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已经不是它应该是的那样了,党几乎为北方官 员的影响所控制了,就同它当年被共产党所控制一 样。” 为吸收旧官吏和军官加入政权找到的辩护理由 很多。和军阀的妥协缩短了革命所需要的军事进 程,新的政府亟需北方官员们行政管理方面的专长 和经验。然而,同旧的政治力量妥协造成的长期后 果是难以数计的。最直接的后果或许就是它们把军 阀政权的价值观念、态度和方法随身带到了南京。 《北华捷报》评论道:“南京政府不仅仅在技术方而, 而且在精神方而,都是北京政府的影子。” 更严重的情祝可能要算那些有理想的党员看到 旧式行改管理人员被提拔到党和政府中最需要的岗 位上去,感到深深失望。例如,何应软的秘书刘健群 抱怨说,军阀和官僚因为私人关系便登上了党的高 位,相反,忠诚的革命者倒成了“社会的弱者”。斯坦 福大学的博士王成(译音),曾很生动地回忆他那时 的感觉:“我和其他中学同学一样,参加国民党是因 为它是唯一能击敢军阀的组织。”可是,当军悯被引 人党内并委以要职以后,“我们对国民党失望了,我 们中间的许多人实际上退出了国民党。”王氏的结论 是:“吸收不忠诚的军阀,损害了党内原有忠成党员 的信心。” 酿成国民党缺乏革命干动的第二个因素也许要 16 --
算清党了。为夺回山共产党人湖的那部分革命领 导权而开始的清老运动,迅速拔大花雨青洗了具有 各种政治观点的人。人们普遍说得一是否准确很 难说一许多真正的共产党人成功地避过了清党, 郴反,成千上万与共产党没有关系的人却被拉出去, 惨遭屠杀。实际上,即便当时地位很高,并同国民党 “最高阶层有密切联系的蔡元培,也在1927年12月初 宣称,清洗无庶间损害着国家的年轻人。毫无疑问, 清洗很快就不仅是一种反共手段了。政府的一切反 对派,无论是真正的、可疑的或潜在的敌芋,从非国 民党的中国青年党到胡适那样的独立批评家,再到 由汪精卫建立的国民党改组派、一都迅速地感到了 清洗的恐怖。 清洗期间到底有多少人遭屠杀是不得而知的。 一般的估计概不足信。一个自称为由共产党人建立 的工会指出,1927年间死亡38000人。一位共产党史 ,学家认为,清党的第一年死了10万人。《大公报说, 到1930年,已有“数以十万计的人”被杀死。不管确 切的数字是多少,国民党的革命已经沾满鲜,而共 产主义运动依然存在。 从强权政治的角度来看,清洗的出发点也许无 可指摘。自然,共产党也会毫不犹豫地用同样的铁 血手段对付国民党。然而,政府从清洗中获得的瞬 间的好处,很快就被同时而生的长期恶果所取代。 17
因为清洗切断了国民党和它的革命动力的源泉之间 的联系。 在国民党取得政权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党 人即已同擗众运动打成一片。何应钦不久即承认, “由于园民党员不愿做实事,不愿做低级的工作,共 产党人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这些工作,并以此来将我 们党同农民和工人隔开”。于是,自我筛选的过程开 始了。只有那些最有思想和最无私的革命者才愿意 到革命军的前方去从事发动群众这一艰巨和危险的 工作,而正是这些人同共产党联为一体。那些在胜 利的高潮中加人革命队伍的自私自利者逃避危险和 艰苦的群众工作,他们却不会有共产党嫌疑之 虞。清洗的一个结果是,这些野心家安然无恙地留 在党内。据与CC派有联系的时代公论》观察,旧的 改治分子和腐化分子装扮成反共的样子,于是他们 反倒成了“忠被的同志”。另一方面,真正的革命者, 因他们同群众运动或激进的改革者打成一片,惨谨 杀害和镇压。 我的论点是,再也没有想主义者或真正对革 命抱有热错的人留在国民党内了。清洗已明显地改 变了国民光的性质。坚持社会经济革命的策脐已经 被视为同共产主义如出一辙。于是激进分子被湖汰 出来,只剩下那些反动的清党倡导者及他]的支持 者来控制党。糊适1929年写道:“极满分子别那些只 移
有·改华人都被开除了,彻底保守的力量 成了:放的)既,创造出当前反革命的形势。” 消沈不女热了许多最进步的积极分子,还留 下了长期的“后果”.它使得仍然留在国民党内的成 、员不再提!用“激进的”方法来拯治国家的疾病。北 伐期间,国民党的领钟们完全为群众运动吓坏了。 结块,他们不析片:群众的创造精神,预感到群众组织 及其活动很容易落入共产党的艾配之下。在这个民 族主义浪潮现代联络手段使人快群众成为改治力 量的第一源泉的时代里,国民党悲刷性地切断了自 己与群众运动的联系。进一步说,清洗这一事实本 身提醒那些依然留在国民党内的成员:再以激进的 方法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就要被怀疑是受共产 党的蛊惑。于是,国民党自我束缚在一个狭窄的纲 领之中,妨碍政府使用那些可能改变现状的解决手 段。 无论羽哪种说法去解释一一不论是强调清党的 影响、北方官欲的影喇,或象我要在最后一章所要做 的那祥,凝调政治机构和政治文化的衰落一事实 是,民党在令人惊讶的短时期内即证明它并无能 力来英定有效的政治体制的基础。后来,在1936年 下半年剂1937年,汹滔的民族主义浪潮和改观的经 济状况,使占全因大部分的人民站在了政府一边 尽管如此,纵测南京年,事实仍然是,国民党政府 19
是以政府机构的无效整、腐敗、政治压迫和宗派活动 为其标志的。 政府机构的无效率 改府机构的无效率也许是国民党统治最虚弱的 特征,北伐时期的革命者很快地变成了南京时期的 传统官僚。单在1928年,就有了这种转变的迹象,到 1930年,连蒋介石也急切希望政府要有“一种新的 热情奋发精神”。他抱怨说:“所有的政府机关都没 有起眼的活动。每个人都坐在那儿,无所事事,确实 难以断言机关是否还在做事”,大部分的机关严重超 编。较高级的官员为他们的裙带关系寻找一官半职 是在所难免的,机关因为有这些不需要而且常常是 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而臃脾不堪。 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超编,南京的机关也变得象 “闲聊的咖蜘啡馆”一样。据《大公报》说,多余官僚的 公务就是“用看报纸、抽烟和闲谈来打发时间。”该报 说,只有内务部的官僚看上去有些忙碌,因为精力充 诈的次长甘乃光已经把该部整个地变成了一座学 校,他布置评论让工作人员们来写,希望增长他们的 知识并作为判断他们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甘乃光 知 的方案,是让过剩的官僚们不致太无聊,然而,这并 不能使该部为国家的重建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能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