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第7卷第2期·215·14 Hiramstan M,et al.Burns 1984,11:11115Davies S.1984-85Yearbook.ofNutr Med,New Canaan,pp.115,198516MountokalakisT,et-al,KlimWochenschr1980;58:695.17VankizAM,etal.SurgGynecolObstet,198l,153:67718ZlotkinSH,elal.AdvanNulrRes1985.7:25919Robert E0,et al.Nutr Rew1986,44:30920.Yasuhisa H,etal.医学之生物学1982;105:40521 Thompson HJetal.JAgr & Food Chem198432:42222LaneHW,etal.JPEN1982,6:42623HuntDR,et al.JPEN1984,8:69524 Rubanyi IG,et al.J Mol Cell Cardol 1981,13:102325Rubanyi1G,etal.Cir Shock 1983,10:36126Shirani KZ,et al.JTrauma 1985,25:95327Vanghan,GH,et al.Endocrinology a985,117:109028KienOL,etal.AmJClinNutr1980,33:121529DaviesJM,et al.JTrauma 1984,24:100330YoshikoY,etal.医学之生物学1983,106:253(1987年8月29日收稿)关于水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研究概况芮期义(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细菌总数是指1毫升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或标准平板计数是进行水中卫生细菌学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23)。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是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国外除印尼规定每100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外,大部分国家与我国标准相同()。美国自1914年制定水质细菌标准,经多次修改,细菌总数仍为每毫升水样不得超过100个(5)。水中细菌总数的多少,一方面与水的污染状况和处理效果有关,另方面也直接影响大肠菌群和肠道致病菌的检出率。Mark和Dianer7认为水中大部分异养菌并不指示一种水源的污染,但它表明有可能存在着致病菌的危险性。Recllay等(8从水中细菌总数中分离鉴定出包括肺炎克氏菌,变形杆菌和假单孢菌属等30多种菌,并指出每毫升水中含有1000个细菌,就能抑制大肠菌群的生长。Mark等试验表明水中异养菌过多能降低大肠菌数。Ahmed等(10)认为用标准平板计数法,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超过500个就无法检出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可见细菌总数在水的卫生细菌学检查和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仅就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做一简要综述。?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土 年第 卷第2 期 8 9 9 7 一 2 1 5 . 4 1 1 5 6 1 1 7 8 1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0 3 H i r a m s t n a M , e t a l 。 B u r n s 1 9 8 4 , 11 : 1 1 1 D a v i e s 5 . 1 9 8 d 一 8 5 Y e a r b o o k 6 f N u t f M 七d 一 , N e w C a n a a n , P P . 1 1 5 , 1 9 8 5 M o u n t o k a l a k i s T , e t a l . K l i m W o e h e n s e l i r 1 9 8 0 ; . 58 : 6 9 5 V a n k i z A M , e t a l . S u r g G y n e e o l Q b s t e t 1 9 8 1 , 1 53 : 6 7 7 2 1 o t k i n S H , e t 几 l 。 A d v a n N u t r R e s 、 1 9 8 5 。 7 : 2 5 9 R o b e r t E O , e t a l 。 N u t r R e w 1 9 8 6 ; 44 : 3 D 9 · - , Y a s u h i s a H , e t a l . 医学 巴生物学 1 9 5 2 ; 10 5 : 4 0 5 T h o m P s o n H J , e t a l 。 J A g r & F o p d C h e m 1 0 8 4 , 3 2 : 4 2 2 L a n e H W , e t a l 。 J P E N 1 9 8 2 , 6 屯4 2 6 H 血n L D R , e t a l 。 J P E N 1 9 8 4 , 8 : 6 9 5 R u b a n y i I G , 。 t a l . J M o l C e l l C a r d o l 1 9 8 1 . 1 3 : 1 0 2 .3 仁 R u b ` n y i I G , e t a l . C i r s h o e k 1 9 8 3 , 1 0 : 3 6 1 卜 S h i r a n i K Z ` , e t a l . J T r a u m a 1 9 8 5 ; 2 5 : 9 5 3 V a n g h a n G H , e t a ) l . E n d o e r i n o l o g y * 9 8 5 、 ; 1 1 7 : 1 0 9 0 , ` K i e n O L , e t ` a l 。 A m J C l i n N u t r 1 9 8 0 ; 33 : 1 2 1 5 D a v i e s J M , e t a l 。 J T r a u m a 1 9 8 4 ; 24 : 1 0 0 3 Y 。 。 l , i k o y , e t 涟 l 。 医学 巴生 物学 1 9 8 3 ; 1 06 : 2 5 3 、 少 ( 1 9 5 7 年 8 月2 9 日收稿 ) 关于水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研究概况 苗 期 义 ( 军 事医学科学院卫生 学环 境医学研究所 ) 细菌总数是指 1 毫 升水 样在 营养 琼脂 培养基 中 , 经 37 ℃ 24 小 时培养后 , 所生长的 细菌 菌落 的 总数 ( ` , 。 细菌 总数 或标 准平 板计数 是进 行 水 中卫生细 菌 学评 价 的 常用 指标之一 ` 2 , “ ) 。 我 国规 定生 活饮用 水的标 准 是每 毫升 水 中细菌 总数 不得 超过 1 0 个 。 国外 除 印尼规 定每 1 0 毫 升 水 中不 得 超过 1 0 个外 , 大部分 国家 与 我 国标 准 相同 “ o) 美 国 自19 1 4 年制定 水质 细菌 标 准 , 经 多次修 改 , 细菌 总数仍 为每 毫 升水 样不得超 过 1 0 个“ , 。 水 中细菌 总数 的 多少 , 一方 面 与水的 污染状 况和处理效果 有关 , 另方 面 也直 接影 响大 肠菌 群和 肠道致病菌 的检 出率 。 M ar k 戈“ 和 D ia en ` 7 · 认为水 中大 部分 异 养菌 并不 指 示一种 水 源的 污染 , 但 它表 明 有可 能存在着 致病菌的危险 性 。 R e cl la y 等 ` 8 从水 中细菌 总数 中 分 离 鉴定 出 包括肺 炎克 氏菌 , 变形杆 菌和 假单 泡菌 属 等3。多种菌 , 并 指 出每 毫升 水中含有 1 0 0 0 个细菌 , 就 能 抑制大肠菌群的生 长 。 M ar k 等 ( ’ , 试 验表 明水 中异养菌 过 多能降低 大 肠菌 数 。 A h m ed 等“ 。 , 认为 用标 准平 板计 数 法 , 每毫 升水 中 细菌 总数超 过 50 。个就无 法检 出沙 门氏菌 和 志 贺氏菌 , 可见 细菌 总数 在水 的 卫生 细菌 学检 查和 评价 方 面具有 一定 的 意义 。 本 文仅就 细菌 总数的检 测方 法 做一 简要 综 述
.216.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标准平板计数法此法为世界多数国家所沿用的经典方法。即在每个无菌平皿内,加被检水样1毫升,加融化后凉至44~46℃营养琼脂12~15毫升,立即混合均匀,凝固后移至培养箱内培养。检验自来水中细菌总数时,20℃培养48小时所检出菌落数比35℃培养24小时要多,能在20℃繁殖的细菌不一定能在35~37℃内生长,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更为明显。Fiksdal等(12)试验表明,经氯消毒过的水,35℃培养2天比20℃下培养的细菌数高,但培养7天之后,20℃所得菌要比35℃高;在未经氯消毒过的水样,培养2天和7天之后,在20℃下的菌落数均比37℃高。Means等(13)指出,检验自来水中细菌总数所用培养基,不一定要求丰富的营养,在低营养成分培养基中加少量促生物生长素,同样能回收到较高的细菌数。水中需氧或厌氧的异养菌往往不是以单个菌的形式存在,有些成对、成链或成团块的形式存在,故又称一个菌落形成单位(CFU)<14,因此常常检出的细菌数比水中实际存在的细菌数要低,所以用标准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决定培养温度和时间。涂布法Soestbergen等(15)指出标准平板计数法的缺点是一些需氧菌在营养琼脂深层不易生长,以及一些对热敏感的细菌在用热琼脂倾注时受热冲击致死,造成菌数降低,因此作者用涂布法检验水中细菌总数。作者曾用标准平板计数法作对照,在37℃培养24小时,结果涂布法所检出细菌总数比标准平板计数法高。Klein等(1")进行同样试验,结果涂布法明显多于标准平板计数法。他还观察标准平板计数法在倾注时的营养琼脂温度对检验细菌总数的影响,试验营养琼脂温度为42、45和50℃,在35℃培养48小时,其细菌总数分别为33002300和1200,营养琼脂温度增高,细菌总数降低。Tayler等(17用涂布法观察571个水样,结果涂布法所检出细菌总数比标准平板计数法高4倍。Hoben等(18用根瘤菌进行标准平板计数、平板涂布和平板点滴等三种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标准平板法菌数偏低,作者认为标准平板计数法,倾注时营养琼脂温度即使在45℃也可杀死对热敏感的细菌。因此有人推荐用涂布法作为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电极或电化学法其原理是,根据细菌代谢产物使培养液阻抗随着培养时间而下降,用下降阻抗数推算出细菌总数密度。Matsangn等(19)提出用由一支铂正极和一支过氧化银负极组成一种测定微生物的装置,检验程序是将两支电极插入含有细菌的培养液中,利用两极电流之差与培养液中细菌浓度成正比这一关系推算出微生物数。此法有一定的再现性,平均误差在5%但是这种电极法受温度、pH,缓冲液浓度和氧化剂的影响较大。Wiikines等(2021)设计一种由阴阳两支电极、一个缓冲放大器和一个读数显示器组成的?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 2 6 1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标准平板 计数法 此法 为 世界多数国家所 沿用 的 经典方法 。 即在每个无 菌平 皿 内 , 加被检水样 1 毫升 , 加融化后 凉至 4 ~ 46 ℃营养琼脂 12 一 15 毫升 , 立 即混合 均匀、 凝 固后移至培养箱内培养 。 检验 自来 水 中细菌 总数时 , 20 ℃培养4 8小 时所检出菌落 数 比35 ℃培养舰 小 时 要 多 , 能 在 2 oc0 繁殖 的 细菌不 一定 能 在 3 5二 37 ℃ 内生长 , 特 别是 在寒冷地 区更 为明显 。 ’ iF k sd al 等( ` “ ’ 试验表 明 , 经氯消毒 过 的水 , 35 ℃培养 2 天 比 20 ℃下 培养的 细菌数高 , 但 培养 7 天之后 , 20 ℃所得菌 要 比 35 ℃高 ; 在未 经氯消毒过 的 水样 , 培养 2天 和 7天 之后 , 在 20 ℃ 下的菌落数 均 比 37 ℃高 。 M e a ls 等 “ ` “ ’ 指出 , 检验 自来 水 中细菌总数所用培养 基 , 不一定要 求丰富 的 营 养 , 在低 营养成 分培养 基 中加 少 量促生 物生 长素 , 同样 能回收 到较高的 细菌数 。 水 中需 氧或 厌氧 的异 养菌往 往不是 以 单个菌的形 式存在 , 有 些 成对 、 成 链或 成团块 的 形式存在 , 故 又称一 个菌 落形成 单位 ( C F U ) “ ` ) , 因此常 常检 出的 细菌数比水 中实际 存在 的 细菌数要低 , 所 以 用 标准平板计 数法 测定 细菌 总数要 根据不 同的 目的决定培养温 度和 时 间 。 涂 布 法 S Oe “ bt “ gr e n 等( ` ” ) 指 出标准平 板计 数法 的缺 点是一 些需 氧菌在营养琼脂 深 层 不 易 生 长 , 以 及一 些对 热敏感 的 细菌 在用 热琼 脂倾注时受 热 冲击致 死 , 造成菌 数降 低 , 因此作者 用涂布法 检验 水 中细菌 总数 。 作者 曾用标 准平 板计 数法 作对 照 , 丫 在 37 ℃培养24 小时 , 结 果 涂布 法所检出细菌 总数 比 标 准 平板 计数法 高 。 lK o in 等 ( ` 。 )进 行同样试验 , 结果 涂布法 明显 多于 标准平板计 数法 。 他还 观察 标准 平板计 数法 在倾注 时的营 养 琼脂温度对检 验细菌 总数 的 影响 , 试 验 营养琼脂 温度为 4 2 、 4 5和 50 ℃ , 在 35 ℃培养4 s,J 、 时 , 其细菌 总数分别为 3 3 0 0 2 3 0。和 1 2 0 0 , 营养琼脂温 度增 高 , 细菌息数 降低 。 T a ly e r 等“ ’ 用涂布法 观 察 57 1个水 样 , 结 果 涂布法 所检 出细菌总数 比标 准平板 计数 法高4 倍 。 H ob en 等 ( ` ” 用根瘤菌 进行标 准平板 计 数 、 平板 涂布和平板 点滴等三 种方 法的 比较试 验 , 结果 标准平板 法菌数偏低 , 作者认为 标准平 板计 数法 , 倾注 时营养琼脂 温度即使在 4 5 ℃ 也可 杀死对 热敏 感的细 菌 。 因此 有人 推 荐用 涂布法 作为检 验水 中细 菌 总数的方 法 。 电 极或电 化 学法 其原理是 , 根据 细菌 代谢 产物 使培 养液 阻抗 随着培 养时 间而下降 , 用 下 降阻 抗数推 算 出细菌 总数 密度 。 M at s a n g n 等( ` “ 、提出用 由一 支铂 正极 和一支 过氧 化银负极组 成一 种 测定 微生 物的 装 置 , 检 验程 序是将 两支 电极插 入含 有细菌 的培养液 中 , 利 用两 极 电流之 差 与培 养液 中细菌 浓度成 正 比这一关系推 算出微生物 数 。 此 法有一 定的再 现 性 , 平 均误差 在万% , 但是 这 种 电 极法受 温度 、 p H , 缓 冲液浓度和 氧 化剂的影响较大 。 w ik i ne s 等( 2 。 , 2 ’ ) 设计 一种 由阴阳两 支电极 、 一 个缓 冲放 大 器和一 个读 数显 示 器组 成的
. 217 :1989年第7卷第2期一台测定微生物装置,主要优点是测定的细菌能直接读数,结果比较客观,并且能自动记录作为永久资料保存。两年后,他们改进一种用滤膜与电极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水中细菌数。水中细菌浓度低时需延长培养时间,水中细菌每毫升10*和10个时,则培养时间分别为4和8小时,据此可推算出原水样中的细菌数。Nishikawa等(22)用染料电极快速测定污水中的细菌总数,该系统是由过氧化银和铂组成阴阳极,以磷酸缓冲液作为电解液,用阴离子交换膜作为隔板,电流通过毫伏安培计,测定时在记录器上显示。操作程序:水样通过滤膜过滤,把阻留有菌的膜浸入含有氧化还原染料的磷酸缓冲液中,细菌浓度在每毫升10*时即可产生电流,电流与细菌浓度成正比,据此可推算出水中细菌数。活菌染色法Strugger等早在1940年就用荧光吖啶橙染色来区别死菌和活菌(23),这种染色方法很快就能计算出水中各种细菌,所使用吖啶橙浓度1:15000区别死菌和活菌最佳。其基本方法是将过滤水样的带菌膜,用15毫升染色液过滤漂洗,再用15毫升染色液加在膜上保持5分钟,然后取下膜移至37℃干燥3~5分钟,把膜放在琼脂平板上,用1000倍显微镜在紫外线灯光下计数膜表面细菌,呈绿色荧光为活菌,呈橙色荧光为死菌。吖啶橙染色能快速测定水中活菌数,对地面水,地下水和贮存水所检出菌数比标准平板计数法高,但此法不适用于经氮消毒过的水。Herson等<24)把吖啶橙染色法与氯化三苯四氮唑相结合,称之为Ao一INT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测定水中细菌代谢产物,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它能把测定细菌时间从48小时缩短到8小时,所测得细菌数比标准平板计数法高2个对数。此法只能作为标准平板计数的辅助方法。Vaustaen等研究一种生化快速检验活菌方法,即三磷酸腺苷(ATP)法,在有标准试剂的条件下,数分钟内即可得到准确的细菌数。Piccilo等使用ATP火焰荧光法,水中菌量在每毫升10"时,可在2分钟内得出结果(25)。Tabor等(28))介绍一种把表面荧光显微镜和微型自动照相相结合的方法用来测定水中细菌,此法有省时间、敏感性强和直观清晰等优点。Dutton等(27用孔雀绿一INT(称MINT)法测定污水中活菌。MINT法所检出细菌数比涂布法培养6天所得菌数还要高。活菌染色法主要优点是能直接计数细菌,省时间,所检出细菌数高于标准平板法,但这种方法只有具备高倍或荧光显微镜的实验室才能使用。滤膜法滤膜法早已作为检验水和废水中细菌学的标准方法(28。此法将水样经滤膜过滤,将阻留有菌之膜贴于营养琼脂平板或营养垫上,营养物质通过膜孔扩散到膜面供菌生长形成单个菌落。Contton等曾用一种膜径为o.45μm、灰黑色的膜,细菌在膜上生长成呈白色或煦明菌落,膜受潮后呈黑色背景,很易观察菌落。一般水样通常在35℃培养24小时;在寒?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年第 7 卷第 期 17 9 9 8 2 2 一 台测定 微生物装置 , 主要 优点是 测定的 细菌能 直接读数 , 结果 比较客观 , 、 并 且能 自动 记 录作为永久 资料保存 。 两年后 , . 他 们改 进一种 用滤膜与 电极相 结合的 方法 测定 水 中 细 菌 数 。 ` 水中细菌 浓度低时 需延 长培养时间 , 水 中细菌每 毫升 10 4和 1 0冷 时 , 则培 养 时 一 间 分别 为 4和 8小时 , 据此可推算出原水样 中的 细菌数 。 N 豆hs ik a w a 等。 “ )用 染 料 电极快速 测定 污水 中的 细菌总数 , 该 系统是 由过氧 化银和 铂 组成阴 阳 极 , 以 磷酸缓冲液 作为电解液 , 用阴 离子交换膜作为隔板 , 电 流通过毫伏安培计 , 测定 时在记 录器上显 示 。 操 作程序 : 、 水样通过 滤膜过 滤 , 把 阻 留有菌的膜 浸 入 含有氧 化还 原染料 的磷 酸缓 冲 液 中 , 细 菌浓 度在每毫 升 1 0 ` 时 即可 产生 电流 , 电流 与细菌浓度 成正 比 , 据此 可 推算出水 中细菌数 。 活菌染色法 st ur g g e r 等早 在 1 9 4 0年就用 荧光 叮吮橙染 色来 区别 死菌 和 活菌 ( “ “ ’ , 这 种染 色方 法很 快 就 能计 算出水 中各种 细菌 , 所使用 叮吮橙 浓度 1 : 1 5 0 0 d区别死菌和 活菌最 佳 。 其 基本 方法 是将过 滤水样的 带菌膜 , 用 15 毫 升染 色液过滤漂洗 , 再用 15 毫升染 色液加 在膜上 保」寺5 分 钟 , 然后 取下膜移至 37 ℃干燥 3 ~ 5 分钟 , 把 膜放在琼脂平 板上 , 用 1 0 0 0倍 显微镜在 紫外 线灯光下 计数膜表 面 细菌 , 呈绿 色 荧光为活菌 , 呈 橙 色荧光 为 死菌 。 叮 咤 橙染 色能快 速 测 定 水 中活 菌数 , 对地面水 , 地下 水和 贮存水所检出菌 数比标准 平板升数法高 , 但 此法不适 用 于 经氯消 毒过 的水 。 H e sr on 等 `“ ` ) 把叮吮橙染 色法 与氯化三 苯四 氮唾相结 合 , 称之 为A 。 一 I N T 法 , 这 种方 法主 要是测定 水 中细 菌代谢 产物 , 是 一种 快速 , 敏感 的方法 , 它 能把 测定 细菌 时 间从 4 8小 时缩短到 8 小时 , 所 测得 细菌 数比标准平板计 数法 高 2 个对数 。 此法只 能 作为标准平板计 数的 辅助 方法 。 v a us at en 等研究 一种 生 化快速 检验活菌 方 法 , _ 即三磷酸腺普 ( A T P ) ` 法 , 在有标准试 剂的 条件下 , 数分 钟 内即可 得到 准 确的细 菌数 。 iP 。 主fo 等使 用A T P 火 焰荧光法 , 水 中菌量 在每 毫升 1 0 5时 , 可在 2 分 钟 内得 出 结果 ( “ “ ’ 。 T ab or 等 哪 )介绍一 种把 表 面荧光显微镜和 微 型 自动照 相相 结合的方 法 用来 测定 水 中细 菌 , 此法 有省时 间 、 敏 感性强和 直 观清晰 等优点 。 D ut ot n 等 ( 2 ’ ,用 孔雀绿 一I N T ( 称 M I N )T 法 测定 污 水 中活菌 。 M I N T 法所检出细 菌数 比涂 布法 培养 6 天 所得菌数还要 高 。 活 菌染 色法 主 要优点是能直 接计 数细菌 , 省时 间 , 所 检 出细菌数高 于标准 平板法 , 但 这种方 法 只 有具 备高 倍 或荧光显微 镜 的实验室 才能 使用 ` 滤膜法 滤 膜 法 早 已 作为检 验水 和 废水 中细 菌学 的标 准方 法( 2 8 、 。 此法 将 水样经 滤膜过 滤 , 将 阻 留 有菌 之膜 贴于 营养琼脂平 板或营养垫 上 , 营 养物质 通过 膜 孔扩散到膜 面 供菌生 长形 成单 个菌 落 。 C o nt t o n 等曾用一种膜 径为。 ` 4 5 料m 、 、 灰黑 色 的膜 , 细 菌在 膜上生 长 成 呈 白色或 喇明菌落 , 膜 受 潮后呈 黑 色背 景 , 很 易观 察菌 落 。 一般 水样通 常在 35 ℃培养 24 小时 ; 在寒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18.冷环境下取的水样,在28℃培养48小时为宜。Habbie等(2使用一种多聚碳酸盐为原料Nuclerore膜,过滤水样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他们认为Nuclepore膜比硝酸纤维膜好,用Nuclepore膜直接计数湖水和海水中细菌,所得菌数比硝酸纤维膜高二倍。Tse等(30)在过滤阻有细菌膜面上加几滴溴甲酚紫和甲基红混合乙醇液染色,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染色膜所得菌落数比米染色的高。Tayler等(31把MF法用来检验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因为该法能检验多于1毫升水量,所以作者建议,如用MF法检验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其检验水量应以100毫升为单位,并指出滤膜面积小,膜上菌落应控制在20~200个之间为宜,他用Spc法与MF法比较24个水样的结果是,Spc:MF=100:0.95。国内亦有同样报导,认为膜上菌落应控制在20~80个之间,所得结果Spc:MF=1.00:0.89(32)。Fronzblau等(33)指出标准平板法,每只平血内菌落少于100时,MF法菌落数比Spc法高。Heas等(34在1982年按照Taylor的方法用Spc和MF两法对93个水源水和自来水进行比较,经统计学方法分析,认为这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但MF法要比Spc法更敏感,并指出用MF法检验自来水中细菌总数要考虑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的优劣,否则会影响细菌总数的检出率。总之,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有多种,有些方法虽相对较快速,但是准确度较差,离实际应用较远,有些方法受条件限制和水中物质的干扰。目前仍以标准平板计数法和滤膜法为常用的方法,其中滤膜法操作简单,能检验较多的水量,相对增加检验细菌总数的敏感性。但快速准确检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卫生研究所主编:《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方法》第112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 WH0.Internation S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P.16 8rd Endition Geneva 1971(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卫生标准的说明》,第17页,1984(4)林水成编。《外军野战给水装备研究部分情况》,《军事医学专题资料》003(77—3),1977(5)Haney PDet al.Water & Sewage Works ReferenceR-1261978(6)MarkWLetal.Appl andEnvironMicrobio1980,40(5)992(7)DianeSHetal.J-AWWA1982,74(10):1537(8)ReillyJKet al.JAWWA1983;75(6):309(9)MarkWLet al.Appl.and Environ Microbiol 1985, 49(5):1338(10)徐幼云等译:《饮水与健康》,第52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il)A P H A.Standard Methods for the'Examination of water und Wastewater 15thEndition 1980(12)FiksdalLetJAWWA1983:74(6):31381.(13)MeansECetal.JAWWA198l,73(11):585(14)何晓青等译。《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提要》,第161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SoestbergenAA etal.Appl Microbiol 1969,18(6):1092(16)Klein D A et al.Appl Microbiol 1974, 27(2):429(17)TaylorRHetal.JAWWA1983,75(1):35(18)HobenHJetal.Appl and EnvironMicrobiol 1982,44(5):1246(19) Matsunaga T et al.Appl and Environ Microbiol 1979, 37(1):117?1994-2014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浦 1 2 8 。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冷环 境下 取 的水样 , 在 28 ℃培养48 小 时为宜 。 H a b b ic 等 ` “ 。 使用一种 多 聚 碳 酸 盐 为原料 N uc le 卯er 膜 , 过滤水 样后 , 在 荧光显微 镜下计 数 , 他们 认为 N uc l e p o er 膜 比 硝酸 纤维膜 好 , 用 N u cl eP o er 膜直 接计 数 湖水 和海 水 中细菌 , 所得菌数比 硝酸纤维 膜高 二倍 。 T se 等 ` ” 。 ’ 在过 滤 阻有细 菌 膜面 上加 几滴澳 甲酚 紫和 甲基红 混合 乙 醇液 染 色 , 进行 培养 , 结果 表 明染 色膜所 得菌 落数比未 染 色的高 。 T a yl o r 等 ( “ ’ 、把 M F法 用来检 验饮 用水 中细菌 总数 , 因为该 法 能检验 多于 1 毫 升水 量 , . 所 以 作者建议 , 如用 M F法检 验饮用水 中细菌 总数 , 其 检 验 水 量应 以 1 0 毫升为单位 , 并指 出滤 膜面积 小 , 膜 上菌 落应 控制 在 20 ~ 2 0 个之 间为宜 , 他 用 S cP 法 与 M F 法 比较24 个水 样 的结果是 , S p 。 : M F = 1 . 0 : 0 . 9 5 。 国内亦有同样报导 , 认为 膜 上菌 落应控 击I J在 2 0一 8 0个之 间 , 所 得结 果 S p e : M F = 1 . 0 0 : 0 . 5 9 ` 3 2 ’ 。 F r o n z b l a u 等 ` 3 3 ’ 指 出标准平板 法 , 每只 平皿 内菌 落少 于 1 0 时 , M F 法菌落数 比 S cP 法高 。 H e as 等 `“ ` 在 1 9 8 2 年 按 照 T a ly or 的方法 用 S cP 和 M F 两法 对 93 个水源 水和 自来 水进 行 比较 , 经统计 学方 法 分析 , 认为这两种 方法 没 有本质 的 区别 。 但 M F 法 一 要比 S cP 法 更敏 感 , 并指 出用M F法检验 自来水 中细 菌 总数要考虑 培养时 间和 培养基 的营养成 分 的优 劣 , 否 则会影 响细 菌总数的检 出率 。 总之 , 检验 水 中细菌 总数 的方法 有 多种 , 有些方 法 虽相 对较快速 , 但 是准 确度 较差 , 离实际 应用 较远 , 有些方 法受 条件 限制和 水 中物质 的干扰 。 目前仍 以 标 准平板计 数法 和滤 膜法为常用 的方 法 , 其 中滤膜法 搽作 简单 , , 能检 验 较多的 水量 , 相对 增加检验细 菌 总数的 敏感 性 。 但 快速 准 确检验 水 中细 菌 总数的方 法 , 仍是 一 个需 要进一 步研究的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l ) 卫生研 究所 主编 . 《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 验方法 》 第 1 12 页 , _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1 9 8 2 ( 2 ) w H o . I n t e r n a t i o n s a n d a r d f o r D r i 耳k i n g w a t e r p . 1 6 3 r d E n d i t i o n G e n e v a 1 9 7 1 ( 3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 . 《 生 活饮用卫生标准的 说明 》 , 第 17 页 , 1 9 8 4 ( 4 ) 林水 成编 . 《 外军野 战给水装备研究部分情 况 》 , 《 军 事 医 学 专 题 资 料 》 。 3 ( 7 一3) , 1 9 7 7 ( 5 ) H a n o y p D e t a l . w a t e r & s e w a g e W o r k s R e f e r e n e e . R一 l : 6 1 9 7 8 ( 6 ) M a r k W L e t a l ` A P P I a n d E n v i r o n M i e r o b i o 1 9 8 0 , 4 0 ( 5 ) ’ 9 9 2 ( 7 ) D 1 a n e 5 H e t a l . J 一 A W W A 1 9 8 2 ; 74 ( 1 0 ) , 1 5 3 7 ( 8 ) R e i l l y J K e t a l . J A W w A 1 9 8 3 : 75 ( 6 ) : 3 0 9 ( 9 ) M a r k W L e t a l . A P P I . a n d E n v i r o n M i e r o b i o 一 1 9 8 5 ; 4 9 ( 5 ) : 1 3 3 8 ( 1的 徐 幼云等 译 : 《 饮水 与健康 》 , 第 52 页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 9 8 3 ( 1 1 ) A P H A 。 S t a n d a r d M e t h o d s f o r t h e ` E x a m i n a t i o n o f 、 v a t e r a n d W a s t e w a t e r 1 5 t h E n d i t i o n 1 9 8 0 ( 1 2 ) F 1 1 : s d a l L e L a l . J A W W A 1 9 8 3 : 7 4 ( 6 ) : 3 1 3 ( ] 3 ) M e a n s E G e t a l 。 J A W W A 1 9 8 1 ; 7 3 ( 1 1 ) : 5 8 5 ( 1 4 ) 何 晓青等译 . 《 食品微 生物学检验方法提要 》 , . 第 16 1页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 9 8 2 ( 1 5 ) S o e s t b e r g e n A A e t a l . A P P I M i e r o b i o l 1 9 6 9 . 1 8 ( 6 ) : 1 0 9 2 ( 1 6 ) K l e i n D A e t a l . A P P I M i e r o b i o l 1 9 7 4 多 2 7 ( 2 ) : 4 2 9 ( 1 7 ) T a y l o r R H e t a l . J A W W A 1 9 8 3 ; 7 5 ( 1 ) : 3 5 ( 1 8 ) H o b e n H J e t a l . A P P I a n d E n v i r o n 尹 M i e r o b i o l 1 9 8 2 , 4 4 ( 5 ) : 1 2 4 6 ( 1 9 ) M a t o u n a g a T e t a l . A P P I a n d E n v i r o n M i e r o b i o l 1 9 7 9 ; 37 ( l ) : 1 1 7
1989年第7卷第2期;219.(20)WilkinsJR et al.Appl.and Environ.Microbiol.1978, 35(1):214(21)WilkinsJ R et al.Appl.and Environ.Microbiol.1980 40(4):852(22)NishikawaS etal.Appl.and Environ.Microbiol.1982,43(4):814(23)Pugsley AP et al.Water Traetment and Exammination 1974, 23(3):205(24)HersonDSfal.JAWWA1982,74(10):537(25)BardnerJWPCF1982,54(6):1031e+al.Appl.andEnviron.Microbiol.1982,44(4):945(26) Tabor P S et al.(27)DuttonRTet al.Appl.andEnviron.Microbior.1983,46(6):1263(28)Cotton R/etal.JAWWA1975,67(8):449(29)Habbie T E et al.Appl.and Environ.Microbiol.1977, 33(5):1225L(30)TseKMeal.Appl.andEnviron.Microbiol.1984,48(2):433Fetal.JA-WWA1979,71(7):402(31) TayrlorRH(32)卫生研究所.《卫生研究》1978;7(2):154(33) Fronzblau S G et al. Appl. and Environ. Microbiol.1984, 48(1):142(34)HeaJAWWA1982,74(6):322.Net al.(1987年1月8日收稿)消息山东省内首次发现黄融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1988年5月,我们在山东省泗水县进行野生动物携带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检索中,从该县境内农村捕捉野免20只,黄鼬16只,无菌采集肺和肾组织标本,放液氮罐内携回实验室,冷冻切片、固定,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HF单克隆25一1荧光抗体由北京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提供)。结果查出1只黄融肺内携带EHF病毒抗原,但肾组织内未发现抗原阳性。野兔肺和肾组织均阴性。对黄鼬肺EHF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EHF恢复期病人血清进行阻断试验,证实了黄融肺内检出EHF病毒抗原是特异的,而且双盲法反复检测结果一致。黄鼬携带EHF病毒抗原在安微省曾有过报道,本次从黄融检出自4然带毒,在山东省内系首次发现。黄鼬属食肉目科鼬属,为鼠类的天敌,而且它分布广,寿命长,体形较大,又常进入居区,因此在EHF疫源地中,对保存和传播EHF病毒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黄鼬的皮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在猎捕与剥皮等过程中更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严防感染。(标本采集得到泗水县卫生防疫站宋师峰主任的协助,特此致谢)(济南军区医研所:杨占清于晓敏沈承宝供稿,指导者:孟祥瑞)(1988年11月16日供稿)?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8 年第 卷第2 期 1 9 9 7 2 19 ( 2 0 ) ( 2 1 ) ( 2 2 ) ( 2 3 ) ( 2 4 ) ( 2 5 ) ( 2 6 ) ( 2 7 ) ( 2 8 ) ( 2 9 ) ( 0 3 ) ( 3 1 ) ( 2 3 ) ( 3 3 ) ( 4 3 ) W 1 1 k i n s R J e t a l 。 W 1 1 k i n s R J e t a l 。 N i s i k h a w a 5 e t a l P u g s l e P y A H r e n D s o S B r a dn re R H e t a l P P A I 。 n a d n E v i r n o 。 M i re o b i o l . 8 1 9 7 ; ( 3 5 1 ) : 2 4 1 P P A I . n a d n E v i r n o . M i r e o b i o l . 8 0 1 9 ; 4 0 ( 4 ) : 8 2 5 P P A I . n a d n E v i r n o . ` M i re o b i o l . 名2 1 9 ; 4 ( 4 3 ) : 4 5 1 ’ W a t re T r 七 a t m ne t n a d ,x E a m m i n a t i o n 1 9 7 4 ; 2 3 ( 3 ) : 2 0 5 e t a ` l . J ` A W W A 1 9 8 2 ; 7荟( 1 0 ) : 5 3 7 e t a l T a b o r P 5 e t · a l D u t t o n R T C o t t o 渔 R A H a b b i e T E T s e K M e t T a y l o r R H e t e t a l 。 a l 。 一 J W P C F 1 9 8 2 ; 54 ( 6 ) , 1 0 3 1 A P P z · a n d E n v i 全o n . M i e r o b i 6 1 . 1 9 5 2 , 4 4 ( 4 ) : 。 4 5 A P P I . a n d E 血 v i r o n . M i e r o b i o l 、 1 9 8 3 : 4 6 ( 6 ) : 1 2 6 3 J A W W A 1 9 7 5 ; 6 7 ( 8 ) : 4 4 9 a 1 . A P P I . a n d E n v i r o n 。 M i e r o b i o l 。 1 9 7 7 , 3石( 5 ) : 1 2 2 5 4 8 ( 2 ) : 4 3 3 卫生研究所 . F r o n z b l a u H e a s C N a l 一 A P P I . a n d 殡n 丫 i r P n 加 M i e r o b i o l . 工9 8 4 , e t a l 。 J A 、 W W ` A 1 9 7 9 ; 71 ( 7 ) : 4 0 2 《 卫生研究 》 1 9 7 8 ; 7 ( 2 ) : 1 5 4 5 G e t a l 。 e t a l 。 J A A P P I 。 · W W a n d E n v i r o n 。 M i e r o b i o l 。 1 9 8 4 ; 4 8 ( l ) : 1 4 2 A 1 9 8 2 , 7 4 ( 6 ) : 3 2 2 ( 1 9 87 年 1 月 8 日收稿 ) 消 、 息 山东省 内首次发现黄触携带 流行性 出血热病毒抗原 1 9 8 8年 5 月 , 我 们 在山东省洒水县进行 野生 动物 携带 流 行 侄出血 热 ( E H )F 病毒抗原 检 索 中 , 从该县境内农村 捕 捉野 兔 2。只 , 黄融 1 6只 一 ; 无菌 采集肺 和 肾组织 标本 , 放液 氮罐 内携 回实验 室 , 冷 冻切 片 、 固定 , 应 用直 接免疫荧 光技术检 测 ( E H F 单克隆25 一 1 荧光 抗 体由北京 预防 医学 中心 病毒学研 究所 提 供 ) 。 结果查 出 1 只 黄助肺 内携带 E H F病毒 抗原 , 但肾 组织 内未 发现 抗原 阳 性 。 野 兔肺 和 肾组织 均阴 性 。 对黄励肺 E H F病毒 抗原 阳 性标 本 用 E H F 恢复期病 人血 清进 行 阻断试 验 , 证实 了黄融肺 内检 出E H F 病毒抗原是 特 异 的 , 而 且 双 盲法反 复 检测 结果一 致 。 黄励 携带 E H F 病毒 抗原 在安徽省 曾有过 报道 , 本 次 从黄励检 出 自 然带 毒 , 在 山东省 内系 首 次发 现 。 黄励 属食 肉 目ha 科 融属 , 为 鼠类的天敌 , 而 且它分布广 , 寿命 长 , 体 形 较大 , 又常进 入居 区 , 因此 在 E H F疫 源 地 中 , 对保 存和 传播 E H F病 毒可 能起 着 重要 作用 。 尤其是 黄励的皮 毛具 有较 高的经 济价 值 , 人们 在猎 捕 与剥 皮等过程 中更应注 意做好 个人防护 , 严 防感 染 。 ( 标本采集得到 洒水县卫生 防疫站 宋师峰主任 的协助 , 特 此致谢 ) ’ ` _ ( 济南军 区医研所 : 杨占清 于晓敏 沈 承宝供 稿 , 指导 者 : 孟祥 瑞 ) ( 1 9 8 8年 1 1月 1 6 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