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脱水、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难点:液体疗法方案和具体实施:(四)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挂图、幻灯片、临床见习、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讨论(五)需要注意的问题讲解时注重特点,把液体疗法原则、措施和临床实例相结合。(六)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1、小儿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2、液体疗法的原则及具体实施。方式:多选题、笔试。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第一节营养基础第二节婴儿喂养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儿营养物质代谢特点2、熟悉婴儿营养需要量(热能、水)熟悉各种喂养方法的优缺点;3、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奶粉配制、牛乳配制方法及计算;4、掌握辅食添加的原则。(二)教学内容1、小儿营养物质的代谢特点包括小儿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分5方面:2、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注意事项;3、人工喂养包括牛奶制品配制及计算,奶粉的配制:4、辅助食品的添加及原则。(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母乳喂养的优点。(四)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辅助教学,临床见习,幻灯片等。(五)需要注意的问题母乳喂养的优点归纳重点讲解并与牛乳比较性讲解。(六)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1、母乳喂养的优点:2、牛奶制品的配制:3、辅食添加的原则方式:多选题、笔试。6
6 重点:脱水、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难点:液体疗法方案和具体实施: (四)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挂图、幻灯片、临床见习、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讨论。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讲解时注重特点,把液体疗法原则、措施和临床实例相结合。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1、小儿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2、液体疗法的原则及具体实施。 方式:多选题、笔试。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节 营养基础 第二节 婴儿喂养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小儿营养物质代谢特点 2、 熟悉婴儿营养需要量(热能、水)熟悉各种喂养方法的优缺点; 3、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奶粉配制、牛乳配制方法及计算; 4、掌握辅食添加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 1、小儿营养物质的代谢特点 包括小儿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分 5 方面; 2、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注意事项; 3、人工喂养 包括牛奶制品配制及计算,奶粉的配制; 4、辅助食品的添加及原则。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母乳喂养的优点。 (四)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辅助教学,临床见习,幻灯片等。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母乳喂养的优点归纳重点讲解并与牛乳比较性讲解。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1、母乳喂养的优点: 2、牛奶制品的配制: 3、辅食添加的原则 方式:多选题、笔试
第五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一、维生素D缺乏性伺倭病(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及体内转化、生理功能:2、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伺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3、掌握本病临床表现的分期、诊断标准及治疗及预防。(二)教学内容I、维生素D的来源及转化(重点在肝脏、肾脏的羟化过程);2、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3、维生素D缺乏性伺病的诊断、鉴别诊断;4、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初级、激期)治疗及各期预防措施;(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难点:本病的发病机制。(四)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授课、多媒体教学课件、视听教材VCD、临床见习典型病例。(五)需要注意的问题本病发病机制中需强调甲状旁腺功能代偿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的联系。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发病机制的不同。(六)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维生素D缺乏性伺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式:多选题、笔试。第五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2、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3、熟悉生素D缺乏性手足插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二)教学内容I、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插症的临床表现、(隐匿型、典型发作)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描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7
7 第五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 一、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维生素 D 的来源及体内转化、生理功能; 2、熟悉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3、掌握本病临床表现的分期、诊断标准及治疗及预防。 (二)教学内容 l、维生素 D 的来源及转化(重点在肝脏、肾脏的羟化过程); 2、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3、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鉴别诊断; 4、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初级、激期)治疗及各期预防措施;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难点:本病的发病机制。 (四)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多媒体教学课件、视听教材 VCD、临床见习典型病例。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病发病机制中需强调甲状旁腺功能代偿与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联系。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病机制的不同。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方式:多选题、笔试。 第五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 二、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2、掌握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 熟悉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l、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2、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隐匿型、典型发作) 3、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难点:本病的发病机制。(四)使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图表。理论授课、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临床见习、(五)需要注意的问本病发病机制中需强调甲状旁腺功能代偿与维生素D缺乏性楼病发病机制的不同。(六)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多选题,笔试第六节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一)教学目标1、了解营养不良的病因、病理;2、熟悉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3、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度诊断及营养不良的治疗。(二)教学内容1、营养不良的病因(包括喂养因素)2、营养不良的病理和病理生理:(疾病因素)3、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含临床分度)4、营养不良的治疗。(三)教学重点及难点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四)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临床见习,幻灯片。(五)需要注意的问题列表显示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分度不同临床治疗原则不同。(六)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1、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包括临床分度标准;2、营养不良的治疗。方式:多选题、笔试。8
8 难点:本病的发病机制。 (四)使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临床见习、 图表。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病发病机制中需强调甲状旁腺功能代偿与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机制的 不同。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1、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2、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方式:多选题,笔试 第六节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不良的病因、病理; 2、熟悉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 3、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度诊断及营养不良的治疗。 (二)教学内容 1、营养不良的病因(包括喂养因素) 2、营养不良的病理和病理生理:(疾病因素) 3、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含临床分度) 4、营养不良的治疗。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 (四)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临床见习,幻灯片。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列表显示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分度不同临床治疗原则不同。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1、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包括临床分度标准; 2、营养不良的治疗。 方式:多选题、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