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库 案例1 请分析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孔子提出:人应该虚心学习,充实头脑,注重自省自修,使自己不断完善,成为有益于 社会的“仁”人。他在描述自己一生历程和人生实践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要点提示:人只有虚心学习,加强实践,注重品性人格修养,才能使自己不断完善,成 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案例2 下面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首都巴黎聚会,这些被称为“诺贝尔们” 的大科学家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首次研讨。 与会期间,有人问一位科学家:“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出人意外,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 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 西就是这些。” 要点提示:一个人的成功源于其幼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良好品德。 案例3 下面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如果把人类经历过的5万年分成世代,每个世代62年左右,那么到现在已经有大约 800个世代了。在这800个世代中,整整650个世代人类是在山洞里度过的。只是到最近的 70个世代,由于文字的出现,世代与世代间才得以沟通无阻:直到6个世代前,人们才开 始看到印刷文字;到4个世代前,人们才开始比较准确地计算时间;直到2个世代前,人们 才开始使用电动马达。而我们今天日常使用的绝大部分物资,都仅仅在第八百个世代里如雨 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也仅在这一世代,农业文明的原始统治地位开始在世界各国纷纷丧 失。在当今世界的十几个发达国家中,农业人口还不到经济人口总数的15%美国的农村 养活着全国2亿人和全球16亿人,但农业人口比例却低于6%,而且还在继续急剧下降 今天,在那些农业人口下降到15%和更低的国家中,瑞典、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荷兰 的白领阶层已经超过了蓝领阶层人数。人类在经历了万年务农,一二个世纪勤工之后,进入 了后工业社会,这一社会的显著特征是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的迅速膨胀,人类改造自然的 能力惊人地增长。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所说:“今天发达经济主要的惊人成就在于能够 随心所欲在极短期间决定其所需要的资源的种类、规模……不再是资源限制人的决定了,而 是人的决定创造资源。这就是根本性的革命变化一一也许是人类史上最革命的变化”这种意 义深远的逆转已经在第八百世代人中发生,今天的人类似乎无所不能,可以资源再造,可以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可以爆炸威力巨大的中子弹,甚至可以克隆人等等。但同时人们也 震惊地发现,在那些发达国家,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每年以千万计的数量增加,各种犯罪以前 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增长。其中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起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发 要点提示: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它的迅猛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福祉,也使人类面临许多 思想道德问题
1 案 例 库 案例 1 请分析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孔子提出:人应该虚心学习,充实头脑,注重自省自修,使自己不断完善,成为有益于 社会的“仁”人。他在描述自己一生历程和人生实践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要点提示:人只有虚心学习,加强实践,注重品性人格修养,才能使自己不断完善,成 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案例 2 下面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 1988 年 1 月,75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首都巴黎聚会,这些被称为“诺贝尔们” 的大科学家以“21 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首次研讨。 与会期间,有人问一位科学家:“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出人意外,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 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 西就是这些。” 要点提示:一个人的成功源于其幼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良好品德。 案例 3 下面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如果把人类经历过的 5 万年分成世代,每个世代 62 年左右,那么到现在已经有大约 800 个世代了。在这 800 个世代中,整整 650 个世代人类是在山洞里度过的。只是到最近的 70 个世代,由于文字的出现,世代与世代间才得以沟通无阻;直到 6 个世代前,人们才开 始看到印刷文字;到 4 个世代前,人们才开始比较准确地计算时间;直到 2 个世代前,人们 才开始使用电动马达。而我们今天日常使用的绝大部分物资,都仅仅在第八百个世代里如雨 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也仅在这一世代,农业文明的原始统治地位开始在世界各国纷纷丧 失。在当今世界的十几个发达国家中,农业人口还不到经济人口总数的 15%。美国的农村 养活着全国 2 亿人和全球 1.6 亿人,但农业人口比例却低于 6%,而且还在继续急剧下降。 今天,在那些农业人口下降到 15%和更低的国家中,瑞典、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荷兰 的白领阶层已经超过了蓝领阶层人数。人类在经历了万年务农,一二个世纪勤工之后,进入 了后工业社会,这一社会的显著特征是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的迅速膨胀,人类改造自然的 能力惊人地增长。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所说:“今天发达经济主要的惊人成就在于能够 随心所欲在极短期间决定其所需要的资源的种类、规模……不再是资源限制人的决定了,而 是人的决定创造资源。这就是根本性的革命变化——也许是人类史上最革命的变化”这种意 义深远的逆转已经在第八百世代人中发生,今天的人类似乎无所不能,可以资源再造,可以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可以爆炸威力巨大的中子弹,甚至可以克隆人等等。但同时人们也 震惊地发现,在那些发达国家,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每年以千万计的数量增加,各种犯罪以前 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增长。其中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起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发 生。 要点提示: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它的迅猛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福祉,也使人类面临许多 思想道德问题
案例4 彭德怀的人格魅力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同志针对1958年出现的左倾错误路线,写信给毛泽东,实 事求是的总结和评价了大跃进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在庐山会议一边倒的政 治压力下,彭德怀仍然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尽管彭德怀同志最后被错误 的批判、被迫害致死,但他刚直不阿,实事求是的人格魅力,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 辉的一笔 案例5 中国古代的道德实践观 人们思想品德的社会意义,要经过相应的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人们思想 品德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封建主义的道德行为实践。孔丘特别重视“躬 行”,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也注重力行。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务言而 缓行,虽辩必不听。”朱熹强调自小练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实践“爱亲、敬长、隆 师、亲友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只有通过各种 相应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取得道德实践经验,才可能转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情感,养成行 为习惯 案例6 下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注引《魏氏春秋》里记载:“允(许允,三国时著名 思想家、政治家)妻阮氏贤明而丑,允始见愕然,交礼(婚礼)毕,无复入意。……允入(进 洞房),须臾便起,妻捉裾留之(指许允)。允顾谓妇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 妇所乏唯容。士有百行,君有其几?许曰:‘皆备。妇曰:‘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 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知其非凡,遂雅相亲重。” 案例7 分析《从北大博士到“青岛第一贪”》 高佩义1947年出生于山东省交州市刘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 潮,他跟随一支建筑队在天津南开大学打工。工作之余常偷偷跑去听课,他总是探头探脑趴 在窗外,这引起一位老教授的注意,当老教授了解到这位青年的疾苦和对知识的渴望后,被 髙佩义的好学精神感动了,竭力推荐,学校破例同意高佩义可以自费旁听该校经济学课程。 由于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高佩义超人的学习天赋很快显露岀来,他不但以常人难以想象的 毅力完成了从一名初中生到大学生的跳跃,并且成绩很快在班里名列前矛,学校又破格将他 转为正式学员。1984年,高佩义轻松拿下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考取北京大学 经济系博士生,并先后出版了两部经济学专著,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获奖。他的传奇人生被 家乡人民当作楷模教育孩子。1990年高佩义被分配到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任研究员。凭 着经济学方面的深厚功底,高佩义兼任新威城市信用社高级顾问,由于他的参与和积极策划, 信用社财源滚滚,他也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与市场经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后,使他对金 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向往。1993年高佩义义无返顾地辞职下海,他坚信凭着自己满腹经纶 和“曾经沧海”的成功经验定会在不久之后赚他个钵满盆丰,但没想到却是债台高筑。正当 他心急如焚时,胶州市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对外招贤纳士,一眼看中了顶着北大经济学博 士耀人光环的高佩义。于是他被聘为胶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主任。从此他利用手中的大权开
2 案例 4 彭德怀的人格魅力 1959 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同志针对 1958 年出现的左倾错误路线,写信给毛泽东,实 事求是的总结和评价了大跃进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在庐山会议一边倒的政 治压力下,彭德怀仍然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尽管彭德怀同志最后被错误 的批判、被迫害致死,但他刚直不阿,实事求是的人格魅力,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 辉的一笔 案例 5 中国古代的道德实践观 人们思想品德的社会意义,要经过相应的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人们思想 品德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封建主义的道德行为实践。孔丘特别重视“躬 行”,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也注重力行。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务言而 缓行,虽辩必不听。”朱熹强调自小练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实践“爱亲、敬长、隆 师、亲友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只有通过各种 相应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取得道德实践经验,才可能转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情感,养成行 为习惯。 案例 6 下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三国志 • 魏书 • 诸夏侯曹传》注引《魏氏春秋》里记载:“允(许允,三国时著名 思想家、政治家)妻阮氏贤明而丑,允始见愕然,交礼(婚礼)毕,无复入意。……允入(进 洞房),须臾便起,妻捉裾留之(指许允)。允顾谓妇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 妇所乏唯容。士有百行,君有其几?'许曰:‘皆备。'妇曰:‘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 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知其非凡,遂雅相亲重。” 案例 7 分析《从北大博士到“青岛第一贪”》 高佩义 1947 年出生于山东省交州市刘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 潮,他跟随一支建筑队在天津南开大学打工。工作之余常偷偷跑去听课,他总是探头探脑趴 在窗外,这引起一位老教授的注意,当老教授了解到这位青年的疾苦和对知识的渴望后,被 高佩义的好学精神感动了,竭力推荐,学校破例同意高佩义可以自费旁听该校经济学课程。 由于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高佩义超人的学习天赋很快显露出来,他不但以常人难以想象的 毅力完成了从一名初中生到大学生的跳跃,并且成绩很快在班里名列前矛,学校又破格将他 转为正式学员。1984 年,高佩义轻松拿下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 年考取北京大学 经济系博士生,并先后出版了两部经济学专著,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获奖。他的传奇人生被 家乡人民当作楷模教育孩子。1990 年高佩义被分配到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任研究员。凭 着经济学方面的深厚功底,高佩义兼任新威城市信用社高级顾问,由于他的参与和积极策划, 信用社财源滚滚,他也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与市场经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后,使他对金 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向往。1993 年高佩义义无返顾地辞职下海,他坚信凭着自己满腹经纶 和“曾经沧海”的成功经验定会在不久之后赚他个钵满盆丰,但没想到却是债台高筑。正当 他心急如焚时,胶州市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对外招贤纳士,一眼看中了顶着北大经济学博 士耀人光环的高佩义。于是他被聘为胶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主任。从此他利用手中的大权开
始了迫不及待的疯狂敛财,把信用社变成了私人的金库。除了拼命敛财,他还优游宴乐,声 色犬马,给家乡人民带来2、6亿元经济损失。1997年4月,高佩义因嫖娼被行政拘留,5 月被依法逮捕,2000年10月以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非法出具金融票证 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40万元。他再一次成为人们茶余饭 后的谈资,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典型,只不过,这次他是被人们以“青岛第一贪”的恶名而 唾骂。 案例8 大学生唐琼蜕变 1997年元月23日,洛阳铁路运输法院的审判厅内座无虚席,当被告唐琼出现在大家面 前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躁动。因为人们很难把眼前的文弱书生与一名犯罪嫌疑人划等号。 审判长那声若洪钟、言之凿凿的宣判声,驱散了人们心头的疑云:“被告人唐琼以非法占有 为目的,利用职务上受委托签订合同之便利,收受、索要郑州铁路电务器材厂“好处费”4 万元,其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已构成受贿罪……” 此时的唐琼神情沮丧,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法庭外走去。参加宣判 的人大都为他扼腕叹息,熟悉他的人更为他感到可惜,一个颇有才华和前途的大学毕业生, 33岁的年纪,却走入了犯罪的泥淖。他何以至此? 从他蜕变的“轨迹”中,不难发现,他有着步入歧途的三步曲。这就是:思想滑坡 道德颓废一一经济犯罪。 思想滑坡 唐琼于1984年7月,由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分配到洛阳机务段工作。他很快由一名见习 生,升仼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段上还把他作为年轻技术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然 而,遗憾的是,他在“三十而立”的人生关键时刻,思想观念没有“立”好,其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 、道德颓废 由于唐琼思想滑坡,精神空虚,从1994年4月到1995年2月的一段时间里,他先后 从别人那里借得5盘淫秽录像带,如获至宝,看得津津有味。此外,从1994年5月到l 月,唐琼还先后5次参与聚众赌博,赌注由开始的一元、两元发展到五元、十元。1995年 6月16日,唐琼被地方公安部门传讯,承认并交待了观看淫秽录像和参与赌博的问题,受 到治安罚款3000元的处理。洛阳机务段给予唐琼行政记过处分。 三、经济犯罪 从1994年6月至1995年6月,唐琼利用职务之便,先后4次从郑州铁路电务器材厂 收取“感谢费”4万元,构成受贿罪 案例9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1963年,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教育几代人健康成长,雷锋成为人们的榜样和 力量。时代发展到今天,雷锋精神仍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3 始了迫不及待的疯狂敛财,把信用社变成了私人的金库。除了拼命敛财,他还优游宴乐,声 色犬马,给家乡人民带来 2、6 亿元经济损失。 1997 年 4 月,高佩义因嫖娼被行政拘留,5 月被依法逮捕,2000 年 10 月以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非法出具金融票证 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 40 万元。他再一次成为人们茶余饭 后的谈资,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典型,只不过,这次他是被人们以“青岛第一贪”的恶名而 唾骂。 案例 8 大学生唐琼蜕变 1997 年元月 23 日,洛阳铁路运输法院的审判厅内座无虚席,当被告唐琼出现在大家面 前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躁动。因为人们很难把眼前的文弱书生与一名犯罪嫌疑人划等号。 审判长那声若洪钟、言之凿凿的宣判声,驱散了人们心头的疑云:“被告人唐琼以非法占有 为目的,利用职务上受委托签订合同之便利,收受、索要郑州铁路电务器材厂“好处费” 4 万元,其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已构成受贿罪……” 此时的唐琼神情沮丧,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法庭外走去。参加宣判 的人大都为他扼腕叹息,熟悉他的人更为他感到可惜,一个颇有才华和前途的大学毕业生, 33 岁的年纪,却走入了犯罪的泥淖。他何以至此? 从他蜕变的“轨迹”中,不难发现,他有着步入歧途的三步曲。这就是:思想滑坡—— 道德颓废——经济犯罪。 一、思想滑坡 唐琼于 1984 年 7 月,由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分配到洛阳机务段工作。他很快由—名见习 生,升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段上还把他作为年轻技术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然 而,遗憾的是,他在“三十而立”的人生关键时刻,思想观念没有“立”好,其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 二、道德颓废 由于唐琼思想滑坡,精神空虚,从 1994 年 4 月到 1995 年 2 月的一段时间里,他先后 从别人那里借得 5 盘淫秽录像带,如获至宝,看得津津有味。此外,从 1994 年 5 月到 11 月,唐琼还先后 5 次参与聚众赌博,赌注由开始的一元、两元发展到五元、十元。 1995 年 6月 16 日,唐琼被地方公安部门传讯,承认并交待了观看淫秽录像和参与赌博的问题,受 到治安罚款 3O00 元的处理。洛阳机务段给予唐琼行政记过处分。 三、经济犯罪 从 1994 年 6 月至 1995 年 6 月,唐琼利用职务之便,先后 4 次从郑州铁路电务器材厂 收取“感谢费”4 万元,构成受贿罪。 案例 9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1963 年,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教育几代人健康成长,雷锋成为人们的榜样和 力量。时代发展到今天,雷锋精神仍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录象资料:“共和国脚步”第6集,2分32秒至4分00秒) 案例10 《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教育理论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六 艺略》载有《中庸说》二篇,属礼经。《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 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是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 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 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修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 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肯定“中庸”这种“至德”原出于人们的天赋本性遵循本性而行,就会使自己的言 行合乎“中和”状态:同时还得通过主观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 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还进一步谈了学习程序与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 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 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 明,虽柔必强。”《中庸》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封建主义的,对人性看法是先验主义的性善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学习精神,给后来教育思想以很大影响 (见图:中庸、大学中庸) 案例11 刘海洋“伤熊事件”带给你的启示 2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把一瓶浓硫酸泼在一只熊身上,造成这只 熊严重烧伤,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 点评:如果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始终生活在精神压抑又缺乏心理救助的环境中,即使“成 才”,也没有哪家用人单位敢于接纳他。因为凡是有行为缺陷的高智商者,一旦妨碍了公共 利益,对社会危害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案例12 中国学者对两次现代化的划分 般而言,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 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经典现代化理论”,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 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国外现代化理论研究方面目前也有“再现代化”、“后现代化”或“二次现代化”一类的分 析),把18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 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 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 着工业经济衰落、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它不是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4 (录象资料:“共和国脚步”第 6 集,2 分 32 秒至 4 分 00 秒) 案例 10 《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教育理论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六 艺略》载有《中庸说》二篇,属礼经。《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 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是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 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 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修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 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肯定“中庸”这种“至德”原出于人们的天赋本性,遵循本性而行,就会使自己的言 行合乎“中和”状态;同时还得通过主观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 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还进一步谈了学习程序与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 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 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 明,虽柔必强。”《中庸》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封建主义的,对人性看法是先验主义的性善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学习精神,给后来教育思想以很大影响。 (见图:中庸、大学中庸) 案例 11 刘海洋“伤熊事件”带给你的启示 2002 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把一瓶浓硫酸泼在一只熊身上,造成这只 熊严重烧伤,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 点评:如果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始终生活在精神压抑又缺乏心理救助的环境中,即使“成 才”,也没有哪家用人单位敢于接纳他。因为凡是有行为缺陷的高智商者,一旦妨碍了公共 利益,对社会危害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案例 12 中国学者对两次现代化的划分 一般而言,现代化是指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 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经典现代化理论”,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 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国外现代化理论研究方面目前也有“再现代化”、“后现代化”或“二次现代化”一类的分 析),把 18 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 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 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 着工业经济衰落、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它不是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目前,世界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在全球化浪潮中,两次现代化紧密相关。在不同国家和 地区之间,两次现代化相互影响:在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早已完成,它为第二次现代化 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部分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尚 没有完成,因而受到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双重挑战。中国学者的研究结论是:到1999 年,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约有47%的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18% 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 中国学者认为,目前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化、信息化、全 球化、网络化、分散化、智能化、社区化、个性化、生态化、创新化、民主化等。知识化是 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是知识产业的比重、知识劳动者比重和知识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的上升,高等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普及、终身学习和知识消费比例上升,知识和创 新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信息 化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迅速扩大的现象,网络化的本质 内涵是因特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生活、网络工作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和电讯网、电 视网和因特网的集成:全球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如经济全球化、科技和教育全球 化等。 案例13 龙永图现身说法寄语青年一-“小地方”同样能出一流人才 龙永图,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首席贸易谈判代表。) 我是1965年从贵阳到北京的。估计中国可能很快要进联合国,所以中央从全国抽调了 批学外语的学生。此前,贵州大学外语系学生从来不会被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很多人连 贵州在哪里都不知道。外经委招的150多个大学生中,贵州大学只有两人 说老实话,当时出头露脸的事儿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干。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 以一一在贵大,我的老师是两名来自复旦大学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的英语非常棒,到现在 我也是这样认为一一但这个水平到底到什么程度,我并不确切地知道,因为我连外国人都没 有见过 第一次和外国人讲话是在故宫博物院参观,两名外国老太太正用英语争论她们看到的景 点,我就追了上去,想实际检验检验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一追追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我用 英语给争论不休的两位老人作出评判:“您是对的,她不对……”,并给她们讲了具体原因。 老人一听吃了一惊:“你懂英语?”回到宿舍,我激动得一夜未睡—一第一,我听得懂外国 人讲的英语;第二,我讲的英语她们听得懂。 以前,我没有这样的自信,而且单位对一个从山沟里来的小青年也没有足够的信任感。 部长、副部长见外宾,都有指定的翻译,我们这样的只能给处长一级的做翻译。 如果没有两次机会,我不知道我现在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 天夜里,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方毅突然紧急约见一位外宾,这时翻译已经下班,到处 找不到人。交际处长急了,见我还没走,就说:“龙永图你来翻译”。一听是方毅见外宾, 里紧张得很。自己从来没给部长当过翻译。但我想,即便是部长,说的也不会是天书。于是 我静下心来认真翻译,结果非常成功。方毅说:“这样好的翻译,为什么不用?”就这次偶 然的机会,让我脱颖而出。以后,方毅同志 见外宾就要找我,后来还送我到英国学习 1986年,我从纽约回国,在中国国际经济建设交流中心当常务副主任。但我并没有介 入经贸部的主流工作一一贸易谈判。后来,联合国计划开发暑署长来中国访问。他是美国得 克萨斯人,口音非常重,一般英文翻译很难听懂。开发署一位熟悉的代表找到我说:“署长 要拜会你们部长,他的口音很难懂,但他谈的事情很重要,你能不能当一下翻译?”我说
5 目前,世界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在全球化浪潮中,两次现代化紧密相关。在不同国家和 地区之间,两次现代化相互影响;在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早已完成,它为第二次现代化 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部分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尚 没有完成,因而受到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双重挑战。中国学者的研究结论是:到 1999 年,在参加评价的 131 个国家中,约有 47%的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18% 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 中国学者认为,目前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化、信息化、全 球化、网络化、分散化、智能化、社区化、个性化、生态化、创新化、民主化等。知识化是 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是知识产业的比重、知识劳动者比重和知识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的上升,高等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普及、终身学习和知识消费比例上升,知识和创 新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信息 化主要是指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信息革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迅速扩大的现象,网络化的本质 内涵是因特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生活、网络工作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和电讯网、电 视网和因特网的集成;全球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如经济全球化、科技和教育全球 化等。 案例 13 龙永图现身说法寄语青年--“小地方”同样能出一流人才 (龙永图,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首席贸易谈判代表。) 我是 1965 年从贵阳到北京的。估计中国可能很快要进联合国,所以中央从全国抽调了 一批学外语的学生。此前,贵州大学外语系学生从来不会被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很多人连 贵州在哪里都不知道。外经委招的 150 多个大学生中,贵州大学只有两人。 说老实话,当时出头露脸的事儿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干。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 以——在贵大,我的老师是两名来自复旦大学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的英语非常棒,到现在 我也是这样认为——但这个水平到底到什么程度,我并不确切地知道,因为我连外国人都没 有见过。 第一次和外国人讲话是在故宫博物院参观,两名外国老太太正用英语争论她们看到的景 点,我就追了上去,想实际检验检验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一追追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我用 英语给争论不休的两位老人作出评判:“您是对的,她不对……”,并给她们讲了具体原因。 老人一听吃了一惊:“你懂英语?”回到宿舍,我激动得一夜未睡——第一,我听得懂外国 人讲的英语;第二,我讲的英语她们听得懂。 以前,我没有这样的自信,而且单位对一个从山沟里来的小青年也没有足够的信任感。 部长、副部长见外宾,都有指定的翻译,我们这样的只能给处长一级的做翻译。 如果没有两次机会,我不知道我现在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 一天夜里,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方毅突然紧急约见一位外宾,这时翻译已经下班,到处 找不到人。交际处长急了,见我还没走,就说:“龙永图你来翻译”。一听是方毅见外宾,心 里紧张得很。自己从来没给部长当过翻译。但我想,即便是部长,说的也不会是天书。于是 我静下心来认真翻译,结果非常成功。方毅说:“这样好的翻译,为什么不用?”就这次偶 然的机会,让我脱颖而出。以后,方毅同志 一见外宾就要找我,后来还送我到英国学习。 1986 年,我从纽约回国,在中国国际经济建设交流中心当常务副主任。但我并没有介 入经贸部的主流工作——贸易谈判。后来,联合国计划开发暑署长来中国访问。他是美国得 克萨斯人,口音非常重,一般英文翻译很难听懂。开发署一位熟悉的代表找到我说:“署长 要拜会你们部长,他的口音很难懂,但他谈的事情很重要,你能不能当一下翻译?”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