换途径:纵向一横向 知识 一般 05.2.2 心理年龄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3年级当量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4 发展顺序量表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5 百分等级分数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6标准分数常模的含义和各种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7 不同常模分数之间的比较 理解 一般 05.3.1 常模编制的一般过程 理解 重点 05.3.2常模资料呈现的一般方法 知识 一般 05.3.3 常模参照性测验结果报告形式 知识 一般 (三)课后练习 P96复习与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建立专业网站 第六章标准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 (一)目的与要求 在认识常模参照性测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标准参照性测验的定义、编制 及用途,学会标准参照性测验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熟悉有关逻辑 及计算过程,能通过判断法、实证法和综合法对划界分数进行设置,弄清划界分 数设置与被试评价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编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重难点 06.1.1 标准参照测险的定义 理解 一般 06.12 标准参照测验的编柯 简单应用重点 06.1 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理解 一般 06.2. 标准参照测验的难度分析 简单应用 一般
7 05.1.2 常模参照性测验的设计原则 理解 重点 05.1.3 常模的概念 理解 重点 05.2.1 个体原始分数的两个转换途径:纵向——横向 知识 一般 05.2.2 心理年龄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3 年级当量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4 发展顺序量表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5 百分等级分数常模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6 标准分数常模的含义和各种编制方法 理解 重点 05.2.7 不同常模分数之间的比较 理解 一般 05.3.1 常模编制的一般过程 理解 重点 05.3.2 常模资料呈现的一般方法 知识 一般 05.3.3 常模参照性测验结果报告形式 知识 一般 (三) 课后练习 P96 复习与思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建立专业网站 第六章 标准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 (一) 目的与要求 在认识常模参照性测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标准参照性测验的定义、编制 及用途,学会标准参照性测验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熟悉有关逻辑 及计算过程,能通过判断法、实证法和综合法对划界分数进行设置,弄清划界分 数设置与被试评价的关系。 (二) 教学内容 编号 知 识 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6.1.1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 理解 一般 06.1.2 标准参照测验的编制 简单应用 重点 06.1.3 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理解 一般 06.2.1 标准参照测验的难度分析 简单应用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