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7713.3-2014 接等 可根据需要编制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44.3发行列表 科技报告接收机构或个人的完整通信地址等相关信息,可单独成页或置于封 4.4.4封底 印刷版科技报告宜有封底。 封底可放置国际标准书号、与封面相同的密级信息、出版者的名称和地址或其他相关信息,也可为 空白页。 5编排格式 5.1一般要求 科技报告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编写。科技报告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应符合 GB/T15834的规定。 科技报告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的书写应遵照GB3100~3102系列标准的规定 执行 印刷版科技报告宜用A4幅面纸张。纸质、用墨、版面设计等应便于科技报告的印刷、装订、阅读、 复制和缩微 电子版科技报告应采用通用文件格式,如PDF、WORD等。 科技报告中各位置文字的字号和字体参见附录E。 5.2编号 5.2.1卷、册、篇编号 科技报告包含多卷(册、篇)时,各卷(册、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可以写成:第1卷、第 册、第1篇等。 522章、节编号 正文部分可根据需要划分章、节,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层级为章,其编号自始至终连续,其余层级 为节,其编号只在所属章、节范围内连续。章、节应有编号、标题,编号后空一个字的间隙书写标题 章、节编号应符合CY/T35的规定 如章数较多,可以组合若干章为一篇,分篇编写。篇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如:第1篇、第2篇 印刷版报告的主要章、节一般都另起一页。对于非印刷版报告,可根据需要使用链接等易于理解和 访问的方式来编排章节 章、节编排示例参见附录F。 523图、表、公式编号 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号。可以按出现先后顺序,从引言开始一直到附 录之前,连续统一编号,如:图1,表2,式(3)等。 大中型报告,图、表、公式可以分章或篇依序分别连续编号,即前一数字为章、篇的编号,后一数字为 本章、篇内的顺序号,两数字间用半字线连接。如:图2-1,表3-1,式(3-1)等。全文编号方式应一致
GB/T7713.3-2014 5.2.4附录编号 附录宜用大写拉丁字母依序连续编号,编号置于“附录”两字之后。如:附录A附录B等 附录中章、节、图、表、公式均采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编号 附录章、节的编排格式与正文章节的编排格式相同,但应在其编号前冠以附录编号。如,附录A中 章的编号用A1,A2,A3……表示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的编号,应在数字前冠以附录编号,如:图A1;表B2;式(B3);文 献[A5等。 附录应有标题,附录标题置于附录编号之后,并各占一行,置于附录条文之上居中位置。 5.2.5页码 正文部分和结尾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单独连续编码,题名页是第Ⅰ 页。封面和封底不编页码。但计人总页数。页码在每页标注的位置应相同。 科技报告在一个总题名下分装成两卷(册、篇)以上,应连续编页码;当各卷(册、篇)有副题名时,则 宜单独连续编页码。 电子版科技报告可以按页或屏等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识。 5.3图示和符号资料 5.3.1图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地图、照片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和可读性 图应能够被完整而清晰地复制或扫描。考虑到图的复制效果和成本等因素,图中宜尽量避免使用 颜色 照片的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应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采用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应图像清晰、反 差适中。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图应有编号(见5.2.3)。 图宜有图题,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的下方。宜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 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作为图注附于图下。图注应置于图题之上 图宜紧置于首次引用该图的文字之后。如果电子版科技报告中引用图的文字和所引用的图不在同 一屏,引用时宜插入内部链接 图应尽可能显示在同一页(屏)。如图太宽,可逆时针方向旋转90°放置。图页面积太大时,可分别 配置在两页上,次页上应注明“续图×”并注明图题。 532表 表应具有自明性和可读性 表应有编号(见523) 表宜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的上方。宜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 以及需要说明事项,用最简练的文字,作为表注附于表下。 表宜紧置于首次引用该表的文字之后。如果电子版报告中的引用表的文字和和所引用的表不在同 一屏,引用时宜插入内部链接。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格式 如表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注明“续表X”并注明表题。续表均应重复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