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77133-2014 XSL样式表 XSL style sheet 采用XML来实现科技报告结构化文档的显示和转换的文档 注:XSL样式表既能实现科技报告的结构化信息和顺序的显示,又能自动产生科技报告元数据,如题名、目次等;复 杂的XSL样式表可满足多种需求,如描述科技报告文档的屏幕显示,科技报告的网络出版等。 4组成部分 4.1一般要求 科技报告一般包括以下3个组成部分 a)前置部分; b)正文部分; c)结尾部分 各部分的具体构成及相关的元数据信息见表1。 表1科技报告构成元素表 状态 提供题名、作者等描述元数据及密级、使用范围等 封面 必备 管理元数据信息 封 可选 可提供权限等管理元数据信息 题名页 可选 提供描述元数据信息 前辑要页 必备 提供描述和管理元数据信息 置「序或前言可选 描述元数据 部 可选 摘要页 可选 提供关键词等描述元数据信息 目次 必备 结构元数据 插图和附表清单 可选,图表较多时使用 结构元数据 号和缩略语说明可选,符号等较多时使用 结构元数据 引言部分 可选 内容 主体部分 必备 内容 结论部分 必备 内容 部 分建议部分 可选 内容 考文献 结构元数据 爸做转 有则必备 结构元数据 尾索引 可选 结构元数据 部发行列表 可选,进行发行控制时使用 管理元数据 封底 可选 可提供描述元数据等信息 注:科技报告结构图见附录A
GB/T77133-2014 4.2前置部分 4.2.1封面 科技报告应有封面。封面应提供描述科技报告的主要元数据信息,可包括下列元素: a)科技报告密级由科技报告撰写单位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提出,并按照GB/T30534的要 求进行标识 科技报告密级应置于显著位置,一般宜置于印刷版科技报告页面的右上角,电子版科技报告物 理载体或首屏的显著位置 b)科技报告编号由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分配。由于不同的管理机构通常会分配不同的报告编 号,一份科技报告可能会有多个编号 科技报告编号按照GB/T15416的要求进行标识 科技报告编号应置于显著位置,一般宜置于印刷版科技报告页面的左上角,电子版科技报告 物理载体或首屏的显著位置。如空间允许,也可置于书脊。多卷、册、篇科技报告编号的位置 应一致 )题名题名用词应反映科技报告最主要的内容,并应考虑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 文献所需要的实用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避免使用字符、公式 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阐明或引申说明科技报告中的特定内容 分卷(册、篇)编写科技报告,每卷(册篇)宜用副题名区别特定内容,并应有编号 题名和副题名宜中英文对照 d)作者及作者单位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 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科技报告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个人或单位,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 次。其他参与者可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列入致谢部分。必要时可注明个人作者的职务、职 称、学位等;如作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 作者姓名附注汉语拼音时,应符合GB/T16159的规定。 作者单位应标注规范名称。 e)完成日期科技报告撰写完成日期,可置于提交发布日期之前,宜遵照YYYY-MMDD日期 格式著录 f)备注(如有)用于提醒注意某些事项,例如,发行限制信息、版权信息、撤换或处置说明、资助 信息、审核签名、免责声明、报告与其他工作或成果的联系等。也可置于封面或封 )项目(课题)资助机构科技报告撰写完成机构与项目(课题)资助机构不同时,宜注明项目 (课题)资助机构的全称。 h)项目(课题)编号资助项目(课题)所形成的科技报告宜注明资助机构分配的项目/课题 编号 )ISSN、ISBN或其他的科技报告识别号(如有),也可置于封底 j)出版项(如有)包括出版地、出版者名称、出版日期。出版日期宜遵照 YYYY-MM-DD日期 格式著录 项目资助机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其他信息。 封面示例参见附录B 注:对于电子版科技报告,宜在其物理载体的标签上或者使用说明(手册)等附件中注明格式信息及相关的技术要 求等信息。 4.22封二 科技报告宜有封二。封二一般标注备注及其他应注明事项
GB/T77133-2014 4.2.3题名页 科技报告可有题名页。元数据信息在封面题名页辑要页等不同的位置出现时,应保持一致。题 名页一般包括下列元数据信息: a)科技报告密级; b)科技报告编号; c)科技报告类型,及起止日期(如有) 注:科技报告类型一般包括进展报告,如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专题报告,如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证报告 考察报告、观测报告、测试(检测)报告设计报告、分析报告实验(试验)报告、研制报告、施工报告、演示 验证报告、鉴定报告等,最终报告,如技术总结报告 起止日期指科技报告所覆盖的时期范围,如年度报告所覆盖的年度。 d)题名; e)作者及作者单位 )完成日期 g)项目资助机构; h)项目(课题)编号; i)备注 j)出版项 项目资助机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其他信息。 题名页示例参见附录C 4.2.4辑要页 科技报告应有辑要页。辑要页集中描述科技报告的基本特征,提供加工、检索科技报告所需要的所 有相关书目数据,包括封面题名页上的元数据信息以及摘要、关键词科技报告总页数等元数据信息 摘要、关键词的编写参见42.7 辑要页的编排参见附录D 4.2.5序或前言 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报告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 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这些内容也可在正文部分引言中说明。 序或前言宜另起一页,置于辑要页之后 4.2.6致谢 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或科技报告的编写等给予帮助的组织和个人宜致谢,包括: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致谢可放在序或前言中,也可另起一页,单独列出。 4.2.7摘要页 科技报告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300~600字,英文摘要实词一般为300个左右
GB/T77133—2014 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摘要应简明扼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科技报告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 性,即不阅读报告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其内容一般说明相关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等,应尽量避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等。摘要的编写应符合GB/T6447 的规定。 科技报告应选取3~8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在科技报告中有明确的出处,反映科技报告的研究对 象、学科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应中英文对照,并另起行,置于摘要下方 摘要和关键词应置于辑要页中,也可同时另起一页,置于目次之前。 4.28目次 科技报告应有目次。电子版科技报告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科技报告分卷(册、篇)编写时,最后一卷(册、篇)应列出全部科技报告的目次,其余卷(册、篇)可只 列出本卷(册、篇)的目次,并宜列出其他各卷(册、篇)的题名。 目次一般列至正文的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的章节。若目次中列出了某一层级的章节,则应列出该 层级所有章节的编号、标题和页码 目次宜另起一页,至于摘要页之后。 4.29插图和附表清单 插图和附表较多时,应分别列出插图清单和附表清单。插图清单在前,应列出图序、图题和页码。 附表清单在后,应列出表序、表题和页码 插图较多而附表较少,或者插图较少而附表较多,可将插图和附表合在一起列出图表清单,插图在 前、附表在后。 插图和附表清单宜另起一页,置于目次之后 注:电子版科技报告正文中的插图和附表宜采用“插入一图片一来自文件”的形式。 4.2.10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较多时,应汇集成表,置于插图 和附表清单之后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宜另起一页编写。 3正文部分 4.3.1一般要求 正文部分由引言开始描述相关的理论、方法、假设和程序等,讨论结果,阐明结论和建议,以参考文 献结尾 由于涉及的学科、选题、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写作目的等不同,正文部分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大 的差异,但应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层次淸晰、科学合理、文字顺畅、可读性强 正文部分应从另页的右页开始,每章可另起一页。章、节编号见5.2.2 4.3.2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应简要说明相关工作的背景、意义、范围、对象、目的、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情况、理论基 础、研究设想、方法、预期结果等同时,可指明报告的读者对象。但不应重述或解释摘要,不对理论、方
GB/T7713.3—2014 法、结果进行详细描述,不涉及发现、结论和建议。 短篇科技报告也可用一段文字作为引言 4.3.3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科技报告的核心部分,应完整描述相关工作的基本理论、研究假设、研究方法、试(实)验 方法、研究过程等,应对使用到的关键装置、仪表仪器、材料原料等进行描述和说明。本领域的专业读者 依据这些描述应能重复调查研究过程、评议研究结果 主体部分应陈述相关工作的结果,对结果的准确性、意义等进行讨论,并应提供必要的图、表、实验 及观察数据等信息。不影响理解正文的计算和数学推导过程、实验过程、设备说明、图、表、数据等辅助 性细节信息可放入附录。图、表、公式等的编排见5.3。 主体部分可分为若干层级进行论述,涉及的历史回顾、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 等内容宜独立成章。 4.34结论部分 科技报告应有最终的、总体的结论,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部分可以描述正文中的研究发现,评价或描述研究发现的作用、影响、应用等,可以包括同类研 究的结论概述、基于当前研究结果的结论或总体结论等。结论应客观、准确、精炼。 如果不能得出结论,应进行必要的讨论 4.3.5建议部分 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可对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未来的研究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提出一系列的行动建议。也可在结论部分提出未来的行动建议。 4.3.6参考文献 科技报告中所有被引用的文献都要列入参考文献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可 作为附录列于“参考书目”中 引文的标注方法、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应符合GB/T714的规定。 参考文献应置于报告正文部分的最后,宜另起页 4.4结尾部分 4.4.1附录 附录是科技报告正文部分的补充项目,可汇集以下内容 编入正文影响论述的条理和逻辑性,但对保证报告的完整性又是必需的材料; 由于篇幅过大等原因不便置于正文中的材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但对本专业同行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正文中未被引用但具有补充参考价值的参考书目 附录可以包括辅助性的图、表、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设备、技术的详细描述等资料 每个附录都应在正文部分的相关内容中提及。 每个附录宜另起一页编写。 4.4.2索引 索引款目应包括某一特定主题及其在报告中出现的位置信息,例如,页码、章节编号或超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