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阴沉沉的天,飘了三天鹅毛大雪。连绵起伏的山峰早已雪白一片。为赶这 三九天,大佬、二佬、三狗、二娃在山沟里忙活了一个星期,整出足足三窑炭 连日的劳累与严寒,让这帮烧炭佬近乎虚脱,牙根子痒痒,只想来一两斤肥巴巴 的肉,切成巴掌大的块子,熬一锅汤,饱食一顿,过把瘾。就连晚上困在炭火边 睡熟时,烤焦了脚皮子,都有人在梦中喊香。这是个十分贫穷的日子,把一年能 吃上一两回荤腥的日子,唤作“打牙祭” ②大佬、二佬、三狗和二娃趁这雪天,担着炭拐过十弯九坡,将黑时分赶到 集上,每人终于换得一把毛票票,大佬手中有了毛票票,脚便粘在肉摊边上,挪 都挪不动了。二佬、三狗、二娃六只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肉案上肥巴巴的猪肉,尽 咽口水,喉结都不自觉地一上一下蠕动着。“打回牙祭吧!”大佬、二佬、三狗 都凑了份子,便把眼晴望着二娃。二娃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翻出毛票票,粘了口 水数了两遍,磨蹭了半天,又咽了几包口水,还是将钱如数揣了回去,讪讪地说 “回去再说吧!” ③回到炭窑边,已是深夜。众人急不可耐,垒灶支锅,做起饭菜来。他们再 次催促二娃凑份子,二娃沉默了半会儿,尴尬地说了句:“你们吃吧,我还是 留着毛票票给孩子们上学用!”便不再吱声,仿佛是在和自己赌气 ④肉是肥巴巴的肉,唯有肥的肉才解馋。洗的洗,切的切,不大一会儿工夫 便香味四溢,灌满了整个山沟,肉在锅中翻滚。他们只待汤再少点、浓点,肉再 烂点,便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牙祭”。这时二娃站了起来,拿着瓢到沟边舀了 瓢清水,忽然倒在锅中。本来锅中也要加水的,三人均没在意。肉炖得滚乱, 香气四溢。大佬、二佬、三狗便迫不及待,捞着肥肉块子便往嘴里塞。当然,没 有二娃的份,这个年头牙祭不常有,没二娃的份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人会因此 而显得生分。可二娃还是拿碗来了,众人着急。二娃却讪讪地说“别急,我没入 伙,当然不会吃肉,我只是口渴,刚才搭在你们锅内一起烧了瓢水,我就喝碗水, 别的,我不要。要不,太晚了,人也困了,另外再烧开水晚了些……”三人自然 没有话说。看着二娃盛了满满一碗肉汤,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将碗沿都舔了个 干干净净,才恍然大悟,大呼上当。 ⑤那天以后,二娃打牙祭的故事便传开了,像山岗上的风一样快,迅速传到 了村野中的每个角落。童叟皆知,家喻户晓。故事情节自然都绘声绘色。说者口
①阴沉沉的天,飘了三天鹅毛大雪。连绵起伏的山峰早已雪白一片。为赶这 三九天,大佬、二佬、三狗、二娃在山沟里忙活了一个星期,整出足足三窑炭。 连日的劳累与严寒,让这帮烧炭佬近乎虚脱,牙根子痒痒,只想来一两斤肥巴巴 的肉,切成巴掌大的块子,熬一锅汤,饱食一顿,过把瘾。就连晚上困在炭火边 睡熟时,烤焦了脚皮子,都有人在梦中喊香。这是个十分贫穷的日子,把一年能 吃上一两回荤腥的日子,唤作“打牙祭”。 ②大佬、二佬、三狗和二娃趁这雪天,担着炭拐过十弯九坡,将黑时分赶到 集上,每人终于换得一把毛票票,大佬手中有了毛票票,脚便粘在肉摊边上,挪 都挪不动了。二佬、三狗、二娃六只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肉案上肥巴巴的猪肉,尽 咽口水,喉结都不自觉地一上一下蠕动着。“打回牙祭吧!”大佬、二佬、三狗 都凑了份子,便把眼晴望着二娃。二娃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翻出毛票票,粘了口 水数了两遍,磨蹭了半天,又咽了几包口水,还是将钱如数揣了回去,讪讪地说: “回去再说吧!” ③回到炭窑边,已是深夜。众人急不可耐,垒灶支锅,做起饭菜来。他们再 一次催促二娃凑份子,二娃沉默了半会儿,尴尬地说了句:“你们吃吧,我还是 留着毛票票给孩子们上学用!”便不再吱声,仿佛是在和自己赌气。 ④肉是肥巴巴的肉,唯有肥的肉才解馋。洗的洗,切的切,不大一会儿工夫, 便香味四溢,灌满了整个山沟,肉在锅中翻滚。他们只待汤再少点、浓点,肉再 烂点,便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牙祭”。这时二娃站了起来,拿着瓢到沟边舀了 一瓢清水,忽然倒在锅中。本来锅中也要加水的,三人均没在意。肉炖得滚乱, 香气四溢。大佬、二佬、三狗便迫不及待,捞着肥肉块子便往嘴里塞。当然,没 有二娃的份,这个年头牙祭不常有,没二娃的份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人会因此 而显得生分。可二娃还是拿碗来了,众人着急。二娃却讪讪地说“别急,我没入 伙,当然不会吃肉,我只是口渴,刚才搭在你们锅内一起烧了瓢水,我就喝碗水, 别的,我不要。要不,太晚了,人也困了,另外再烧开水晚了些……”三人自然 没有话说。看着二娃盛了满满一碗肉汤,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将碗沿都舔了个 干干净净,才恍然大悟,大呼上当。 ⑤那天以后,二娃打牙祭的故事便传开了,像山岗上的风一样快,迅速传到 了村野中的每个角落。童叟皆知,家喻户晓。故事情节自然都绘声绘色。说者口
中带着讽刺,众人皆把它当作笑料来传。若是有人觉得别人占了他的小便宜,又 不便直说,往往拿二娃打牙祭的故事打比方,个中讥讽味,你自己去体会吧。 ⑥二娃有四个孩子,个个都上了初中,这在这个山沟里是罕见的,就像二娃 打牙祭一样罕见。二儿子还考上了中专,在城里有了工作。孩子有文化,赶上好 时光到城里打工挣的钱不少。二娃的家里逐渐富了起来,不再寒碜。当然,二娃 打牙祭的故事仍在流行,但这个故事大多数由乡村教师、老村长在讲。每当他们 绘声绘色地讲完整个故事后,总要沉默一会儿,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吃 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二娃有眼光,培养孩子读书才是致富的唯一出路……” 全然没有当初讲故事人的那种讥讽和嘲弄 ⑦二娃打牙祭的故事便成了村长、乡村教师的活教材,用来劝告因家境贫寒 而辍学孩子的家长,送孩子去上学。 ⑧当然,富起来的二娃自己也讲这个故事,那是多年以后,属于回忆式讲述, 故事尽管讲得平淡,看似是轻描淡写,可每次讲到喝肉汤的时候,他的眼中总是 饱含着汪汪的眼泪。当然,这大多数只在儿女回家团聚时,二娃才讲 的 (摘编自《精选小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小说开头对雪天环境的描写,既引出了烧炭卖炭的故事,又为写打牙祭、 娃闹笑话的故事作了铺垫,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环境 B.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善用细节描写和夸张的手法,前者如二娃数钱和咽口水的 动作,后者如“(香味)灌满了整个山沟”,都极具表现力。 C.小说着重记述了贫困年代的一个关于吃的笑话,通过村民们对二娃评价先贬 后褒的前后反差,讽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D.小说的后半部分写故事传开后,乡村教师、老村长在讲,二娃自己也在讲, 两种人讲的内容相同,讲时的环境、对象不一样,心情、目的、意义也不一样。 8、文章中的二娃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前四段和后四段,在内容、风格情调、作用这三个方面有所不同,试进 行分析鉴赏。(6分)
中带着讽刺,众人皆把它当作笑料来传。若是有人觉得别人占了他的小便宜,又 不便直说,往往拿二娃打牙祭的故事打比方,个中讥讽味,你自己去体会吧。 ⑥二娃有四个孩子,个个都上了初中,这在这个山沟里是罕见的,就像二娃 打牙祭一样罕见。二儿子还考上了中专,在城里有了工作。孩子有文化,赶上好 时光到城里打工挣的钱不少。二娃的家里逐渐富了起来,不再寒碜。当然,二娃 打牙祭的故事仍在流行,但这个故事大多数由乡村教师、老村长在讲。每当他们 绘声绘色地讲完整个故事后,总要沉默一会儿,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吃 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二娃有眼光,培养孩子读书才是致富的唯一出路……” 全然没有当初讲故事人的那种讥讽和嘲弄。 ⑦二娃打牙祭的故事便成了村长、乡村教师的活教材,用来劝告因家境贫寒 而辍学孩子的家长,送孩子去上学。 ⑧当然,富起来的二娃自己也讲这个故事,那是多年以后,属于回忆式讲述, 故事尽管讲得平淡,看似是轻描淡写,可每次讲到喝肉汤的时候,他的眼中总是 饱 含 着汪 汪的 眼泪 。 当然 ,这 大多 数只 在儿 女 回家 团聚 时, 二娃 才 讲 的。 (摘编自《精选小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对雪天环境的描写,既引出了烧炭卖炭的故事,又为写打牙祭、二 娃闹笑话的故事作了铺垫,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环境。 B.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善用细节描写和夸张的手法,前者如二娃数钱和咽口水的 动作,后者如“(香味)灌满了整个山沟”,都极具表现力。 C.小说着重记述了贫困年代的一个关于吃的笑话,通过村民们对二娃评价先贬 后褒的前后反差,讽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D.小说的后半部分写故事传开后,乡村教师、老村长在讲,二娃自己也在讲, 两种人讲的内容相同,讲时的环境、对象不一样,心情、目的、意义也不一样。 8、文章中的二娃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 分) 9、小说前四段和后四段,在内容、风格情调、作用这三个方面有所不同,试进 行分析鉴赏。(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