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普通高中2015级零诊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使用2B铅笔或黑色字迹签字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刮纸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从原初意义上来 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是从文学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着眼的。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对现实对象的摹仿,艺术之间的差别 只是由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现在对文学有很多概念界 定,但亚氏这一见解却非常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从艺术所使用的不同媒介 和材料进行艺术分类。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的产生出于人类交流思想、传 递信息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同时,对于人类 社会来说,语言具有共享的性质,并非专门用作文学的媒介和材料,也并非为语 言艺术家所专有。但是,在文学世界中,语言也不再是寻常的交流媒介,材料的 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所呈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独特的语言世界。实 际上,日常语言存在着孕育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因子,使得它们在不同的语 域和语境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用途并形成各自的特征。 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分为两个:一是静态的符号系统,即语言,它由语音、语 法和词汇系统组成:一是动态的语言实践,即言语,它是个人对于语言符号系统 的具体使用。文学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是对语言系统个别的、特殊的运用,同 时在整体上又不能超越语言系统之外。文学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的所有特点在 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以突破语言的规 范,从而形成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类表达方式,人们称之为“语言的诗 意用法”。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 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背景,它更 是文学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文学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保证着文学能够 进入接受渠道。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一切伟大的诗人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 使之形成新样式的力量,但诗人不能完全杜撰一种全新的语言,他须得尊重自己 语言的基本结构法则。”由此富有辩证意味的言辞中可见,尽管文学是一种语言 的艺术,“对语言的诗意运用”自有其艺术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标准语言的有 意扭曲和触犯也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从而突出语言的审美价值:但是,这种 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只是文学语言语用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文学语言 的根本特性。文学语言固然不能等同于标准语言,但如果一部作品中充满了语言
巴中市普通高中 2015 级零诊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使用 2B 铅笔或黑色字迹签字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刮纸刀。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 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从原初意义上来 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是从文学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着眼的。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对现实对象的摹仿,艺术之间的差别 只是由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现在对文学有很多概念界 定,但亚氏这一见解却非常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从艺术所使用的不同媒介 和材料进行艺术分类。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的产生出于人类交流思想、传 递信息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同时,对于人类 社会来说,语言具有共享的性质,并非专门用作文学的媒介和材料,也并非为语 言艺术家所专有。但是,在文学世界中,语言也不再是寻常的交流媒介,材料的 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所呈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独特的语言世界。实 际上,日常语言存在着孕育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因子,使得它们在不同的语 域和语境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用途并形成各自的特征。 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分为两个:一是静态的符号系统,即语言,它由语音、语 法和词汇系统组成;一是动态的语言实践,即言语,它是个人对于语言符号系统 的具体使用。文学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是对语言系统个别的、特殊的运用,同 时在整体上又不能超越语言系统之外。文学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的所有特点在 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以突破语言的规 范,从而形成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类表达方式,人们称之为“语言的诗 意用法”。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 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背景,它更 是文学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文学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保证着文学能够 进入接受渠道。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一切伟大的诗人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 使之形成新样式的力量,但诗人不能完全杜撰一种全新的语言,他须得尊重自己 语言的基本结构法则。”由此富有辩证意味的言辞中可见,尽管文学是一种语言 的艺术,“对语言的诗意运用”自有其艺术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标准语言的有 意扭曲和触犯也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从而突出语言的审美价值;但是,这种 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只是文学语言语用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文学语言 的根本特性。文学语言固然不能等同于标准语言,但如果一部作品中充满了语言
的“扭曲形式”,使人不知所云,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它的美学目的也就难以 实现。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足以证明,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并不 是衡量文学语言诗意有无的必要前提和唯一标准,它只是语言获取诗意的一条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文学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至今仍然 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 B.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 者们对文学的概念界定。 C.按照“动静”的不同,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以分为“语言言语两大类。其 中,文学属于一种“言语行为” D.就艺术层面而言,“对语言的诗意运用”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这种现象有 着充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语言产生于日常语言,并非一种专门独立的特殊语言。它和科学语言一样 都离不开日常语言这一母体。 B.在文学中,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对标准语言的有意 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C.文学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源于语言符号系统中一些突破语言规范的具体运用, 这种运用常被称为“语言的诗意用法”。 D.虽然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文学语言获得诗 意并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所 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有不合理性 B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语言背景 而是让文学作品能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语言保证 C.文学艺术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哲学家对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言语”间的 关系等内容做过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 D.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把握好创新与规范间的辩证关系,也 即是要把握好言语创新与语言基本结构法则间的辩证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钥匙口柏菁 他彻底失望了,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 每天面对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 回不了头了,他心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 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 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他是个盗窃犯,刑满释放后无处安身,几经周折,才被居委会安置到这个小 区当保安,可小区居民大多知道他的过去,许多人投来鄙夷的目光,窃窃私语 指指点点,甚至下意识地躲着他,像躲瘟疫一样。他忍气吞声,一忍再忍,好长 时间过去了,大家对他的态度依然如故,他的忍耐己达到了极限,实在忍无可忍 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他想到了报复的快感
的“扭曲形式”,使人不知所云,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它的美学目的也就难以 实现。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足以证明,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并不 是衡量文学语言诗意有无的必要前提和唯一标准,它只是语言获取诗意的一条途 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文学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至今仍然 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 B.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 者们对文学的概念界定。 C.按照“动”“静”的不同,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以分为“语言”“言语”两大类。其 中,文学属于一种“言语行为”。 D.就艺术层面而言,“对语言的诗意运用”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这种现象有 着充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学语言产生于日常语言,并非一种专门独立的特殊语言。它和科学语言一样 都离不开日常语言这一母体。 B.在文学中,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对标准语言的有意 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C.文学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源于语言符号系统中一些突破语言规范的具体运用, 这种运用常被称为“语言的诗意用法”。 D.虽然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文学语言获得诗 意并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所 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有不合理性。 B.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语言背景, 而是让文学作品能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语言保证。 C.文学艺术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哲学家对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言语”间的 关系等内容做过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 D.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把握好创新与规范间的辩证关系,也 即是要把握好言语创新与语言基本结构法则间的辩证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钥 匙 □柏菁 他彻底失望了,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 每天面对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 回不了头了,他心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 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 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他是个盗窃犯,刑满释放后无处安身,几经周折,才被居委会安置到这个小 区当保安,可小区居民大多知道他的过去,许多人投来鄙夷的目光,窃窃私语、 指指点点,甚至下意识地躲着他,像躲瘟疫一样。他忍气吞声,一忍再忍,好长 时间过去了,大家对他的态度依然如故,他的忍耐已达到了极限,实在忍无可忍 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他想到了报复的快感
他曾经是个手段很高明的窃贼,无论多么复杂的钥匙只要让他瞅上一眼,就 能原样配制出来,他有时很自豪,认为自己很有天赋,天生就是做贼的材料。他 想要大捞一把,然后远离这个让他痛心的地方。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他反而轻松了 许多,可是机会难得,人们的钥匙都是随身携带或装在手包里,让他瞧一眼的机 会都没有,这让他很着急。 今天的天气很糟,就像他的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感觉快要窒息了,他想吼叫、想爆发,他要撞破这个沉闷的世界。忽然,眼前 一亮,仿佛冥冥黑夜透进了一束亮光,他的心也随之一亮。她来了,像一团洁白 的云彩飘了过来,他的心情一下子敞亮了许多。近日来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每天 能看见她,这成了他每天奢侈的享受。他听说她是小学教师,大家都称她白老师, 刚刚搬来不久,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高挑匀称的身材,五官端庄清秀,经常 穿白色的连衣裙,走过大门目不斜视,高傲矜持得像个公主,在他心目中她简直 就是天使,尽管她同其他人一样也从没正眼瞧过他一眼,但他依然每天盼望着能 看见她。 “您好,请帮我一个忙好吗?”她走到他面前问,声音甜甜的,像夏天的风 轻轻吹过。他反而吓了一跳,愣了愣神,问:“你……你是在叫我吗?” “对,我想请您帮个忙。”她走近一步说,“是这样,我们学校下午有活动, 我不能按时回家,可我儿子早上忘带钥匙了,他回家进不了门,您看这天色又不 好,我想把钥匙寄放在您这儿,让他回来到您这儿拿好吗?” 这……这当然行,只要您放心。”他很出乎意料,有点儿受宠若惊 看您说的,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说,“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那就麻烦 您了”。她一脸的真诚,把钥匙递了过去,冲着他莞尔一笑,道声谢谢,仍像 朵洁白的云彩飘走了,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 他局促地接过钥匙,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儿心慌。他过去做过多少“活儿”,都 镇定自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慌过,他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着手中 的钥匙,仿佛还带着她淡淡的体温,一股暖流从手中荡漾开来,直暖到心底,他 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多少天来的压抑一扫而光,心里轻松了许多。一阵清 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从云缝里直射下来,照着这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这是打 开他心锁的钥匙,他又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昂起头长吁一口气,天,竟是 那么蓝,有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9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自如地运用第三人称来叙写“他”的故事,特别是叙写“他”激烈的内心 活动,吸引着读者一探究竟,叙事视角特别 B.小说写“他”重心理活动无外貌描写,写“她”重外貌描写无心理活动,但都 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她”的美深刻影响“他”的心理。 C.“她”在“他”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她”的有意—一目不斜视、髙傲矜持, 让“他”变坏;“她”的无意—一寄放钥匙、微笑道谢,让“他”变好。这样安 排故事戏剧性更强 D.小说情节在客观叙述“他”的故事,直接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加进 了寄放钥匙的场景对话描写,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画面感。 5.小说有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结合情节内容谈谈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他曾经是个手段很高明的窃贼,无论多么复杂的钥匙只要让他瞅上一眼,就 能原样配制出来,他有时很自豪,认为自己很有天赋,天生就是做贼的材料。他 想要大捞一把,然后远离这个让他痛心的地方。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他反而轻松了 许多,可是机会难得,人们的钥匙都是随身携带或装在手包里,让他瞧一眼的机 会都没有,这让他很着急。 今天的天气很糟,就像他的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感觉快要窒息了,他想吼叫、想爆发,他要撞破这个沉闷的世界。忽然,眼前 一亮,仿佛冥冥黑夜透进了一束亮光,他的心也随之一亮。她来了,像一团洁白 的云彩飘了过来,他的心情一下子敞亮了许多。近日来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每天 能看见她,这成了他每天奢侈的享受。他听说她是小学教师,大家都称她白老师, 刚刚搬来不久,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高挑匀称的身材,五官端庄清秀,经常 穿白色的连衣裙,走过大门目不斜视,高傲矜持得像个公主,在他心目中她简直 就是天使,尽管她同其他人一样也从没正眼瞧过他一眼,但他依然每天盼望着能 看见她。 “您好,请帮我一个忙好吗?”她走到他面前问,声音甜甜的,像夏天的风 轻轻吹过。他反而吓了一跳,愣了愣神,问:“你……你是在叫我吗?” “对,我想请您帮个忙。”她走近一步说,“是这样,我们学校下午有活动, 我不能按时回家,可我儿子早上忘带钥匙了,他回家进不了门,您看这天色又不 好,我想把钥匙寄放在您这儿,让他回来到您这儿拿好吗?” “这……这当然行,只要您放心。”他很出乎意料,有点儿受宠若惊。 “看您说的,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说,“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那就麻烦 您了”。她一脸的真诚,把钥匙递了过去,冲着他莞尔一笑,道声谢谢,仍像一 朵洁白的云彩飘走了,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 他局促地接过钥匙,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儿心慌。他过去做过多少“活儿”,都 镇定自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慌过,他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着手中 的钥匙,仿佛还带着她淡淡的体温,一股暖流从手中荡漾开来,直暖到心底,他 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多少天来的压抑一扫而光,心里轻松了许多。一阵清 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从云缝里直射下来,照着这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这是打 开他心锁的钥匙,他又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昂起头长吁一口气,天,竟是 那么蓝,有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 年第 9 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自如地运用第三人称来叙写“他”的故事,特别是叙写“他”激烈的内心 活动,吸引着读者一探究竟,叙事视角特别。 B.小说写“他”重心理活动无外貌描写,写“她”重外貌描写无心理活动,但都 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她”的美深刻影响“他”的心理。 C.“她”在“他”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她”的有意——目不斜视、高傲矜持, 让“他”变坏;“她”的无意——寄放钥匙、微笑道谢,让“他”变好。这样安 排故事戏剧性更强。 D.小说情节在客观叙述“他”的故事,直接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加进 了寄放钥匙的场景对话描写,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画面感。 5.小说有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结合情节内容谈谈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5 分)
6.亮闪闪的钥匙打开了他的心锁,也打开了我们的心扉,结合文本谈谈小说在人 的改造上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近平 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 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髙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 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 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 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 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 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 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 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 来源:新华网2013/2015/2017 材料二 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 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 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 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 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 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 论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 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 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5 材料三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 家和地区。目前,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支持 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每年约13000多名 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多个国 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 可使用针灸,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 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6.亮闪闪的钥匙打开了他的心锁,也打开了我们的心扉,结合文本谈谈小说在人 的改造上给我们哪些启示。(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3 年 9 月、10 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2015 年 12 月 22 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 60 周年。习近平 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 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 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 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2017 年 1 月 18 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 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 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 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 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 “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 来源:新华网 2013/2015/2017 材料二 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 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 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 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 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 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 论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 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 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5 材料三 2016 年 12 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 183 个国 家和地区。目前,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86 个,中国政府支持 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 16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每年约 13000 多名 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 20 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 多个国 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 103 个会员国认 可使用针灸, 18 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 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年针灸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 名录。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7项中 医药国际标准。2012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疾病分类代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7.5 7.阅读材料三,找出下列关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3分) A.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建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还使中医药传播到 了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 医疗保险体系。 B.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突破思维定势,不只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也采 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只让中国中医药人才去传播,也让外国民众来体验去传 播 C.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得到沿线各国 政府的认可和配合,要加强国与国的合作。 D.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既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精华的认可和接受,也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述几则材料传递的重要共同信息是“中医药”与“一带一路”。“中医药”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带一路”建设助推“中医药”振兴发 展 B.材料一是几段新闻短讯,言简意赅,侧重说明没有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努力,就 没有材料三所列举的中医药发展的现有成果。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就没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健康。 C.材料二注重用事实来说话,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西 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实实在在的疗效嬴得民众信任,推动中医药的传 播。案例真实生动,以点带面,让人信服 D.材料三注重用数字来介绍,时间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走过的 些历程,数量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用数字增强 材料真实性,产生视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 E.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183 个国家”只有“16个海外中心”,“2009年成立”迄今只有“7项国际标准颁 布”,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9.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医药一度超过武术,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 根据材料阅读,概括列出四条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2015 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 年针灸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 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 名录。2009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 7 项中 医药国际标准。2012 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疾病分类代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17.5 7.阅读材料三,找出下列关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 )(3 分) A.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建了 16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还使中医药传播到 了 183 个国家和地区,103 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 18 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 医疗保险体系。 B.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突破思维定势,不只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也采 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只让中国中医药人才去传播,也让外国民众来体验去传 播。 C.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得到沿线各国 政府的认可和配合,要加强国与国的合作。 D. 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既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精华的认可和接受,也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上述几则材料传递的重要共同信息是“中医药”与“一带一路”。“中医药”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 “中医药”振兴发 展。 B.材料一是几段新闻短讯,言简意赅,侧重说明没有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努力,就 没有材料三所列举的中医药发展的现有成果。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就没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健康。 C.材料二注重用事实来说话,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西 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民众信任,推动中医药的传 播。案例真实生动,以点带面,让人信服。 D.材料三注重用数字来介绍,时间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走过的一 些历程,数量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用数字增强 材料真实性,产生视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 E.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183 个国家”只有“16 个海外中心”,“2009 年成立”迄今只有“7 项国际标准颁 布”,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9.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医药一度超过武术,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 根据材料阅读,概括列出四条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