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意扩大事态一七七事变 •2.借口 当时接到报告士兵(志村菊次郎,因为拉肚子而离队的日本士 兵)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但是,我的想法是连(联)队长让我 就此事(和中国方面)进行交涉,如果就这样算了,中国方面会怎 样宣传就不知道了。也许会让他们产生一只要敢真枪实弹地 对付日本军队,就可以让演习的日本军队逃跑这样的概念吧。如果 真是这样的话,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很遗憾,丢脸的事情。所以,我 方决定占领一文字山(宛平城与北平之间的高地,中方称“沙岗”) 然后再进行交涉… 一1938年6月30日东京《朝日新闻》发表的采访一木清直(七七事变时 任日本华北驻屯军丰台驻屯队队长)的文章,摘自《中国档案报》2015年10月 30日,总第2830期第三版
• 2.借口 当时接到报告士兵(志村菊次郎,因为拉肚子而离队的日本士 兵)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但是,我的想法是连(联)队长让我 就此事(和中国方面)进行交涉,如果就这样算了,中国方面会怎 样宣传就不知道了。 ……也许会让他们产生——只要敢真枪实弹地 对付日本军队,就可以让演习的日本军队逃跑这样的概念吧。如果 真是这样的话,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很遗憾,丢脸的事情。所以,我 方决定占领一文字山(宛平城与北平之间的高地,中方称“沙岗”) 然后再进行交涉…… ——1938年6月30日东京《朝日新闻》发表的采访一木清直(七七事变时 任日本华北驻屯军丰台驻屯队队长)的文章,摘自《中国档案报》2015年10月 30日,总第2830期第三版 一、蓄意扩大事态—七七事变
蓄意扩大事态一七七事变 史料项目 史料信息 综合结论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 宛平县县长王冷斋的 求入城搜查,中方拒绝, 日军借口士兵失 证词 双方调查期间,日军炮 踪,在调查进行 轰宛平城 的情况下,炮轰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 宛平城,袭击卢 卢沟桥守卫李文成排 求过桥搜查,遭拒后袭 沟桥,蓄意挑起 长的回忆录 击卢沟桥 事端。在士兵归 日军士兵已经归队,但 队后,仍蓄意扩 日本驻丰台驻屯队队 为了对中国保持强硬, 大事态 长一木清直的采访 于是军事占领沙岗高地
史料项目 史料信息 综合结论 宛平县县长王冷斋的 证词 卢沟桥守卫李文成排 长的回忆录 日本驻丰台驻屯队队 长一木清直的采访 一、蓄意扩大事态—七七事变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 求入城搜查,中方拒绝, 双方调查期间,日军炮 轰宛平城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 求过桥搜查,遭拒后袭 击卢沟桥 日军士兵已经归队,但 为了对中国保持强硬, 于是军事占领沙岗高地 日军借口士兵失 踪,在调查进行 的情况下,炮轰 宛平城,袭击卢 沟桥,蓄意挑起 事端。在士兵归 队后,仍蓄意扩 大事态
二、国共同仇敌忾一第二次国共合作 1.中共态度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 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 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 民族实行抗 我们要求立 坚决抵抗 政府,实行 的反攻,并 变。全国上 全民族抗战 权之统一。 日寇和平苟 号,改编为 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共合作 府军事委员 担任抗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 前线之职责。 电(1937年7月8日),摘自《建党以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 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 月15日),摘自《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
• 1.中共态度 二、国共同仇敌忾——第二次国共合作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 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 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 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 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 月15日),摘自《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 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 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 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 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 电(1937年7月8日),摘自《建党以来 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
二、国共同仇敌忾一第二次国共合作 2.国民政府态度 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抢 占,那么我们五百年故都 北方政治立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 要变成沈阳第二。…北 坚決抵抗 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 …政府对于卢沟桥 的方针和立场。我们知 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 全民族抗战 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 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心,八心刀, 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任,皆应抱定栖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摘自王晓华、戚厚杰:《抗日战争正面战 场档案全记录(上)》
• 2.国民政府态度 二、国共同仇敌忾——第二次国共合作 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抢 占,那么我们五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 要变成沈阳第二。 ……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 ……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我们知 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 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摘自王晓华、戚厚杰:《抗日战争正面战 场档案全记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