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2期四川环境Vol 25, No. 22006年4月SICHUAN ENVIRONMENTApril2006。环境监测。关于饮水机水细菌污染及使用若干问题探讨王萍,钟志京,梁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摘要:为了解冷热两用饮水机所供水的细菌污染情况,对新出厂的饮用纯净水、饮水机中冷水、未沸水和沸水、桶中水等不同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别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未沸水灭菌情况不稳定,沸水灭菌效果很好随时间推移,纯净水中的细菌总数呈递增趋势,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其污染源主要来自空气和饮水机本身,特别是饮水机内胆的污染不容忽视。所有水样中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关键词:饮水机;细菌污染;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644(2006)02-0048-03Probeto theBacteriaPollution ofDrinkingWaterfromPurifierWANGPing,ZHONG Zhi-jing,LIANG Xia(Instituteof NucdearPhysics &Chemistry, ChinaAcadenyof EngineeringPhysics,Miamyang6219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know about the bacteria pollution in household w ater purifiers w hich can provide eold or hot dinkingw ater the total bacteria number and total coliform bacteria population are tested in several kinds of water which come from thecold water pipe boiled water urrboiled w ater and new ly produced purified w a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rilization of theurrboiled water is instable w hile for the bailed water it is very w dll Elongating the storing time can increase the total numberof hacteria in the purified water quickly.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lution source is air and the purifier itself. and especially the innervessel of purifieris an important pollution source Coliform bacteria population are not found in all water samplesKeywords:Water purifier; bacteria pollution; total bacteria number; coliform bacteria population洁的环境,每立方米空气中也有4000个左右细1前言菌,饮水机在开启后,与空气直接接触又无随着饮水机的普及,人们普遍关心饮水机水的任何抑菌措施,造成水中细菌大量繁殖。若饮用过质量问题。很多人认为,饮用饮水机水是安全卫生程中再不注意卫生,长期直接饮用冷水或未沸水的,对健康有好处。那么其质量究竞如何呢?经过势必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调查发现,许多家庭和办公场所在饮水机使用过程细菌总数作为判断水质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在水中并不注意其卫生状况,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卫生学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具体了解冷热两用了饮用纯净水的质量。一般办公室一桶水大概可用饮水机所供水的细菌污染情况,并为评价饮水机的3~15天(视人多少而定)而家庭,特别是三口污染情况,找到正确使用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对饮之家,一桶水使用周期会更长,甚至持续一个月。水机中的纯净水进行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桶中水出厂之前经过严格检验,其质量一般较为可测,分别比较了冷水、未沸水及沸水中的细菌总信,但由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饮水机的消数;未经灭菌和经75%乙醇棉球灭菌的冷水管放毒,加之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据调查,即便是清出水中的细菌总数;饮水机水和桶中水(未与饮水机相连)细菌总数变化情况;以及随时间推移水中收稿日期:2005-06-08细菌总数的变化规律。作者简介:王萍(1972一),女,陕西石泉人199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学士,现从事环境监测工作。?1994-2014China Academic 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25 卷第 2 期 2006 年 4 月 四 川 环 境 S ICHUAN ENVI RONMENT Vol.25 , No.2 April 2006 ·环境监测 · 收稿日期:2005-06-08 作者简介:王 萍(1972-), 女, 陕西石泉人, 1995 年毕业于陕西师 范大学生物系, 学士, 现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关于饮水机水细菌污染及使用若干问题探讨 王 萍 , 钟志京 , 梁 霞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四川 绵阳 621900) 摘要:为了解冷热两用饮水机所供水的细菌污染情况, 对新出厂的饮用纯净水、 饮水机中冷水、 未沸水和沸水、 桶中 水等不同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别进行了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 未沸水灭菌情况不稳定, 沸水灭菌效果很好; 随时间推移, 纯净水中的细菌总数呈递增趋势, 并且增长速度较快, 其污染源主要来自空气和饮水机本身, 特别是饮 水机内胆的污染不容忽视。 所有水样中均未检出大肠菌群。 关 键 词:饮水机;细菌污染;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44(2006)02-0048-03 Probe to the Bacteria Pollution of Drinking Water from Purifier WANG Ping , ZHONG Zhi-jing , LIANG Xia (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 & Chemistry ,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Mianyang 6219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know about the bacteria pollution in household w ater purifiers, w hich can provide cold o r hot drinking w ater, the total bacteria number and total coliform bacteria population are tested in several kinds of water, which come from the cold water pipe , boiled wa ter, un-boiled w ater and new ly produced purified w a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rilizatio n of the un-boiled w ater is instable , w hile for the boiled wa ter it is very w ell.Elongating the storing time can increase the to tal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purified water quickly.It is found that the pollution source is air and the purifier itself , and especially the inner v essel of purifier is an important pollution source.Coliform bacteria population are no t found in all water samples. Keywords :Water purifier ;bacteria pollution ;total bacteria number;coliform bacteria population 1 前 言 随着饮水机的普及, 人们普遍关心饮水机水的 质量问题 。很多人认为, 饮用饮水机水是安全卫生 的, 对健康有好处。那么其质量究竟如何呢 ? 经过 调查发现 , 许多家庭和办公场所在饮水机使用过程 中并不注意其卫生状况, 造成二次污染 , 严重影响 了饮用纯净水的质量 。一般办公室一桶水大概可用 3 ~ 15 天 (视人多少而定), 而家庭 , 特别是三口 之家, 一桶水使用周期会更长 , 甚至持续一个月 。 桶中水出厂之前经过严格检验 , 其质量一般较为可 信, 但由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饮水机的消 毒, 加之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 (据调查 , 即便是清 洁的环境 , 每立方米空气中也有 4000 个左右细 菌[ 1]), 饮水机在开启后, 与空气直接接触, 又无 任何抑菌措施 , 造成水中细菌大量繁殖。若饮用过 程中再不注意卫生, 长期直接饮用冷水或未沸水, 势必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细菌总数作为判断水质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在水 卫生学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具体了解冷热两用 饮水机所供水的细菌污染情况, 并为评价饮水机的 污染情况 , 找到正确使用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对饮 水机中的纯净水进行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 测, 分别比较了冷水、 未沸水及沸水中的细菌总 数;未经灭菌和经 75 %乙醇棉球灭菌的冷水管放 出水中的细菌总数 ;饮水机水和桶中水 (未与饮水 机相连)细菌总数变化情况 ;以及随时间推移水中 细菌总数的变化规律
2期49王萍等:关于饮水机水细菌污染及使用若干问题探讨2均远小于国标。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纯净水出厂时实验部分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质量2.1实验用水可靠。研究过程中所用水为科学城某水厂生产的桶装3.1.22饮水机水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饮用纯净水。取样前用75%乙醇棉球对饮水机冷水管进2.2分析方法行灭菌处理,再放水1分钟后,以无菌操作方式接细菌总数的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大肠菌群的取水样进行检测。所调查的办公室人员10人,3~检测采用多管发酵法2。6天用完一桶水,细菌检测结果见表2。2.3主要仪器表2不同水样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个/ml)高压蒸汽消毒器(YXQOG02型电热式山东样品号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新华医疗器械厂):SHH一3生化培养箱(重庆四112196216达实验仪器厂);ZM一4紫外线灭菌车(重庆长江试压模具厂):安吉尔冷热饮水机(深圳新世纪饮b184291236454608水科技有限公司):BZG30菌落计数器。299e3464856121424d1423027145739753结果与讨论205293502621e3.1实验结果f1742874623.1.1大肠菌群186277975平均:4226001016对所选纯净水进行了多次检测,其桶中水、饮水机中新水样及放置多天后饮水机放出的冷热水中表2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饮水机冷水管所均未检出大肠菌群、符合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放水中细菌总数呈递增趋势。由于细菌大量繁殖3个/ ml)。使细菌总数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1.2细菌总数饮水机水样中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见图3.1.21新水样的检测1.新出厂的纯净水,开启桶盖,以无菌操作方式1200从桶中取水进行细菌总数的检测,结果见表11000表1新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T样品号bdfhaceg细菌总数251351732115241317(个/ml)大肠菌群<3<33<3<3<3<3<3(个/ L)6注:样品a和样品b在取样过程中,桶盖及出水口未进行灭菌;样时(天)品e至样品h在取样过程中桶盖及出水口均用75%乙醇棉球灭菌。图1饮水机水中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表1可见,样品a和b因灭菌不彻底,细菌3.1.23饮水机中未沸水及沸水的细菌总数比较总数超过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100个/ml);以无菌操作方式从饮水机热水管中分别取未沸样品c至h因灭菌措施得当,细菌总数明显减少水及沸水进行检测,结果见表3。(个/ ml)表3热水管中未沸水及沸水的细菌总数比较bdfh1k1样品号Oecgg32638末沸水110109101133302461251728000302000100沸水?1994-2014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用水 研究过程中所用水为科学城某水厂生产的桶装 饮用纯净水。 2.2 分析方法 细菌总数的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 大肠菌群的 检测采用多管发酵法[ 2] 。 2.3 主要仪器 高压蒸汽消毒器 (YXQG02 型电热式, 山东 新华医疗器械厂);SHH -3 生化培养箱 (重庆四 达实验仪器厂);ZM -4 紫外线灭菌车 (重庆长江 试压模具厂);安吉尔冷热饮水机 (深圳新世纪饮 水科技有限公司);BZG30 菌落计数器 。 3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 3.1.1 大肠菌群 对所选纯净水进行了多次检测 , 其桶中水、 饮 水机中新水样及放置多天后饮水机放出的冷热水中 均未检出大肠菌群, 符合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 (< 3 个/ ml)。 3.1.2 细菌总数 3.1.2.1 新水样的检测 新出厂的纯净水 , 开启桶盖, 以无菌操作方式 从桶中取水进行细菌总数的检测, 结果见表 1 。 表 1 新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样品号 a b c d e f g h 细菌总数 (个/ ml) 135 173 21 15 24 13 17 25 大肠菌群 (个/ L) <3 <3 <3 <3 <3 <3 <3 <3 注:样品 a 和样品 b 在取样过程中, 桶盖及出水口未进行灭菌;样 品 c 至样品h 在取样过程中桶盖及出水口均用75%乙醇棉球灭 菌。 从表 1 可见 , 样品 a 和 b 因灭菌不彻底, 细菌 总数超过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 (<100 个/ ml); 样品 c 至 h 因灭菌措施得当 , 细菌总数明显减少, 均远小于国标 。结果表明, 所检测的纯净水出厂时 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质量 可靠 。 3.1.2.2 饮水机水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取样前, 用 75 %乙醇棉球对饮水机冷水管进 行灭菌处理, 再放水 1 分钟后, 以无菌操作方式接 取水样进行检测。所调查的办公室人员 10 人, 3 ~ 6 天用完一桶水 , 细菌检测结果见表 2 。 表 2 不同水样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 (个/ ml) 样品号 第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第 4 天 第 5 天 第6 天 a 112 196 216 ——— ——— —— b 184 236 291 454 ——— 608 c 299 346 485 612 ——— 1424 d 142 302 573 714 975 —— e 205 293 502 621 ——— —— f 174 287 462 ——— ——— —— 平均: 186 277 422 600 975 1016 表 2 表明 , 随着时间的增加 , 饮水机冷水管所 放水中细菌总数呈递增趋势 。由于细菌大量繁殖, 使细菌总数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饮水机水样中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见图 1 。 图 1 饮水机水中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3.1.2.3 饮水机中未沸水及沸水的细菌总数比较 以无菌操作方式从饮水机热水管中分别取未沸 水及沸水进行检测 , 结果见表 3 。 表 3 热水管中未沸水及沸水的细菌总数比较 (个/ ml) 样品号 a b c d e f g h i g k l 未沸水 110 109 101 133 32 63 30 246 125 8 17 28 沸水 0 0 0 3 0 2 0 0 0 1 0 0 2 期 王 萍等:关于饮水机水细菌污染及使用若干问题探讨 49
5025卷四川环境从表3可见,沸水因温度达到100℃能很好的检测比较地灭菌,所以基本无菌,饮用安全。未沸水因温度为了解饮水机中水的污染源问题,对消毒水管低于100℃且温度不同,灭菌效果不同3,所(用75%乙醇棉球灭菌)和未消毒水管分别取样进以出现显著差异。温度较低,水中细菌较多,温度行分析,其中,“冷未消”指从饮水机冷水管(未较高,接近沸点,也能较好地灭菌,但由于饮水机经消毒)直接放出之水样:“冷消”指饮水机冷水中未沸水无法控制温度,所以卫生质量不能保证。管经75%乙醇棉球消毒,再放水1分钟后所接水3.1.24饮水机消毒水管和未消毒水管所取水样样,两者均采用无菌操作。细菌检测结果见表4。表4饮水机消毒水管和未消毒水管所放水细菌总数的比较(个/ ml)b8edef样品号时间1天2天3天1天2天3天1天2天3天1天2天3天5天1天2天3天1天2天3天冷末消147433384399586252205129220521432743911204352523631286415586216381142冷消13319618423659413481892269395975408517604297402594前面已经提到,新出厂的纯净水经检测其细菌曲线坡度较缓斜率较小(线性回归方程y=a十总数远小于国标,而表4却表明,从饮水机放出的bx,其b值图1为183.49,图2为10.92)。冷水第一天细菌总数就超标,冷水管消毒后灭菌效3.2讨论果并不明显,有些水样细菌总数甚至高于未消毒的3.2.1细菌大量繁殖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讨论水样,由此可判定,饮水机中纯净水的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新出广的纯净水,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随着使用天数的增并不在出水管,而在于内胆及空气污染。3.1.25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加、饮水机冷水管所出水细菌总数明显增高,基至为了解桶中水受空气污染的程度及随时间的变化严重超标;直接对桶中水进行检测,发现其细菌总情况。单独使用一桶水,不与饮水机相连直接从桶数也呈递增趋势,但增长较慢。说明饮水机在使用中取水(每次采样后不盖,只罩以滤纸。使其能与空过程中受微生物污染,饮水机中水量在不断减少的气直接接触),检测其细菌总数,结果见表5。同时,室内空气进入桶中,并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带表5桶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个/ml入。此外,饮水机中水较之桶中水细菌总数增长时间(天)12356812131415快。主要是因为有加热装置,使机内温度增高,常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细菌生长细菌总数205568125145146162168188207的温度极限为一7℃~90℃根据对温度的要求表5说明,桶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推移也呈递增不同,可分为嗜冷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趋势,但增长速度较慢,而饮水机中水则细菌总数随℃,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0℃~40℃而嗜时间推移增长较快。分析原因,可能是外界温度较低热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高达56℃~60℃。一般病原(所测月份为10月,平均温度20℃),而饮水机经过菌均为嗜温菌,最适温度为人体的体温即37℃加热,内部温度较高,温度影响细菌的繁殖。温度过低,则繁殖速度大大降低,甚至不繁殖1。饮水机中水细菌增长快可能还与饮水机中跟水接触E的各种有机材料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碳源有关[5。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可采用有效的灭菌方法减E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同时饮水机材料应选用对微生物无促进生长的种类,避免细菌大量繁殖n.3.2.2饮水机的消毒问题24国时间 (类J0 12 4 16饮水机的二次污染除来源于空气以外,与饮水机本身也有关系。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饮水机的内图2桶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胆是主要的污染源,建议用户应定期对机体特别是内胆进行清洗和消毒,存水应勤更换。从图2可见,桶中水细菌总数增长缓慢,与图(下转第70页)1“饮水机水电细菌总数随时阅变华典线ro相华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从表 3 可见 , 沸水因温度达到 100 ℃, 能很好 地灭菌, 所以基本无菌, 饮用安全 。未沸水因温度 低于 100 ℃, 且温度不同, 灭菌效果不同 [ 3] , 所 以出现显著差异 。温度较低, 水中细菌较多 , 温度 较高 , 接近沸点 , 也能较好地灭菌 , 但由于饮水机 中未沸水无法控制温度, 所以卫生质量不能保证 。 3.1.2.4 饮水机消毒水管和未消毒水管所取水样 的检测比较 为了解饮水机中水的污染源问题 , 对消毒水管 (用 75 %乙醇棉球灭菌)和未消毒水管分别取样进 行分析, 其中 , `冷未消' 指从饮水机冷水管 (未 经消毒)直接放出之水样;`冷消' 指饮水机冷水 管经 75 %乙醇棉球消毒, 再放水 1 分钟后所接水 样, 两者均采用无菌操作。细菌检测结果见表 4 。 表 4 饮水机消毒水管和未消毒水管所放水细菌总数的比较 (个/ ml) 样品号 时间 a 1 天 2 天 3 天 b 1 天 2 天 3 天 c 1 天 2 天 3 天 d 1 天 2 天 3 天 5 天 e 1天 2 天 3 天 f 1 天 2 天 3 天 冷未消 147 252 433 205 384 399 586 1292 2052 143 274 391 1204 352 523 631 286 415 586 冷消 133 196 216 184 236 381 594 1348 1892 142 269 395 975 408 517 604 297 402 594 前面已经提到, 新出厂的纯净水经检测其细菌 总数远小于国标 , 而表 4 却表明, 从饮水机放出的 冷水第一天细菌总数就超标, 冷水管消毒后灭菌效 果并不明显, 有些水样细菌总数甚至高于未消毒的 水样 , 由此可判定, 饮水机中纯净水的主要污染源 并不在出水管, 而在于内胆及空气污染 。 3.1.2.5 桶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为了解桶中水受空气污染的程度及随时间的变化 情况, 单独使用一桶水, 不与饮水机相连, 直接从桶 中取水 (每次采样后不盖, 只罩以滤纸, 使其能与空 气直接接触), 检测其细菌总数, 结果见表5 。 表 5 桶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 (个/ ml) 时间 (天) 1 2 3 5 6 8 12 13 14 15 细菌总数 20 55 68 125 145 146 162 168 188 207 表5 说明, 桶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推移也呈递增 趋势, 但增长速度较慢, 而饮水机中水则细菌总数随 时间推移增长较快。分析原因, 可能是外界温度较低 (所测月份为10 月, 平均温度20 ℃), 而饮水机经过 加热, 内部温度较高, 温度影响细菌的繁殖。 图 2 桶中水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从图 2 可见 , 桶中水细菌总数增长缓慢 , 与图 1 “饮水机水中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相比 , 曲线坡度较缓, 斜率较小 (线性回归方程 y =a + bx , 其 b 值图 1 为 183.49 , 图 2 为 10.92)。 3.2 讨 论 3.2.1 细菌大量繁殖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讨论 结果表明 , 新出厂的纯净水 , 其细菌总数和大 肠菌群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 随着使用天数的增 加, 饮水机冷水管所出水细菌总数明显增高, 甚至 严重超标 ;直接对桶中水进行检测, 发现其细菌总 数也呈递增趋势, 但增长较慢。说明饮水机在使用 过程中受微生物污染, 饮水机中水量在不断减少的 同时 , 室内空气进入桶中, 并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带 入。此外, 饮水机中水较之桶中水细菌总数增长 快, 主要是因为有加热装置 , 使机内温度增高 , 常 高于室内空气温度 , 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细菌生长 的温度极限为 -7 ℃~ 90 ℃, 根据对温度的要求 不同 , 可分为嗜冷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 10 ℃~ 20 ℃, 嗜温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 20 ℃~ 40 ℃, 而嗜 热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高达 56 ℃~ 60 ℃。一般病原 菌均为嗜温菌 , 最适温度为人体的体温, 即37 ℃, 温度过低 , 则繁殖速度大大降低, 甚至不繁殖[ 4] 。 饮水机中水细菌增长快可能还与饮水机中跟水接触 的各种有机材料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碳源有关[ 5] 。 为防止微生物污染 , 可采用有效的灭菌方法减 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同时饮水机材料应选用对微 生物无促进生长的种类 , 避免细菌大量繁殖。 3.2.2 饮水机的消毒问题 饮水机的二次污染除来源于空气以外 , 与饮水 机本身也有关系。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 饮水机的内 胆是主要的污染源 , 建议用户应定期对机体特别是 内胆进行清洗和消毒, 存水应勤更换 。 (下转第 70 页) 50 四 川 环 境 25 卷
70四川环境25卷一些生态要素带有鲜明的季节性,在不同时节著增加,水土流失量大幅削减:森林群落自然演替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都将提高。外评价所得的结果很可能不同。比如:对落叶树种的缘规划的实施对景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样方调查、候鸟等迁动物的调查、评价。今后可按季节做更加细化地评价。暂的(主要为拆迁和建设期)、不具有扩散性,止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通过生态影响评价,可知外缘景区规划是一项参考文献:可推进景区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生态工【1】董文福,管东生浅论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环境科学动态,2003(1):17-19程。总体上有利于优化中山陵园风景区整体生态格[2]Prato, Tony. Modeling ecobgical impacts of landscape changd J局,推动景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 are 2005, 20(10):135913634讨论【3】王志国,滕玉庆,王钙一。区域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上海环境科学,2001,20(7):343-3464.1调查工作的质量[4]K rotseheck C, Konig F, Obernberger L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生态调查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调查integ rated bioenergy systems using the Sustainabh Process Inde的细致、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比如:生物[J] .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00, 18(4): 341-368.多样性,尤其是动物物种与种群的调查难度较大。[5] 刘春艳等。自然保护区旅游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J],中因此,必须重视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此外,非污染国环境科学2001.21(5):339-403廖德兵,衡景梅,等:景观生态学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J][6] 生态影响评价的评价周期若能适当延长,则更利于四川环境200423(2):53-56提高调查工作的质量。李朝晖,魏贵臣,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环境[7]4.2加强对过程的评价科学与技术(增刊),2003,26(6):61-62目前的生态影响评价普遍较重视对项目实施前[8]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后状态的分析,而对项目展开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态影响分析很少。本次评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袁建平.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适用性初探J]:水土保持[9] 通报,199919(6):54-56加强对过程的评价应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定傅伯杰,陈利顶,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10]期展开生态监测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学出版社,2001.734.3时间性与季节性的影响(上接第50页)水机的卫生,定期清洗,存水应勤更换,换水时桶盖3.2.3:饮水机的使用卫生问题及出水口可用75%乙醇棉球灭菌,并尽量使用沸一般细菌的繁殖体,经100℃煮沸5分钟均能水。杀死。通过实验发现,沸水因温度达到100℃,灭菌效果很好,而未沸水及冷水中细菌总数不达标,甚至参考文献:严重超标。建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使用沸水。[1]管锦春,王继中饮水机防二次污染措施探讨』,净水技术1998,66(4);15-16陈为庄。曹佳红:对GB17323一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的[2]4结论看法』四川环境。2003,22(4):93-94.实验表明,新出厂的纯净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檀耀辉等。微生物学(第一版)[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3]群数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质量可靠。未沸水灭菌1985.271冯树异程松高,等,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4]情况不稳定,沸水灭菌效果很好;随时间变化,饮水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9机中纯净水的细菌总数呈递增趋势,且增长较快其[5]陈西平,李霞,鲁波,等、饮水机中纯净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空气和饮水机本身,特别是饮水机及消毒效果观察[』。卫生研究。2001,30(6):357.内胆的污染不容忽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饮?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著增加, 水土流失量大幅削减 ;森林群落自然演替 得到加强 , 森林覆盖率、 生物多样性都将提高。外 缘规划的实施对景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局部的、 短 暂的 (主要为拆迁和建设期)、 不具有扩散性 , 正 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 通过生态影响评价, 可知外缘景区规划是一项 可推进景区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 稳定发展的生态工 程。总体上有利于优化中山陵园风景区整体生态格 局, 推动景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 讨 论 4.1 调查工作的质量 生态调查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 调查 的细致、 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比如 :生物 多样性, 尤其是动物物种与种群的调查难度较大 。 因此 , 必须重视对专业人员的培养 ;此外, 非污染 生态影响评价的评价周期若能适当延长 , 则更利于 提高调查工作的质量 。 4.2 加强对过程的评价 目前的生态影响评价普遍较重视对项目实施前 后状态的分析, 而对项目展开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 态影响分析很少。本次评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 加强对过程的评价应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定 期展开生态监测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 4.3 时间性与季节性的影响 一些生态要素带有鲜明的季节性 , 在不同时节 评价所得的结果很可能不同 。比如:对落叶树种的 样方调查 、 候鸟等迁徙动物的调查、 评价 。今后可 按季节做更加细化地评价。 参考文献 : [ 1 ] 董文福, 管东生.浅论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J] .环境科学动 态, 2003 ,(1):17-19. [ 2 ] Prato , Tony.Modeling ecological impacts of landscape change[ J] .Environment al Modelling and softw are, 2005 , 20(10):1359- 1363. [ 3 ] 王志国, 滕玉庆, 王锷一.区域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 [ J] .上海环境科学, 2001 , 20(7):343-346. [ 4 ] K rotscheck C , König F , Obernberger I.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integ rated bioenergy syst ems using the S ustainable Process Index [ J] .Biomass and Bioenergy , 2000 , 18(4):341-368. [ 5 ] 刘春艳, 等.自然保护区旅游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J] .中 国环境科学, 2001 , 21(5):339-403. [ 6 ] 廖德兵, 衡景梅, 等.景观生态学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 J] . 四川环境,2004 , 23(2):53-56. [ 7 ] 李朝晖, 魏贵臣.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J] .环境 科学与技术(增刊), 2003 , 26(6):61-62. [ 8 ]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 9 ] 袁建平.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适用性初探[ J] .水土保持 通报, 1999, 19(6):54-56. [ 10] 傅伯杰, 陈利顶, 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M] .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1.73. (上接第 50 页) 3.2.3 饮水机的使用卫生问题 一般细菌的繁殖体 ,经 100 ℃煮沸 5 分钟均能 杀死 。通过实验发现,沸水因温度达到 100 ℃,灭菌 效果很好 ,而未沸水及冷水中细菌总数不达标 ,甚至 严重超标 。建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使用沸水 。 4 结 论 实验表明, 新出厂的纯净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 群数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质量可靠。未沸水灭菌 情况不稳定 ,沸水灭菌效果很好;随时间变化 , 饮水 机中纯净水的细菌总数呈递增趋势 ,且增长较快, 其 污染源主要来自空气和饮水机本身, 特别是饮水机 内胆的污染不容忽视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饮 水机的卫生,定期清洗, 存水应勤更换 ,换水时桶盖 及出水口可用 75 %乙醇棉球灭菌 , 并尽量使用沸 水。 参考文献 : [ 1] 管锦春, 王继中.饮水机防二次污染措施探讨[ J] .净水技术, 1998 , 66(4):15-16. [ 2] 陈为庄, 曹佳红.对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的 看法[ J] .四川环境, 2003 , 22(4):93-94. [ 3] 檀耀辉, 等 .微生物学(第一版)[ M]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5.271. [ 4] 冯树异, 程松高, 等.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版)[ M] .北京:北京 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29. [ 5] 陈西平, 李 霞, 鲁 波, 等.饮水机中纯净饮用水微生物污染 及消毒效果观察[ J] .卫生研究, 2001 , 30(6):357. 70 四 川 环 境 25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