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论述公元 906 年至公元 1279 年的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 向前发展时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时期的历史。汉族地 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海贸易的畅通,边疆民族地区封建化的加深,都是前 所未有的。在学术文化方面,文、史、哲、理均有巨著,且树新声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69MB页数: 618
朱温(852—912),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早年参加唐末黄巢起义 军,降唐后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建后梁称帝,改名朱晃,庙号太祖。朱温于 唐大中六年(852)十月二十一日生于砀山午沟里。“家世为儒,祖信,父诚, 皆以教授为业”①。长兄全昱,二兄存,朱温排行三。幼年丧父,家贫,其母 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74MB页数: 599
袁绍(?—202 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出身 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世家。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 拜三公。②父逢,官司空。叔父隗,官司徒。伯父成,官左中郎将,早逝。袁 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5MB页数: 535
一、莫高窟 259 窟佛 北魏 敦煌 二、莫高窟 248 窟菩萨 北魏 敦煌 三、莫高窟 432 窟菩萨 北魏 敦煌 四、洛神赋图卷(部分) 晋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藏 宋摹本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3MB页数: 474
随父征战 拖雷(Tolui,1192?—1232),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蒙古人在他死后 避其名讳,称也可那颜(Yeke-noyan,“大官人”)①,世祖至元三年追谥景 襄皇帝,庙号睿宗②。母为大皇后弘吉剌氏孛儿台·旭真(borte-hujin,hujin 源于汉语“夫人”),在成吉思汗众多后妃中地位最尊,主第一斡耳朵,生 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被称为四曲律(kulug,“骏马”、“豪 杰”)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15MB页数: 405
本卷论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到元顺帝退出中原的历史。大蒙古国建 立于 1206 年,这是蒙古人建国之始,也可说是蒙古人由许多分散的部落转 向统一民族的重要标志。1271 年忽必烈又建大元国号,而原来的国号仍未废 弃,全称为“大元大蒙古国”。元顺帝于 1368 年退出中原。此后,元廷迁 往漠北,继续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但元廷自中原的退出就意味着 它在全国性统治地位的终结,而逐渐成为明代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这将在 本书第九卷加以论述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02MB页数: 681
这是《中国通史》第三卷,论述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到战国末 年的历史。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 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 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38MB页数: 471
平定叛乱 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 年)正月生于邯郸。嬴政十三岁(公元前247年)即王位。因年少,国事皆 决于相国吕不韦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25MB页数: 471
满族领袖和清皇朝的始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征战四十余年,统一女 真各部,反抗明皇朝的民族压迫,保护了满族的生存,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 对东北地区的统一和多民族祖国的壮大,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是中国历 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7MB页数: 653
阿拉里克对意大利的入侵。罗马 贵族及罗马人民的品格。对罗马 城的三次围攻和洗劫。哥特人 的退却及阿拉里克之死。 个分裂的、软弱无力的政府,由于无能往往会表现为, 而且实际也是,公然和公开的敌人进行卖国活动。如果阿拉 里克本人被请进了拉文纳的议会,他也很可能会提出和霍诺 留的大臣们所实际实行的完全相同的策略。这位哥特人的国 王很可能会,尽管也许会带着几分犹豫,密谋摧毁那个曾凭 借武力在意大利和希腊两度推翻他的强敌。他们的积极的、关 系到自身利害的仇恨使他们处心积虑,终于导致了伟大的斯 提利科的屈辱和毁灭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87MB页数: 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