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2 《中外舞蹈史》教学大纲…4 《乐理视唱》教学大纲...9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学大纲. 12 《舞蹈作品赏析》教学大纲…15 《芭蕾舞基训》教学大纲. 19 《中因古典舞基训》教学大纲..…24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28 《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31 《现代舞及编舞技法》教学大纲.】 …35 《中国古典舞素材》教学大纲 ....39 《教学剧目》教学大纲...42 《外国代表性舞蹈》教学大纲..45 《流行舞蹈》教学大纲…47 《化妆》教学大纲.… …52 《舞美与服饰》教学大纲. ...54 《音乐曲式与欣赏》教学大纲. .56 《当代教育学》教学大纲.…59 《美术精品赏析》教学大纲。 6] 《舞蹈心理学》教学大纲…68 《舞蹈教学法1》教学大纲. ...71 《舞蹈教学法2》教学大纲..77 《舞台表演实我》教学大纲....79 《人体结构与体能训练》教学大纲.…85 《艺术实践1/2/3/4》教学大纲..87 《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创新教育》教学大纲..95
1 目 录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2 《中外舞蹈史》教学大纲..............................................4 《乐理视唱》教学大纲................................................9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学大纲.......................................12 《舞蹈作品赏析》教学大纲...........................................15 《芭蕾舞基训》教学大纲.............................................19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学大纲.........................................24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28 《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31 《现代舞及编舞技法》教学大纲.......................................35 《中国古典舞素材》教学大纲.........................................39 《教学剧目》教学大纲...............................................42 《外国代表性舞蹈》教学大纲.........................................45 《流行舞蹈》教学大纲...............................................47 《化妆》教学大纲...................................................52 《舞美与服饰》教学大纲.............................................54 《音乐曲式与欣赏》教学大纲.........................................56 《当代教育学》教学大纲.............................................59 《美术精品赏析》教学大纲...........................................61 《舞蹈心理学》教学大纲.............................................68 《舞蹈教学法 1》教学大纲 ...........................................71 《舞蹈教学法 2》教学大纲 ...........................................77 《舞台表演实践》教学大纲...........................................79 《人体结构与体能训练》教学大纲.....................................85 《艺术实践 1/2/3/4》教学大纲 .......................................87 《毕业论文》教学大纲...............................................89 《创新教育》教学大纲...............................................95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of arts 总学时:28学时 讲授学时:28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文艺编导、舞蹈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简介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 就是艺术理论。它简明概括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概述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 象,探索和揭 各种艺术的基本规律, 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研究艺术 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课程共分六个部分:①艺术的本质特征:②艺术的门 类划分:③艺术的发生与发展:④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⑤艺术作品:⑥ 艺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 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 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 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4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 渗透的关系, 以及艺 术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特征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概论的主要框架结构,掌握艺术的本质特征,了解以往 研究中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理论,理解艺术与政治、宗教、经济、道德、哲学之 间的关系。学握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二章: 艺术发展论(4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起源的几种理论、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实践与艺术的 起源、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起源的学说:幕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掌握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了解艺术发展规律(他律性和自律性),理解艺术的民族 性与世界性的相石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与 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三章:艺术门类论(6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各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 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艺术门类的划分标准,掌握五大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理解 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 关系和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5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家的涵义、艺术家的修养、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
2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of arts 总学时:28 学时 讲授学时:28 学时 学分:2 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文艺编导、舞蹈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简介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 就是艺术理论。它简明概括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概述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 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的基本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研究艺术 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课程共分六个部分:①艺术的本质特征;②艺术的门 类划分;③艺术的发生与发展;④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⑤艺术作品;⑥ 艺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 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 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 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4 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 渗透的关系,以及艺术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特征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概论的主要框架结构,掌握艺术的本质特征,了解以往 研究中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理论,理解艺术与政治、宗教、经济、道德、哲学之 间的关系。掌握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二章:艺术发展论(4 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起源的几种理论、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实践与艺术的 起源、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起源的学说:摹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掌握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了解艺术发展规律(他律性和自律性),理解艺术的民族 性与世界性的相互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三章:艺术门类论(6 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各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 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艺术门类的划分标准,掌握五大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理解 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5 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家的涵义、艺术家的修养、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
创作过程及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艺术创作方法、流派、与艺术思潮。 教学要求,了解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艺术创作的主要 作方法,对各种创作主张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的创作方法的正确认识 解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的基础知识。理解艺术家的概 念,了解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与能力,了解什么是艺术创作。掌握艺术创作中 的三个阶段:艺术体哈、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了解梦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些最基 木的心理活动因素。重点堂据形象思维定义、特点以及与抽象思维的异同,明白 它们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相互作用 授课方式 讲授与艺 术作 品赏析相结合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5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和意境。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作品的定义,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情况。了解艺术作品 的构成因素有:内容、形式 、题材、结构、 手法等等。特别使学生掌握艺 术作品里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再现与表现的关系。掌握艺 术作品层次的具体内容、艺术意蕴及其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4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艺术的审美 功能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的区别,了解艺术传播的基本方式, 主要因素等等。掌握艺术批评的基础知识,能够简单的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批 评。了解艺术欣赏的一般性过程:准备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了解艺术传 播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接受者、传播效果。通过 学习 ,掌握艺术批 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重点掌握艺术批评的作用在于正确评价 艺术作品的价值,使学生能够简单的进行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1.学期中间根据所学内容组织两次关于艺术的课堂讨论 2.提交一篇艺术作品评论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出勤:满勤为30分。旷课五次(含五次)以上取消考试 资格,五次以下1次扣1分:艺术评论:70分: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 2.期末考核:70%。撰写一篇论文。论文内容为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五,教材乃主要参老考书 1.教材:(1)王宏建 《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撰写人:苗苗 审核人:史红林 课程负责人:苗苗
3 创作过程及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艺术创作方法、流派、与艺术思潮。 教学要求:了解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艺术创作的主要创 作方法,对各种创作主张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的创作方法的正确认识。了解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的基础知识。理解艺术家的概 念,了解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与能力,了解什么是艺术创作。掌握艺术创作中 的三个阶段: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了解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些最基 本的心理活动因素。重点掌握形象思维定义、特点以及与抽象思维的异同,明白 它们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相互作用。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5 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和意境。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作品的定义,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情况。了解艺术作品 的构成因素有:内容、形式、主题、题材、结构、手法等等。特别使学生掌握艺 术作品里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再现与表现的关系。掌握艺 术作品层次的具体内容、艺术意蕴及其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4 学时) 教学内容: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艺术的审美 功能。 教学要求:掌握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的区别,了解艺术传播的基本方式, 主要因素等等。掌握艺术批评的基础知识,能够简单的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批 评。了解艺术欣赏的一般性过程:准备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了解艺术传 播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接受者、传播效果。通过 学习,掌握艺术批评的定义和主要特点,重点掌握艺术批评的作用在于正确评价 艺术作品的价值,使学生能够简单的进行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 授课方式: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1.学期中间根据所学内容组织两次关于艺术的课堂讨论。 2.提交一篇艺术作品评论。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出勤:满勤为 30 分。旷课五次(含五次)以上取消考试 资格,五次以下 1 次扣 1 分;艺术评论:70 分;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 2.期末考核:70%。撰写一篇论文。论文内容为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1)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撰写人:苗苗 审核人:史红彬 课程负责人:苗苗
《中外舞蹈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Dance 总学时:60学时 讲授学时:60学时 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艺术概论、乐理视唱、舞蹈作品赏析 适用专业:舞蹈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中外舞蹈史》是舞蹈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由中国舞蹈史和外国舞 蹈史两部分组成,该课程力图在历史的架构下介绍中国舞蹈在不同历史朝代和时 期的发展简况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构成特点: 而外国舞蹈史这 部分则以舞 的性质和地域的分布为构成特点,从自娱性的原始舞蹈、民间舞蹈等讲述到表演 性的宗教舞蹈、古典舞蹈等等,重点以外国主流剧场艺术的芭蕾舞和现代舞发展 史为对象,使学生利用较少的课时学习到丰富的舞蹈史学知识,为大学舞蹈教育、 教学和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史论基础。 该课程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浙进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在学生对舞蹈学识的积累 和提高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第三学年的五、六学期开设此课程。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五学期:外国舞蹈史(28学时) 第一章:绪论、自娱性舞蹈(2学时) 教学内容:舞蹈的起源与分类,原始舞蹈艺术特征,民间舞艺术特征,交谊 舞艺术特征,舞蹈个案:毛利人歌舞,印度民间舞、犹太民间舞、夏威夷民间舞, 曼波、摇滚舞、摇摆舞、吉特巴格、林蒂跳步。 教学要求:了解舞蹈的几种起源说和不同的分类法:理解原始舞、民间舞 交谊舞的不同艺术特征:理解并记忆几个舞蹈个案的发源、流传及特点。 授课方式:讲、课后思老题及白学结合 第二意 ,表演性舞蹈的艺 术特征 不同表演性舞种特征及舞蹈个案(2学时) 教学内容:表演性舞蹈的艺术特征,表演性民间舞、国标舞、古典舞的艺术 特征,不同舞种的舞蹈个案 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不同表演性舞蹈:民间舞、国标舞、古典舞的艺术特 征:了解不同表演性舞种中的舞蹈个案:印度教舞蹈、犹太教与基督教舞蹈,印 尼民间舞、西班牙民间舞,孤步舞、快步舞、恰恰、斗牛舞、牛仔舞,印度古典 舞、印尼古典舞。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三章:芭蕾概说、早期芭蕾及浪漫芭蕾(2学时) 教学内容:芭蕾概说:喜剧芭蕾、芭蕾歌剧、心理芭蕾、摇滚芭蕾、动觉概 念:早期芭蕾名家:拉芳丹、玛丽-卡玛戈、玛丽-萨莱、维斯特里父子,范尼 埃尔斯勒、卡洛塔-格里西、萨尔瓦多-维加诺、布农维尔父子:相关名词及作品 介绍:白裙芭蕾、《帕基塔》、《海盗》。 教学要求:了解相关名词解释、不同时期代表人物。 授课方式:讲授、果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4 《中外舞蹈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Dance 总学时: 60 学时 讲授学时:60 学时 学分: 4 学分 先修课程:艺术概论、乐理视唱、舞蹈作品赏析 适用专业:舞蹈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中外舞蹈史》是舞蹈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由中国舞蹈史和外国舞 蹈史两部分组成,该课程力图在历史的架构下介绍中国舞蹈在不同历史朝代和时 期的发展简况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构成特点;而外国舞蹈史这一部分则以舞蹈 的性质和地域的分布为构成特点,从自娱性的原始舞蹈、民间舞蹈等讲述到表演 性的宗教舞蹈、古典舞蹈等等,重点以外国主流剧场艺术的芭蕾舞和现代舞发展 史为对象,使学生利用较少的课时学习到丰富的舞蹈史学知识,为大学舞蹈教育、 教学和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史论基础。 该课程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在学生对舞蹈学识的积累 和提高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第三学年的五、六学期开设此课程。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五学期:外国舞蹈史 (28 学时) 第一章:绪论、自娱性舞蹈 (2 学时) 教学内容:舞蹈的起源与分类,原始舞蹈艺术特征,民间舞艺术特征,交谊 舞艺术特征,舞蹈个案:毛利人歌舞,印度民间舞、犹太民间舞、夏威夷民间舞, 曼波、摇滚舞、摇摆舞、吉特巴格、林蒂跳步。 教学要求:了解舞蹈的几种起源说和不同的分类法;理解原始舞、民间舞、 交谊舞的不同艺术特征;理解并记忆几个舞蹈个案的发源、流传及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学等结合。 第二章:表演性舞蹈的艺术特征、不同表演性舞种特征及舞蹈个案(2 学时) 教学内容:表演性舞蹈的艺术特征,表演性民间舞、国标舞、古典舞的艺术 特征,不同舞种的舞蹈个案 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不同表演性舞蹈:民间舞、国标舞、古典舞的艺术特 征;了解不同表演性舞种中的舞蹈个案:印度教舞蹈、犹太教与基督教舞蹈,印 尼民间舞、西班牙民间舞,狐步舞、快步舞、恰恰、斗牛舞、牛仔舞,印度古典 舞、印尼古典舞。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三章:芭蕾概说、早期芭蕾及浪漫芭蕾 (2 学时) 教学内容:芭蕾概说:喜剧芭蕾、芭蕾歌剧、心理芭蕾、摇滚芭蕾、动觉概 念;早期芭蕾名家:拉芳丹、玛丽-卡玛戈、玛丽-萨莱、维斯特里父子,范尼- 埃尔斯勒、卡洛塔-格里西、萨尔瓦多-维加诺、布农维尔父子;相关名词及作品 介绍:白裙芭蕾、《帕基塔》、《海盗》。 教学要求:了解相关名词解释、不同时期代表人物。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四章:古典芭蕾、现代芭蕾(早期阶段)(2学时) 教学内容:彼季帕和柴科夫斯基对古典芭蕾的贡献,古典芭蕾相关名词解释: 大双人舞、性格舞, 介绍名作《舞姬》、《睡美人》:现代芭蕾名词解释:抽象芭 蕾、戏剧芭蕾, 人物介绍:莱奥尼德-马辛、尼金斯卡、玛丽-兰伯特、恩里科 切凯蒂、瓦岗诺娃 教学要求:了解古典芭蕾相关名词,不同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五章:现代芭蕾中期及晚期阶段代表人物和作品(2学 学内容: 特 拉文斯 基对现代芭蕾发展的贡献, 人物介绍:谢尔 盖-李法、安东尼-图德、阿利西亚-阿隆索、亚历山大普希金、娜塔莉娅-马卡 洛娃、鲁道夫-努里耶夫,作品介绍:《泪泉》、《婚礼》、《丁香花园》、《卡门》等。 教学要求:了解不同阶段代表人物及著名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当代芭蕾的发展及著名人物和作品 (2受时) 教学内容:当代芭蕾的发展,代表人物介绍:克里斯多夫-布鲁斯、鲍里斯 艾夫曼、纳乔-杜阿托、詹姆斯一库德尔卡、阿娜妮娅什维丽、亚历山德拉-费丽、 达尔西-巴索尔,名作介绍:《归去来兮》、《天鹅之歌》、《红色吉赛尔》、《缓流》 《残酷的世界》。 教学要求:了解当代芭蕾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授课方式: 讲授、 课后 题及自习等 第七章:现代舞概说、美国流派现代舞从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到古典现代 舞的发展(2学时) 教学内容:现代舞基本特征,美国流派自由舞阶段的发展,早期现代舞的发 展情况,古典现代舞的发展及这一时期众多的代表人物 教学要求 解现代舞基本特征、对自由舞阶段的先驱人物有所了解,重点 了解掌握古典现代舞阶段众多代表人物及其体系和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八章:美国后现代舞阶段的发展(2学时) 教学内容:后现代舞阶段出现的各种编舞技术,著名舞蹈家及其留下的作品。 学要求:一解即兴编舞法、环境编舞法、放松技术、接触即兴法, 了解崔 士-布朗、芒克、劳拉-迪恩、洪信子等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九章:美国后后现代舞的发展(2学时) 教学内容:这一阶段出现的著名团体和舞蹈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教学要求:了解后后现代舞的由来, 了解几个著名团体,了解著名舞蹈家和 其代表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十章:德国现代舞流派的发展(2学时) 教学内容:表现派舞蹈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著名作品:舞蹈剧场的发展及 其代表人物和著名作品 了解拉班的人体动律学和舞谱、玛丽-魏格曼及无音乐舞蹈,了 解这一流派的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了解皮娜-鲍希与舞蹈剧场,了解这一流派 的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5 第四章:古典芭蕾、现代芭蕾(早期阶段) (2 学时) 教学内容:彼季帕和柴科夫斯基对古典芭蕾的贡献,古典芭蕾相关名词解释: 大双人舞、性格舞,介绍名作《舞姬》、《睡美人》;现代芭蕾名词解释:抽象芭 蕾、戏剧芭蕾,人物介绍:莱奥尼德-马辛、尼金斯卡、玛丽-兰伯特、恩里科- 切凯蒂、瓦岗诺娃 教学要求:了解古典芭蕾相关名词,不同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五章:现代芭蕾中期及晚期阶段代表人物和作品 (2 学时) 教学内容:巴兰钦与斯特拉文斯基对现代芭蕾发展的贡献,人物介绍:谢尔 盖-李法、安东尼-图德、阿利西亚-阿隆索、亚历山大-普希金、娜塔莉娅-马卡 洛娃、鲁道夫-努里耶夫,作品介绍:《泪泉》、《婚礼》、《丁香花园》、《卡门》等。 教学要求:了解不同阶段代表人物及著名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六章:当代芭蕾的发展及著名人物和作品 (2 学时) 教学内容:当代芭蕾的发展,代表人物介绍:克里斯多夫-布鲁斯、鲍里斯- 艾夫曼、纳乔-杜阿托、詹姆斯-库德尔卡、阿娜妮娅什维丽、亚历山德拉-费丽、 达尔西-巴索尔,名作介绍:《归去来兮》、《天鹅之歌》、《红色吉赛尔》、《缓流》、 《残酷的世界》。 教学要求:了解当代芭蕾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七章:现代舞概说、美国流派现代舞从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到古典现代 舞的发展 (2 学时) 教学内容:现代舞基本特征,美国流派自由舞阶段的发展,早期现代舞的发 展情况,古典现代舞的发展及这一时期众多的代表人物 教学要求:了解现代舞基本特征、对自由舞阶段的先驱人物有所了解,重点 了解掌握古典现代舞阶段众多代表人物及其体系和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八章: 美国后现代舞阶段的发展 (2 学时) 教学内容:后现代舞阶段出现的各种编舞技术,著名舞蹈家及其留下的作品。 教学要求:了解即兴编舞法、环境编舞法、放松技术、接触即兴法,了解崔 士-布朗、芒克、劳拉-迪恩、洪信子等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九章: 美国后后现代舞的发展 (2 学时) 教学内容:这一阶段出现的著名团体和舞蹈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教学要求:了解后后现代舞的由来,了解几个著名团体,了解著名舞蹈家和 其代表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 第十章:德国现代舞流派的发展 (2 学时) 教学内容:表现派舞蹈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著名作品;舞蹈剧场的发展及 其代表人物和著名作品。 教学要求:了解拉班的人体动律学和舞谱、玛丽-魏格曼及无音乐舞蹈,了 解这一流派的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了解皮娜-鲍希与舞蹈剧场,了解这一流派 的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 授课方式:讲授、课后思考题及自习等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