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阅卷·手记 来自高考阅卷现场的报告 技巧不清,特色不明 (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原文见本节“真题探究”)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语言赏析,应该从修辞、句式的角度进行;描写方法,则应从心理描写、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进行 错因分析阅卷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弄不清楚答题的角度,不知道语言特色从何处突 破,以至于乱答一气,丢分严重。 除此之外,小说叙事手法也属于写作技巧的范畴,也应该牢牢掌握。 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溆。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②倒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 象,突出中心。 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纠错体验 点寰政,颧他嵴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必须作出端舞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他耳边飘过,他眼里慢慢泛 起泪水。算算从6岁学小提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小提琴。连他自己都 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矩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 拉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他拉小提琴的缺点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小提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小 提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的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
技巧不清,特色不明 (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原文见本节“真题探究”)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语言赏析,应该从修辞、句式的角度进行;描写方法,则应从心理描写、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进行。 错因分析 阅卷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弄不清楚答题的角度,不知道语言特色从何处突 破,以至于乱答一气,丢分严重。 除此之外,小说叙事手法也属于写作技巧的范畴,也应该牢牢掌握。 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 象,突出中心。 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对点突破,强化矫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必须作出选择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他耳边飘过,他眼里慢慢泛 起泪水。算算从 6 岁学小提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小提琴。连他自己都 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矩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 拉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他拉小提琴的缺点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小提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小 提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的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
为什么父母要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 多年来,练不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但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 比如说,为什么父亲在家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 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所以想趁父亲不在家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 时候,每天除了上学,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也不能幸免。他也曾 上台表演,也参加过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对小提琴产生感 情。一开始拉琴,一种忧郁就从心底浸漫过来,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很多老师都 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琴声,那他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存 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 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信心,认为他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只 要将他的心态调整过来,他就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直到他从音乐学院附中考入音乐学院, 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音乐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 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 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 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 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拔奏,悅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 琴童哀求抗争的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这不是什么名曲,也不是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 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 来,拉得那样忘情。他泪如雨下,就连在座的老师们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 发麻,琴弓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 咚 ⑧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音乐学院最有身份的考教授鼓 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老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
为什么父母要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 多年来,练不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但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 比如说,为什么父亲在家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 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所以想趁父亲不在家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 时候,每天除了上学,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也不能幸免。他也曾 上台表演,也参加过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对小提琴产生感 情。一开始拉琴,一种忧郁就从心底浸漫过来,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很多老师都 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琴声,那他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存 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 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信心,认为他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只 要将他的心态调整过来,他就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直到他从音乐学院附中考入音乐学院, 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音乐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 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 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 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 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 琴童哀求抗争的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这不是什么名曲,也不是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 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 来,拉得那样忘情。他泪如雨下,就连在座的老师们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 发麻,琴弓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⑥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音乐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 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老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