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欧姆·德国物理学家(GeorgSimonOhm1789—1854)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王《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1827年欧姆又在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了后人所称的欧姆定律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16岁时他 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 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 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了后人所称的欧姆定律。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 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 的姓氏命名。 ●德国物理学家 欧 姆 (Georg Simon Ohm 1789-1854)
合D关于欧姆定律1825年5月,0hm在几年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电学论文《金属传导接触电所遵循的定律的暂时报告》(接触电指Volta电池产生的电)。论文中介绍了他用实验研究载流导线产生的电磁力与导线长度的关系
关于欧姆定律 1825年5月,Ohm在几年研究的基础上, 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电学论文《金属传导接触 电所遵循的定律的暂时报告》( 接触电指 Volta电池产生的电 )。论文中介绍了他用实 验研究载流导线产生的电磁力与导线长度的 关系
合Ohm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电池两端经导线A、B分别与盛水银的杯子M、N相联福M、N经导线C、V分别与盛水银的杯子O相联构成回路。图中的T是装有磁针的扭秤,通过磁针转角的大小测出电流产生的电磁力13
Ohm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电池两端经导 线A﹑B分别与盛水银的杯子M﹑N相联, M﹑N经导线C﹑V分别与盛水银的杯子O相联 ,构成回路。图中的T是装有磁针的扭秤,通 过磁针转角的大小测出电流产生的电磁力
合实验时,导线A、B、C不变,导线V则依次改换成各种不同长度和粗细的导线。Ohm使用的导线V共有七条,其中一条是4英寸长的粗导线,用它作为标准,接上它时,扭秤T测出的力叫做标准力。另6条是细导线,长度从1英尺到75英尺不等,接上这些细导线时,扭秤T测出的力叫做较小力
实验时,导线A﹑B﹑C不变,导线V则依 次改换成各种不同长度和粗细的导线。Ohm使 用的导线V共有七条,其中一条是4英寸长的粗 导线,用它作为标准,接上它时,扭秤T测出 的力叫做标准力。另6条是细导线,长度从1英 尺到75英尺不等,接上这些细导线时,扭秤T 测出的力叫做较小力
合实验的自的不是测量电磁力,而是测量因导线V的增长引起的电磁力的损失,Ohm称之为“力耗”,定义为力耗=(标准力-较小力)/标准力Ohm由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经验公式:v = 0.41log(1+ x)式中v是力耗,x是导线的长度,单位是英尺
实验的目的不是测量电磁力,而是测量因 导线V的增长引起的电磁力的损失,Ohm称之 为“力耗”,定义为 力耗 = (标准力-较小力)/ 标准力 v x = + 0.41log(1 ) Ohm由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经验公式: 式中v是力耗,x是导线的长度,单位是 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