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I》课程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2084 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 英文名称:Physiologic Psych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 64学时 学 分:4学分 适用对象:应用心理学 老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 二、课程简介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 是构建心理学体系的自然科学基础,更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生理心理学 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其主要 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的活动与作用机制:注意、感知觉、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情 绪、运动、以及摄食与睡眠等心理与行为的生理机制。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 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 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这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将行为水平的研 究方法渗透到神经生物学微观领域,同时将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渗透到心理学领域。 从而使人们能够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心理行为现象展开研究。同学 们还可以知晓一些中外著名生理心理学家们的科学故事,了解他们的科学历程,学习 探究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还可从神经科学这个学科角 度出发,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心理家的贡献以及最前沿的学科发展, 树立严谨治学的理念等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生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生理心理学既是 心理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 生应该具备普通心理学,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等基础知 识,也要具备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 桶过木课程的教学,以使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牛堂握有关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理 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了解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不仅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应用心理
《生理心理学 II》课程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20843 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 英文名称:Physiologic Psych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 64 学时 学 分: 4 学分 适用对象: 应用心理学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 二、课程简介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 是构建心理学体系的自然科学基础,更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生理心理学 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其主要 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的活动与作用机制;注意、感知觉、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情 绪、运动、以及摄食与睡眠等心理与行为的生理机制。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 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 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这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将行为水平的研 究方法渗透到神经生物学微观领域,同时将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渗透到心理学领域。 从而使人们能够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心理行为现象展开研究。同学 们还可以知晓一些中外著名生理心理学家们的科学故事,了解他们的科学历程,学习 探究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还可从神经科学这个学科角 度出发,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心理家的贡献以及最前沿的学科发展, 树立严谨治学的理念等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生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生理心理学既是 心理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 生应该具备普通心理学,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等基础知 识,也要具备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以使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有关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理 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了解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不仅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应用心理
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也为以后的应用心理学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体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密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教育,为心理学专 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包括: 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2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 3.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策略。 4使学生理解有关感觉、知觉、注意、基本动机行为、学习与记忆、情绪、人格等行 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5.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起来 去分析、解决新问颗。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与基本理论。 2、掌握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3、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4、了解脑区域性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其脑层描技术(CT)、脑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ERP)、正电子发射层描术(PET)和药核磁共振技术(NMR)的用途。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科学与价值观 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学 第四节当代主流与发展趋势 1、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生理学、神经 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方法与技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定量特征性指标检测和分析方法,特 别是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发展简史与基本理论:若干理论和假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理解,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与技术 行为的生物学解释、比较解剖法、皮层刺激法、毁损皮层法、一侧麻醉 法、一侧电休克法、反应时实验、分耳双听技术、分视野速示刺激法
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也为以后的应用心理学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体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密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教育,为心理学专 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包括: 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2.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 3.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策略。 4.使学生理解有关感觉、知觉、注意、基本动机行为、学习与记忆、情绪、人格等行 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5.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起来 去分析、解决新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与基本理论。 2、掌握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3、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4、了解脑区域性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其脑层描技术(CT)、脑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ERP)、正电子发射层描术(PET)和脑核磁共振技术(NMR)的用途。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科学与价值观 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学 第四节当代主流与发展趋势 1、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生理学、神经 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方法与技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定量特征性指标检测和分析方法,特 别是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发展简史与基本理论:若干理论和假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理解,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与技术。 行为的生物学解释、比较解剖法 、皮层刺激法、 毁损皮层法、 一侧麻醉 法、一侧电休克法、反应时实验 、分耳双听技术 、分视野速示刺激法
眼动研究技术、斯佩里的“割裂脑”法、计算机技术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常用的生理心理学技术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脑研究的历史回两 2、生理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3.常用的生理心理学技术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哪些可用于对正常人类被试的生理心理学研究? 4.总结各种脑成像技术的优势及其局限性。策略的关系。 5.讨论脑损伤后的行为评定与研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大脑演化(VCD人体的奥秘、BBC人脑漫游,神经系统解剖光盘、 人脑模型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神经元形态结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元的生物电现象的生物电现象。 3、掌握突触结构与功能特点突触传递的机制,神经冲动的传递。 4、掌握大脑皮层的结构,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概念。 5、熟悉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的结构功能, 6、了解神经周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了解递质释放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概念。 (二)数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 (1)神经系结的组成 (2)神经系统的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 3.问题与应用: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观察人体解剖挂图,能描述出神经元结构,分 类,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结构 第二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主要内容
眼动研究技术、 斯佩里的“割裂脑”法、 计算机技术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常用的生理心理学技术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脑研究的历史回顾 2、生理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3.常用的生理心理学技术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哪些可用于对正常人类被试的生理心理学研究? 4.总结各种脑成像技术的优势及其局限性。策略的关系。 5.讨论脑损伤后的行为评定与研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大脑演化(VCD 人体的奥秘、BBC 人脑漫游,神经系统解剖光盘、 人脑模型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神经元形态结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元的生物电现象的生物电现象。 3、掌握突触结构 与功能特点突触传递的机制,神经冲动的传递。 4、掌握大脑皮层的结构,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概念。 5、熟悉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的结构功能。 6、了解神经周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了解递质释放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的进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 元 3.问题与应用: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观察人体解剖挂图,能描述出神经元结构,分 类,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结构 第二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1.主要内容
(1)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神经冲动的传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2)神经元的活动以其生物电信号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整合主要形式, (3)神经系统信息外理」 3.问题与应用:神经冲动产生机制是什么? 第三节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其活动 1.主要内容 生物 信号包括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各自具有不同的细胞电生理特 性和生理意义。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元通过突触信 传递,包括突触前膜的电兴奋 突触囊泡内递质的释放、突触后膜上受体-通道的信号转导并产生电兴奋的过程(电 化学-电传递),这是最主要的神经信息传递方式。激素通过非突触化学传递。与心 理活动和行为有关的药物,基本上都是作用于相关的递质-受体系统,通过影响与心 理活动和行为有关的递质功能,进而影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其中多巴胺能递质-受 体系统是最重要的靶点。了解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培养科学素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突出的结构及传弟 (2)、突触后电位 (3)、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导 (4)、递质和受体 (5)、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从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理解神经冲动在肌肉中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第四节神经系统解剖 1.主要内容 (1)、脊箭和神经 (2)、脑和脑神经 (3)、脑脊液的形成和循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额、颢、顶、枕叶和边缘叶皮层:皮层功能柱、超柱:白质、浅层白质、深层白质、 胼胝体:基底神经节、海马、杏仁核、纹状体、间脑、脑干、脑干网状结构、小脑 脊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关系,识记这些结构在人脑中的位置和功能。 第五节神经系统功能 1.主要内容
(1)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 神经冲动的传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2) 神经元的活动以其生物电信号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整合主要形式, (3) 神经系统信息处理。 3.问题与应用:神经冲动产生机制是什么? 第三节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其活动 1.主要内容 生物电信号包括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各自具有不同的细胞电生理特 性和生理意义。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元通过突触信息传递,包括突触前膜的电兴奋、 突触囊泡内递质的释放、突触后膜上受体-通道的信号转导并产生电兴奋的过程(电- 化学-电传递),这是最主要的神经信息传递方式。激素通过非突触化学传递。与心 理活动和行为有关的药物,基本上都是作用于相关的递质-受体系统,通过影响与心 理活动和行为有关的递质功能,进而影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其中多巴胺能递质-受 体系统是最重要的靶点。了解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培养科学素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突出的结构及传递 (2) 、突触后电位 (3)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导 (4) 、递质和受体 (5) 、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从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理解神经冲动在肌肉中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第四节 神经系统解剖 1.主要内容 (1)、脊髓和神经 (2)、脑和脑神经 (3)、脑脊液的形成和循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额、颞、顶、枕叶和边缘叶皮层;皮层功能柱、超柱;白质、浅层白质、深层白质、 胼胝体;基底神经节、海马、杏仁核、纹状体、间脑、脑干、脑干网状结构、小脑、 脊髓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关系,识记这些结构在人脑中的位置和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功能 1.主要内容
(1)、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②)、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3)、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动的调节 2.基本橱今和知识占 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定位,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 皮层对运动和感觉支配的特点,小脑对于躯体运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3。问顺与应用(能力要求) (1)大脑皮层感觉和分析定位特点 (2)大脑皮层对运动和感觉支配的特点是什么(观察中枢神经电动传导模型) (3)神经系统对内班活动是如何调节的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神经元的结构和分类,功能 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3、突触的申镜下结构 4、突触的分类 5、静息由位及其产生的机 6、动作电位及其产生的机制 7、钠一钾ATP泵 8、神经电信号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 9、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10、化学突触的传导过程 11、突出后电位的分类和各个传递机制 12、神经递质及其分类 合成储存和释放 13、受体与配体的结合特点 14、信号在神经肌肉之间传递的过程 15、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的特征 16、试述大脑半球的分叶名称和表面标志? 17、简术大脑皮厚的功能定位?(+个区) 18、何谓边缘叶?边缘系统?有什么功能? 19、简述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 20、什么是脑干网状结构及其功能 21、简述小脑的结构和功能? 22、简述背侧丘脑的结构和功能, 23、 简述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
(1)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2)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3)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动的调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定位,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 皮层对运动和感觉支配的特点,小脑对于躯体运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 大脑皮层感觉和分析定位特点 (2) 大脑皮层对运动和感觉支配的特点是什么(观察中枢神经电动传导模型) (3)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是如何调节的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神经元的结构和分类,功能 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3、突触的电镜下结构 4、突触的分类 5、静息电位及其产生的机制 6、动作电位及其产生的机制 7、钠—钾 ATP 泵 8、神经电信号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 9、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10、化学突触的传导过程 11、突出后电位的分类和各个传递机制 12、神经递质及其分类,合成储存和释放 13、受体与配体的结合特点 14、信号在神经肌肉之间传递的过程 15、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的特征 16、试述大脑半球的分叶名称和表面标志? 17、简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十个区) 18、何谓边缘叶?边缘系统?有什么功能? 19、简述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 20、什么是脑干网状结构及其功能? 21、简述小脑的结构和功能? 22、简述背侧丘脑的结构和功能。 23、、简述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