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临床典型病例与临床观摩。 需要注意的问题 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测试内容与方式 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方式课堂、见习提问期末考试 第三单元体格检查 教学目标 1.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2.熟柔一般状态检查内容」 3.熟悉各系统的检查内容、顺序及方法。 4.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 2一般状态检查 1)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2)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 辅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 3)发有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 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 4)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瘀瘢、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及临床意义 5)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其变化临床意义。 3各系统的检查 头部检查熟悉头颅外部一般检查、眼、耳、鼻检查、口腔(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 体、咽和、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部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拇 动的临床意义。 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了解肛门、直肠检查的重要性,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1)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2)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6
6 2.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临床典型病例与临床观摩。 需要注意的问题 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方式 课堂、见习提问 期末考试 第三单元 体格检查 教学目标 1.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2.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 3.熟悉各系统的检查内容、顺序及方法。 4.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 2.一般状态检查 1)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2)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 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 3)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 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 4)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瘀瘢、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及临床意义 5)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其变化临床意义。 3.各系统的检查 头部检查 熟悉头颅外部一般检查、眼、耳、鼻检查、口腔(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 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颈部检查 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部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 动的临床意义。 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了解肛门、直肠检查的重要性,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1)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2)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3)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神经系统检查 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率反射 2)神经反射:二头肌反射、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牌反射。 3)病理反射 锥体束征 ①巴宾斯基(Babinski)征及与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尔登(Gordon) 征、查多克(Chaddock)征。 ②霍夫曼(Hoffmann)征。 ③阵李:猷阵李及踝阵李。 脑膜刺激征 ①颈项强直。 ②克尼格(Kernig)征。 ③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拉赛格(Lasegue)征 敦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难点 病理阳性时的临床意义 采用的散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1.通过教具进行课堂讲授,然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 2.通过临床实习,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3.课堂简要介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讨 论。 4示教病理反射,指导学生检查,结合临床分析阳性体征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问思 1,注意正确堂握物理诊断检查手法。 2.天冷时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检查部位,以免受凉 3.不暴露病人隐私。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方式学生检查,识别异常体征
7 3)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神经系统检查 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2) 神经反射:二头肌反射、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3) 病理反射 锥体束征 ①巴宾斯基(Babinski)征及与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尔登(Gordon) 征、查多克(Chaddock)征。 ②霍夫曼(Hoffmann)征。 ③阵挛:髌阵挛及踝阵挛。 脑膜刺激征 ①颈项强直。 ②克尼格(Kernig)征。 ③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拉赛格(Lasegue)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难点 病理阳性时的临床意义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1.通过教具进行课堂讲授,然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 2.通过临床实习,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3.课堂简要介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讨 论。 4.示教病理反射,指导学生检查,结合临床分析阳性体征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正确掌握物理诊断检查手法。 2.天冷时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检查部位,以免受凉。 3.不暴露病人隐私。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方式 学生检查 ,识别异常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