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简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70012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简史 英文名称:Industrial Design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2学分 学分:32学時 适用对象:产品设计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試与课堂设计综合考核 选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工业设计史是产品设计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之一,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程。工业设计的发展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 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特征。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 思想及先进技术成果,导入中国国学思想以作为当代中国工业设计的指导精神。 在古代曾经产生出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国学,是古代国人进行产品设计的指导思想, 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本课程对于学生汲取历史文化精粹,借鉴过去的经验 教训,正确把握中国工业设计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工业设计史,体认国学仍 然可以成为我国当代工业设计的精神资源,进而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 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哲学指导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oduct Design.As an important basic theory course,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clearl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moder civil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social,economic,cultural,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our history.This course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design movements and advance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West,and introduces the thought of Guoxue,Chinese traditional Sinolog,as the guiding spiri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 Guoxue which produced the splendid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times.i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in product design and expresse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people.This cour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工业设计简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70012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简史 英文名称:Industrial Design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2学分 学分:32学時 适用对象:产品设计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試与课堂设计綜合考核 选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工业设计史是产品设计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之一,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程。工业设计的发展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 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特征。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 思想及先进技术成果,导入中国国学思想以作为当代中国工业设计的指导精神。 在古代曾经产生出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国学,是古代国人进行产品设计的指导思想, 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本课程对于学生汲取历史文化精粹,借鉴过去的经验 教训,正确把握中国工业设计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工业设计史,体认国学仍 然可以成为我国当代工业设计的精神资源,进而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 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哲学指导。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oduct Design. As an important basic theory cours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clearl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our histor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design movements and advance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West, and introduces the thought of Guoxue, Chinese traditional Sinolog, as the guiding spiri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 Guoxue which produced the splendid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times,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in product design and expresse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people. This cour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to leam the essence of history and culture,toleam from pas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and to grasp the future of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cognizing that Chinese studies can become the spiritual resource of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design in China to provide stronger support and philosoph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based 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性较强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目 标:了解工业设计设计历史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清理发展脉络探寻工业设计 设计征地展现未来,掌握不同工业设计设计历史时期中的设计风格流派,设计师 设计作品的内涵,重点掌握工业设计设计产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经济政 治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工业设计设计的影响关系,提高对问题的总体把握能力,培 养正确的工业设计史观。 工业设计是一门跨越哲学、心理学、工程学、美学、人机工程学和社会学等 综合性学科,其中涉入较多人文的因素,特别是中国的工业设计与国学之演进有 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导入国学精神可以发挥下面三方面的作用:国学是中国工 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国学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国学赋予了设计以中国的精 神。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是课程中探討的重点问题之一。课程 旨在让学生掌握设计历史的基本知识点及发展脉络,对中国及西方工业设计有 个总体的认识,并学会基于历史进行改变创新。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设计的萌芽(1850年前)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工业革命前设计的萌芽阶段:理解设计的起源分化及内在的动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起源 第二节设计的分化 第三节设计产生的必然性与分化的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工业设计的定义及其与艺术和工程设计的关系。 2.试着尝试将将现代感与古代质朴艺术特质相融合,设计一种产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students to learn the essenc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o learn from pas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nd to grasp the future of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cognizing that Chinese studies can become the spiritual resource of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design in China to provide stronger support and philosoph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based 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性较强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目 标:了解工业设计设计历史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清理发展脉络探寻工业设计 设计征地展现未来,掌握不同工业设计设计历史时期中的设计风格流派,设计师 设计作品的内涵,重点掌握工业设计设计产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经济政 治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工业设计设计的影响关系,提高对问题的总体把握能力,培 养正确的工业设计史观。 工业设计是一门跨越哲学、心理学、工程学、美学、人机工程学和社会学等 综合性学科,其中涉入较多人文的因素,特别是中国的工业设计与国学之演进有 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导入国学精神可以发挥下面三方面的作用:国学是中国工 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国学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国学赋予了设计以中国的精 神。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是课程中探討的重点问题之一。课程 旨在让学生掌握设计历史的基本知识点及发展脉络,对中国及西方工业设计有一 个总体的认识,并学会基于历史进行改变创新。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1850 年前)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工业革命前设计的萌芽阶段;理解设计的起源分化及内在的动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第二节 设计的分化 第三节 设计产生的必然性与分化的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 工业设计的定义及其与艺术和工程设计的关系。 2. 试着尝试将将现代感与古代质朴艺术特质相融合,设计一种产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科技与设计 (一)目的與要求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手工艺设计特色及设计内容:了解中 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二节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第三节古代中国工艺设计 (三)思老与实践 1.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2.结合市场某类产品,分析当代中国设计与国外设计的差距,以及问题 出现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三章国外古代设计 (一)目的奥要求 认识古罗马设计、文艺复兴时期设计的特点:掌握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 异同:了解欧洲中世纪对世界设计有力和不利的影响以及18、19世纪的设计与 设计改革方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埃及的设计 第二节古希腊的设计 第三节古罗马的设计 第四节欧洲中世纪的设计 (三)思考与实践 回顾国内外古代设计史,对设计发展脉络的体会,分析我们应该如何面 对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与设计 (一)目的與要求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手工艺设计特色及设计内容;了解中 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第三节 古代中国工艺设计 (三)思考与实践 1.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2. 结合市场某类产品,分析当代中国设计与国外设计的差距,以及问题 出现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三章 国外古代设计 (一)目的與要求 认识古罗马设计、文艺复兴时期设计的特点;掌握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 异同;了解欧洲中世纪对世界设计有力和不利的影响以及 18、19 世纪的设计与 设计改革方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埃及的设计 第二节 古希腊的设计 第三节 古罗马的设计 第四节 欧洲中世纪的设计 (三)思考与实践 回顾国内外古代设计史, 对设计发展脉络的体会,分析我们应该如何面 对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章19世纪前后的设计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微及风格的异同:理解结合标准化思想与设 计的利弊。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欧洲18世纪的设计风格 第二节美国机械化设计与制造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标准化思想与标准化设计 (三)思考与实践 分析美因机械化设计与制造体系的出现的意义,对设计工作的启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五章工艺美术运动(1850~1910年)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工艺美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认识工艺美术运动中英美代表性人物及其设 计风格;掌握经典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与起源 第二节1851年的水品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第三节拉斯金的设计思想与莫里斯的实践 第四节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行会与设计师 第五节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第六节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与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分析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章 19 世纪前后的设计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微及风格的异同;理解结合标准化思想与设 计的利弊。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欧洲 18 世纪的设计风格 第二节 美国机械化设计与制造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标准化思想与标准化设计 (三)思考与实践 分析美国机械化设计与制造体系的出现的意义,对设计工作的启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五章 工艺美术运动(1850~1910年)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工艺美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认识工艺美术运动中英美代表性人物及其设 计风格;掌握经典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与起源 第二节 1851 年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第三节 拉斯金的设计思想与莫里斯的实践 第四节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行会与设计师 第五节 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第六节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与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分析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六章新艺术运动(1880~1910年) (一)目的與要求 掌握新艺术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典型特征:了解新艺术运动的成败及 其对后世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艺术运动的背景与起源 第二节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第三节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第四节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与安东尼·高迪 第五节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的作用与意义 (三)思老与实践 分析为什么新艺术运动在现代设计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七章机器美学(1900~1930年)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机器美学思潮的发展历史背景:理解功能主义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 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北美地区的机器美学思潮与芝加哥学派 第二节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三节欧洲的机器美学思潮及其代表流派 第四节功能主义 第五节现代主义设计 第六节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第七节机器美学的地位与作用 (三)思考与实践 分析机器美学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六章 新艺术运动(1880~1910 年) (一)目的與要求 掌握新艺术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典型特征;了解新艺术运动的成败及 其对后世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与起源 第二节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第三节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第四节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与安东尼・高迪 第五节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 第六节 新艺术运动的作用与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分析为什么新艺术运动在现代设计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取集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报告讨论、提供互动的方法提高 传播知识的效率。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演示手段辅助教学。 第七章 机器美学(1900~1930年)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机器美学思潮的发展历史背景;理解功能主义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 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北美地区的机器美学思潮与芝加哥学派 第二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三节 欧洲的机器美学思潮及其代表流派 第四节 功能主义 第五节 现代主义设计 第六节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第七节 机器美学的地位与作用 (三)思考与实践 分析机器美学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