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1928年10月13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 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 幕。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 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 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 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 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 中的疑问。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发掘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 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 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 “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2000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 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 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 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 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 相衔接。当时甲骨文已经发现近30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 已经20年,发掘殷墟已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其次,殷墟 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 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第三,殷墟的发掘是连续 性的。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 施Ⅰ0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 人心。第四,殷墟发掘诞生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 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 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 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 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 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 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而不是 “复殷礼”。当然,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 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有了这些概 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才能真正理 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 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 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 遍认同,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韩
四川省成都市 2019 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l928 年 10 月 13 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 3000 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 幕。90 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 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 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2000 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 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 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 中的疑问。 上世纪 30 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发掘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 1936 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 1.7 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 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1950 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 “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 2000 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 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 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 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 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 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 相衔接。当时甲骨文已经发现近 30 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 已经 20 年,发掘殷墟已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其次,殷墟 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 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第三,殷墟的发掘是连续 性的。从 1928 年开始到 1937 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 施 IO 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 人心。第四,殷墟发掘诞生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 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 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 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 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 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 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 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而不是 “复殷礼”。当然,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 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有了这些概 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才能真正理 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 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 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61 年 3 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2006 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 遍认同,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韩
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0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 段评价:“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全 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如今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 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节选自唐际根《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原载201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的发掘意义非凡,它不仅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由于历史观的局限,司马迁写《史记-殷本纪》的时候,除了记录王位世次, 并无过多描述。 C.如果没有1936年发掘的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就根本无法证实 商王朝的存在。 D.孔子不主张“复殷礼”,是因为见证了商王陵区祭祀坑里让人不寒而栗的层 层叠压着的无头人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述,中间五个自然段分论,最后一段总结, 思路清晰,论据充分。 B.文章主体部分,从证实商王朝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其他 文明对话三个方面,论证了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 C.作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究作对比论证,论述了殷墟 发掘不同于前的四大特点。 D.文末运用引用论证法,引用韩国学者金秉模对殷墟的评价,是为了说明国际 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发掘是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学术界的期待, 所以说,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 B.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殷墟的发掘研究,对中国考古 学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C.以殷墟为支点,往前,可以上溯更早的华夏文明。向后,可以更为清醒的认 知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 D.如果没有遗址、文化、古城等概念,中国可能无法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 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答案】1.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 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 死抠字眼。B项,“由于历史观的局限”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历史观 的局限”于原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 描述”。C项,结合文本内容“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 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 展”分析,“就根本无法证实商王朝的存在”表述错误。D项,“见证了…” 无中生有,因果关系不成立。故选A
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一 段评价:“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全 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如今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 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节选自唐际根《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原载 2018 年 10 月 17 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的发掘意义非凡,它不仅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由于历史观的局限,司马迁写《史记-殷本纪》的时候,除了记录王位世次, 并无过多描述。 C. 如果没有 1936 年发掘的 1.7 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就根本无法证实 商王朝的存在。 D. 孔子不主张“复殷礼”,是因为见证了商王陵区祭祀坑里让人不寒而栗的层 层叠压着的无头人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述,中间五个自然段分论,最后一段总结, 思路清晰,论据充分。 B. 文章主体部分,从证实商王朝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其他 文明对话三个方面,论证了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 C. 作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究作对比论证,论述了殷墟 发掘不同于前的四大特点。 D. 文末运用引用论证法,引用韩国学者金秉模对殷墟的评价,是为了说明国际 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发掘是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学术界的期待, 所以说,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 B. 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殷墟的发掘研究,对中国考古 学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C. 以殷墟为支点,往前,可以上溯更早的华夏文明。向后,可以更为清醒的认 知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 D. 如果没有遗址、文化、古城等概念,中国可能无法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 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 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 死抠字眼。B 项,“由于历史观的局限”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历史观 的局限”于原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 描述”。C 项,结合文本内容“90 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 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 展”分析,“就根本无法证实商王朝的存在”表述错误。D 项,“见证了……” 无中生有,因果关系不成立。故选 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 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 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 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 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査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 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 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作 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究作对比论证”错误,从文中来 看,并未作对比论证。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 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 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 细分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年,随着历 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 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分析可知,“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 学”的理由概括不充分。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夜聊 马汉 夜幕是渐渐地到来的。太阳先是在城西的惠山尖徘徊,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就顺着 山坡滑入了谷底,开始还在山后半遮半露着脸,后来就索性不见了踪影。落班④ 的人拖着疲惫的腿脚回家。看到家门时,他们倦意很浓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时 候,家庭主妇站在门外扯开嗓门叫自己正在外疯玩的孩子回家吃晚饭。 夜色如砚台上磨的墨,愈来愈深浓了。热腾腾的饭菜,是不管贫富,家庭主妇必 须在劳累了一天的男主人踏进家门就该端上桌的。不论荤素、不论可口与否,男 人和一家老小均以风卷残云式的作业态度表现出对饭菜的赞许,同时也是对主妇 劳动成果的褒奖。一些赶早的人,就在此刻叩门或根本不敲门就推门闯了进来。 来者往往站着,掠过吃饭者的后背打量饭桌上的阵容,对饭菜加以点评,因此, 那时候邻居之间是难有隐私可言的,每家的家底彼此都很了解 这样,只能算是夜聊的前奏,真正的夜聊要待主妇收拾完桌面和灶台后才开始 女主人端着一锅洗碗水开门要泼在门口的窨井里。门一开,一方光波首先倾倒在 屋外的黑暗里。就见有幢幢黑影仿佛作蛾子趋光运动一般地过来,探头探脑的 见屋里有男主人在,且空闲着,就进了门去。这时进屋的,八仙桌旁的长凳和骨 排凳是空着的,自然也就在桌旁坐下来了。从新近发生在小域中的稀奇事说起 由此及彼,话题不断扩大。透出门缝的光线和声波,吸引着吃罢晚饭从家中出来 寻热闹的人。他们试探着推开门,一屋子正热烈说笑着的人立即静下来,扭头打 量是谁来了。借着昏黄的灯光看清来者是谁了,欢呼般发出迎接的声浪。先到的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 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 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 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 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 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 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 项,“作 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究作对比论证”错误,从文中来 看,并未作对比论证。故选 C。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 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 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 细分析。A 项,结合文本内容“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 年,随着历 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 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分析可知,“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 学”的理由概括不充分。故选 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夜聊 马汉 夜幕是渐渐地到来的。太阳先是在城西的惠山尖徘徊,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就顺着 山坡滑入了谷底,开始还在山后半遮半露着脸,后来就索性不见了踪影。落班④ 的人拖着疲惫的腿脚回家。看到家门时,他们倦意很浓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时 候,家庭主妇站在门外扯开嗓门叫自己正在外疯玩的孩子回家吃晚饭。 夜色如砚台上磨的墨,愈来愈深浓了。热腾腾的饭菜,是不管贫富,家庭主妇必 须在劳累了一天的男主人踏进家门就该端上桌的。不论荤素、不论可口与否,男 人和一家老小均以风卷残云式的作业态度表现出对饭菜的赞许,同时也是对主妇 劳动成果的褒奖。一些赶早的人,就在此刻叩门或根本不敲门就推门闯了进来。 来者往往站着,掠过吃饭者的后背打量饭桌上的阵容,对饭菜加以点评,因此, 那时候邻居之间是难有隐私可言的,每家的家底彼此都很了解。 这样,只能算是夜聊的前奏,真正的夜聊要待主妇收拾完桌面和灶台后才开始。 女主人端着一锅洗碗水开门要泼在门口的窨井里。门一开,一方光波首先倾倒在 屋外的黑暗里。就见有幢幢黑影仿佛作蛾子趋光运动一般地过来,探头探脑的, 见屋里有男主人在,且空闲着,就进了门去。这时进屋的,八仙桌旁的长凳和骨 排凳是空着的,自然也就在桌旁坐下来了。从新近发生在小域中的稀奇事说起, 由此及彼,话题不断扩大。透出门缝的光线和声波,吸引着吃罢晚饭从家中出来 寻热闹的人。他们试探着推开门,一屋子正热烈说笑着的人立即静下来,扭头打 量是谁来了。借着昏黄的灯光看清来者是谁了,欢呼般发出迎接的声浪。先到的
在长凳上挪动一下屁股腾出空间,好让后来者坐下。后来者一边坐下,一边说着: 闹猛闹猛②,老远就听到这边热闹。先到者拾起原来的话题,继续论说。后来者 听了一会听出名堂了,才插嘴。也有因为后来者的到来而改变了话题的,话题是 与后来者有关的,或是后来者扯到的。这样,不断前来的参与者会不断带来新的 话题,使夜聊永远充满新鲜话题。也有因为一个新来者的到来,使原先坐着的某 人想起离家时间不短了,该回去了,嘴里说着前客让后客,就起身让座。当然这 里面有的是两者或者两者的家庭曾有过节的,见一方来了就急于撤退,自然会寻 找一个退场的借口。在场人也都心照不宣。 被选作聊天场所的人家,必是主人性格开朗、随和,有较好的人缘;房屋敞亮, 进出方便。常聚集聊天人群的所在,有福根家里和我家。福根家是开楦头店的。 他夫妻俩都生性厚道,因而他家常被选作聊天场所。 我家的客堂间是和邻家合用的,又常有住在屋后的人把我家当过道去河边清洗, 这样我家的客堂间基本没了私密性,很合适串门。加上我母亲总是默默微笑着接 纳各家邻居的到来,我家就自然也成了适宜的夜聊场所。每到黄昏,总是邻家在 技工学校当教师的小儿子宝泉先揭开夜聊的序幕。他斜跨在木扶梯的台阶上,靠 着本色的木板壁和我家讲他的见识。这时邻居陆续地来了。人少时邻居还文文静 静地说话,人多了,就会发“人来疯”。有时屋里正热闹着,小老鼠也会探头探 脑出来趁闹猛。我几次看到它乌黑发亮的眼眸,水汪汪地好奇地看着人们。我 吼,它赶紧一缩头闪电般地逃走。 在我家的夜聊,总是被我父亲的归来画上句号。父亲每天起早摸黑地上班,落班 也是极晚。母亲端出热饭菜,又给父亲倒上一盅药酒,父亲微笑着坐下享用这些。 邻居嬉笑说,劳动模范回来了。父亲也只是一笑,并不做出任何言语的回应。父 亲的回来让他们记起时辰不早了,就纷纷起身告辞 母亲送客出去。开了门,才发觉屋外是~地银光闪闪的月色。邻居们抬头看看月 亮,相互说着话算是道晚安:今晚又是一轮亮月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落班:无锡方言,下班。②闹猛:方言,热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江南小城夜聊的生活,展现了那时居民悠闲的生活状态, 流露出对乡情亲情的怀念。 B.前两段的环境描写,分别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晚 的来临,表达富有感染力。 C.夜聊者多是晚饭后出来寻热闹的邻居,他们陆续而来,相互礼让,聊着一些 感兴趣的话题,气氛融洽。 D.小老鼠用乌黑发亮的眼眸好奇地看着人们,似乎被夜聊“吸引”,作者用这 细节反衬了夜聊的热闹。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6.作者是怎样以“夜聊”为中心来组织全文的,请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4.D 5.:①夜聊很热闹,不知不觉时间巳晚,结束时皓月当空。 ②明亮的月光之下互道晚安,表现了邻居们内心的愉悦,生活的闲适,融洽的人 际关系 6.示例:①以时间为序,写了夜聊的前奏、展开和结束。②以“夜聊”为线索, 介绍了“夜聊”的话题、情景、场所等方面的内容。③点面结合,既对夜聊进行 了整体描绘,又选择“宝泉”为对象,对他在夜聊时进行了具体描绘
在长凳上挪动一下屁股腾出空间,好让后来者坐下。后来者一边坐下,一边说着: 闹猛闹猛②,老远就听到这边热闹。先到者拾起原来的话题,继续论说。后来者 听了一会听出名堂了,才插嘴。也有因为后来者的到来而改变了话题的,话题是 与后来者有关的,或是后来者扯到的。这样,不断前来的参与者会不断带来新的 话题,使夜聊永远充满新鲜话题。也有因为一个新来者的到来,使原先坐着的某 人想起离家时间不短了,该回去了,嘴里说着前客让后客,就起身让座。当然这 里面有的是两者或者两者的家庭曾有过节的,见一方来了就急于撤退,自然会寻 找一个退场的借口。在场人也都心照不宣。 被选作聊天场所的人家,必是主人性格开朗、随和,有较好的人缘;房屋敞亮, 进出方便。常聚集聊天人群的所在,有福根家里和我家。福根家是开楦头店的。 他夫妻俩都生性厚道,因而他家常被选作聊天场所。 我家的客堂间是和邻家合用的,又常有住在屋后的人把我家当过道去河边清洗, 这样我家的客堂间基本没了私密性,很合适串门。加上我母亲总是默默微笑着接 纳各家邻居的到来,我家就自然也成了适宜的夜聊场所。每到黄昏,总是邻家在 技工学校当教师的小儿子宝泉先揭开夜聊的序幕。他斜跨在木扶梯的台阶上,靠 着本色的木板壁和我家讲他的见识。这时邻居陆续地来了。人少时邻居还文文静 静地说话,人多了,就会发“人来疯”。有时屋里正热闹着,小老鼠也会探头探 脑出来趁闹猛。我几次看到它乌黑发亮的眼眸,水汪汪地好奇地看着人们。我一 吼,它赶紧一缩头闪电般地逃走。 在我家的夜聊,总是被我父亲的归来画上句号。父亲每天起早摸黑地上班,落班 也是极晚。母亲端出热饭菜,又给父亲倒上一盅药酒,父亲微笑着坐下享用这些。 邻居嬉笑说,劳动模范回来了。父亲也只是一笑,并不做出任何言语的回应。父 亲的回来让他们记起时辰不早了,就纷纷起身告辞。 母亲送客出去。开了门,才发觉屋外是~地银光闪闪的月色。邻居们抬头看看月 亮,相互说着话算是道晚安:今晚又是一轮亮月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落班:无锡方言,下班。②闹猛:方言,热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江南小城夜聊的生活,展现了那时居民悠闲的生活状态, 流露出对乡情亲情的怀念。 B. 前两段的环境描写,分别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晚 的来临,表达富有感染力。 C. 夜聊者多是晚饭后出来寻热闹的邻居,他们陆续而来,相互礼让,聊着一些 感兴趣的话题,气氛融洽。 D. 小老鼠用乌黑发亮的眼眸好奇地看着人们,似乎被夜聊“吸引”,作者用这 一细节反衬了夜聊的热闹。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6. 作者是怎样以“夜聊”为中心来组织全文的,请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夜聊很热闹,不知不觉时间巳晚,结束时皓月当空。 ②明亮的月光之下互道晚安,表现了邻居们内心的愉悦,生活的闲适,融洽的人 际关系。 6. 示例:①以时间为序,写了夜聊的前奏、展开和结束。②以“夜聊”为线索, 介绍了“夜聊”的话题、情景、场所等方面的内容。③点面结合,既对夜聊进行 了整体描绘,又选择“宝泉”为对象,对他在夜聊时进行了具体描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4月爆发的中兴制裁案让中国社会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核心技术发展。而目 前我国电子科技产品中最核心的芯片CPU元件几乎都由欧美国家生产和研发,引 发普遍担忧。8月14日,格力设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芯 片产业。8月31日,华为发布了下一代智能手机处理器海思麒麟980,是全球第 款基于Tnm工艺的处理器芯片,创造了六项世界第一,为国产芯片的研发划上 了重要的一笔。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 上,习近 平 书 记强调:“关键核心 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 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摘编自《2018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人民网2018年12月27日) 材料二: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也是集成电路的载体。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产业 的核心,是国家核心产业竞争力的保障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国内集成电路产能 全球占比仅为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的1/3,芯片是我国第一大进口产品, 每年进口金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 中国芯片行业面临困境,究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芯片研发 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竞争激烈等特点,全球芯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长 期被控制在英特尔等行业巨头手中,国内芯片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 份额等方面都与这些巨头有较大差距,即便与台资企业也有不小差距:其二,中 国企业在高端的IC(集成电路)设计上滞后,技术水平相比国际水平落后两代 以上:此外,我国许多从事研发的IC设计公司在开发高端产品时,往往是先有 产品,而后去找市场,这一做法有违市场规律 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集成电路企业每年都要投 入大量的资本进行生产线的维护与更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随着2014年《国 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公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 投向制造领域,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全球及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解析报告》) 材料三 2002年,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诞生,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处理器 产品的尴尬局面。在很多人质疑中国要不要做芯片的时候,龙芯研发团队凭着几 十个人、几千万经费就将“龙芯1号”造了出来。由于在龙芯系列芯片上取得的 优异成绩,领头人胡伟武获得了“五四青年奖章”“中科院杰出青年”等一系列 荣誉。 “CPU、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问题,本质上不是科学原理,也不是技术问题,而在 于工程细节的完善。这些核心技术对西方国家而言已经在楼上了,我们还在楼下, 很多人都希望你一步就蹦上去,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一步就蹦上去的。怎么 办?爬楼梯! 胡伟武所说的爬楼梯,就是试错过程,爬一阶楼梯就是一次在应用中试错。试错 需要时间和耐心,时间是核心技术产品最重要的门槛。龙芯2006年开始研制抗 辐照CPU,2017年才开始小批量生产,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 4 月爆发的中兴制裁案让中国社会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核心技术发展。而目 前我国电子科技产品中最核心的芯片 CPU 元件几乎都由欧美国家生产和研发,引 发普遍担忧。8 月 14 日,格力设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芯 片产业。8 月 31 日,华为发布了下一代智能手机处理器海思麒麟 980,是全球第 一款基于 7nm 工艺的处理器芯片,创造了六项世界第一,为国产芯片的研发划上 了重要的一笔。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 上,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强调:“关键核心 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 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摘编自《2018 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人民网 2018 年 12 月 27 日) 材料二: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也是集成电路的载体。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产业 的核心,是国家核心产业竞争力的保障。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国内集成电路产能 全球占比仅为 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的 1/3,芯片是我国第一大进口产品, 每年进口金额高达 2000 多亿美元。 中国芯片行业面临困境,究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芯片研发 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竞争激烈等特点,全球芯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长 期被控制在英特尔等行业巨头手中,国内芯片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 份额等方面都与这些巨头有较大差距,即便与台资企业也有不小差距:其二,中 国企业在高端的 IC(集成电路)设计上滞后,技术水平相比国际水平落后两代 以上:此外,我国许多从事研发的 IC 设计公司在开发高端产品时,往往是先有 产品,而后去找市场,这一做法有违市场规律。 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集成电路企业每年都要投 入大量的资本进行生产线的维护与更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随着 2014 年《国 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公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 投向制造领域,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 全球及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解析报告》) 材料三: 2002 年,我国首款通用 CPU“龙芯 1 号”诞生,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处理器 产品的尴尬局面。在很多人质疑中国要不要做芯片的时候,龙芯研发团队凭着几 十个人、几千万经费就将“龙芯 1 号”造了出来。由于在龙芯系列芯片上取得的 优异成绩,领头人胡伟武获得了“五四青年奖章”“中科院杰出青年”等一系列 荣誉。 “CPU、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问题,本质上不是科学原理,也不是技术问题,而在 于工程细节的完善。这些核心技术对西方国家而言已经在楼上了,我们还在楼下, 很多人都希望你一步就蹦上去,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一步就蹦上去的。怎么 办?爬楼梯!” 胡伟武所说的爬楼梯,就是试错过程,爬一阶楼梯就是一次在应用中试错。试错 需要时间和耐心,时间是核心技术产品最重要的门槛。龙芯 2006 年开始研制抗 辐照 CPU,2017 年才开始小批量生产,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