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情感》教学案 黄岩中学周普福老师整理 学习目标:1、体会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3、考察小说的情感因素及其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 基本要求:1、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内容与题旨 2、《山羊兹拉特》中情感的魅力 3、不同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体会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 发展要求:1、、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现状 2、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78年诺贝尔文 学奖获得者。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傻 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 课文是他的一则童话。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 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代 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 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虽不如代表作那样有广泛的 影响,但是,它所产生的情感力量尤其是其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有其自身的魅 力 关于《百年孤独》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 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 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 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 径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介绍: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 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 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 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 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 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 为“魔幻现实主义” 二、课前预习 (一)、注音 硝( )皮匠温驯( )撮( 冰雹 )草垛( )游弋( )雪橇
《第七单元:情感》 教学案 黄岩中学周普福老师整理 学习目标:1、体会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2、 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3、 考察小说的情感因素及其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 基本要求: 1、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内容与题旨 2、 《山羊兹拉特》中情感的魅力 3、 不同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体会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 发展要求: 1、、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现状 2、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一、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78 年诺贝尔文 学奖获得者。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1943 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傻 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 课文是他的一则童话。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 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代 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 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虽不如代表作那样有广泛的 影响,但是,它所产生的情感力量尤其是其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有其自身的魅 力。 关于《百年孤独》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全书近 30 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 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 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 7 代人 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 径。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介绍:魔幻现实主义是 20 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 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 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 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 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 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 为“魔幻现实主义”。 二、课前预习 (一)、注音 硝( )皮匠 温驯( ) 撮( ) 冰雹 ( ) 草垛( ) 游弋( ) 咩( ) 雪橇
)陀( )螺( 羊圈( 酪 )舔( 谑( 拽( 孱( )弱麋( 集趿( )拉撬( 气茨( )龟( )裂蘸( (二)文学常识填空 辛格(1904-1991) 国作家,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代表作品 中最著名的是 。1978年,由于“他的充 满 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 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一)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拉丁美洲 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品的主 要特色是 的巧妙结合 是马尔克斯 花了18年时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三)预习思考《山羊兹拉特》 1.阿隆一家为什么要卖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又不卖了 2.请结合课文相关情节简要说明阿隆一家对于卖掉兹拉特这一决定的情感反 答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对于小说产生的价值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作者可能想借助时代背景的模糊,来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 的亲情状态,成为一个物质匮乏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B.小说的笔法清淡自然,作者以情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双向流动,明晰地传达 着一种超越人畜之界的美丽情感,集中表达着情感与贫困的较量。 C.小说中,作者在阿隆三天三夜后走出草堆时描写了一段阿隆眼中的夜空景色, 表达了阿隆的幸福之感 D.小说中,作者在描绘山羊兹拉特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疑问的 眼光”“好象又想通了”等,生动地传达了兹拉特的情感
( ) 陀( )螺( ) 羊圈( ) 酪 ( ) 舔( ) 谑( ) 拽( ) 孱( )弱 麇( ) 集 趿( )拉 撬( ) 吁( )气 茨( )龟( ) 裂 蘸( ) 水 (二)文学常识填空 辛格(19O4-1991) 国作家,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代表作品 中最著名的是 。1978 年,由于“他的充 满 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 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一)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拉丁美洲 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品的主 要特色是 的巧妙结合, 是马尔克斯 花了 18 年时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三)预习思考《山羊兹拉特》 1.阿隆一家为什么要卖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又不卖了? 答: 2.请结合课文相关情节简要说明阿隆一家对于卖掉兹拉特这一决定的情感反 应? 答: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对于小说产生的价值? 答: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作者可能想借助时代背景的模糊,来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 的亲情状态,成为一个物质匮乏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B.小说的笔法清淡自然,作者以情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双向流动,明晰地传达 着一种超越人畜之界的美丽情感,集中表达着情感与贫困的较量。 C.小说中,作者在阿隆三天三夜后走出草堆时描写了一段阿隆眼中的夜空景色, 表达了阿隆的幸福之感。 D.小说中,作者在描绘山羊兹拉特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疑问的 眼光”“好象又想通了”等,生动地传达了兹拉特的情感
E.一场患难之后,勒文全家和山羊兹拉特之间的情感加深了,但人们还只是把 它当成动物看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课外拓展阅读《泪为谁流》完成下列题目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 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 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 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 苦学习,来报答父亲。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 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 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 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啥?”父 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啊!” 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 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 子。那是他的怒气。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 流血!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来不及 清楚这一切,佝楼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 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 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 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父亲是合格的 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 玉米地看看。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 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于是,独生子的满腔 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 答 2.“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3.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
E.一场患难之后,勒文全家和山羊兹拉特之间的情感加深了,但人们还只是把 它当成动物看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课外拓展 阅读《泪为谁流》完成下列题目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 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 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 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 苦学习,来报答父亲。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 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 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 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啥?”父 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啊!” 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 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 子。那是他的怒气。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 流血!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来不及 清楚这一切,佝楼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 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 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 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父亲是合格的 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 玉米地看看。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 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于是,独生子的满腔 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 答: 2.“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3. 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 答:
4、请你就本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选其中一种写一段80字以内的欣赏文字。 答 四、高考链接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 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B.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矿难使很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 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C.尽管没有周杰伦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因为我 们拥有最宝贵的财富一一青春 D.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 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 教育和严肃处理。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 努力发展髙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 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C.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海洋上,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自由驰骋的恐怕只 有维京人了。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 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3、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内容,回答问 题 年份2010220 20042005(预计) 轿车需求量(万72105 138 266 346 辆) 轿车产量(万辆)70106 192349171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 量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 比 (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 论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一(2)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
4、请你就本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选其中一种写一段 80 字以内的欣赏文字。 答: 四、高考链接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 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B.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矿难使很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 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C.尽管没有周杰伦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因为我 们拥有最宝贵的财富——青春。 D.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 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 教育和严肃处理。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 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 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C.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海洋上,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自由驰骋的恐怕只 有维京人了。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 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3、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内容,回答问 题。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预计) 轿车需求量(万 辆) 72 105 138 266 346 轿车产量(万辆) 70 106 192 349 471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 量 。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 比 。 (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 论: 。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 园
岑参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强欲登高去,无 人送酒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遥怜故园菊,应 傍战场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 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 是 。唐代诗人 在 》一诗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的诗句,其中“佳节”也是这个节日。(3分) (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5))题。魏文侯卜相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 置非成则 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舛 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 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 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 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 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 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 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 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 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先生尝教寡人曰 B.五者足以定之矣 C.翟璜逡巡再拜曰 D.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臣何以负于魏成 子 B 居视其所亲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其孰能讥之乎
江 总 ① 岑 参②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强欲登高去,无 人送酒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遥怜故园菊,应 傍战场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 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 是 。唐代诗人 在 《 》一诗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的诗句,其中“佳节”也是这个节日。(3 分) (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魏文侯卜相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 置非成则 璜,二子何如?”①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 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 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 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 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 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 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 食禄千钟③,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 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 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先生尝教寡人曰 B.五者足以定之矣 C.翟璜逡巡再拜曰 D.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何以负于魏成 子 B. 居视其所亲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其孰能讥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