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市民音乐的勃兴 3、宋代曲子戏与元代能 第五章 市民音乐的兴起。 理论教 宋 4、说唱音乐的高度成熟 元 戏曲音乐的成熟和 阅读并 时期 展 2、戏曲音乐的确立。 频、视频 查阅相 6、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辅助教 123 7、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8、音乐论著举要 关文南制 1、概述 理论割 2、戏曲的发展 1、了解明清时期民间 歌曲、歌舞的发展 学, 第六音 3、民间歌舞、说唱 阅并 明、清时 4、器乐的发展 2、掌握明清时期戏出 播放音 查阀相 123 频、视频 期 5、重要曲谱 音乐的发展情况。 关文献 辅助教 6、朱找植的“新法密率 和工尺谱的流传 、概述 2、传统音乐的发展 1、掌握学堂乐歌的户 3、声乐的创作发展 生和发展 理论教 第七章 4、器乐 2、了解传统音乐的发 播放音 阅读并 中华民 5、歌刷音乐 展情况 项、视频 查阅相 123 6、音乐教有 3、掌握民国时期声乐 关文献 国时期 辅助教 7、音乐思潮、音乐美学 的创作情况。 学 和音乐中学 8、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1、概述 2、歌曲、合唱创作 第八章 3、民族器乐曲创作 理论教 4、 室内乐、 管弦乐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 播放音 阅读并 5、歌剧、舞刷音乐创作 时期的音乐发展情 6 查阅相 123 民共和 6、影视音乐、通俗音乐 频、视频 关文献 辅助教 国时期 创作 音乐教育 8、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合计 64
8 第五章 宋、元 时期 1、概述 2、市民音乐的勃兴 3、宋代曲子戏与元代散 曲 4、说唱音乐的高度成熟 5、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 展 6、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7、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8、音乐论著举要 1、市民音乐的兴起。 2、戏曲音乐的确立。 8 理 论 教 学 , 播 放 音 频、视频 辅 助 教 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 2 3 第六章 明、清时 期 1、概述 2、戏曲的发展 3、民间歌舞、说唱 4、器乐的发展 5、重要曲谱 6、朱载堉的“新法密率” 和工尺谱的流传 1、了解明清时期民间 歌曲、歌舞的发展。 2、掌握明清时期戏曲 音乐的发展情况。 8 理论教 学, 播放音 频、视频 辅助教 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23 第七章 中华民 国时期 1、概述 2、传统音乐的发展 3、声乐的创作发展 4、器乐 5、歌剧音乐 6、音乐教育 7、音乐思潮、音乐美学 和音乐史学 8、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1、掌握学堂乐歌的产 生和发展 2、了解传统音乐的发 展情况。 3、掌握民国时期声乐 的创作情况。 10 理论教 学, 播放音 频、视频 辅助教 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23 第八章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时期 1、概述 2、歌曲、合唱创作 3、民族器乐曲创作 4、室内乐、管弦乐创作 5、歌剧、舞剧音乐创作 6、影视音乐、通俗音乐 创作 7、音乐教育 8、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期的音乐发展情 况。 6 理论教 学, 播放音 频、视频 辅助教 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23 合 计 64 --
《外国音乐史1-2》教学大纲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基本信息 课程 课得 代码 B1370399、B1370400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总学时64 理论 64 上机 实训 学时 学时 学时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类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课识 基本乐理 音乐学院 适用 单位 音乐表演 专业 课程 郭红喜 负青人 撰写人 孙伟 审核人 郭红喜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外国音乐史》是一门专门阐述外国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是音乐表演专业 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而客观地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的系 统性知识,在了解西方音乐创作的历史与人文背景的基础上,从历时性的角度探 察西方音乐的观念、形态、创作思维、传播方式和音乐生活的变迁。目的是使学 生全面而客观地掌握西方音乐文化体系的丰富史料,洞悉西方音乐创作的人文背 景,从而为深入思索当今音乐创作趋势及发展前景提供历史参考。也是《中国音 乐史》的衔接课程,共一学年完成。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is a subject that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foreign music,which is one of the basic theoretical courses of music performance major.The task of the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grasp the systematic knowledge of western music culture.and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and humanistic background of western music creation explore the concept,form,creative thinking,transmission mode and the change of music life 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The purpo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grasp the rich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western music cultural system,and to have an insight in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western music.so as to provide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in-depth thinking on the current creation trend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usic.It is also a bridging 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completed in one academic year. 9
9 《外国音乐史 1-2》教学大纲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1370399、B1370400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 实训 学时 -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基本乐理 开课 单位 音乐学院 适用 专业 音乐表演 课程 负责人 郭红喜 撰写人 孙伟 审核人 郭红喜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外国音乐史》是一门专门阐述外国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是音乐表演专业 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而客观地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的系 统性知识,在了解西方音乐创作的历史与人文背景的基础上,从历时性的角度探 察西方音乐的观念、形态、创作思维、传播方式和音乐生活的变迁。目的是使学 生全面而客观地掌握西方音乐文化体系的丰富史料,洞悉西方音乐创作的人文背 景,从而为深入思索当今音乐创作趋势及发展前景提供历史参考。也是《中国音 乐史》的衔接课程,共一学年完成。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is a subject that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foreign music, which is one of the basic theoretical courses of music performance major. The task of the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grasp the systematic knowledge of western music culture, and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and humanistic background of western music creation, explore the concept, form, creative thinking, transmission mode and the change of music life 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The purpo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grasp the rich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western music cultural system, and to have an insight in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western music, so as to provide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in-depth thinking on the current creation trend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usic. It is also a bridging 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completed in one academic year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排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外国文化传统具有较系统的 认识,学握音乐史论方面必要的基本知识,并熟悉各时期特有的代表性的作品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外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 进程及相应的音乐形态和风格特征,对实际音乐作品有感性的认识。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通过教学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音乐知识及 修养,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为专业教学及艺术教育实践打下良好的 基础。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3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科学发 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能够准确理解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并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分析和评判教有现象: 具有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2掌握从事音乐表演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3掌握从事音乐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知识。 4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猫能力、教学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5.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历史、文化类型以及音乐文化生活相关的活动。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者 教材 《欧洲音乐史》 张洪岛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西方音乐史简编》 沈旋、古文娴、陶 参考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辛编著 《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课程网站 西方音乐史(上)_中央音乐学院_中国大学MOOC(慕课) www.icourse163.org/course/CCO. 世界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河南职业技术学院_中国大学MO0C(慕课)
10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外国文化传统具有较系统的 认识,掌握音乐史论方面必要的基本知识,并熟悉各时期特有的代表性的作品。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外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 进程及相应的音乐形态和风格特征,对实际音乐作品有感性的认识。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通过教学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音乐知识及 修养,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为专业教学及艺术教育实践打下良好的 基础。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 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能够准确理解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并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具有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 √ √ 2.掌握从事音乐表演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 √ √ 3.掌握从事音乐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知识。 √ √ √ 4.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教学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 √ √ 5.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历史、文化类型以及音乐文化生活相关的活动。 √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欧洲音乐史》 张洪岛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参考 书目 《西方音乐史简编》 沈旋、古文娴、陶 辛 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 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课程网站 西方音乐史(上)_中央音乐学院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www.icourse163.org/course/CCO. 世界音乐史与名作赏析_河南职业技术学院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期中开卷(权重12)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 平时成绩(30% 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出勒及课堂表现(权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重12)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和综合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 能力题约占40%。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主要 对应的 章节 内容 教学要求 方法和手段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编 1诵过对古希腊音乐的历中、 古代奴 戏、乐器、特征及音乐理论 隶社会 古希腊古 的讲解, 使学生 步了解 理论 阅读并查阅 4 时期 “时期的音乐文化及对后世的 罗马 教学 相关文献。 影响。 2.了解古罗马音乐的发展情 。 通讨中册纪教△音乐的 封建 ,使学生了解教会歌曲、 在阅读课程 第二编 社会时期 式及复调音乐的产生。 理论 内容的基 封建社 2.了解中世纪世俗音乐、古艺 4 二、封建 上完成课外 1、2 会时期社会全盛 术及教会音乐的乐器。 作业 时期 3.了解格里高利圣咏和记谱法 的发展 第三编 从封球 1了解文艺复兴的内容、实质 社会向 文艺复兴 意义及风格特征。 理论 阅读并查阅 时期 2了解宗教改革的情况。 8 资本 教 相关文献。 义社会 3.重点掌握文艺复兴各代表流 过渡时 派、代表人物。 乡
11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期中开卷(权重 1/2)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 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出勤及课堂表现(权 重 1/2)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和综合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 能力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编 古代奴 隶社会 时期 古希腊古 罗马 1.通过对古希腊音乐的历史、 戏剧、乐器、特征及音乐理论 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 一时期的音乐文化及对后世的 影响。 2.了解古罗马音乐的发展情 况。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 第二编 封建社 会时期 一、封建 社会时期 二、封建 社会全盛 时期 1.通过对中世纪教会音乐的讲 解,使学生了解教会歌曲、调 式及复调音乐的产生。 2.了解中世纪世俗音乐、古艺 术及教会音乐的乐器。 3.了解格里高利圣咏和记谱法 的发展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三编 从封建 社会向 资本主 义社会 过渡时 期 文艺复兴 时期 1.了解文艺复兴的内容、实质、 意义及风格特征。 2.了解宗教改革的情况。 3.重点掌握文艺复兴各代表流 派、代表人物。 8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
第 1.巴洛克音乐的历史概况、涵 十七世 义、音乐风格。 2了解歌剧的产生和发展历 纪至十 在阅读课程 程。 八世纪 巴洛克时 理论 内容的基础 3.了解清唱剧和康塔塔的产生 8 上完成课勿 1、2、 3 上半叶 期 第三 和发展历程 作业 4.了解巴洛克时期两位著名的 亨德尔 与巴赫 音乐家巴赫、亨德尔的生平、 风格,并熟悉他们的作品。 第四编 资本主 1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历史橱 义社会 况、音乐风格。 期 古典主义 2.重点掌握格鲁克歌剧改革 第 时期 曼海姆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 理论 阅读并查阅 8 海顿、莫扎特、贝彩芬的生平 教学 相关文献。 12 十八世 纪下半 风格及作品 第二章 贝多芬 1通过对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 第三章 音乐的介绍,使学生了解19世 在阅读课程 十九世浪漫主义 纪欧洲盛行的音乐风格及特 理论 内容的基卧 征 10 纪上半时期 教学 1、2、3 通时早、中时期浪海主义 代表人物的介绍 使学生了解 他们的生平、风格、作品。 1通过对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 音乐的介绍,使学生了解19世 纪欧洲盛行的音乐风格及特 第四章 征。以及对民族乐派的介绍 十九出 使学生了解民族乐派产生的背 纪下半 民族乐派 景、民族乐派的涵义。 理论阅读并查阅 10 2通过对晚期浪漫主义代表人 教学相关文献。 物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他们的 生平、风格、作品。3.通过对 各民族乐派重要人物的介绍, 使学生了解他们的主要作品及 风格。 12
12 第二章 十七世 纪至十 八世纪 上半叶 第三章 亨德尔 与巴赫 巴洛克时 期 1.巴洛克音乐的历史概况、涵 义、音乐风格。 2.了解歌剧的产生和发展历 程 。 3.了解清唱剧和康塔塔的产生 和发展历程。 4.了解巴洛克时期两位著名的 音乐家巴赫、亨德尔的生平、 风格,并熟悉他们的作品。 8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四编 资本主 义社会 时期 第一章 十八世 纪下半 叶 第二章 贝多芬 古典主义 时期 1.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历史概 况、音乐风格。 2.重点掌握格鲁克歌剧改革、 曼海姆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 风格及作品 8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三章 十九世 纪上半 叶 浪漫主义 时期 1.通过对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 音乐的介绍,使学生了解 19 世 纪欧洲盛行的音乐风格及特 征。 2.通过对早、中时期浪漫主义 代表人物的介绍,使学生了解 他们的生平、风格、作品。 10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四章 十九世 纪下半 叶 民族乐派 1.通过对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 音乐的介绍,使学生了解 19 世 纪欧洲盛行的音乐风格及特 征。以及对民族乐派的介绍, 使学生了解民族乐派产生的背 景、民族乐派的涵义。 2.通过对晚期浪漫主义代表人 物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他们的 生平、风格、作品。3. 通过对 各民族乐派重要人物的介绍, 使学生了解他们的主要作品及 风格。 10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