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会计学基础AccountingFoundation课程名称课程编码231310902B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二无先修课程修读学期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口必修口选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4课程学分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课程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实践学时0)执笔人梁丽君审核人李官辉二、课程简介《会计学基础》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学的启蒙课程,主要讲授会计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会计职业思想和会计职业道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薄和编制会计报表,具备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正确认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社会意义,形成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树立成本核算理念,加强经济效益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课程目标1:知晓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关键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基础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适应财务会计核算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综合能力的高技能、高素养专业人才。【毕业要求2.2】课程目标2:通过对基本会计知识的学习、建立初步的会计思维、帮助学生28
28 《会计学基础》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会计学基础 Accounting Foundation 课程编码 231310902B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先修课程 无 修读学期 二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64 学时(理论学时 64 ,实践学时 0 ) 执笔人 梁丽君 审核人 李官辉 二、课程简介 《会计学基础》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学的启蒙课程, 主要讲授会计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 会计职业思想和会计职业道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 程,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具备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正确认识“诚信为本、操 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社会意义,形成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树立成 本核算理念,加强经济效益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晓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关键的基本理论,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基础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实际问 题,适应财务会计核算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综合能力的高技能、高素养专业人 才。【毕业要求 2.2】 课程目标 2:通过对基本会计知识的学习、建立初步的会计思维、帮助学生
学会学习,包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为日后从事各项经济工作奠定会计基础。【毕业要求6.1】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拥有创新与团队合作意识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素质,形成初步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思维方式。【毕业要求 7. 1)(二)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2.2掌握对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分析及账务处理流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程。掌握企业各类成本核算和控制以及管理会计。6.1掌握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口头或书面表达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6:沟通交流自己的观点,与同行或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7.1可以借助工商管理领域的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7:团队合作科交叉的特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协作能力。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学时安排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第一章总论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4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6课程目标1、2等式讨论6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程目标1、36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第五章企业主要经济业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18课程目标1、2、3讨论务的核算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6第六章会计凭证课程目标1、2讨论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6第七章会计账筹课程目标1、2讨论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6第八章财产清查课程目标1、2、3讨论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6第九章财务报告课程目标1、2、3讨论合计64(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29
29 学会学习,包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为日后 从事各项经济工作奠定会计基础。【毕业要求 6.1】 课程目标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拥有创新与团队合作意 识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素质,形成初步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思维方式。【毕业要 求 7.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2:学科知识 2.2 掌握对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分析及账务处理流 程。掌握企业各类成本核算和控制以及管理会计。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 6:沟通交流 6.1 掌握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口头或书面表达 自己的观点,与同行或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7:团队合作 7.1 可以借助工商管理领域的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 科交叉的特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协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第一章 总论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 4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 等式 课程目标 1、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 6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课程目标 1、3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6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6 第五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 务的核算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 18 第六章 会计凭证 课程目标 1、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 6 第七章 会计账簿 课程目标 1、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 6 第八章 财产清查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 6 第九章 财务报告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 6 合计 64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1.知晓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2.识记会计的含义、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课程内容】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会计的含义3.会计的职能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5.会计的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会计的概念及职能2.难点:会计核算的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学习要求】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复习与思考】1:从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系统论两个方面分析什么是会计。2.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学习资源】张烧,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1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学习目标】1.知晓会计的对象,商品流通企业和工业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过程资金运动的特点,资产会计要素的特征及构成。2.识记各要素的定义,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和分类。3.识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能判断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4.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30
30 【学习目标】 1.知晓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 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 2.识记会计的含义、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 之间的联系。 【课程内容】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会计的含义 3.会计的职能 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5.会计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计的概念及职能 2.难点:会计核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学习要求】 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 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 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与思考】 1.从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系统论两个方面分析什么是会计。 2.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学习资源】 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 1 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学习目标】 1.知晓会计的对象,商品流通企业和工业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过程, 资金运动的特点,资产会计要素的特征及构成。 2.识记各要素的定义,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和分类。 3.识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能判断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资 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 4.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
生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课程内容】1.会计对象2.会计要素3.会计等式【重点、难点】1:重点:资金运动的特点,资产会计要素的特征及分类、各会计要素的特征及构成、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经济业务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影响2.难点: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过程、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与内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学习要求】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复习与思考】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是什么?2.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是什么?【学习资源】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2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会计核算需要哪些基础,会计信息的八个质量特征,会计假设的主要内容。2.识记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历史成本计量等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3.区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损益的标准。4.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课程内容】1.会计假设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31
31 生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课程内容】 1.会计对象 2.会计要素 3.会计等式 【重点、难点】 1.重点:资金运动的特点,资产会计要素的特征及分类、各会计要素的特征 及构成、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经济业务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影响 2.难点: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过程、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与内容、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学习要求】 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 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 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与思考】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是什么? 2.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是什么? 【学习资源】 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 2 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学习目标】 1.认识会计核算需要哪些基础,会计信息的八个质量特征,会计假设的主要 内容。 2.识记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收入 与费用配比、历史成本计量等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3.区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损益的标准。 4.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 生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课程内容】 1.会计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4.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重点、难点】1.重点:会计的主体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如何确认损益2.难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两种原则下确认标准的不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学习要求】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复习与思考】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是什么?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有哪些?3.会计信息需要具备哪些质量特征?【学习资源】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1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学习目标】1.知悉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运用借贷记账法。2.区分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识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和试算平衡的方法3.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课程内容】1.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原理3.借贷记账法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重点、难点】1.重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原则、复式记账的原理、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2.难点:账户的分类、复式记账的原理、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32
32 4.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计的主体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 则下如何确认损益 2.难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两种原则下确认标准的不同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学习要求】 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 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 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与思考】 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有哪些? 3.会计信息需要具备哪些质量特征? 【学习资源】 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 1 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学习目标】 1.知悉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运用借贷记账法。 2.区分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识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 登记要点和试算平衡的方法。 3.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 生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课程内容】 1.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原理 3.借贷记账法 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原则、复式记账的原理、账户的结构、借贷 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 2.难点:账户的分类、复式记账的原理、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