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2015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炮烙(pao)浸透(qin)横亘(gen)既往不咎(ji) B.吮舐(shi)茎叶(jng)涎皮(xian)羽扇纶巾(guan) C.两靥(yan)踯躅(zhu)精髓(sui)良将劲弩(jing) D.蹂躏(1in)讥诮(xibo)逡巡(qn)遥岑远目(ce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租赁日食走投无路微言大义 B.编纂伶俜浅尝辄止信口开合 C.垢病贻误阴谋诡计仗义执言 D.膨胀聒噪蘖根祸胎浑身解数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化解过剩的产能,支持一些企业的改造、维持、 疏解以及银行贷款等,培植了不少“该死没死、死不了”的僵尸企业。 ②滂沱大雨中,一位市民默默地为交警撑着伞,交警聚精会神地指挥着过往车辆, 经过的路人了这一感人的一幕 ③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但新兴经济体又遇到挑战。 一时间,国际社会看空、唱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声音 A.反而目睹不绝于耳B.进而目击不绝于耳 C.反而目击不绝如缕D.进而目睹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 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在“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 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12月31日,眉山市东坡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公园规划为“一轴”“两 带”和“五区”组成,集湿地教育、科技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D.近日在成都出土的南朝佛像,因为数量多,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保存完 整,为进一步研究南朝佛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老子和 孔子的出现。这一观点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引发这次文化突 破的主体是谁?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中国文化的若干 基因那时渐次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 等。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 的形式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 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视,迅速变成了 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文化下移,形成 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四川省雅安 2015 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炮烙(páo) 浸透 (qìn) 横亘(gèn) 既往不咎(jiù) B.吮舐(shì) 茎叶(jīng) 涎皮(xián) 羽扇纶巾(guān) C.两靥(yàn) 踯躅(zhú) 精髓(suǐ) 良将劲弩(jìng) D.蹂躏(lìn) 讥诮(xiào) 逡巡(qūn) 遥岑远目(cé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租赁 日食 走投无路 微言大义 B.编纂 伶俜 浅尝辄止 信口开合 C.垢病 贻误 阴谋诡计 仗义执言 D.膨胀 聒噪 蘖根祸胎 浑身解数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化解过剩的产能, 支持一些企业的改造、维持、 疏解以及银行贷款等,培植了不少“该死没死、死不了”的僵尸企业。 ②滂沱大雨中,一位市民默默地为交警撑着伞,交警聚精会神地指挥着过往车辆, 经过的路人 了这一感人的一幕。 ③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但新兴经济体又遇到挑战。 一时间,国际社会看空、唱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声音 。 A.反而 目睹 不绝于耳 B.进而 目击 不绝于耳 C.反而 目击 不绝如缕 D.进而 目睹 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 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在“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 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12 月 31 日,眉山市东坡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公园规划为“一轴”“两 带”和“五区”组成,集湿地教育、科技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D.近日在成都出土的南朝佛像,因为数量多,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保存完 整,为进一步研究南朝佛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5—7 题。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老子和 孔子的出现。这一观点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引发这次文化突 破的主体是谁?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中国文化的若干 基因那时渐次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 等。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 的形式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 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视,迅速变成了 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文化下移,形成 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秩 序的方式是“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 就要落实于“德”,没有“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 《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从“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 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 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 “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 落,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 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 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 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 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 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 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执政卿大 夫们具有不同的个人气质,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处 境,思想倾向就会有所差异。大部分执政卿大夫的思想都近于儒家,齐国杰出政 治家管仲却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 “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过于乏 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 的思想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 “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摘自2014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国的君主B.诸侯国的贵族阶层 C.执政的卿大夫D.老子和孔子 6.下列“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文化下移,“王官之学”在贵族阶层的普泛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 面的形成 B.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执政者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 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 C.春秋时代诸侯分裂虽造成了政治的混乱,为思想的多元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 D.执政者以“礼”行“政”,以“德”护“礼”,“礼”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核 心的文化概念。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产生于春秋之前中 国文化的若干基因在春秋时代都受到了挑战。 B.《尚书》《诗经》等典籍,是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也是以 “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C.儒家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 固定化和理论化,并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秩 序的方式是“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 就要落实于“德”,没有“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 《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从“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 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 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 “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 落,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 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 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 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 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 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 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执政卿大 夫们具有不同的个人气质,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处 境,思想倾向就会有所差异。大部分执政卿大夫的思想都近于儒家,齐国杰出政 治家管仲却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 “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过于乏 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 的思想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 “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摘自 2014 年 12 月 23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国的君主 B.诸侯国的贵族阶层 C.执政的卿大夫 D.老子和孔子 6.下列“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文化下移,“王官之学”在贵族阶层的普泛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 面的形成。 B.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执政者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 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 C.春秋时代诸侯分裂虽造成了政治的混乱,为思想的多元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 D.执政者以“礼”行“政”,以“德”护“礼”,“礼”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核 心的文化概念。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产生于春秋之前中 国文化的若干基因在春秋时代都受到了挑战。 B.《尚书》《诗经》等典籍,是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也是以 “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C.儒家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 固定化和理论化,并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D.春秋时期出现了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三种治国理念:孔子提出的“以德治 国”,管子提出的“以法治国”,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9题。 蔡孝子传 [宋]范浚 蔡定,字元应,越之会稽人。家世微贫,父革,依郡狱吏佣书以生,力使定学, 身劳苦资之,以故定处黌校,稍稍有称。 郡狱吏一日坐舞文法被系,革以诖误,例在劾中。革年七十余矣,法当免系,鞫 胥任泽削其籍年而入之罪,罪且与狱吏等。案具,府奏上之,方待命于朝,故俱 久囚,而革不得独决。定窃痛念父当耆年,以非辜圄狴,誓将身赎。数诣府号诉, 请代坐狱,弗许;请効命于戎行,弗许;请隶伍符为兵人,弗许。定知父终不可 赎也,仰而呼曰:“天乎!将使定坐视父缠徽經乎?父耄耋,不应连系;佣书 罪,不应与狱吏等。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牛其何益乎?定图死 矣,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则虽委身重泉,于登天为不殊。”于是预自志铭其 墓,又为状若诣府者,结置袂间,皆叙陈致死之由,冀其父之必免也。以建炎元 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自没河死。府帅闻之,惊曰:“真孝子也。”立命出革,厚 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兰溪范浚曰:呜呼大孝!吾不得而见也,孝若定者,亦今世之所鲜闻也。世之人 视亲,若视其妻子之心切焉者,无也。彼惟庸爱在妻子,而斯须之爱在亲。亲有 劳苦,不宵一勤其手足代之,其肯杀身以出父于囚牢中乎?今之为人子者,有觞 酒豆肉,持羞其亲,则已色然自得,谓为难能之孝,况若定之捐躯活父,其为孝 又可究乎?予得定所为志铭与状,感其言情哀至,至为泣下。念定孝若是,是宣 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冀他日万一获私於良史, 氏云 [注]①黌校:学校。②木工所用的绳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劳苦资之资:资助,给予 B.案具,府奏上之案:案件 C.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庶:希望 D.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周:接济,周济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罪且与狱吏等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C.冀其父之必免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况若定之捐躯活父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3分 (2)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 (5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蔡定为了使其父亲免罪,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5分)
D.春秋时期出现了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三种治国理念:孔子提出的“以德治 国”,管子提出的“以法治国”,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 8—9 题。 蔡孝子传 [宋] 范浚 蔡定,字元应,越之会稽人。家世微贫,父革,依郡狱吏佣书以生,力使定学, 身劳苦资之,以故定处黌校①,稍稍有称。 郡狱吏一日坐舞文法被系,革以诖误,例在劾中。革年七十余矣,法当免系,鞫 胥任泽削其籍年而入之罪,罪且与狱吏等。案具,府奏上之,方待命于朝,故俱 久囚,而革不得独决。定窃痛念父当耆年,以非辜圄狴,誓将身赎。数诣府号诉, 请代坐狱,弗许;请効命于戎行,弗许;请隶伍符为兵人,弗许。定知父终不可 赎也,仰而呼曰:“天乎!将使定坐视父缠徽纆②乎?父耄耋,不应连系;佣书 罪,不应与狱吏等。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定图死 矣,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则虽委身重泉,于登天为不殊。”于是预自志铭其 墓,又为状若诣府者,结置袂间,皆叙陈致死之由,冀其父之必免也。以建炎元 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自没河死。府帅闻之,惊曰:“真孝子也。”立命出革,厚 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兰溪范浚曰:呜呼大孝!吾不得而见也,孝若定者,亦今世之所鲜闻也。世之人 视亲,若视其妻子之心切焉者,无也。彼惟庸爱在妻子,而斯须之爱在亲。亲有 劳苦,不宵一勤其手足代之,其肯杀身以出父于囚牢中乎?今之为人子者,有觞 酒豆肉,持羞其亲,则已色然自得,谓为难能之孝,况若定之捐躯活父,其为孝 又可究乎?予得定所为志铭与状,感其言情哀至,至为泣下。念定孝若是,是宜 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冀他日万一获私於良史, 氏云。 [注]①黌校:学校。②木工所用的绳墨。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劳苦资之 资:资助,给予 B.案具,府奏上之 案:案件 C.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 庶:希望 D.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周:接济,周济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罪且与狱吏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C.冀其父之必免也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况若定之捐躯活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 123 分) 四、(31 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3 分) (2)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 (5 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蔡定为了使其父亲免罪,做了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 (5 分)
12.用斜线(/)为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学记》) 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村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 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②醵(j):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_,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李密《陈情表》)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5)_,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6)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⑦)纷纷暮雪下辕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五、(22分)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冰湖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漂浮的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 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 (2)“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 在船的右舷边。 (3)绷得紧紧的网犁着湖面吱吱地响。一串气泡过后,一个阴影从湖底浮上。 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 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4)“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 上摘下,扔进舱里。 (5)“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6)“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7)“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8)下午的时候,一小团鸟云从湖西面升起。乌云越集越密,阴沉沉地徐徐往 这面移过,他才觉出不妙,忙招呼儿子起网,可是已经不及了。他们刚把渔网起 完拽到船上,划出还没有一里地远,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下沉,很快就覆盖住 了整个天空,纷纷扬扬的大雪随着飘下,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12.用斜线(/)为下面短文断句。(限画 9 处)(4 分)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学记》) 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 分) 村 饮 黎简① 村饮家家醵②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 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②醵(jù):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 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 6 个小题。)(6 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李密《陈情表》)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6)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7)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五、(22 分)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冰 湖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漂浮的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 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 (2)“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 在船的右舷边。 (3)绷得紧紧的网犁着湖面吱吱地响。一串气泡过后,一个阴影从湖底浮上。 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 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4)“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 上摘下,扔进舱里。 (5)“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6)“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7)“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8)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乌云越集越密,阴沉沉地徐徐往 这面移过,他才觉出不妙,忙招呼儿子起网,可是已经不及了。他们刚把渔网起 完拽到船上,划出还没有一里地远,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下沉,很快就覆盖住 了整个天空,纷纷扬扬的大雪随着飘下,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9)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刚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 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 (10)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 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船被风刮得一个劲儿往后退,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 都是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怕大浪把船 掀翻了,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一直往东南方向漂 去 (11)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 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 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12)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蔓延过,眼睁睁地看着涌动着的浪, 几乎在瞬间就凝固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 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 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朝冰砸下去。冰冻 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 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13)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 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 可他已顾不上管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14)中午的时候,他终于看见有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棉 衣棉裤已被汘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 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 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举起船桨。 (15)“咔嚓”一声,桨断了。胳膊粗的船桨斜着劈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 好远才停下,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 (16)“他妈的!”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 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朝湖岸那边看看,隐隐约约看得出那片深黑颜色 的柳树林,而他家住的村子就在那片树林的后面。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 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掉进水里。 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7)“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在水里游动 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上呀,爹!” (18)“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 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 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19)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他的身上,儿子也哆嗦起。 可他还是用力地向爹点点头。 (20)湖岸那边有船过了,爹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只有露在外面的左手更 紧地抠住船帮,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5.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第(8)段中有关天空、湖面的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生动, 暗示了暴风雪即将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故事创设了背景
(9)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刚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 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 (10)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 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船被风刮得一个劲儿往后退,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 都是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怕大浪把船 掀翻了,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一直往东南方向漂 去…… (11)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 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 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12)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蔓延过,眼睁睁地看着涌动着的浪, 几乎在瞬间就凝固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 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 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朝冰砸下去。冰冻 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 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13)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 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 可他已顾不上管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14)中午的时候,他终于看见有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棉 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 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 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举起船桨。 (15)“咔嚓”一声,桨断了。胳膊粗的船桨斜着劈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 好远才停下,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 ( 16)“他妈的!”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 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朝湖岸那边看看,隐隐约约看得出那片深黑颜色 的柳树林,而他家住的村子就在那片树林的后面。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 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掉进水里。 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7)“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在水里游动 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上呀,爹!” (18)“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 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 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19)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他的身上,儿子也哆嗦起。 可他还是用力地向爹点点头。 (20)湖岸那边有船过了,爹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只有露在外面的左手更 紧地抠住船帮,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5.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小说第(8)段中有关天空、湖面的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生动, 暗示了暴风雪即将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故事创设了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