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分科课程不能反映人的经验的统一性的 弊端,主张将若干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订课程的 课程理论。编制原则: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48.01KB页数: 23
几种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 (2)活动课程 (3)综合课程 (4)核心课程 (5)潜在课程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59.01KB页数: 7
实践模式 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j.j.. Schwab)从1969年 发表《实践1:课程的语言》一文后,确立了课程 研究的“实践模式”。它主要针对传统的“理论的” 课程探究模式而提出的。基本思想: 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的理论是“复数而非“单数”; 课程问题主要应解决“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 什么”的问题,因此,问题解决的方式应主要是实 践的推理,而非逻辑的推理;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7.51KB页数: 4
过程模式 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20世纪70年 代(L. Stenhouse)提出。代表著:《课程研究与编制导 论》。 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教育观和知识价值观上 。他反对目标模式把教育定位于促使学生行为变化的 这一基本假设,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智和自主能力 的;反对把知识当作让人接受的固定信息,认为知识 是提供给思维的原材料。 课程的编制是研究、编制、评价合而为一的过程 。课程内容也不是确定不变的,必须实施的东西。教 师既是行动者,更是研究者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33.51KB页数: 5
(三)经验的组织 1、历史上出现过四种不同的方式: (1)以文献为本位:中国从汉代至清代都以“ 五经”——《诗》、《书》、《易》、《礼》、 春秋》等历史文献为基本教材;宋儒认为“四 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是学习“五经”的阶梯,此后,“四书”也成为 基本教材;启蒙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等。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除七 艺以外,有些课目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欧几里 德、托勒密等人的原著为基本教材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7.01KB页数: 8
(二)经验的选择 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 第一,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第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文件格式: PPT大小: 93.01KB页数: 9
(一)目标的确立 (二)内容的选择 (三)内容的组织 (四)课程的实施 (五)课程的评价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4.01KB页数: 8
(三)社会学基础 教育离不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课程 也自然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制约 。用社会观论证课程设置的问题由来已久。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主要是以社会观论述 其教育思想的。理想国由三种不同等级的人组 成: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由此认为 应设置不同的课程和施行不同的教育
文件格式: PPT大小: 84.51KB页数: 4
1、学习的实质 2、学习过程的特点与课程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55.51KB页数: 9
主要教育观: 第一,人性可易论。杜威:“如果人性是不变 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 力都注定要失败了。” 第二,儿童发展观。生长、发展和生活是相 通的。杜威:“所谓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 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含有 执行的技能、明确的兴趣、以及特定的观察和 思维的对象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1.01KB页数: 9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