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2.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3.创新过程及其管理。【重点、难点】1.重点:管理创新的涵义、作用,创新的特点与模式,管理创新的原则,以及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2.难点:对创新原则的理解,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教学方法】1.提问并导入新课程:(1)说说创新的必要性(2)创新的意义是什么?2.主要内容讲授3.讨论你认为我们学校需要在哪些方面创新?4.复习巩固本章主要内容【学习要求】1.学生应在课前观看学习通上山西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管理学》的相应章节及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的微课视频,梳理总结相应的知识点,准备翻转课堂及疑难问题。2.课后要求学生找一些创新型企业的案例,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复习与思考】1.管理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它与操作创新的区别是什么?2.管理维持工作与创新工作间关系如何?3.为什么说管理创新是一个独立的管理职能?4.什么是战略创新?什么是组织创新?什么是领导创新?【学习资源】1.管理学一原理与方法,习题与案例指南2.中国大学慕课《管理学》3.教师在企业微信上发的相关练习题第十六章组织创新【学习目标】1.识记勒温的组织变革理论;区分不同组织结构创新的历史背景。2.描述制度结构创新、层级结构创新、文化结构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识记组织学习和组织修炼的基本观点。23
23 1.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 2.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 3.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重点、难点】 1.重点:管理创新的涵义、作用,创新的特点与模式,管理创新的原则,以 及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2.难点:对创新原则的理解,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 1.提问并导入新课程: (1)说说创新的必要性(2)创新的意义是什么? 2.主要内容讲授 3.讨论 你认为我们学校需要在哪些方面创新? 4.复习巩固本章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1.学生应在课前观看学习通上山西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管理学》的相应章 节及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的微课视频,梳理总结相应的知识点,准备翻转课堂及 疑难问题。 2.课后要求学生找一些创新型企业的案例,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 行更深一步的理解。 【复习与思考】 1.管理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它与操作创新的区别是什么? 2.管理维持工作与创新工作间关系如何? 3.为什么说管理创新是一个独立的管理职能? 4.什么是战略创新?什么是组织创新?什么是领导创新? 【学习资源】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习题与案例指南 2.中国大学慕课《管理学》 3.教师在企业微信上发的相关练习题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学习目标】 1.识记勒温的组织变革理论;区分不同组织结构创新的历史背景。 2.描述制度结构创新、层级结构创新、文化结构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识记组 织学习和组织修炼的基本观点
3.运用组织变革的四条路径来解决变革过程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知晓知识创新的模式和过程。【课程内容】1.组织变革与创新;2.组织结构创新;3.创新与学习型组织。【重点、难点】1.重点:组织变革的模式和四条路径。组织变革的障碍。组织变革过程中的管理。2.难点:知识创新的模式,知识创新的五个阶段。【教学方法】1.讨论组织为什么要变革?2.导入新课3.课程主要内容讲解4.复习巩固本章主要内容【学习要求】1.学生应在课前观看学习通上山西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管理学》的相应章节及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的微课视频,梳理总结相应的知识点,准备翻转课堂及疑难问题。2.课后学生重点理解组织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在创新过程中会受到哪些阻力应该如何克服。【复习与思考】1.如何才能做好组织变革过程管理?2.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如何才能做好组织结构调整?3.如何才能将组织打造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资源】1.管理学一原理与方法,习题与案例指南2.中国大学慕课《管理学》3.教师在企业微信上发的相关练习题五、实践教学安排由于本门课程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践学时,所以在上课时通过讨论,模拟场景以及社会调查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六、考核方式24
24 3.运用组织变革的四条路径来解决变革过程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知晓知识 创新的模式和过程。 【课程内容】 1.组织变革与创新; 2.组织结构创新; 3.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重点、难点】 1.重点:组织变革的模式和四条路径。组织变革的障碍。组织变革过程中的 管理。 2.难点:知识创新的模式,知识创新的五个阶段。 【教学方法】 1.讨论组织为什么要变革? 2.导入新课 3.课程主要内容讲解 4.复习巩固本章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1.学生应在课前观看学习通上山西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管理学》的相应章 节及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的微课视频,梳理总结相应的知识点,准备翻转课堂及 疑难问题。 2.课后学生重点理解组织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在创新过程中会受到哪些 阻力应该如何克服。 【复习与思考】 1.如何才能做好组织变革过程管理? 2.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如何才能做好组织结构调整? 3.如何才能将组织打造成为学习型组织? 【学习资源】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习题与案例指南 2.中国大学慕课《管理学》 3.教师在企业微信上发的相关练习题 五、实践教学安排 由于本门课程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践学时,所以在上课时通过讨论,模拟场景 以及社会调查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六、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来考核,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课程目标管理导论、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决策与决策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课程目标1程、环境分析、领导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的类考试型及过程,共占考试内容的60%组织设计、组织文化、沟通、案例分析,共占考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课程目标2考试试内容的20%激励、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创新原理、案例分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课程目标3析,共占考试内容的20%考试七、成绩评定(一)评定方式1.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2.平时成绩评定(1)课堂参与(40%):学生上课情况、听课情况、是否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信息反馈等。(2)作业完成情况(40%):学生平时作业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20%):结合所学的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小论文形式谈谈大学四年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3.期末成绩评定按答题情况参照《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二)评分标准1.课堂表现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28-3136-4032-3524-270-23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上课过程中能上课过程中能上课过程中能够按时来上上课经常迟够认真听讲,够认真听讲,课较认真听讲,课,但课堂中到,课堂不回课程目并积极互动,堂中积极互动,课堂中回答基本不回答问答问题或者标1.2、能准确地回答能较准确地回问题次数不题;对基本概回答不出提出提问的的基答出提问的基多,但能较准念、基本理论问的的基本3本概念、基本本概念、基本理确地回答出的回答不很准概念、基本理理论;在小组论;在小组讨论提问的的基确:在课堂讨论;在课堂讨25
25 (一)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来考核,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 (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管理导论、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决策与决策过 程、环境分析、领导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的类 型及过程,共占考试内容的60% 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 考试 课程目标 2 组织设计、组织文化、沟通、案例分析,共占考 试内容的20% 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 考试 课程目标 3 激励、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创新原理、案例分 析,共占考试内容的20% 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 考试 七、成绩评定 (一)评定方式 1.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2.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参与(40%):学生上课情况、听课情况、是否积极发言、积极参 与讨论、信息反馈等。 (2)作业完成情况(40%):学生平时作业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 (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20%):结合所学的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小论文 形式谈谈大学四年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3.期末成绩评定 按答题情况参照《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二)评分标准 1.课堂表现评分标准 课程目 标 评分标准 36-40 32-35 28-31 24-27 0-23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 标 1.2、 3 上课过程中能 够认真听讲, 并积极互动, 能准确地回答 出提问的的基 本概念、基本 理论;在小组 上课过程中能 够认真听讲,课 堂中积极互动, 能较准确地回 答出提问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 论;在小组讨论 上 课 过 程 中 较认真听讲, 课 堂 中 回 答 问 题 次 数 不 多,但能较准 确 地 回 答 出 提 问 的 的 基 能够按时来上 课,但课堂中 基本不回答问 题;对基本概 念、基本理论 的回答不很准 确;在课堂讨 上 课 经 常 迟 到,课堂不回 答 问 题 或 者 回 答 不 出 提 问 的 的 基 本 概念、基本理 论;在课堂讨
论中基本不讨论中能够有过程中能够积本概念、基本论中基本不发自己的独特观极参与。理论;能够参表个人观点。发表个人观点。点。与课堂讨论。2.平时作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35-320-22364031-2827-24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平时作业完平时作业完平时作业基平时作业内平时作业内整性好,态度整性较好,态本完整,态度容完整性差容完整性差度认真,书写很认真,书写较为认真,书或不能及时或不能及时课程目标工整,思路很较工整,思路写基本工整,完成,书写不完成,书写凌1、2、3乱、草,思清楚,准确率清楚,准确率思路基本清工整,思路不达到90%以达到80%以楚,准确率达清晰,准确率路混乱,准确上。上。较低。率低。到70%以上。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评分标准18-2017-1615-1413-120-11课程目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结构合理,能结构比较合结构欠合理,结构不合理结构合理、清结合所学的理,能表达自有自己的感没有自己的楚,能结合所管理学知识感受。己的感受。但受但和所学学的管理学比较具体,真和相关知识知识的结合课程目标知识,具体真不明确。实地表达自结合不是紧1、2、3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密。己的感受并观点不是很且有自己独鲜明。特的观点。八、选用教材编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否马工程教材备注是管理学《管理学》高等教育出2019.1版社编写组九、主要参考书目[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2】(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刘兴倍.管理学原理教学案例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英)斯图尔特·克雷纳.影响世界的西方管理思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6
26 讨论中能够有 自己的独特观 点。 过程中能够积 极参与。 本概念、基本 理论;能够参 与课堂讨论。 论中基本不发 表个人观点。 论 中 基 本 不 发 表 个 人 观 点。 2.平时作业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36—40 35-32 31-28 27-24 0-22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2、3 平 时 作 业 完 整性好,态度 很认真,书写 工整,思路很 清楚,准确率 达 到 90% 以 上。 平 时 作 业 完 整性较好,态 度认真,书写 较工整,思路 清楚,准确率 达 到 80% 以 上。 平 时 作 业 基 本完整,态度 较为认真,书 写基本工整, 思 路 基 本 清 楚,准确率达 到 70%以上。 平 时 作 业 内 容 完 整 性 差 或 不 能 及 时 完成,书写不 工整,思路不 清晰,准确率 较低。 平 时 作 业 内 容 完 整 性 差 或 不 能 及 时 完成,书写凌 乱、潦草,思 路混乱,准确 率低。 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18-20 17-16 15-14 13-12 0-11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2、3 结构合理、清 楚,能结合所 学的管理学 知识,具体真 实地表达自 己的感受并 且有自己独 特的观点。 结构合理,能 结 合 所 学 的 管 理 学 知 识 比较具体,真 实 地 表 达 自 己的感受。但 观 点 不 是 很 鲜明。 结 构 比 较 合 理,能表达自 己的感受。但 和 相 关 知 识 结 合 不 是 紧 密。 结构欠合理, 有 自 己 的 感 受 但 和 所 学 知 识 的 结 合 不明确。 结 构 不 合 理 没 有 自 己 的 感受。 八、选用教材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是否马工程教材 备注 管理学 《管理学》 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19.1 是 九、主要参考书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 7 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2](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 10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7 [3]刘兴倍.管理学原理教学案例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英)斯图尔特·克雷纳.影响世界的西方管理思想.北京: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7
[5]周三多.管理学习题与案例(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苏勇.改变世界一一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精粹.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9]]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吉姆·柯林斯等.从优秀到卓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2]纳西姆·塔勒布.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十、课程学习建议本课程是为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以指定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加入相关案例。由于学生缺乏管理实践,在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将有一定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要突出生活实际的联系类比和典型案例的部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讨论,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课外引导学生开展参考书目的阅读。27
27 [5]周三多.管理学习题与案例(第 3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第 1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9 [7]苏勇.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精粹.北京:企业管理出 版社,2016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0]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吉姆·柯林斯等.从优秀到卓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2]纳西姆·塔勒布.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十、课程学习建议 本课程是为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以指定教材内容为主,适 当加入相关案例。由于学生缺乏管理实践,在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方 面将有一定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要突出生活实际的联系类 比和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讨论,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 的机会。课外引导学生开展参考书目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