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专题 区域经济合作,或者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 要的趋势之一,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按照WTO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截至2007年7月,向WTO 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己达380项,己经生效的达205项,而到了2010年11月, 向WTO通报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数达到290个。 有人这样说过,置身于21世纪,我们旋转地球仪,要从中找出100个参加 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而要从中找出10个没 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则是非常困难的。到了今天,即使在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也很难找到几个仍然未参加任何 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可以说,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 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和东亚为主导的国际区域 经济合作格局。在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 正在从国家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间的较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更大的竞争 优势,仅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参与因际区域经济合 作来扩大国际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应对全球性的区域经济合作潮流,积 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 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对于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研究生来讲,就有必要学习和 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第五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于“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概念来讲,最早产生于西方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中,至今大约有390 年(即1620年)的历史。 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
区域经济合作专题 区域经济合作,或者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 要的趋势之一,尤其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按照 WTO 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截至 2007 年 7 月,向 WTO 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 380 项,已经生效的达 205 项,而到了 2010 年 11 月, 向 WTO 通报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数达到 290 个。 有人这样说过,置身于 21 世纪,我们旋转地球仪,要从中找出 100 个参加 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而要从中找出 10 个没 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则是非常困难的。到了今天,即使在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也很难找到几个仍然未参加任何 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可以说,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 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和东亚为主导的国际区域 经济合作格局。在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 正在从国家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间的较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更大的竞争 优势,仅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 作来扩大国际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应对全球性的区域经济合作潮流,积 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 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对于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研究生来讲,就有必要学习和 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第五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于“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概念来讲,最早产生于西方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中,至今大约有 390 年(即 1620 年)的历史。 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 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 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简单的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不同地区经济主体之间为了获取生产、 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利益,所产生的市场一体化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 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场、服务市场到经济政策及管理的统一。 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比较高级的一体化组织,需要建立超 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 具体的共同目标,比如:消除成员间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生产 要素的自由流动等等。 比如: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完善的一体化组织,共有5个主要决策和管理机构, 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其他重要机构还 有欧盟审计院、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 欧洲警察局和欧洲军备局等。这些超出国家范畴的所谓超国家决策管理机构,负 责制定和实施欧洲联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其具体的共同目标。 其中,欧洲理事会会议(通常称为欧盟首脑会议或欧盟峰会)是欧盟的最高 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组成,欧盟委员会主席也是欧洲理事 会一个事实上的成员。 欧盟理事会(简称理事会)是欧盟的主要决策机构,由来自欧盟各成员国政 府的部长组成。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 欧洲议会是世界上唯一经直接选举产生的多国议会,也是欧盟内唯一经直接 选举产生的机构。 欧洲法院是欧盟的最高法院,主要从司法角度保证欧盟法律的有效贳彻实 施。 从概念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消除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跨国、跨地区流动的任何制度性的限 制,做到内部无边界,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和基础。 第二,建立统一的新的制度规范,制定和实施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共同 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 第三,组建超国家或超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机构,这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必 要条件和前提。经济一体化越是深化,越是发展到较高阶段,越需要建立一体化 的各种机构,并相应的扩大其权力
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 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 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简单的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不同地区经济主体之间为了获取生产、 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利益,所产生的市场一体化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 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场、服务市场到经济政策及管理的统一。 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比较高级的一体化组织,需要建立超 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 具体的共同目标,比如:消除成员间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生产 要素的自由流动等等。 比如: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完善的一体化组织,共有 5 个主要决策和管理机构, 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其他重要机构还 有欧盟审计院、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 欧洲警察局和欧洲军备局等。这些超出国家范畴的所谓超国家决策管理机构,负 责制定和实施欧洲联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其具体的共同目标。 其中,欧洲理事会会议(通常称为欧盟首脑会议或欧盟峰会)是欧盟的最高 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组成,欧盟委员会主席也是欧洲理事 会一个事实上的成员。 欧盟理事会(简称理事会)是欧盟的主要决策机构,由来自欧盟各成员国政 府的部长组成。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 欧洲议会是世界上唯一经直接选举产生的多国议会,也是欧盟内唯一经直接 选举产生的机构。 欧洲法院是欧盟的最高法院,主要从司法角度保证欧盟法律的有效贯彻实 施。 从概念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消除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跨国、跨地区流动的任何制度性的限 制,做到内部无边界,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和基础。 第二,建立统一的新的制度规范,制定和实施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共同 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 第三,组建超国家或超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机构,这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必 要条件和前提。经济一体化越是深化,越是发展到较高阶段,越需要建立一体化 的各种机构,并相应的扩大其权力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或跨地区 流动差别待遇的消除,即其差别性的制度成本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传统理论,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通常必 须经历一个渐进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按照合作发展的程度划分,特定 的合作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I.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简称PTA) 又称为“优惠贸易协定”,是指各成员国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对全部或部 分商品规定其特别优惠的关税,但各成员国仍各自保留原有的关税制度与结构, 也就是说,只是在组织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对某些商品实行较低的关税,对于组织 以外的其他国家,仍然按照各自的原有的关税制度执行。 优惠贸易安排是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 各成员国取消了它们之间商品贸易的关税壁垒,即彼此的商品往来不再被征 收关税,但仍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向非成员国征收关税。为了 防止贸易偏斜现象,即非成员国可能通过关税较低的成员国向关税较高的成员国 出口货物,它们之间的边界还要设置海关检查。这是一种松散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用关税措施突出了成员国与非成员之间的差别待遇。 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包括美洲34国) 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FTA,包括东盟十国) 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简称CU) 这是一种比自由贸易区层次更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取消相互间贸 易的一切限制,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则建立统一的关税 制度,从而消除了贸易偏斜现象。也就是说,关税同盟要求,除了成员国内部之 间互相取消贸易壁垒,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外,还要求成员国一致对外采取统 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关税税率。 如:西非国家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三国的所谓“俄白哈关税同盟”于2011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或跨地区 流动差别待遇的消除,即其差别性的制度成本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传统理论,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通常必 须经历一个渐进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按照合作发展的程度划分,特定 的合作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简称 PTA) 又称为“优惠贸易协定”,是指各成员国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对全部或部 分商品规定其特别优惠的关税,但各成员国仍各自保留原有的关税制度与结构, 也就是说,只是在组织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对某些商品实行较低的关税,对于组织 以外的其他国家,仍然按照各自的原有的关税制度执行。 优惠贸易安排是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 FTA) 各成员国取消了它们之间商品贸易的关税壁垒,即彼此的商品往来不再被征 收关税,但仍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向非成员国征收关税。为了 防止贸易偏斜现象,即非成员国可能通过关税较低的成员国向关税较高的成员国 出口货物,它们之间的边界还要设置海关检查。这是一种松散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用关税措施突出了成员国与非成员之间的差别待遇。 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 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 FTAA,包括美洲 34 国) 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 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 AFTA,包括东盟十国) 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简称 CU) 这是一种比自由贸易区层次更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取消相互间贸 易的一切限制,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则建立统一的关税 制度,从而消除了贸易偏斜现象。也就是说,关税同盟要求,除了成员国内部之 间互相取消贸易壁垒,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外,还要求成员国一致对外采取统— 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关税税率。 如:西非国家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三国的所谓“俄白哈关税同盟”于 2011
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这意味着三国对内取消关税,商品可以自由地在俄、白、 哈市场流通,而三国对所有从国外进口的商品都设置统一关税。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简称CM) 它是在关税同盟基础上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它除了废除各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障碍和建立共同的关税制度外,还要求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各自限制,允 许劳动、资本等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主可以享有投资开厂办企业的 自由。 对于共同市场这种组织形式,成员国实际上让渡了部分的国家主权,而这种 各成员国让渡的国家权力,必须要由单独成立的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来行使。 欧洲共同市场就是此类的实例。 欧洲共同市场(European Common Market,ECM),在19S8年1月1日由 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西德组成的经济联盟,其后,英国、爱 尔兰、丹麦(1973)、希腊(1984)以及西班牙、葡萄牙(1986)先后加入,成 为会员。联盟的目的是要加强会员国彼此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使市场内的商品 资金、劳工等可以自由流通,组成一个庞大市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南方共同市场(英语: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简称南共市)。南共 市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的共同市场。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总统在巴 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11月29日生效),宣布建立南 方共同市场。1995年1月1日,南共市正式启动: 5.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简称CM) 经济联盟把成员国的经济组织形成一个整体,统一某些重大的经济政策,具 有统一的货币、财政、社会福利等制度及其相应的机构(如统一的中央银行), 并在一定程度上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它和以上几种一体化形式的主要区别 在于,经济联盟拥有新的超国家的权威机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最高级的区域 经济一体化形式。目前的欧洲联盟是唯一达到这种一体化高度的区域一体化组 织。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简称CM)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 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 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目前还未形成标准的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追溯到1241年成立的普鲁士城邦间的汉萨联邦
年 7 月正式启动运行,这意味着三国对内取消关税,商品可以自由地在俄、白、 哈市场流通,而三国对所有从国外进口的商品都设置统一关税。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简称 CM) 它是在关税同盟基础上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它除了废除各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障碍和建立共同的关税制度外,还要求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各自限制,允 许劳动、资本等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主可以享有投资开厂办企业的 自由。 对于共同市场这种组织形式,成员国实际上让渡了部分的国家主权,而这种 各成员国让渡的国家权力,必须要由单独成立的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来行使。 欧洲共同市场就是此类的实例。 欧洲共同市场(European Common Market,ECM),在 1958 年 1 月 1 日由 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西德组成的经济联盟,其后,英国、爱 尔兰、丹麦(1973)、希腊(1984)以及西班牙、葡萄牙(1986)先后加入,成 为会员。联盟的目的是要加强会员国彼此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使市场内的商品、 资金、劳工等可以自由流通,组成一个庞大市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南方共同市场(英语: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简称南共市)。南共 市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的共同市场。1991 年 3 月 26 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 4 国总统在巴 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 11 月 29 日生效),宣布建立南 方共同市场。1995 年 1 月 1 日,南共市正式启动。 5.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简称 CM) 经济联盟把成员国的经济组织形成一个整体,统一某些重大的经济政策,具 有统一的货币、财政、社会福利等制度及其相应的机构(如统一的中央银行), 并在一定程度上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它和以上几种一体化形式的主要区别 在于,经济联盟拥有新的超国家的权威机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最高级的区域 经济一体化形式。目前的欧洲联盟是唯一达到这种一体化高度的区域一体化组 织。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简称 CM)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 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 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目前还未形成标准的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追溯到 1241 年成立的普鲁士城邦间的汉萨联邦
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1241年,当时的吕贝克 和汉堡两个城邦,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 双方在某些事务中使用共同的民法和刑法,并彼此在本城中保护对方的商人。这 个被认为是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而在1664年法国就有在各省间建立关脱同盟的提议,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 利后,废除了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了最早的关税同盟。1948年1月正式 成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集团,也正是它拉开了第 一次区域化浪潮的帷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萌芽、初创到发展、壮大,经历了 几个时期的发展。与战后的国际经济与因际贸易形势相类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也是坎坷不平的。 (一)萌芽与初创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 从战后到6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萌芽与初创阶段。在此阶段,各 国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内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世界范围内,虽然美国 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在不同的地区,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各国却以种 种方式保护着国内的经济与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的 需要。 ①1949年1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数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 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帮助其欧洲 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颜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 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 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英语: Molotov Plan)。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 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英语: yacheslav Molotov)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 会的雏形。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 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宜布成立经济互助 委员会。但是后来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1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 会正式宣布解散。 ②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煤钢联合条约》, 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 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 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一些西欧国家
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1241 年,当时的吕贝克 和汉堡两个城邦,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 双方在某些事务中使用共同的民法和刑法,并彼此在本城中保护对方的商人。这 个被认为是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而在 1664 年法国就有在各省间建立关脱同盟的提议,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 利后,废除了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了最早的关税同盟。1948 年 1 月正式 成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集团,也正是它拉开了第 一次区域化浪潮的帷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萌芽、初创到发展、壮大,经历了 几个时期的发展。与战后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形势相类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也是坎坷不平的。 (一)萌芽与初创阶段(二战后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从战后到 60 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萌芽与初创阶段。在此阶段,各 国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内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世界范围内,虽然美国 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在不同的地区,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各国却以种 种方式保护着国内的经济与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的 需要。 ① 1949 年 1 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 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帮助其欧洲 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 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 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英语: Molotov Plan)。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 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英语: Vyacheslav Molotov)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 会的雏形。1949 年 1 月 5 日至 8 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 亚、捷克斯洛伐克等 6 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 委员会。但是后来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1 年 6 月 28 日,经济互助委员 会正式宣布解散。 ② 1951 年 4 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煤钢联合条约》, 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 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 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一些西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