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鹏等:行政审批对创业的影响研究T(x,p)=E(Pxg-1)(3)-c(p)Co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行政审批程序,并支付因行政审批而发生的沉没成本。若创业者发现自身的企业家才能较低,经营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低于工资水平时,便停止创业而成为工人。与Guiso and Schivardi5的假设相似,居民的企业家才能服从一个随机分布T(x),则居民创业的概率为prob(x>x)=1-r(x)。此外,居民选择创业还受到行政审批程序数量、效率、时间的影响。如果行政审批程序数量过多、效率过低、时间过长,不仅会导致创业项目通过审批的概率下降,而且还会影响创业项目对商业机会的把握,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假设创业成功的概率为”,其中,0<<1,n为行政审批程序的数量,为行政审批的效率,两者的乘积为行政审批消耗的时间。居民决定是否创业取决于预期收益的大小。如果预期收益大于工资水平,选择创业成为企业家;如果预期收益小于工资水平,则选择成为工人。因此,居民的预期收益为:v(x;n;t;c(p))=max(1,8" [(x)+1 J-(1-8")c(p))(4)居民选择成为创业者创办企业,必须满足企业与其收益大于工人工资水平,否则不选择创业而成为工人。因此,居民选择创业将存在一个企业家才能的门槛值。当居民的企业家才能高于门槛值时,选择创业;若低于门槛值,则选择成为工人。因此,只要知道行政审批与企业家才能门槛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推断行政审批与居民创业倾向之间的关系。由此,企业家才能门槛满足:(-1 (c(g)+1)-1+e(g)E(-1)(5)Co式(5)中的关系表明,行政审批引发的沉没成本、行政审批程序数量、效率与时间均将导致居民创业过程中企业家才能门槛水平的提高。根据行政审批强度与企业家才能门槛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行政审批强度、程序数量、效率、时间与居民创业概率之间的关系:prob(x,>(e(p);n;t)0, prob(s>(c(0):n;t)0(6)ac(p)ant由式(6)可知,一方面,行政审批强度的提高增加了居民创业中支付的沉没成本,从而提高从事创业活动的企业家才能门槛,降低了居民的创业倾向;另一方面,行政审批程序的增加、效率的降低与时间的延长均将导致居民创业成功的概率降低,从而提高从事创业活动的企业家才能门槛,降低了居民的创业倾向。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行政审批强度的提高、行政审批程序数量的增加、行政审批效率的降低和行政审批时间的延长,均会导致居民创业倾向的降低,即行政审批抑制了居民的创业活力。三、研究设计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2008年营商环境报告》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1年进行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08年营商环境报告》统计了中国4个直辖市和除拉萨外的其他省会城市开办企业时完成行政审批所需的时间、成本以及最低实缴资本,本文利用这些信息度量各省份在创业方面的行政审批环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收集了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微观层面的信息,覆盖了中国除内蒙古、新疆、西藏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之外的25个省份,包含了62?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张 龙 鹏 等 : 行政 审 批 对创 业 的 影 响 研 究 〇 ■ — I 7r ( a; , 屮 ) = 昏 - c { (p ) ( 3 ) 创业 者从事 创业活动 必须通 过 一 系 列 的行 政 审批 程 序 , 并 支付 因行政 审批 而发 生 的 沉没 成本 。 若创 业 者发 现 自 身 的 企业 家才 能较 低 , 经 营企 业所 产 生 的 经济 收益 低 于工 资水平 时 , 便停止 创 业而 成为工 人 。 与 Gui s o and Sch i va rd P 51 的 假设 相 似 , 居 民 的 企 业家 才 能服从 一 个 随机分布 r ( ;〇 , 则 居 民 创 业的 概率为 此外 , 居 民 选择 创 业 还 受到 行政 审 批 程序 数量 、 效 率 、 时 间 的 影 响 。 如 果行政 审 批程 序 数 量过 多 、 效率 过低 、 时 间 过长 , 不 仅会 导致 创业 项 目 通 过 审批 的 概率 下 降 , 而 且还 会影 响创 业 项 目 对商业 机会 的 把握 , 最 终 导致 创业 失 败 。 假 设创业成 功 的 概率 为 < , 其 中 , 0 <S< 1 为 行 政 审 批 程 序 的 数 量 , 《 为 行政审批 的 效 率 , 两者 的 乘积 为行 政 审批消 耗 的 时 间 。 居 民 决定是 否 创业取决于预期 收 益 的 大 小 。 如 果 预期 收益大 于工 资 水平 , 选择创 业成 为 企业家 ; 如 果 预期 收益 小于 工资水 平 , 则选 择成为 工 人 。 因此 , 居 民 的 预 期收益 为 : ^ ( x ; n ; ? ; c ( ^ ) ) = ma x { l , 5 [ 7r ( a : ) +l ] - ( 1 - 5 ) c ( ^ ) } ( 4 ) 居 民选 择 成为创 业 者创 办企业 , 必 须满 足 企 业 与 其 收益 大 于工人 工资水平 , 否则 不选 择 创业 而 成 为 工 人。 因 此 , 居 民 选 择创业 将存在 一 个企业家 才能 的 门槛值i 。 当 居 民 的 企业家才 能 高于 门 槛值 时 , 选择 创业 ; 若低于 门 槛值 , 则 选择 成 为 工人 。 因 此 , 只 要知 道行 政审 批 与企业 家才能 门 槛之 间 的 关 系 , 就 能够 推 断行政 审批 与 居 民创 业倾 向 之间 的 关 系 。 由 此 , 企 业家 才能 门 槛 满足 : 1 j I § r [ Px  ̄ ̄ ) = ( ^ r _ 1 | ( c ( ^ ) + l ) - l +c ( ^ > ) ( 5 ) 式 ( 5 ) 中 的 关系 表 明 , 行政审 批 引 发 的 沉没 成本 、 行 政审批 程序 数量 、 效 率与 时 间 均 将导 致 居 民 创业过程 中 企 业 家才 能 门 槛 水平 的 提 高 。 根据 行政 审 批 强 度 与 企业家 才能 门 槛 值i 之 间 的关 系 , 可 以 得 到 行 政审 批强 度 、 程序 数量 、 效率 、 时 间 与 居 民创 业概 率之 间 的关 系 : d p ro b i x^x ( c ( cp ) ; n - , t ) ) n 3 prob ( ?( c ⑷ ; ? . 6^) <〇 , to <〇 ( 6 ) 由 式 ( 6 ) 可 知 , 一 方 面 , 行政 审批强 度 的 提高 增加 了 居 民 创业 中 支 付 的 沉没成 本 , 从而 提 高从事 创业活 动 的 企业 家才 能 门 槛 , 降低 了 居 民 的 创业 倾向 ; 另 一 方 面 , 行政 审批 程 序 的 增加 、 效 率的 降低 与 时间 的 延 长均 将导 致 居 民创 业成 功 的 概率 降低 , 从 而提 高从事 创业 活 动 的 企 业 家才能 门 檻 , 降 低 了居 民 的 创业 倾向 。 基 于上述 分析 , 提 出 : 假设 : 行 政 审 批强 度 的 提高 、 行 政 审批 程 序数 量 的 增 加 、 行 政审 批 效率 的 降低 和 行 政 审 批 时 间 的 延 长 , 均会 导致 居 民 创业倾向 的 降 低 , 即 行政 审 批 抑制 了居 民 的创 业 活力 。 三 、 研 究 设 计 1 . 数据 来 源 本文 数 据来 自 世界银行 《 200 8 年 营 商环 境 报告 》 和 西南 财 经 大学 中 国 家庭金 融 调 查 与 研究 中 心 20 1 1 年 进行 的 “ 中 国 家庭金 融 调查 ” ( CH FS ) 。 《20 08 年 营商环境 报告》 统计 了 中 国 4 个直辖市 和 除 拉 萨外 的 其他省会 城 市开办 企业 时完 成行政 审 批所 需 的时 间 、 成本 以 及最 低实 缴资 本 , 本文 利 用 这些 信 息度 量各 省份在创 业方面 的行 政审批 环境 。 “ 中 国 家 庭金 融调查 ” 收 集 了 20 1 1 年 中 国 家庭 金 融微观 层 面 的 信息 , 覆 盖 了 中 国 除 内 蒙 古 、 新 疆 、 西藏 和 中 国 港 澳 台 地 区 之外 的 25 个 省 份 , 包含 了 6 2
中国工业覆酒2016年第4期8438户家庭信息和29463条个体信息。剔除相关变量缺失的记录后,最终得到个体样本10476个家庭样本8436个。相对于个体样本而言,家庭样本包含了居民创业的行业,类型规模等信息,因此,本文首先利用个体样本进行基准回归与分析,然后利用家庭样本进行扩展回归与分析。对于本文的研究而言,最理想的方式是构建2011年省际行政审批变量来探讨行政审批对居民创业的影响然而,世界银行仅在2008年公布了中国分地区的行政审批信息,此后不再公布分地区的行政审批信息,因此,本文无法采用2011年的数据。由于2008一2011年中国创业方面的行政审批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改革事项間,尤其在行政审批的程序数量,时间以及成本方面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善。因此,本文依然采用《2008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数据度量中国的省际行政审批强度。2.计量模型借鉴陈刚(14]、阮荣平等[12]、NunziataandRoccol7]、Audretschetal.[8对创业选择的研究,本文构建probit模型检验行政审批强度对当地居民创业选择的影响。计量模型如下:(7)Pr(entrePu=1)=F(α+Bregulation,+X,+Z,)其中,entrep表示i省份j家庭k个体的创业选择,创业为1,不创业为O;regulation,表示i省份的行政审批强度,值越大表示行政审批强度越高。由于估计的问题是二值选择问题,直接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将导致估计结果有偏,因此,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对式(7)进行估计。为避免其他因素对估计结果造成影响,式(7加人了个体层面与家庭层面的控制变量。其中,X,表示影响个体创业选择的个体特征变量;z,表示影响个体创业选择的家庭特征变量。本文关注的是核心解释变量regulation的估计系数。根据研究假设,预期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即表明行政审批强度的提高将会抑制当地居民的创业倾向。3.变量说明(1)被解释变量。创业选择(entrep)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如果个体从事创业活动,entrep赋值为1;如果未从事创业活动,赋值为0。借鉴李雪莲等的研究,本文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的A3003问题认定个体是否从事创业活动。A3003询问了16岁以上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回答工作性质为“经营个体或私营企业,自主创业”的个体被视为从事创业活动。(2)核心解释变量。行政审批强度(regulation)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已有研究采用行政审批的时间、成本、最低实缴资本来度量行政审批强度(如Bripil1%、Djankovetal.[20),本文采用相同的度量方式。行政审批时间越长,表明政府行政审批程序越繁琐,效率越低,创业的时间成本越高;行政审批成本、最低实缴资本越高,表明创业的资金成本越高。这三个指标分别代表了政府对创业行政审批的某一方面。在对式(7)的估计中,行政审批的时间、成本、最低实缴资本均取自然对数。这三个指标虽均能够反映政府对创业的行政审批强度,但并不能全面体现其特征。因此,参考王聪等的思路,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一个称为行政审批标准化成本的新行政审批指标,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行政审批强度,从而避免度量偏误的问题。具体构建方法是将行政审批的时间、成本,最低实缴资本进行标准化处理,构造样本标准矩阵:Z,=-2(8)sp2_E(x,-x,)Zil*ip;i代表省份,取值1—n;p代表行政审批指标,取值1—3。其中,x,=ann-1n依据标准化矩阵Z.求相关系数矩阵R,并解样本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方程R-AI,I,求特征63?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画工貧鼴濟 2 0 1 6 年 第 4 期 8 43 8 户 家庭 信息 和 2 946 3 条个体 信 息 。 剔 除相关变量 缺失 的 记 录 后 , 最终 得到 个 体样 本 1 047 6 个 , 家庭 样 本 84 3 6 个 。 相对 于 个 体 样 本而 言 , 家庭 样 本包 含 了 居 民 创业 的 行业 、 类 型 、 规 模 等信息 , 因 此 , 本文首 先利 用 个 体样 本进行基 准 回 归 与 分 析 , 然后利 用 家庭样 本进 行扩 展 回 归 与 分析 。 对于 本文 的 研 究而 言 , 最理想 的 方式 是 构建 20 1 1 年省 际行 政 审 批 变量 来探 讨行 政 审批 对居 民 创业 的 影 响 , 然 而 , 世界银 行仅 在 2008 年 公布 了 中 国 分地 区 的 行政 审批 信息 , 此 后不 再公 布 分地 区 的 行 政审批 信息 , 因此 , 本 文无法采 用 20 1 1 年 的 数据 。 由 于 200 8 — 20 1 1 年 中 国 创业 方面 的 行政 审 批 并 没有 特别 重 要 的 改革 事项 尤 其 在行政 审 批 的 程序 数量 、 时间 以 及 成本方 面并 没 有 特别 大 的 改 善 。 因此 , 本 文依然 采用 《 200 8 年 营商 环境 报告 》 中 的 数据 度 量 中 国 的 省 际 行政审批 强度 。 2 . 计量 模型 借鉴 陈刚 [ | 4] 、 阮 荣平 等 [ I2 1 、 Nunz ia t a a nd Roc c o [ 1 ? 1 、 Aud re t sch e t 以^对 创业 选 择 的研 究 , 本 文 构 建 pro bi t 模 型 检验 行政 审 批 强度对 当地 居 民 创业 选择 的 影 响 。 计量模 型 如 下 : Pi ( e nt repi J k = l ) = F( a+^r egul at i on i +yXk - +SZj ) ( 7 ) 其 中 , e /Ure/ ) # 表疋 i 省 份 家 庭 个 体 的 创业 选 择 , 创 业 为 1 , 不创 业 为 Z 省 份 的行 政 审 批强 度 , 值越 大表示 行政 审批 强度 越高 。 由 于估 计的 问 题是 二值 选择 问题 , 直 接 采用 最 小 二乘 回归 将导 致估计结 果有 偏 , 因 此 , 本文采 用 F〇 bi t 模 型 对式 ( 7 ) 进 行估 计 。 为 避免 其他 因素 对 估 计结 果造 成影 响 , 式 ( 7 ) 加入 了 个体 层 面与 家庭层 面 的控 制 变量 。 其中 , & 表 示影 响 个 体创 业选 择 的 个体 特征 变量 ; g 表示 影 响 个体 创业选 择 的 家庭 特征 变量 。 本文 关 注 的 是 核心 解 释变 量 的 估计系 数 。 根 据研究假设 , 预 期估计 系 数显 著为 负 , 即 表 明行 政 审 批 强度 的 提高将 会抑 制 当 地 居 民 的创 业倾向 。 3. 变量说 明 ( 1 ) 被 解释 变量 。 创业 选择 ( e r ^e/0 是 本文 的 被解 释变 量 。 如 果个 体从 事创业活 动 , e mrep 赋 值 为 1 ; 如 果 未从事 创业 活 动 , 赋值 为 0 。 借鉴 李雪 莲 等?的 研究 , 本 文根 据 “ 中 国 家庭 金融 调 查 ” 中 的 A3 00 3 问 题认定个 体是 否 从 事 创业活 动 。 A3 0 03 询 问 了 1 6 岁 以 上家 庭 成员 的 工 作性 质 , 回 答 工 作 性 质 为 “ 经 营个体 或私 营企 业 , 自 主创 业 ” 的 个体 被 视为从 事创业 活 动 。 ( 2 ) 核 心解 释变量 。 彳了 政审批 强度 ( / ? egu /at i o ra ) 是本 文 的核 心解 释变 量 。 已 有研究采 用彳了 政审批 的 时 间 、 成 本 、 最低 实缴 资 本来 度量 行政 审批强 度 ( 如 B rip i 1 19 I 、 Dj an ko v et al . [2 0] ) , 本 文采 用 相 同 的 度 量 方式 。 行 政审批 时间 越 长 , 表 明 政府 行政审批 程 序越 繁 琐 , 效 率越 低 , 创业的 时 间成 本 越高 ; 行 政 审 批成 本 、 最低 实缴 资本越 高 , 表 明创 业 的 资 金 成 本越 高 。 这 三个指 标 分别 代表 了 政 府对 创业 行 政 审 批 的 某一 方面 。 在对 式 ( 7 ) 的估 计中 , 行 政审批 的 时 间 、 成本 、 最低 实缴 资本 均取 自 然对 数。 这三 个 指 标虽 均 能够 反 映政府 对 创业 的 行 政 审批强 度 , 但 并不 能全 面体 现其 特 征 。 因 此 , 参 考王 聪 等p l ] 的 思 路 , 本 文利 用 主成分分析 法构 造 了 一 个称为 行 政 审批 标 准化成 本 的 新 行政 审批 指标 , 以 综 合反 映 一 个地 区 的 行政 审批 强度 , 从而 避免 度量 偏误的 问 题 。 具体构建方 法是 将行 政审 批 的 时 间 、 成本 、 最 低 实缴 资本 进行 标 准化处 理 , 构 造样 本标 准矩 阵 : Zi p =^^ ( 8 ) ¥ P n n 2 其 中 、 ) ; i 代表 省 份 , 取值 l _ n 屮 代 表行政 审批 指标 , 取值 1 _ 3 。 p n p n - 1 依据标 准化 矩 阵 ' 求 相关系 数矩 阵 7? , 并 解 样本 相关 系 数 矩 阵 及 的 特 征 方 程 1 尺_A/ 3 | , 求 特征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