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基础 •第三章 培养基 •第四章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工艺 •第五章 培养基的灭菌 •第六章 空气除菌 •第七章 通气与搅拌 •第八章 生物反应器 •第九章 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 •第十章 发酵过程的控制 •第 11 章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第 12 章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第 13 章 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第 14 章 发酵工业与环境保护 •第 15 章 生物工艺实例简介 • 目 录
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基础 •第三章 培养基 •第四章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工艺 •第五章 培养基的灭菌 •第六章 空气除菌 •第七章 通气与搅拌 •第八章 生物反应器 •第九章 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 •第十章 发酵过程的控制 •第 11 章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第 12 章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第 13 章 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第 14 章 发酵工业与环境保护 •第 15 章 生物工艺实例简介 • 目 录
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 午 生化生产工 艺学 生化生产工 艺学 422 422 下 午 上课时间安排 注:食用菌学 20学时 上课要求 1、按时上下课,不得迟旷课; 2、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注意力、掌握补充要点、便于复习、提高书写能力) 3、每次课课堂讲授85-90分钟,留下10-15分钟自由看书或整理笔记 3、期末考核办法:考试+作业+平时(点名) 4、值日安排
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 午 生化生产工 艺学 生化生产工 艺学 422 422 下 午 上课时间安排 注:食用菌学 20学时 上课要求 1、按时上下课,不得迟旷课; 2、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注意力、掌握补充要点、便于复习、提高书写能力) 3、每次课课堂讲授85-90分钟,留下10-15分钟自由看书或整理笔记 3、期末考核办法:考试+作业+平时(点名) 4、值日安排
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生化工艺发展简史 2、微生物工业产品类型 3、生化生产过程的特点 4、生化生产过程的共性 5、生化生产工艺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生化工艺发展简史 2、微生物工业产品类型 3、生化生产过程的特点 4、生化生产过程的共性 5、生化生产工艺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1、生物技术定义 一、生化工艺发展简史 1982年国际合作 及发展组织对生 物技术这一名词 的含义进行了重 新定义: 生物技术这一 名词的出现 生物技术这个词最初是一位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于1917年 提出的。当时他提出的生物技术这一名词的涵义是指用甜菜作为 饲料进行大规模养猪,即利用生物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 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 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如酿酒及味精的生产、牛奶、生 物碱) 第一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生化教研室 1、生物技术定义 一、生化工艺发展简史 1982年国际合作 及发展组织对生 物技术这一名词 的含义进行了重 新定义: 生物技术这一 名词的出现 生物技术这个词最初是一位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于1917年 提出的。当时他提出的生物技术这一名词的涵义是指用甜菜作为 饲料进行大规模养猪,即利用生物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 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 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如酿酒及味精的生产、牛奶、生 物碱) 第一章 绪论
第12章、生物技术发展史 绪论 生化教研室 时 间 重大事件 石器时代后期 我国人民就会利用谷物造酒 公元前221年 开始制作豆腐、酱和醋 公元10世纪 有了预防天花的活疫苗 明代 通过种痘预防天花广泛使用 16世纪 知道被疯狗咬伤可传播狂犬病 1680年 荷兰人制成放大170-300倍的显微镜 并首先观察到了微生物 19世纪60年代 法国科学家首先证实酒精发酵是由微生 物引起的,使发酵技术纳入科学的轨道 20世纪20年代 利用发酵技术大量生产丙酮、丁醇等化工原料 40年代 以青霉素为首的抗生素工业大规模发展 50年代 有了氨基酸发酵工业 60年代 酶制剂工业大量涌现 遗传育种学取得辉煌成就,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传 统 生 物 技 术 的 发 展 传统生物技术主 要是通过微生物的初 级发酵来生产商品, 它一般包括3个重要的 步骤: 第一步:上游处理过 程。所谓上游过程, 是指对于粗材料进行 加工,作为微生物的 营养和能量来源; 第二步:发酵和转化。 第三步:下游处理过 程
第12章、生物技术发展史 绪论 生化教研室 时 间 重大事件 石器时代后期 我国人民就会利用谷物造酒 公元前221年 开始制作豆腐、酱和醋 公元10世纪 有了预防天花的活疫苗 明代 通过种痘预防天花广泛使用 16世纪 知道被疯狗咬伤可传播狂犬病 1680年 荷兰人制成放大170-300倍的显微镜 并首先观察到了微生物 19世纪60年代 法国科学家首先证实酒精发酵是由微生 物引起的,使发酵技术纳入科学的轨道 20世纪20年代 利用发酵技术大量生产丙酮、丁醇等化工原料 40年代 以青霉素为首的抗生素工业大规模发展 50年代 有了氨基酸发酵工业 60年代 酶制剂工业大量涌现 遗传育种学取得辉煌成就,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传 统 生 物 技 术 的 发 展 传统生物技术主 要是通过微生物的初 级发酵来生产商品, 它一般包括3个重要的 步骤: 第一步:上游处理过 程。所谓上游过程, 是指对于粗材料进行 加工,作为微生物的 营养和能量来源; 第二步:发酵和转化。 第三步:下游处理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