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植物完全不同,产地加工相同 B.原植物有一种相同,产地加工相同 C.原植物有一种相同,产地加工不同D.原植物完全相同,产地加工不同 E.原植物完全不同,产地加工不同 29.具有“糟皮粉渣”特征的药材是 A.太子参 B.草乌 C.赤芍 D.黄连 E.防己 30.除哪项外均为味连的性状特征 A多单枝,圆柱形,“过桥”长 B.表面黄褐色,有结节状隆起及须根痕 C.断面不整齐,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 D.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E.气微,味极苦 31.黄连粉末镜检可见 A.长方形鳞叶表皮细胞及草酸钙方晶 B.直径较大的具缘纹孔导管及木纤维 C.鲜黄色石细胞及纤维 D.黄色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 E.黄色石细胞及草酸钙针晶 32.黄连的特征性成分是 A.表小檗碱B.黄连碱、小檗碱 C.巴马亭D.黄连碱、药根碱E.木兰碱 33.黄连粉末加95%乙醇1~2滴及30%的硝酸1滴,镜检可见 A.石细胞呈红色 B.中柱鞘纤维呈红色 C.木纤维呈红色 D.有黄色针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E.无变化 34.防己的主成分是 A.黄酮类化合物B.三萜皂苷C.多种异喹啉生物碱D.蒽醌类化合物E.内酯类化合物 35.防己中具有镇痛、抗炎、降压等作用的成分是 A多种异喹林生物碱B.去氢防己碱C防己喹啉碱 D.粉防己碱 E.轮环藤季铵碱 36.延胡索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A.唇形科,根茎 B.百合科,块根 C.毛茛科,根 D.罂粟科,块茎 E.豆科,块根 37.延胡索中镇痛、镇静的有效成分是 A.延胡索甲素B.延胡索乙素C.延胡索丙素D.延胡索丁素E.延胡索戊素 38.甘草的药用部位是 A.块茎B.根 C.根茎 D.根及根茎 E.块根
A.原植物完全不同,产地加工相同 B.原植物有一种相同,产地加工相同 C.原植物有一种相同,产地加工不同 D.原植物完全相同,产地加工不同 E.原植物完全不同,产地加工不同 29. 具有“糟皮粉渣”特征的药材是 A.太子参 B.草乌 C.赤芍 D.黄连 E.防己 30. 除哪项外均为味连的性状特征 A.多单枝,圆柱形,“过桥”长 B.表面黄褐色,有结节状隆起及须根痕 C.断面不整齐,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 D.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 E.气微,味极苦 31.黄连粉末镜检可见 A.长方形鳞叶表皮细胞及草酸钙方晶 B. 直径较大的具缘纹孔导管及木纤维 C. 鲜黄色石细胞及纤维 D.黄色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 E.黄色石细胞及草酸钙针晶 32.黄连的特征性成分是 A.表小檗碱 B.黄连碱、小檗碱 C.巴马亭 D.黄连碱、药根碱 E.木兰碱 33.黄连粉末加95%乙醇1~2滴及30%的硝酸1滴,镜检可见 A. 石细胞呈红色 B. 中柱鞘纤维呈红色 C. 木纤维呈红色 D. 有黄色针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E. 无变化 34.防已的主成分是 A.黄酮类化合物 B.三萜皂苷 C.多种异喹啉生物碱 D.蒽醌类化合物 E.内酯类化合物 35. 防己中具有镇痛、抗炎、降压等作用的成分是 A.多种异喹林生物碱 B.去氢防己碱 C.防己喹啉碱 D.粉防己碱 E.轮环藤季铵碱 36.延胡索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A.唇形科,根茎 B.百合科,块根 C.毛茛科,根 D.罂粟科,块茎 E.豆科,块根 37. 延胡索中镇痛、镇静的有效成分是 A. 延胡索甲素 B. 延胡索乙素 C. 延胡索丙素 D. 延胡索丁素 E. 延胡索戊素 38.甘草的药用部位是 A.块茎 B.根 C.根茎 D.根及根茎 E.块根
39.甘草的主产地是 A.福建、山东 B.山西、河北 C.内蒙、甘肃、新疆 D.辽宁、吉林、黑龙江 E.浙江、安徽 40.甘草的粉末中可见 A.石细胞和晶纤维 B.网纹导管和石细胞 C.韧皮纤维和石细胞 D.晶纤维和具缘纹孔导管 E.草酸钙方晶和石细胞 41.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 B.内酯类、生物碱类等化合物 C.皂苷类化合物 D.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E.萜类和鞣质类等化合物 42.甘草的甜味成分是 A.甘草次酸B.甘草苷 C.异甘草苷D.甘草酸的钾、钙盐E.甘草次酸甲酯 43.黄芪的气味为 A.气微,味苦,有豆腥气 B.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C.气微,味甘 D.气香,味苦,有豆腥气 E.气微香,味淡 44.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挥发油和生物碱 B.皂苷类、黄酮类及多糖 C.生物碱和甾醇类 D.生物碱和多糖 E.内酯及香豆素 45.黄芪中增强免疫活性的成分是 A.皂苷类成分 B.黄酮类成分 C.多糖类 D.多种有机酸 E.甜菜碱 46.以下哪味中药不是来源于豆科 A.地榆B.葛根 C.苦参 D.山豆根 E.黄芪 47.下列哪项不是生晒参的性状鉴别特点 A.上部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 B.根茎细长,上部具多数密集的茎痕 C.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 D.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 E.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48.红参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A.去须根、晒干 B.去须根、烘干 C.去须根、蒸后晒干和烘干 D.不去须根、晒干 E.不去须根、晒干和烘干 49.人参、西洋参与三七韧皮部中的分泌组织是 A.油室 B.乳管 C.树脂道 D.油管 E.间隙腺毛
39.甘草的主产地是 A. 福建、山东 B.山西、河北 C.内蒙、甘肃、新疆 D.辽宁、吉林、黑龙江 E.浙江、安徽 40.甘草的粉末中可见 A.石细胞和晶纤维 B.网纹导管和石细胞 C.韧皮纤维和石细胞 D.晶纤维和具缘纹孔导管 E.草酸钙方晶和石细胞 41.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 B.内酯类、生物碱类等化合物 C.皂苷类化合物 D.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 E.萜类和鞣质类等化合物 42.甘草的甜味成分是 A.甘草次酸 B.甘草苷 C.异甘草苷 D.甘草酸的钾、钙盐 E.甘草次酸甲酯 43. 黄芪的气味为 A. 气微,味苦,有豆腥气 B.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C. 气微,味甘 D. 气香,味苦,有豆腥气 E. 气微香,味淡 44.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挥发油和生物碱 B.皂苷类、黄酮类及多糖 C.生物碱和甾醇类 D.生物碱和多糖 E.内酯及香豆素 45. 黄芪中增强免疫活性的成分是 A. 皂苷类成分 B. 黄酮类成分 C. 多糖类 D. 多种有机酸 E. 甜菜碱 46. 以下哪味中药不是来源于豆科 A.地榆 B.葛根 C.苦参 D.山豆根 E.黄芪 47. 下列哪项不是生晒参的性状鉴别特点 A.上部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 B.根茎细长,上部具多数密集的茎痕 C.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 D.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 E.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48. 红参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A. 去须根、晒干 B. 去须根、烘干 C. 去须根、蒸后晒干和烘干 D. 不去须根、晒干 E. 不去须根、晒干和烘干 49.人参、西洋参与三七韧皮部中的分泌组织是 A.油室 B.乳管 C.树脂道 D.油管 E.间隙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