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中外小提琴曲:2.小提琴协奏曲代表作品:贝多芬《D大调小提 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 奏曲》第二乐意 、陈钢、何占豪《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教学要求:1 了解音乐家的生平经历和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熟悉 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六章:组曲 (2学时) 教学内容:1.组曲:2.组曲代表作品:圣一桑的《动物狂欢节》:格里格 的《培尔 金特》 教学要求:1.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了解相关音乐作品的结构和 特点:3.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七章:序曲部分 (2学时) 教学内容:1.序曲:2.序曲代表作品: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 廉·退尔》的序曲、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的序曲等、比才《卡门序 曲》、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教学要求:1.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八音,宝内乐 (4学时) 教学内容:1,室内乐:2.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3.柴科夫斯基的《如 歌的行板》 教学要求:1.掌握相关音乐家的生平创作,及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了 解相关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3.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九章: 交响乐及歌剧、舞剧、音乐剧 (8学时) 教学内容: 1.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 2.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 3,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 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4.比才《歌剧“卡门”四 5.音乐剧《猫》 6.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 教学要求: 1.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2.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 讲授、欣赏、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1.除上述课程内容外, 可随机安排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上学生白洗音乐 内容,并自备讲稿 到课堂上来给大家共同赏析,以增强课程的互动性,鼓励学 生的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 2.上述音响资料会因课程时间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6
16 教学内容:中外小提琴曲;2.小提琴协奏曲代表作品:贝多芬《D 大调小提 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D 大调小提琴协 奏曲》第一乐章、陈钢、何占豪《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教学要求:1.了解音乐家的生平经历和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熟悉 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六章:组曲 (2 学时) 教学内容:1.组曲;2.组曲代表作品: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格里格 的《培尔·金特》 教学要求:1.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了解相关音乐作品的结构和 特点;3.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七章:序曲部分 (2 学时) 教学内容:1.序曲;2.序曲代表作品: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 廉·退尔》的序曲、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的序曲等、比才《卡门序 曲》、柴可夫斯基《1812 序曲》 教学要求:1.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八章:室内乐 (4 学时) 教学内容:1.室内乐;2.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3.柴科夫斯基的《如 歌的行板》 教学要求:1.掌握相关音乐家的生平创作,及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2.了 解相关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3.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讨论 第九章:交响乐及歌剧、舞剧、音乐剧 (8 学时) 教学内容: 1.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 2.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 3.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 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4.比才《歌剧“卡门”》 5.音乐剧《猫》 6.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 教学要求: 1.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2.熟悉相关音乐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 讲授、欣赏、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1.除上述课程内容外,可随机安排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选音乐 内容,并自备讲稿带到课堂上来给大家共同赏析,以增强课程的互动性,鼓励学 生的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 2.上述音响资料会因课程时间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四、考核方式 里程为3》学时期末的老核的平用笙形式行,根所学内容,洗取 相应音乐作品,采用研究性论文形式,题目自拟,限于一周内完成,论文要求 800字左右。 结业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50%)+平时成绩(50%)按五级分制纪录。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及课堂表现等。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史红彬编著 《走进音乐圣殿一一倾听交响音乐》中国文联出版 社,2004年. 2.主要参考书: 冯伯阳主编。《音乐作品欣赏导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许民编著.《音乐作品欣赏实用教程》(上、下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撰写人:史红彬 审核人:张红兵 课程负责人:史红彬 17
17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 32 学时,期末的考核均采用笔答形式进行,根据所学内容,选取 相应音乐作品,采用研究性论文形式,题目自拟,限于一周内完成,论文要求 800 字左右。 结业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50%)+平时成绩(50%)按五级分制纪录。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及课堂表现等。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史红彬编著.《走进音乐圣殿——倾听交响音乐》.中国文联出版 社,2004 年. 2.主要参考书: 冯伯阳主编.《音乐作品欣赏导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年. 许民编著.《音乐作品欣赏实用教程》(上、下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撰写人:史红彬 审核人:张红兵 课程负责人:史红彬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理程举别.专业址 课程性质 必修 英文名称:Design and Sketch 总学时:64 讲授学时:16实训学时:48 学分:25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服装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艺术前沿基础课程,是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的基本训练方法。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能力,是表达设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 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是设计师必备的专业设计表现技能。 计去墙理 程教学要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培养学生造型和创意的思 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艺术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包含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审美 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方面则是徒手绘画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三方面是创意思维 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系列的课题训练, 理论进樱 、作品赏析、写生辅导、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 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概念认知 方法体 ,能力培养 段教学过程中获 取设计素描课程所给予的设计营养,完成从素描走向设计的任务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结构基础练习(8学时) 教学内容:以设计意识为核心,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 表现塑造对 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使画面形成 一种具有节奏 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 教学要求:训练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解构能力,逐步从传统素描的明暗造型转 向结构素描的线造型,画面效果倾向构成和平面化.激发学生设计意识。.熟悉线 条的表现能力,利用线的变化突出形体的变化和节奏。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和 理性上对乡 构 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指导写生。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二章形体演化练习(8学时) 教学内容: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从设计画面 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 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 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对形体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理解和分析形体的内在结构,学 会由繁到简的表现形体。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三意图形关系练习(8学时) 数学内容 破形体正常的空间结构关系、图形图底关系、疏密关系、主次 关系、节奏关系等。用不同的新的视点和图形元素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主观感 受。(1)几何图形训练(2)边缘图形训练(3)图形的感受。 教学要求:学生能在画面中安排好形体与形体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画面的主 18
18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Design and Sketch 总学时:64 讲授学时:16 实训学时:48 学分:2.5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服装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艺术前沿基础课程,是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的基本训练方法。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能力,是表达设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 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是设计师必备的专业设计表现技能。设计素描课 程教学要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培养学生造型和创意的思 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艺术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包含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审美 鉴赏能力的提高,二方面则是徒手绘画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三方面是创意思维 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系列的课题训练、 理论讲授、作品赏析、写生辅导、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 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概念认知、方法体验、能力培养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中获 取设计素描课程所给予的设计营养,完成从素描走向设计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结构基础练习(8 学时) 教学内容:以设计意识为核心,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 表现塑造对象,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 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 教学要求:训练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解构能力,逐步从传统素描的明暗造型转 向结构素描的线造型,画面效果倾向构成和平面化.激发学生设计意识.熟悉线 条的表现能力,利用线的变化突出形体的变化和节奏。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和 理性上对结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指导写生。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二章 形体演化练习(8 学时) 教学内容: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从设计画面 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 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 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对形体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理解和分析形体的内在结构,学 会由繁到简的表现形体。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三章 图形关系练习(8 学时) 教学内容:打破形体正常的空间结构关系、图形图底关系、疏密关系、主次 关系、节奏关系等。用不同的新的视点和图形元素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主观感 受。(1) 几何图形训练(2) 边缘图形训练(3)图形的感受。 教学要求:学生能在画面中安排好形体与形体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画面的主
次虚实关系,能将画面的要素作新的构成安排,并很好运用到设计作品练习中」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四章图形语言练习(8学时) 教学内容:图形语言偏向于直观和形象,利用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做相应练 习,可以强化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如:用图形表达心理感受:高兴、悲伤等。 用图形表达梦境,用图形表达春夏秋冬等。用元素来构成画面,强调符号的象征 意义。 教学要求:学生在素描的练习中不断体会和领悟到图形的实践意义,并逐步 提高对图形的观看与表达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五章形体具象描绘(16学时) 教学内容:局部写真、物体外部肌理的写实训练。质感的表达。综合材料的 素描表达。 教学要求: 锻炼比较扎实的形体刻画能力,较强的写实、肌理、质感表达 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六意选择性创作素描练习(16学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因美术教学需大量的技能训练,课后需安排素描写生和素描临摹实践环节。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30% 出勤:5分 作业进行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表现:10分 完成课党作业·15分 (2)课程作业考核:70% 。考核方式以集体打分的形式进行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董春欣.设计素描。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刘建平.现代素描.上海:上海人民美术版,1998 撰写人:巨德辉 审核人:谢天 课程负责人:巨德辉
19 次虚实关系,能将画面的要素作新的构成安排,并很好运用到设计作品练习中。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四章 图形语言练习(8 学时) 教学内容:图形语言偏向于直观和形象,利用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做相应练 习,可以强化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如:用图形表达心理感受:高兴、悲伤等。 用图形表达梦境,用图形表达春夏秋冬等。用元素来构成画面,强调符号的象征 意义。 教学要求:学生在素描的练习中不断体会和领悟到图形的实践意义,并逐步 提高对图形的观看与表达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五章 形体具象描绘(16 学时) 教学内容:局部写真、物体外部肌理的写实训练。质感的表达。综合材料的 素描表达。 教学要求: 锻炼比较扎实的形体刻画能力,较强的写实、肌理、质感表达 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六章 选择性创作素描练习(16 学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因美术教学需大量的技能训练,课后需安排素描写生和素描临摹实践环节。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30% 出勤:5 分 作业进行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表现:10 分 完成课堂作业:15 分 (2)课程作业考核:70%。考核方式以集体打分的形式进行。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董春欣.设计素描.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刘建平.现代素描.上海:上海人民美术版,1998. 撰写人:巨德辉 审核人:谢天 课程负责人:巨德辉
《设计色彩》教学大纲 理程举别.专业址 课程性质 必修 英文名称:Design and Color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16实训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 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课程简介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了解掌握色彩造型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学生将特定的物 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 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 。系统 地认识和学习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 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培养色彩观察感受表现能力,开拓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为艺术设计打下色彩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常规写实性写生(8学时) 教学内容: 从理论上研究色彩的形成 、变化、情感、属性等 了解色彩的 物理性、色彩的冷暖性、色彩的基本要素以及色彩的色调、色彩的自然空间关系 等等。2.以常规的写生练习来夯实理论的基础。印证并掌握物象的空间色彩关系, 色彩的调配、色彩的表现力以及色彩各方面的物理属性。以光色原理的学习为主 线,把色彩的诸多因素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课题。 ①以明度为主的课题 ②以色相为主的课题 ③以冷暖为主的课题: ④色块的丰富性因素 ⑤主观鱼彩的初步探讨 学要求:在实际写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色彩研 究方法及用色彩塑造物象的技法,进而提高自身对色彩感觉的敏锐力、色彩捕捉 能力,提高眼、手、 脑的协调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课外实践、教师示范 第二章归纳概括性写生(8学时) 教学内容:通过新的写生方式,以归纳概括的表现手段,获取对装饰性色彩 的认识和把握,将对自然环境色彩的写实性表现转换到对自然色彩的装饰性表现 上米。 1、化繁为简:要求学生对纷乱无章的物象之形、色进行次序化、条理化的 归纳处理,在不违反光色关系的前提下,对物象复杂细微的明暗和色彩通过概 括、提炼、归类的处理.并结合艺术形式语言的特占加以表现,使其形象更加实 出、画面主题更加鲜明 2、整理有序:为了画面艺术效果的考虑和需要,对所要描绘的对象,在画 面中进行刻意的整理、概括,使画面物象组合更有序、更合理、更具艺术性,以 求达到培养学生更强的艺术概括能力、对画面诸因素的驾驭能力
20 《设计色彩》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Design and Color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16 实训学时:32 学分: 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了解掌握色彩造型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学生将特定的物 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系统 地认识和学习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 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培养色彩观察感受表现能力,开拓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为艺术设计打下色彩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常规写实性写生(8 学时) 教学内容:1.从理论上研究色彩的形成、变化、情感、属性等。了解色彩的 物理性、色彩的冷暖性、色彩的基本要素以及色彩的色调、色彩的自然空间关系 等等。2.以常规的写生练习来夯实理论的基础。印证并掌握物象的空间色彩关系, 色彩的调配、色彩的表现力以及色彩各方面的物理属性。以光色原理的学习为主 线,把色彩的诸多因素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课题。 ①以明度为主的课题; ②以色相为主的课题; ③以冷暖为主的课题; ④色块的丰富性因素; ⑤主观色彩的初步探讨。 教学要求:在实际写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色彩研 究方法及用色彩塑造物象的技法,进而提高自身对色彩感觉的敏锐力、色彩捕捉 能力,提高眼、手、脑的协调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课外实践、教师示范 第二章 归纳概括性写生(8 学时) 教学内容:通过新的写生方式,以归纳概括的表现手段,获取对装饰性色彩 的认识和把握,将对自然环境色彩的写实性表现转换到对自然色彩的装饰性表现 上来。 1、化繁为简:要求学生对纷乱无章的物象之形、色进行次序化、条理化的 归纳处理,在不违反光色关系的前提下,对物 象复杂细微的明暗和色彩通过概 括、提炼、归类的处理,并结合艺术形式语言的特点加以表现,使其形象更加突 出、画面主题更加鲜明。 2、整理有序:为了画面艺术效果的考虑和需要,对所要描绘的对象,在画 面中进行刻意的整理、概括,使画面物象组合更有序、更合理、更具艺术性,以 求达到培养学生更强的艺术概括能力、对画面诸因素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