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一作文1 1.【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 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 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 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 写给17年后的新青年 陌生而熟悉的青年: 你好! 当你打开“时光瓶”发现这封信时,一定会非常惊讶!是啊,可能你怎么也不会 想到,17年前有一个和你现在年龄相仿的人会越过时光给你写信 而我现在却是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思绪翻飞,回顾18年的成长经历,想象着17 后的发展变化,心潮涌动,任凭眼前一幕幕画面依次展现。 作为新千年的“世纪宝宝”,别看我现在只有18岁,可是却见证了我们伟大祖 国的蓬勃发展,2008年北京奧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照耀过我稚嫩的脸,“天宫 号”上精彩的授课内容激荡着我的心,“村村通”的乡间公路带我去旅行,互联 网的普及令我的生活无比快捷。汶川地震,我为遇难同胞揪心,为灾后重建捐款 更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感动。18年,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有过挫折, 但更多的是成绩。当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时,蓦然发现,我正在经历着伟大祖国 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相信,当你读着我的这封信时,我们亲爱的 祖国已经实现了“强起来”的梦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年轻的朋友,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和你说的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就不会有我们个 人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恰恰需要我们去奋斗。17年后,18岁的你一定会像今天 18岁的我一样面临人生的抉择,请不要迷茫,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建设祖 国的伟大行动中吧,如果你还在犹豫自己的前途,那么不妨听听我的建议。请珍 惜时间,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 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看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好时,我都 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变化,因此,我建议你趁着现在年轻,一定要努力投身 于科技创新中。因为投身科研可以成为你展现才华的舞台,让你的赤诚之心有所 慰藉。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兼济天下自是你我最宏伟的目标。虽然科硏领 域看似远离社会,但你的任何学术成就乃至重大科研成果都将被打上华夏儿女的 烙印,都会让我们这个大国再前进一步。想当年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
2018 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作文 1 1.【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00 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 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 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 年 网民规模达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 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 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 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 2035 年开启,给那时 18 岁的一代 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 ——写给 17 年后的新青年 陌生而熟悉的青年: 你好! 当你打开“时光瓶”发现这封信时,一定会非常惊讶!是啊,可能你怎么也不会 想到,17 年前有一个和你现在年龄相仿的人会越过时光给你写信。 而我现在却是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思绪翻飞,回顾 18 年的成长经历,想象着 17 年后的发展变化,心潮涌动,任凭眼前一幕幕画面依次展现。 作为新千年的“世纪宝宝”,别看我现在只有 18 岁,可是却见证了我们伟大祖 国的蓬勃发展,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照耀过我稚嫩的脸,“天宫一 号”上精彩的授课内容激荡着我的心,“村村通”的乡间公路带我去旅行,互联 网的普及令我的生活无比快捷。汶川地震,我为遇难同胞揪心,为灾后重建捐款, 更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感动。18 年,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有过挫折, 但更多的是成绩。当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时,蓦然发现,我正在经历着伟大祖国 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相信,当你读着我的这封信时,我们亲爱的 祖国已经实现了“强起来”的梦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年轻的朋友,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和你说的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就不会有我们个 人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恰恰需要我们去奋斗。17 年后,18 岁的你一定会像今天 18 岁的我一样面临人生的抉择,请不要迷茫,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建设祖 国的伟大行动中吧,如果你还在犹豫自己的前途,那么不妨听听我的建议。请珍 惜时间,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 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看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好时,我都 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变化,因此,我建议你趁着现在年轻,一定要努力投身 于科技创新中。因为投身科研可以成为你展现才华的舞台,让你的赤诚之心有所 慰藉。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兼济天下自是你我最宏伟的目标。虽然科研领 域看似远离社会,但你的任何学术成就乃至重大科研成果都将被打上华夏儿女的 烙印,都会让我们这个大国再前进一步。想当年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
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一段佳话。中国的“天眼 之父”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餐风露宿,为了中国的天文事业呕心 沥血。“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隐姓埋名,在戈壁荒漠一干就是几十年,终于使 世人不敢再小瞧我们的祖国。他们的事迹并没有愈行愈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贡献越来越大。 我也曾经迷茫过,追随着“丧文化”,热衷于“佛系心态”,但是我更信奉“幸 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所以,今天坐在考场的我也希望17年后的你能真 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无论我们的国家多么富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都需要用 奋斗来诠释青春的含意。 请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吧,任何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会有油腻与荒芜。只 有天真的内心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大自然最隐秘的律动,才能在纷乱的物质世界中 发现规律。一个圆滑世俗的人,一个对世界失去好奇失去探寻欲望的人,他的生 命只能过早的凋零。 年轻的朋友,多么希望这封18年前的来信能够扫除你眼前的雾霾,坚定你奋斗 的决心。我更希望2035年到来时,年轻的你和中年的我一道携手共建我们伟大 的祖国。 纸短情长,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和你讲,就让“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成为 我们共同的座右铭吧。再会! 同样18岁的青年人 2018年6月7日 【解析】 【精准分析】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给出了7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 事,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 斋,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 同时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17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 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 的情况。立意方向指导:(1)必须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 应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 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大有所为。(2)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 18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2000年到2018年这 18年来中国的变化。(3)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共同发生的,因此文中两 者必然是相互融合的。(4)后面的18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 写巨大的成就。(5)通篇文章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 未来青年的人生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布局谋篇的建议:(1)今年的作文 审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应该是人人有话说。大家的立意也不可能太偏,几乎都是 朝着一个方向去写作。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问题。(2)不建议 考生故意追求新奇,还是要随大流。(3)别人有,我也有,但是我们可以比别 人更深刻,从深刻上下工夫,这样也可以脱颖而出。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 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 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
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一段佳话。中国的“天眼 之父”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餐风露宿,为了中国的天文事业呕心 沥血。“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隐姓埋名,在戈壁荒漠一干就是几十年,终于使 世人不敢再小瞧我们的祖国。他们的事迹并没有愈行愈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贡献越来越大。 我也曾经迷茫过,追随着“丧文化”,热衷于“佛系心态”,但是我更信奉“幸 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所以,今天坐在考场的我也希望 17 年后的你能真 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无论我们的国家多么富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都需要用 奋斗来诠释青春的含意。 请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吧,任何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会有油腻与荒芜。只 有天真的内心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大自然最隐秘的律动,才能在纷乱的物质世界中 发现规律。一个圆滑世俗的人,一个对世界失去好奇失去探寻欲望的人,他的生 命只能过早的凋零。 年轻的朋友,多么希望这封 18 年前的来信能够扫除你眼前的雾霾,坚定你奋斗 的决心。我更希望 2035 年到来时,年轻的你和中年的我一道携手共建我们伟大 的祖国。 纸短情长,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和你讲,就让“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成为 我们共同的座右铭吧。再会! 同样 18 岁的青年人 2018 年 6 月 7 日 【解析】 【精准分析】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给出了 7 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 事,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 斋,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 同时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 17 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 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 的情况。立意方向指导:(1)必须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 应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 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大有所为。(2)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 18 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 2000 年到 2018 年这 18 年来中国的变化。(3)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共同发生的,因此文中两 者必然是相互融合的。(4)后面的 18 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 写巨大的成就。(5)通篇文章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 未来青年的人生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布局谋篇的建议:(1)今年的作文 审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应该是人人有话说。大家的立意也不可能太偏,几乎都是 朝着一个方向去写作。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问题。(2)不建议 考生故意追求新奇,还是要随大流。(3)别人有,我也有,但是我们可以比别 人更深刻,从深刻上下工夫,这样也可以脱颖而出。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 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 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
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 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 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 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 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 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 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 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 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 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 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 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 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2019高考展望】 2019年高考仍会本着以往的“守正出新”这一原则命题,仍会突出“一点四 面”,“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 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第一、抓住时代的特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进行试题命制。论述类还会和传统文化 相关,文学类重点选择现当代名家的作品,文言文还应是人物传记,诗歌仍会是 名家诗作,实用类继续和生活相关,或体现时代的精神和成果。从形式上看,任 务驱动型作文会成为常客。 第二、从试题的创新看,诗歌仍会作大胆的探索,让诗歌考核的内容更加和学生 的实际能力贴近,运用题目仍会大胆的创新,再具体的语境中核能会采用多种组 合的方式,如今年的成语、病句、衔接组合;也可能会出现对联、得体、仿写的 组合;压缩、图文和评论的组合;病句、得体和应用文格式的组合等。 第三、重点注意教材中“知识梳理和语言实践”部分的落实。 第四、从选材上看今年三卷中出现刘慈欣的作品,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和 考生接近。作文的切入点会更加的新颖,和时代联系更加紧密。充分体现“出新” 的特征 第五、现在即将进行课程改革,髙考时指向标,可能向新课程的要求靠拢,体现 经典名著的内容,可能会在名著阅读上下功夫,单独考核或和语言运用、作文结 合在一起考核,总之创新点多多,要引起重视。 2.【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 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 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 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不为浮云遮望眼
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 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 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 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 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 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 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 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 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 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 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 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 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2019 高考展望】 2019 年高考仍会本着以往的“守正出新”这一原则命题,仍会突出“一点四 面”,“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 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第一、抓住时代的特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进行试题命制。论述类还会和传统文化 相关,文学类重点选择现当代名家的作品,文言文还应是人物传记,诗歌仍会是 名家诗作,实用类继续和生活相关,或体现时代的精神和成果。从形式上看,任 务驱动型作文会成为常客。 第二、从试题的创新看,诗歌仍会作大胆的探索,让诗歌考核的内容更加和学生 的实际能力贴近,运用题目仍会大胆的创新,再具体的语境中核能会采用多种组 合的方式,如今年的成语、病句、衔接组合;也可能会出现对联、得体、仿写的 组合;压缩、图文和评论的组合;病句、得体和应用文格式的组合等。 第三、重点注意教材中“知识梳理和语言实践”部分的落实。 第四、从选材上看今年三卷中出现刘慈欣的作品,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和 考生接近。作文的切入点会更加的新颖,和时代联系更加紧密。充分体现“出新” 的特征。 第五、现在即将进行课程改革,高考时指向标,可能向新课程的要求靠拢,体现 经典名著的内容,可能会在名著阅读上下功夫,单独考核或和语言运用、作文结 合在一起考核,总之创新点多多,要引起重视。 2.【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 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 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 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不为浮云遮望眼
总谓浮云能蔽日,一般人看问题,常在显见处下结论,却不知静水深流,思维常 在被忽略的地方闪现光芒。因此,问题的本相需要我们拂去表象的浮云,始见其 尊容,方能对症下药。 李斯精明,有颗七窍玲珑心,却见利忘危,为保眼前富贵而忽略了潜在的陷阱, 最终受制于赵高,身死家亡;屈子行吟,哀叹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国的当权者 只看到了即时的权势和享乐,屈子却痛心地预见并证实了楚国的灭亡;稼轩看剑, 预言金国必亡,蒙古才是大患,可朝廷上大多数人或思苟安或借伐金以固权,稼 轩有幸没有亲见崖山投海的悲壮。屈子和稼轩不为浮云遮望眼,对个人和国家的 前途看得比李斯更清楚。 清政府收复台湾,曾有弃守之议,不少人看到了台湾孤悬海外,易滋匪患,且风 俗也有许多与中原不同之处,守着实在没有什么好处。而施琅立陈弃守弊利,指 出弃守台湾,台湾必将为西方人所占领,不仅为祸当地百姓也将不利东南各省 施琅不为浮云遮望眼,看到了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重要意义。左宗棠力排众议收 复新疆,也是施琅一类能看穿浮云的智者。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许多共产党人借鉴俄国、法国等国家通过在中心城市 举行暴动的形式取得了政权,主张城市暴动。结果,革命如流星划过,瞬间闪耀 便即暗淡,几至遭受灭顶之灾。毛主席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看到了中国农村蕴 含的巨大革命潜力,提出并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风物长宜放眼 量”,毛主席闲庭信步的自信,源自其穿透浮云的远见卓识。 当今之世,硝烟依旧不断,中国虽保和平,但领土领海争端、贸易纠纷等问题依 然很尖锐,不是没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在各种摩擦和冲突之中,不乏意气风发的 鹰派人物,发出了各种强硬的声音,甚至提倡诉诸武力。也有些人,纯粹是看热 闹不怕事大,什么都敢想,天天喊打。可是,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浮云,而忘了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我国正处在发展经济和强化军备的关键时 期,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气魄和慧眼独具的雍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最根本的决 定因素,“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是强化中国 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增强共同利益的根本举措,一言以蔽之,就是把更多的国家 拉上我们发展的船。君不见,日、韩、澳等美国铁杆盟国,已经深度受惠中国经 济的发展,在对中关系上,日益纠结和摇摆。我们不能被冲突和摩擦的浮云所迷 惑,而是一心实现民族复兴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表象易见,本相难求。遇到问题,不能匆忙地依据表象下结论,而是参破表象, 拨云见日。 【解析】 【精准分析】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有很强的思辨性。针对材料内容,需要开启 三种思辨模式:因果思维,寻因导果,执果索因:对比思维,寻找异同,触其本 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另有所得。 立意方向指导 空泛无物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2018年的作文题与2017相比,虽同为材料作文,但材料形式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回归到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形式。选材上避开了当下的社会热点和 近几年热议的传统文化等议题,突出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对于自我思 维的深度批判及其同生活现实的联系,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一次挑战,也是引导
总谓浮云能蔽日,一般人看问题,常在显见处下结论,却不知静水深流,思维常 在被忽略的地方闪现光芒。因此,问题的本相需要我们拂去表象的浮云,始见其 尊容,方能对症下药。 李斯精明,有颗七窍玲珑心,却见利忘危,为保眼前富贵而忽略了潜在的陷阱, 最终受制于赵高,身死家亡;屈子行吟,哀叹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国的当权者 只看到了即时的权势和享乐,屈子却痛心地预见并证实了楚国的灭亡;稼轩看剑, 预言金国必亡,蒙古才是大患,可朝廷上大多数人或思苟安或借伐金以固权,稼 轩有幸没有亲见崖山投海的悲壮。屈子和稼轩不为浮云遮望眼,对个人和国家的 前途看得比李斯更清楚。 清政府收复台湾,曾有弃守之议,不少人看到了台湾孤悬海外,易滋匪患,且风 俗也有许多与中原不同之处,守着实在没有什么好处。而施琅立陈弃守弊利,指 出弃守台湾,台湾必将为西方人所占领,不仅为祸当地百姓也将不利东南各省。 施琅不为浮云遮望眼,看到了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重要意义。左宗棠力排众议收 复新疆,也是施琅一类能看穿浮云的智者。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许多共产党人借鉴俄国、法国等国家通过在中心城市 举行暴动的形式取得了政权,主张城市暴动。结果,革命如流星划过,瞬间闪耀 便即暗淡,几至遭受灭顶之灾。毛主席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看到了中国农村蕴 含的巨大革命潜力,提出并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风物长宜放眼 量”,毛主席闲庭信步的自信,源自其穿透浮云的远见卓识。 当今之世,硝烟依旧不断,中国虽保和平,但领土领海争端、贸易纠纷等问题依 然很尖锐,不是没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在各种摩擦和冲突之中,不乏意气风发的 鹰派人物,发出了各种强硬的声音,甚至提倡诉诸武力。也有些人,纯粹是看热 闹不怕事大,什么都敢想,天天喊打。可是,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浮云,而忘了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我国正处在发展经济和强化军备的关键时 期,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气魄和慧眼独具的雍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最根本的决 定因素,“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是强化中国 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增强共同利益的根本举措,一言以蔽之,就是把更多的国家 拉上我们发展的船。君不见,日、韩、澳等美国铁杆盟国,已经深度受惠中国经 济的发展,在对中关系上,日益纠结和摇摆。我们不能被冲突和摩擦的浮云所迷 惑,而是一心实现民族复兴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表象易见,本相难求。遇到问题,不能匆忙地依据表象下结论,而是参破表象, 拨云见日。 【解析】 【精准分析】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有很强的思辨性。针对材料内容,需要开启 三种思辨模式:因果思维,寻因导果,执果索因;对比思维,寻找异同,触其本 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另有所得。 立意方向指导: 空泛无物。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试题点评】2018 年的作文题与 2017 相比,虽同为材料作文,但材料形式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回归到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形式。选材上避开了当下的社会热点和 近几年热议的传统文化等议题,突出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对于自我思 维的深度批判及其同生活现实的联系,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一次挑战,也是引导
语文教学回归逻辑素养训练的一次尝试。对于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时第一步,要 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比喻性材 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晢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 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 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 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 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可抓住统计学家沃德的话,分析原因, 揭示本质,确定立意 3.【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一一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我们这一代应该如何“长征”? 从环境与发展出发 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陈柯宇 改革开放的时候,喊着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于是乎,那 个年代的人们,下海经商,进林建厂,可是慢慢的忽略了一些东西。 二零一二年的时候,环境污染,PM2.5盛行,是霾还是雾,人们开始惶恐起来。 各种专家指出下海入林的环境破坏性。这个时候,喊着的口号变成了“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于是乎,环境保护成为了重心,开始汽车限行,开始关闭工厂 可是失业率慢慢的升了起来 要环境还是要发展?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才能走好我们的长征? 首先,我们要环境。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环境于人,于人之身体,于人之精 神为发展之本。那么,环境作为人的发展之本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环境的完善,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古人自有游山玩水之趣,今人如是 可是旅游景点的无休止开发,反而丧失了其基本的意义。处处环境皆是景,一切 景语皆情语。环境的完善和保护,可以激发人的身心感受,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我们设想一下,你是愿意在鸟语花香中生活还是愿意在烟尘灰雾中生存。结果不 言而喻 第二,环境的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我们所用的一切,不说 全部,起码大部分都是取之于自然。那么,环境的保护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自己 的保护。何以说环境保护可以对经济发展有益呢?举例说明,循环经济的出现, 是在环境的保护的基础上提出的,用过的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的生产费用要比再 生产的费用低的多,而且,对于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做到取之有尽, 用之用尽。 其次,我们要发展。从国家发展来看,如果只注重环境的保护,会过于单一化和 片面化。国家的经济体制会严重受限和单一。我们应该在合理的开发环境的基础
语文教学回归逻辑素养训练的一次尝试。对于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时第一步,要 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比喻性材 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 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 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 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 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可抓住统计学家沃德的话,分析原因, 揭示本质,确定立意。 3.【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我们这一代应该如何“长征”? ——从环境与发展出发 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陈柯宇 改革开放的时候,喊着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于是乎,那 个年代的人们,下海经商,进林建厂,可是慢慢的忽略了一些东西。 二零一二年的时候,环境污染,PM2.5 盛行,是霾还是雾,人们开始惶恐起来。 各种专家指出下海入林的环境破坏性。这个时候,喊着的口号变成了“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于是乎,环境保护成为了重心,开始汽车限行,开始关闭工厂。 可是失业率慢慢的升了起来。 要环境还是要发展?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才能走好我们的长征? 首先,我们要环境。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环境于人,于人之身体,于人之精 神为发展之本。那么,环境作为人的发展之本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环境的完善,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古人自有游山玩水之趣,今人如是。 可是旅游景点的无休止开发,反而丧失了其基本的意义。处处环境皆是景,一切 景语皆情语。环境的完善和保护,可以激发人的身心感受,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我们设想一下,你是愿意在鸟语花香中生活还是愿意在烟尘灰雾中生存。结果不 言而喻。 第二,环境的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我们所用的一切,不说 全部,起码大部分都是取之于自然。那么,环境的保护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自己 的保护。何以说环境保护可以对经济发展有益呢?举例说明,循环经济的出现, 是在环境的保护的基础上提出的,用过的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的生产费用要比再 生产的费用低的多,而且,对于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做到取之有尽, 用之用尽。 其次,我们要发展。从国家发展来看,如果只注重环境的保护,会过于单一化和 片面化。国家的经济体制会严重受限和单一。我们应该在合理的开发环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