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 命题人:韩守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郭宏云(靖江市斜桥中学 潘双林(省姜堰中学) 审题人:周仕龙(泰州市教研室) 石文虎(省泰州中学)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有答 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甲:必考内容 、现代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花事 潘向黎 (1)三月里,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到花园一看,母亲种的贴梗海棠开了。白色的,很柔, 花瓣圆圆的,很润,是江南娇小女儿态,居然冲寒而来,让人心头一热。连续两个月反反复 复的病好像好了起来 (2)三月底,樱花开了。特地去复旦南区看,原先最大的一株,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很粗 的一枝,不知道是台风刮断了,还是砍掉的。这一来就不成气势了,一瞬间的失望几乎变成 气愤。真是不如不来,不来的话,这里的樱花在记忆中照旧浮一片云霞。 (3)可是若是不来,待到花期过了,肯定以为是人辜负了花。谁知却是花辜负人。可是 那么美妙,那么短暂,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 (4)四月中旬。竟不知道自己住的小区里有樱花。就在后面一个自行车棚前面,有三大 棵,是日本晚樱,似乎又叫八重樱的,一棵白色,两棵粉色。想必是自己也知道是迟了,于 是格外盛大地开了,在花下仰了头看,一层花上面还是一层花,竞是花天。让人薄醉的明媚 梦境,难怪“花天”是和“酒地”连在一起 (5)想起上一次这样仰看樱花,是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园,就在院子门内一侧,牡丹正开, 盛大无比,色泽灼人,上面居然一棵樱花,密密盖住了天,这种搭配在别处从未见过,给人 的感觉足够奇异,简直有几分妖魅。人坐在中间的石凳上,眼睛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 还觉花气填满了肺腑。人生到此,还有什么愿望?大概只有一个: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 (6)但是樱花还是谢了,最初几瓣飘落,就让人担心风雨。但是风雨该来的时候还是来 了,于是樱花雪一阵比一阵密。一夜风雨之后,出门时倒吸一口气,台阶下,堆了一堆的粉 色花瓣。 (⑦)本来想改后主词一个字,叹一句: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⑧)正好我白发苍苍的母亲走过樱花树,抬头说:“不要这样嘛。”我就觉得不必说了 (9)今年天暖得疯疯癫癫,花期都乱了,还没到谷雨,牡丹都开过了。好不容易到了植 物园,人家告诉我,牡丹都谢了。心想,只要还有三四朵,让我看看,也算没白来这一趟 第-1-页共12页
第- 1 -页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 2009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60 分) 命题人: 韩守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郭宏云(靖江市斜桥中学) 潘双林(省姜堰中学) 审题人: 周仕龙(泰州市教研室) 石文虎(省泰州中学)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有答 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甲:必考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 题。 花 事 潘向黎 (1)三月里,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到花园一看,母亲种的贴梗海棠开了。白色的,很柔, 花瓣圆圆的,很润,是江南娇小女儿态,居然冲寒而来,让人心头一热。连续两个月反反复 复的病好像好了起来。 (2)三月底,樱花开了。特地去复旦南区看,原先最大的一株,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很粗 的一枝,不知道是台风刮断了,还是砍掉的。这一来就不成气势了,一瞬间的失望几乎变成 气愤。真是不如不来,不来的话,这里的樱花在记忆中照旧浮一片云霞。 (3)可是若是不来,待到花期过了,肯定以为是人辜负了花。谁知却是花辜负人。可是 那么美妙,那么短暂,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 (4)四月中旬。竟不知道自己住的小区里有樱花。就在后面一个自行车棚前面,有三大 棵,是日本晚樱,似乎又叫八重樱的,一棵白色,两棵粉色。想必是自己也知道是迟了,于 是格外盛大地开了,在花下仰了头看,一层花上面还是一层花,竟是花天。让人薄醉的明媚 梦境,难怪“花天”是和“酒地”连在一起。 (5)想起上一次这样仰看樱花,是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园,就在院子门内一侧,牡丹正开, 盛大无比,色泽灼人,上面居然一棵樱花,密密盖住了天,这种搭配在别处从未见过,给人 的感觉足够奇异,简直有几分妖魅。人坐在中间的石凳上,眼睛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 还觉花气填满了肺腑。人生到此,还有什么愿望?大概只有一个: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 (6)但是樱花还是谢了,最初几瓣飘落,就让人担心风雨。但是风雨该来的时候还是来 了,于是樱花雪一阵比一阵密。一夜风雨之后,出门时倒吸一口气,台阶下,堆了一堆的粉 色花瓣。 (7)本来想改后主词一个字,叹一句: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8)正好我白发苍苍的母亲走过樱花树,抬头说:“不要这样嘛。”我就觉得不必说了。 (9)今年天暖得疯疯癫癫,花期都乱了,还没到谷雨,牡丹都开过了。好不容易到了植 物园,人家告诉我,牡丹都谢了。心想,只要还有三四朵,让我看看,也算没白来这一趟
到了一看,十停里谢了七八停,开着的那些也是萎靡 (10)站在这样的园中,才明白什么叫大势已去 (11)牡丹是热闹到不避杂乱的花,红的,粉的,紫的,白的,黄的,还有一种接近黑色 的紫绛。花前的小牌子都写了品种名,无心看。没有花,秃秃地光知道名称做什么用?若有 花时,更不需要了,它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12)这有点像爱情,爱着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概念和定义,不爱了,多少种界定和解释都 不能挽救 (13)那么,地上的花瓣是没有结果的爱情,而那些没有花只剩名称的植株,是无爱的婚 (14)春天是一年中最让人心烦的季节。伤感细密而粘稠,有时让人觉得自己脆弱到可耻 (15)春暖花开?不,春天是花谢的季节。你不会在别的季节里,看到这么多的花凋谢 (16)许多花争先恐后地开了,然后谢去,一场场花事是一个个陷阱,等着我们的心情陷 进去,防不胜防 (17)对人,为了躲避散时惆怅,你可以不聚,可是对花,你能怎么样?那花该开时就开 了,你不能不看,不能不爱,那花该谢时就谢了,丢下你狼藉满地的心情 (1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谁不怜?可是怜又能怎么样呢? (1⑨9)为了想躲过心痛,其实不要花开。但是春天一到,偏偏花开,偏偏花谢。 (20)五月六日,立夏 (21)昨天半夜,或者说今天的凌晨,起风了,然后打起了雷,怪不得昨天开始头疼。雨 下下来了,头渐渐不疼了。起来出门,看到第十宿舍围墙外的地上,一片雪白的细碎落花。 那几棵绣球不落则已,一落就到了这步天地。走 的小篆,曲曲折折的心事无人能懂。比起“立夏”这个抽 这的立气这的直 加让人彻悟,春天过去了。 (22)过去也就过去吧。一千个春天都凋零了,一万场悲喜都凋零了,多少代看花人都成 了别人的追忆。 1.第(5)段中写观扬州徐园樱花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赏析第(21)段中画线的一段文字。(6分)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花事的描述,寄寓了哪些人生感悟?试加以概述。(6分) 4.第(3)段中,作者说“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这句话应如何理解?你是否 赞同这种说法?请阐述你的理由。(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少好文学,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时人莫及。太 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 勤不怠,或终日不归。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 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 善之,因命浩参观天文,考定疑惑。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劝太宗迁都 第-2-页共12页
第- 2 -页 共12页 到了一看,十停里谢了七八停,开着的那些也是萎靡。 (10)站在这样的园中,才明白什么叫大势已去。 (11)牡丹是热闹到不避杂乱的花,红的,粉的,紫的,白的,黄的,还有一种接近黑色 的紫绛。花前的小牌子都写了品种名,无心看。没有花,秃秃地光知道名称做什么用?若有 花时,更不需要了,它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12)这有点像爱情,爱着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概念和定义,不爱了,多少种界定和解释都 不能挽救。 (13)那么,地上的花瓣是没有结果的爱情,而那些没有花只剩名称的植株,是无爱的婚 姻。 (14)春天是一年中最让人心烦的季节。伤感细密而粘稠,有时让人觉得自己脆弱到可耻。 (15)春暖花开?不,春天是花谢的季节。你不会在别的季节里,看到这么多的花凋谢。 (16)许多花争先恐后地开了,然后谢去,一场场花事是一个个陷阱,等着我们的心情陷 进去,防不胜防。 (17)对人,为了躲避散时惆怅,你可以不聚,可是对花,你能怎么样?那花该开时就开 了,你不能不看,不能不爱,那花该谢时就谢了,丢下你狼藉满地的心情。 (1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谁不怜?可是怜又能怎么样呢? (19)为了想躲过心痛,其实不要花开。但是春天一到,偏偏花开,偏偏花谢。 (20)五月六日,立夏。 (21)昨天半夜,或者说今天的凌晨,起风了,然后打起了雷,怪不得昨天开始头疼。雨 下下来了,头渐渐不疼了。起来出门,看到第十宿舍围墙外的地上,一片雪白的细碎落花。 那几棵绣球不落则已,一落就到了这步天地。走近了看,五瓣五瓣的,依然精细着,像满地 的小篆,曲曲折折的心事无人能懂。比起“立夏”这个抽象的节气,这满地的雪白小篆,更 加让人彻悟,春天过去了。 (22)过去也就过去吧。一千个春天都凋零了,一万场悲喜都凋零了,多少代看花人都成 了别人的追忆。 1.第(5)段中写观扬州徐园樱花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 2.赏析第(21)段中画线的一段文字。(6 分) ▲ 3.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花事的描述,寄寓了哪些人生感悟?试加以概述。(6 分) ▲ 4.第(3)段中,作者说“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这句话应如何理解?你是否 赞同这种说法?请阐述你的理由。(7 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8 题。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少好文学,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时人莫及。太 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 勤不怠,或终日不归。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 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 善之,因命浩参观天文,考定疑惑。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劝太宗迁都
浩与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今居北方 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 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太宗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澹曰:“今既糊口无以至来 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等对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若来秋无年,愿 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太宗从之,于是分民诣山东三州食,出仓谷以禀之。来年遂大熟 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 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 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义足以动诸侯。今宜遺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 不从浩言 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 初,浩始弱冠,太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不曜华采,故时人未知。逸妻王氏,每奇 浩才能,自以为得婿。俄而女亡,王深以伤恨,复以少女继婚。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 释典,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及浩幽执,置之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 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验也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①谶书:预言吉凶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简:挑选 B.若来秋无年,愿更图也 年:收成 C.出仓谷以禀之 禀:供给 D.自宰司之被戮辱 戮:处死 6.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 ②越国以鄙远 B.①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 ②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①今国家迁都于邺 ②其制稍异于前 D.①浩怒,取而焚之 ②吾尝跛而望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浩年少时就非常喜爱文学,天文历法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无不涉猎,自认为当时的人 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太祖也因为他字写得好,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 B.崔浩因为精通易经和五行学说,被太宗委以重任,加官进爵。在是否迁都一事上,他 从实际出发,深谋远虑,提出合理建议,深得太宗信任。 C.崔浩坚决反对太宗趁刘裕之死攻打洛阳,因为刘裕对太宗可谓忠心耿耿。同时崔浩引 经据典,指出此时出兵实为不义之举,但是终未能说服太宗。 D.崔浩深得岳母赏识,但他不能知恩图报,妻子喜欢解释佛典,他就将佛典烧毁丢于厕 所之中,结果囚禁后遭人溺尿。文中流露的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第-3-页共12页
第- 3 -页 共12页 浩与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今居北方, 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 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太宗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澹曰:“今既糊口无以至来 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等对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若来秋无年.,愿 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太宗从之,于是分民诣山东三州食,出仓谷以禀.之。来年遂大熟。 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 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 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义足以动诸侯。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 不从浩言。 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 初,浩始弱冠,太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不曜华采,故时人未知。逸妻王氏,每奇 浩才能,自以为得婿。俄而女亡,王深以伤恨,复以少女继婚。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 释典,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及浩幽执,置之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 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验也。 (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①谶书:预言吉凶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书。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 简:挑选 B.若来秋无年.,愿更图也 年:收成 C.出仓谷以禀.之 禀:供给 D.自宰司之被戮.辱 戮:处死 6.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 ②越国以.鄙远 B.①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 ②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①今国家迁都于.邺 ②其制稍异于.前 D.①浩怒,取而.焚之 ②吾尝跂而.望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崔浩年少时就非常喜爱文学,天文历法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无不涉猎,自认为当时的人 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太祖也因为他字写得好,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 B.崔浩因为精通易经和五行学说,被太宗委以重任,加官进爵。在是否迁都一事上,他 从实际出发,深谋远虑,提出合理建议,深得太宗信任。 C.崔浩坚决反对太宗趁刘裕之死攻打洛阳,因为刘裕对太宗可谓忠心耿耿。同时崔浩引 经据典,指出此时出兵实为不义之举,但是终未能说服太宗。 D.崔浩深得岳母赏识,但他不能知恩图报,妻子喜欢解释佛典,他就将佛典烧毁丢于厕 所之中,结果囚禁后遭人溺尿。文中流露的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3分) (2)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3分) (3)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4分) (二)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 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 (1)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4分) (2)诗的第三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孟子曰:“民为贵 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5)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刊载/千载难逢 弹劾/言简意赅舍弃/退避三舍扛枪/力能扛鼎 B.落拓/丢三落四累赘/连篇累牍供奉/供不应求叱咤/姹紫嫣红 C.仆役/风尘仆仆躯壳/金蝉脱壳露脸/抛头露面闭塞/敷衍塞责 D.苗圃/惊魂甫定 暴露/一暴十寒 横溢/飞来横祸省悟/不省人事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圣诞已过,一年一度的09春晚节目大竞猜在民间再掀巨浪,而淡出多年的董文华能 否重上春晚,更成为不少媒体竞相炒作的焦点。 第-4-页共12页
第- 4 -页 共12页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3 分) ▲ (2) 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3 分) ▲ (3) 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4 分) ▲ (二)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 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 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 (1)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4 分) ▲ (2)诗的第三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 分) ▲ (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⑵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⑶孟子曰:“民为贵, ▲ ,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⑸多情自古伤离别, ▲ !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⑹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 。(韩愈《师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 分) A.刊载./千载.难逢 弹劾./言简意赅. 舍.弃/退避三舍. 扛.枪/力能扛.鼎 B.落.拓/丢三落.四 累.赘/连篇累.牍 供.奉/供.不应求 叱咤./姹.紫嫣红 C.仆.役/风尘仆仆. 躯壳./金蝉脱壳. 露.脸/抛头露.面 闭塞./敷衍塞.责 D.苗圃./惊魂甫.定 暴.露/一暴.十寒 横.溢/飞来横.祸 省.悟/不省.人事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A.圣诞已过,一年一度的 09 春晚节目大竞猜在民间再掀巨浪,而淡出多年的董文华能 否重上春晚,更成为不少媒体竞相炒作的焦点
B.这位房产分析师认为,通过政府出面收购房源,可以使市场成交量在短期内得以拉升, 给市场以“回暖”的预期,以刺激房市。 C.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不愿与美国发生新冷战和全面对抗,两国外 交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D.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在豪宅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 感冒。”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们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影响确实非常之大。 1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4分) 例句:出生是天明,衰亡是天黑,旅程布满难辨的岔道,智慧则是生命永恒的雷达 1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5分) ①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 ②你不偷一点点,那么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 ③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 ④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 ⑤是渴望从忙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⑥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 ⑦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 四、作文(70分) 15.痴迷:深深地迷恋。(《现代汉语词典》) 试以“痴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乙:选考内容 (特别提醒:以下一、二两类文本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选定后不得选 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权利始于公民主动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缺少权利意识。“享有权利”这个破天荒的意识是随着欧 风东渐、西学传入才为大家所知的。权利因为缺少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持,因此,它在人们心 中生根是很困难的。应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权利意识再度觉醒,从往日的认识逐渐化为 种现实的需求,并越来越多地得到执政者的理解。然而使权利真正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 “权”(秤砣),还需要执政者与民众的互动。 如果说公民不主动争取权利,权利就是子虚乌有。而权力却是实实在在的,它处于强势, 是一种社会的控制力和支配力。公共权力每天都在运行,固然这些运行是为了公众利益的 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但支配权力运行的都是个人,就难免夹带有个人利益。试想一些人为 什么热衷于跑官、要官、买官?这种赤裸裸的追逐中必然有其个人利益。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在他的《权力的分析》中说:“人们追逐权力不仅是 因为权力能满足个人的利益、价值或者社会观念,而且还有权力自身的缘故,因为精神的和 第-5-页共12页
第- 5 -页 共12页 B.这位房产分析师认为,通过政府出面收购房源,可以使市场成交量在短期内得以拉升, 给市场以“回暖”的预期,以刺激房市。 C.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不愿与美国发生新冷战和全面对抗,两国外 交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D.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在豪宅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 感冒。”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们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影响确实非常之大。 13.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4 分) 例句:出生是天明,衰亡是天黑,旅程布满难辨的岔道,智慧则是生命永恒的雷达。 ▲ 1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 (5 分) ①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 ②你不偷一点点,那么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 ③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 ④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 ⑤是渴望从忙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⑥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 ⑦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 四、作文(70 分) 15.痴迷:深深地迷恋。(《现代汉语词典》) 试以“痴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乙:选考内容 (特别提醒:以下一、二两类文本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选定后不得选 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15 分) 权利始于公民主动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缺少权利意识。“享有权利”这个破天荒的意识是随着欧 风东渐、西学传入才为大家所知的。权利因为缺少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持,因此,它在人们心 中生根是很困难的。应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权利意识再度觉醒,从往日的认识逐渐化为 一种现实的需求,并越来越多地得到执政者的理解。然而使权利真正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 “权”(秤砣),还需要执政者与民众的互动。 如果说公民不主动争取权利,权利就是子虚乌有。而权力却是实实在在的,它处于强势, 是一种社会的控制力和支配力。公共权力每天都在运行,固然这些运行是为了公众利益的、 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但支配权力运行的都是个人,就难免夹带有个人利益。试想一些人为 什么热衷于跑官、要官、买官?这种赤裸裸的追逐中必然有其个人利益。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在他的《权力的分析》中说:“人们追逐权力不仅是 因为权力能满足个人的利益、价值或者社会观念,而且还有权力自身的缘故,因为精神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