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一直空颗 2、克劳森把区域划分成四种类型,即鉴荣区、潜在萧条区、发展中区域、和萧条区。P218 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在我国存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 型、集体经营型。P110 4、我国区域联合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东西联合,二是西西联合 5、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应当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以大城市的为依托, 积极发展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6、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建设内地 为主的平衡发展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梯度推移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 发展阶段。P7 ?、区域经济系统有三个重要功能 即吸纳功能、增生功能和优化功能 ,P384 8、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只能是:多种转移形式并存,以向小城市(主要是地级市、 县级市)转移为主。 9、单一功能经济区的划分原则有两个:一是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匀质区:二 是生产发展条件基本一致,有相同的经济、自然资源特征。P186 10、经济区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 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 1、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竞争型、寡头垄断型 垄断型。p236 12、经济群落有两个特征:一是积极的企业驱动力,二是灵敏的经济基础。p60 13、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垄断型:寡头垄断还 可以分为竞争性寡头垄断和协调性塞头垄断。 14、城市产业结构具有开放性、集约性、服务性特征。P76 16 梯度推移理论的思想实质有两点 是区域经济发展按梯度有高向低推进,符合利润最 大化原则: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应以区域所能提供的条件为基础。 16、著名发展经济数学家罗森斯坦一罗丹倡导的“大推动理论”,其藉以立论的三个“不可 分性”包括:社会分摊资本(即基础设施)的供给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不可 分性。P149 17、典型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即均质区域 、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P179 18、沿江国土轴是指沿长江,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其纵向可延伸100-200公里范 围的经济地带。P315 19、经济区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p179 20、英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设新城镇的经验主要有两条,第一,建设新城镇时,考虑 分散大城市的压力:第二,建设新城时,考虑落后地区的开发。p286 2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那里有什么?”,“为什么?”“该怎么办2”、这三个 问题来概括。“那里”指的是各类经济活动的区位。p1 22、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传统型乡村经济、和现代性乡村经济并在。P98 23、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税收减免、信贷优惠和土地开发中的优惠等。P83 24、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作用于区域经济,推动 区域发展。P165 、在我国区域发展的总方针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推进沿海地区和 老工业基地现代化。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下面B不是代表性的观 点。P288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小城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2、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主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
1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20 世纪初德国经济地理学家 A·韦伯在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提出了“区位 因素”、“区位优势”和“最优区位”的概念。 2、克劳森把区域划分成四种类型,即繁荣区、 潜在萧条区 、发展中区域、和萧条区。P218 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在我国存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类型:家庭经营型、 合作经营 型 、集体经营型。P110 4、我国区域联合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东西联合 ,二是西西联合。 5、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应当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以大城市的为依托, 积极发展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6、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建设内地 为主的 平衡发展 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 梯度推移理论 为主要研究内容的 发展阶段。P7 7、区域经济系统有三个重要功能,即吸纳功能、增生功能和优化功能。P384 8、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只能是:多种转移形式并存,以向小城市(主要是地级市、 县级市)转移为主。 9、单一功能经济区的划分原则有两个:一是 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匀质区;二 是生产发展条件基本一致,有相同的经济、自然资源特征。p186 10、经济区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 经济腹地 和 经济网络 。 11、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 竞争型 、寡头垄断型、 垄断型 。p236 12、经济群落有两个特征:一是积极的企业驱动力,二是灵敏的经济基础。p60 13、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垄断型;寡头垄断还 可以分为 竞争性寡头垄断 和 协调性寡头垄断。 14、城市产业结构具有开放性、集约性、服务性特征。P76 15、梯度推移理论的思想实质有两点: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按梯度有高向低推进,符合利润最 大化原则;二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应以区域所能提供的条件为基础。 16、著名发展经济数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倡导的“大推动理论”,其藉以立论的三个“不可 分性”包括:社会分摊资本(即基础设施)的供给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不可 分性。P149 17、典型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即 均质区域 、极化区域 和计划区域。P179 18、沿江国土轴是指沿长江,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其纵向可延伸 100~200 公里范 围的经济地带。P315 19、经济区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p179 20、英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设新城镇的经验主要有两条,第一,建设新城镇时,考虑 分散大城市的压力;第二,建设新城时,考虑落后地区的开发。p286 2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那里有什么?”,“为什么?”,“该怎么办?”、这三个 问题来概括。“那里”指的是各类经济活动的区位。p11 22、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传统型乡村经济、和现代性乡村经济并存。P98 23、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税收减免、信贷优惠和土地开发中的优惠等。P83 24 、 增 长 极 通 过 支 配 效 应 、 乘 数 效 应 、 溢 出 效 应 作 用 于 区 域 经 济 , 推 动 区域发展。P165 25、在我国区域发展的总方针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推进沿海地区和 老工业基地现代化。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下面 B 不是代表性的观 点。P288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小城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2、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主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
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它是由D提出的。P145 A内尔态B.R·纳点斯口。西特刀。哈维·输斯相 、B通过对已往工业化家的经济增长经验进行总结,以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制度结 构、人类的目标追求等为标准,把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划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 条件阶段,起飞等六个阶段。P169 A、相佛 -费雪B、罗斯托C、李斯特D、蒋青海 4、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次序,区域发展由自给自足经济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 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一→服务业输出阶段。这是B的理论。P168 A、 罗斯杆 B、胡佛 费 C、李斯特 D、蒋青 5、经济结构臃肘 、斋乱是C 区域的通病。 A、经济落后区域 B、萧条区域 C、过度紧荣区域 D、潜在萧条区域 、萧条区是指曾经是发达区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陷入经济危机之中的区域,其通 病是: A、 经济结构落后 B、经济结构臃肿、紊乱 C、经济结构陈旧 D、经济结构单 8、在我国,解放后的乡村改革主要经历了①农业合作化:②家庭联产承包制:③人民公社 制度:④土地改革。按先后发生的顺序排列,下边D选项是正确的。 A、①②.③④ ④ C、 ④ ④① ② 9、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这是B的观点。 A、杜贝 B、诺斯 C、程必定 D、陈栋牛 10、目前,尚无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统一标准,工业化进展程度的百分比为C为工业化的 第一阶段。P343 A、I0 1无 B、17%23 C10%以下 D、23%以上 1、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大经济区综合体,中等范围地域综合体,小范围地域综合体。这 是按C标志分类。P57 A、生产的侧重面 B、专业化方向 C、地域范围 D。主要形成因支 12、区域经济发展病的主要症状 :长期经济发展缓慢,长期高失业率,生活水平低,大量 人口外迁。经济结构落后是 区域的通病。 A、萧条区 B、繁荣区 C、落后区 D、潜在萧条区 13、目前,B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核心地区。P314 A、西部地区 B、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环渤海风 C、中部地区 D 东北风 14、把整个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是 (D的产业分类 法。 A、马克思B、克拉克 C、库滋涅茨 D、霍夫曼 15、工业化进程可按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划分,一般来说,其比值在23% 以上时,为D P343 A、工业化 二阶段 C、 16、“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说明 _在人口迁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D)P263 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地理因素D、经济因素 17、将整个产业划分为广义的农业、工业、服务业,这是 的产业分类法。(D A、马克思 B、霍夫曼C、库兹涅茨 D、克拉克 18、下面B 项不属于人口移动的规律性。P26 A、改善生活是迁移的重要动力B、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 C、迁移量与距 2
2 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它是由 D 提出的。P145 A、内尔森 B、R·纳克斯 C、西蒙 D、哈维·赖宾斯垣 3、B 通过对已往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经验进行总结,以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制度结 构、人类的目标追求等为标准,把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划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 条件阶段,起飞等六个阶段。P169 A、胡佛——费雪 B、罗斯托 C、李斯特 D、蒋青海 4、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次序,区域发展由自给自足经济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 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这是 B 的理论。P168 A、罗斯托 B、胡佛—费雪 C、李斯特 D、蒋青 5、经济结构臃肿、斋乱是 C 区域的通病。 A、经济落后区域 B、萧条区域 C、过度繁荣区域 D、潜在萧条区域 7、萧条区是指曾经是发达区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陷入经济危机之中的区域,其通 病是: C A、经济结构落后 B、经济结构臃肿、紊乱 C、经济结构陈旧 D、经济结构单一 8、在我国,解放后的乡村改革主要经历了①农业合作化;②家庭联产承包制;③人民公社 制度;④土地改革。按先后发生的顺序排列,下边 D 选项是正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④ D、④→①→③→② 9、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这是 B 的观点。 A、杜贝 B、诺斯 C、程必定 D、陈栋生 10、目前,尚无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统一标准,工业化进展程度的百分比为 C 为工业化的 第一阶段。P343 A、10%~17% B、17%~23% C、10%以下 D、23%以上 11、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大经济区综合体,中等范围地域综合体,小范围地域综合体。这 是按 C 标志分类。P57 A、生产的侧重面 B、专业化方向 C、地域范围 D、主要形成因素 12、区域经济发展病的主要症状有:长期经济发展缓慢,长期高失业率,生活水平低,大量 人口外迁。经济结构落后是 C 区域的通病。 A、萧条区 B、繁荣区 C、落后区 D、潜在萧条区 13、目前, B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核心地区。P314 A、西部地区 B、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环渤海区 C、中部地区 D、 东北区 14、把整个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是 ( D )的产业分类 法。 A、马克思 B、克拉克 C、库兹涅茨 D、霍夫曼 15、工业化进程可按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划分,一般来说,其比值在 23% 以上时,为 D .P343 A、工业化第一阶段 B、工业化第二阶段 C、工业化第三阶段 D、工业化第四阶段 16、“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说明 在人口迁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D )P263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地理因素 D、经济因素 17、将整个产业划分为广义的农业、工业、服务业,这是 的产业分类法。( D ) A、马克思 B、霍夫曼 C、库兹涅茨 D、克拉克 18、下面 B 项不属于人口移动的规律性。P262 A、改善生活是迁移的重要动力 B、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 C、迁移量与距
离成反比 D、乡村人口大量千入城市 19、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下面B不是代表 性的观点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小城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20、沿江国土轴是指沿长江,东起D,西至四川攀枝花,其纵向延伸100一200km范围 的经济地带。 A、杭州 、青岛 C、南京 2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这是 的观点。B A、诺斯 B、程必定 C、杜贝 D、陈栋生 22、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些共有的功能,下面(B)不是城 市的共有功能。 A、集聚功能 B、分配 C新功能功功能 23、地域生产综合体按C _标志,可分为汽车工业制造型,石油化工型、钢铁治炼型 等。 A、主要形成因素 B、地域范围 C、专业化方向 D、生产的侧重面和经济结构 4 D _以制度因素来标志和命名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传统经济阶段,工业 化初期段,全面工业化阶段, 业化阶段 A、胡佛 B、蒋青海 C、罗斯托 D、李斯特 25、产业分类就是将单个产业部门依据一定的同质标准划分为若干集合。按生产产品的最终 用途将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这是D的产业 分类法。P225 A、克拉克 B。霍夫品C、库滋涅茨 D、马点用 26、 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是否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 地区的差异及其关系的科学。”这是B_的观点。P2 A、诺斯 B、杜贝 C、程必定 D、陈栋生 27、目前,尚无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统一标准。可参考工业化进展程度的百分比为 为 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A、10%以下 10%~19 C、10% 17% 28、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原料型、完整型(采掘业和加工业同步发展),加工型(以加工 业为主)地域生产综合体,其依据C标志分类。PS7 A、地域范围 B、主要形成因素 C、生产的侧重面和经济结构D、专业化方向 29、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有3种,下面B不是代 表性的观点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乡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30、下面哪一项表述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特点?(D)P309 A、全局性 B、战路性 C、政策性D、市场性 31、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是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一个低水平收入反 复轮回现象的经济发展理论。它是 D提出 A、哈维·赖宾斯坦B、R·纳克斯C、罗森斯斯坦·罗丹D、内尔森 三、多项选择题 1、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ABE)P210 A、政局的稳定性 B、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C,劳动 力的供应条件D、区域的市场条件 E、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2、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ABC)P260 A、劳动者的身体素质B、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3 离成反比 D、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19、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下面 B 不是代表 性的观点。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小城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20、沿江国土轴是指沿长江,东起 D ,西至四川攀枝花,其纵向延伸 100~200km 范围 的经济地带。 A、杭州 B、青岛 C、南京 D、上海 2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这是 的观点。B A、诺斯 B、程必定 C、杜贝 D、陈栋生 22、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些共有的功能,下面 ( B )不是城 市的共有功能。 A、集聚功能 B、分配 C、创新功能 D、协调功能 23、地域生产综合体按 C 标志,可分为汽车工业制造型,石油化工型、钢铁冶炼型 等。 A、主要形成因素 B、地域范围 C、专业化方向 D、生产的侧重面和经济结构 24、 B 以制度因素来标志和命名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传统经济阶段,工业 化初期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A、胡佛——费雪 B、蒋青海 C、罗斯托 D、李斯特 25、产业分类就是将单个产业部门依据一定的同质标准划分为若干集合。按生产产品的最终 用途将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这是 D 的产业 分类法。P225 A、克拉克 B、霍夫曼 C、库兹涅茨 D、马克思 26、“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是否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 地区的差异及其关系的科学。”这是 B 的观点。P12 A、诺斯 B、杜贝 C、程必定 D、陈栋生 27、目前,尚无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统一标准。可参考工业化进展程度的百分比为 为 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A、10%以下 B、10%~19% C、10%~17% D、17%~23% 28、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原料型、完整型(采掘业和加工业同步发展),加工型(以加工 业为主)地域生产综合体,其依据 C 标志分类。P57 A、地域范围 B、主要形成因素 C、生产的侧重面和经济结构 D、专业化方向 29、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3 种,下面 B 不是代 表性的观点。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乡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30、下面哪一项表述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特点? ( D )P309 A、全局性 B、战略性 C、政策性 D、市场性 31、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是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一个低水平收入反 复轮回现象的经济发展理论。它是由 D 提出的。P147 A、哈维·赖宾斯坦 B、R·纳克斯 C、罗森斯斯坦·罗丹 D、内尔森 三、多项选择题 1、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 ABE )P210 A、政局的稳定性 B、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C、劳动力的供应条件 D、区域的市场条件 E、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2、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A B C)P260 A、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B、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C、劳动者的工作态度D、劳动者家庭规模的大小E、劳动者的组织程度 3、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下面哪些因素属于社会 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ABDE)P A、 人口和劳动力 6、 技术 D、市场 E、运输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主要有:(ABCD) A、行政管理型 B、行改服务型 C、向法人实体过渡型 D、企业管理型 E、自由型 5、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ABD) 开放性 B 集约性 战略性 D、服务性 E、市场性 6、根据产业对区位因素要求的指向性不同,可将产业分为:(ABCDE) A、运输喻指向产业 B、劳动力指向产生 C、本指向产业D、技术指向产业 E、电力指向产业 7、经济区域划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般要考虑ABDE几个方面的因素: A 自然条件B、经济条件C 技术条件D、社会条件E 级在一定是地区济发展维动力。南宠想网 8、产业的集聚 要有:(ABCD A、自然资源 B、地风的经济基础C、生态环培的承受能力 D、地风的知名度 E、地风的市场想模 9、国土士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ABDE)P336 A、 分析的 交相性 重国土资源的优劣两个方面 B ,善于比较 C、对资源的优势要从静态考虑 D、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E、重视区域内外 资源的相互作用 10、尽管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的功能有:(ABCE) A、集聚功能 B、创新功能C、辐射功能 P274 D、增长中心的功能E、协调功能 1、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 必须考虑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ADE) A、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B、区域的市场条件 C、区域劳动力的供应条件 D、风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E、政局稳定性 12、地域生产综合体按专业化方向为标志分类,可分为:(ABE)P57 A、汽车制造剂 B C、劳动资源型 D、销售环境型 油化 E、钢铁治炼型 13、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有:(ACE)P252 A、技术导向B、市场导向C、结构导向D、政策导向E、资源导向 14、影响集聚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CD)P44 A、资源条件 B、地区的经济基础 C、居民的文化素质 D、地区的知名度 E、政策环境 15、中科院“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组对世界各国的高技术开发区作了归纳分类,认为高技术 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形式有:(ABDE)P64 A、孵化器 B、科料学园 C、生立力保进中心 D、高技术地带 E、科学域 16、经济腹地 即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具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特征,即:(ABE) A、经济运动的多元性 B、经济运动的相关性 C、经济运动的单一性 D、经济运动的无关性 E、经济运动的层次性 7、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ABDE) A、分析的客观性 B、善干比较 C、对咨源的势要从静态老患 D、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 重视区域内外资源的相互作用 18、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ABC)》
4 C、劳动者的工作态度 D、劳动者家庭规模的大小 E、劳动者的组织程度 3、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下面哪些因素属于社会 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ABDE)P22 A、人口和劳动力 B、资金 C、技术 D、市场 E、运输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主要有:(A B C D) A、行政管理型 B、行政服务型 C、向法人实体过渡型 D、企业管理型 E、自由型 5、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A B D) A、开放性 B、集约性 C、战略性 D、服务性 E、市场性 6、根据产业对区位因素要求的指向性不同,可将产业分为:(A B C D E) A、运输指向产业 B、劳动力指向产生 C、资本指向产业 D、技术指向产业 E、电力指向产业 7、经济区域划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一般要考虑 A B D E 几个方面的因素。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社会条件 E、行政区划 8、产业的集聚规模在一定范围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影响地区产业集聚规模的因素主 要有:(A B C D) A、自然资源 B、地区的经济基础 C、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D、地区的知名度 E、地区的市场规模 9、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A B D E )P336 A、分析的客观性,注重国土资源的优劣两个方面 B、善于比较 C、对资源的优势要从静态考虑 D 、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 E、重视区域内外 资源的相互作用 10、尽管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的功能有:( ABCE ) A、集聚功能 B、创新功能 C、辐射功能 P274 D、增长中心的功能 E、协调功能 11、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ADE) A、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B、区域的市场条件 C、区域劳动力的供应条件 D、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E、政局稳定性 12、地域生产综合体按专业化方向为标志分类,可分为:(ABE)P57 A、汽车制造型 B、石油化工型 C、劳动资源型 D、销售环境型 E、钢铁冶炼型 13、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有:(ACE)P252 A、技术导向 B、市场导向 C、结构导向 D、政策导向 E、资源导向 14、影响集聚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CD)P44 A、资源条件 B、地区的经济基础 C、居民的文化素质 D、地区的知名度 E、政策环境 15、中科院“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组对世界各国的高技术开发区作了归纳分类,认为高技术 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形式有:(ABDE)P64 A、孵化器 B、科学园 C、生产力促进中心 D、高技术地带 E、科学域 16、经济腹地,即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具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特征,即:(A B E) A、经济运动的多元性 B、经济运动的相关性 C、经济运动的单一性 D、经济运动的无关性 E、经济运动的层次性 17、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ABDE) A、分析的客观性 B、善于比较 C、对资源的优势要从静态考虑 D、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 E、重视区域内外资源的相互作用 18、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ABC)
A、劳动者的身体素质B、劳动者的利学、文化、技术素质 C、劳动者的工作态度 劳动者的组织程度 ,劳动者的生活态度 19、确定区 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 素主要有:(ACD A、政局的稳定性 B、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 C、政策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D、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E、区域资源的供应条件 20、区域经济中心具有的特征是:(ABD)P180 多次多笔邻 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城市的集聚能力不同 B、区域的经济中心是 C、所有的城市都是经济中心 D、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E、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区域的地理中心 21、造成区域企业竞争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ABCE )P218 A、企业规模不经济 B、生产布局不合理 设备老化 技术落后,管理落后 稳 E、第三 业的发展落后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的 22、重点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p351 A、该种产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大B、建立在特别有利的区域条件基础上C、综合连锁效应 D、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率高 ,必须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大的产业 23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有重 要的意义, 下面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BCDE)P321 A、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C、加快西部开发,有利干大内需 D、 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 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E、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24、下面哪些表述说明了人口移动的规律:(ADE)P263 A、改善生活是迁移的动力 B、城市中的富有人口移住乡村 C、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D、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人口迁移的圈层递补现象 25、 产业组织论者认为,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ABCDE)P23 A、卖者的集中 B、买者的集中 C、产品差别化 D、进入壁垒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26、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有:(ABCD )P244 、符合区域分工的原则B、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C、区域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完整性 D、区域产业结构先进 、区域产业结构臃 27、地域生产综合体按专业化方向为标志分类,可分为:(ABE)P57 A、汽车工业制造型B、石油化工型 C、劳动资源型 D、销售环境型 E、钢铁治炼型 28、重点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DE) 市场条件 B、是区域内的瓶颈产业 C、是区域内 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 大的产业 D、建立在特别有利的区域条件基础上 E、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率高 29、下面哪些表述说明了人口移动的规律:(ABDE)P263 B、乡村人口大千入城 、正向迁移反向迁移并存 E、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成正比 四、问答题
5 A、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B、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C、劳动者的工作态度 D、劳动者的组织程度 E、劳动者的生活态度 19、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 ACD ) A、政局的稳定性 B、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 C、政策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D、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E、区域资源的供应条件 20、区域经济中心具有的特征是:(ABD)P180 A、多层次、多等级,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城市的集聚能力不同 B、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城市 C、所有的城市都是经济中心 D、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E、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区域的地理中心 21、造成区域企业竞争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ABCE )P218 A、企业规模不经济 B、生产布局不合理 C、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落后 D、区域政策稳定 E、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 22、重点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p351 A、该种产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大 B、建立在特别有利的区域条件基础上 C、综合连锁效应 强 D、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率高 E、必须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大的产业 23、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有重 要的意义,下面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BCDE)P321 A、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C、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 D、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E、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24、下面哪些表述说明了人口移动的规律:(ADE )P263 A、改善生活是迁移的动力 B、城市中的富有人口移住乡村 C、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 D、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E、人口迁移的圈层递补现象 25、产业组织论者认为,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ABCDE)P235 A、卖者的集中 B、买者的集中 C、产品差别化 D、进入壁垒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26、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有:( ABCD )P244 A、符合区域分工的原则 B、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C、区域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完整性 D、区域产业结构先进 E、区域产业结构臃肿 27、地域生产综合体按专业化方向为标志分类,可分为:(ABE)P57 A、汽车工业制造型 B、石油化工型 C、劳动资源型 D、销售环境型 E、钢铁冶炼型 28、重点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DE) A、市场条件 B、是区域内的瓶颈产业 C、是区域内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大的产业 D、建立在特别有利的区域条件基础上 E、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率高 29、下面哪些表述说明了人口移动的规律:(ABDE)P263 A、迁移的动力是改善生活 B、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C、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 D、正向迁移反向迁移并存 E、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成正比 四、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