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201911) 语文试题卷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纷繁芜(wu)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ing)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 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遨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B.《乡土中国》一书源自作者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的犀利洞察与扎(zha)实调研,其中的分析 鞭辟(pi)入里,为了解中国社会的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C.蔓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gu)惑;病变皮肤上布满令人生厌的 疱(pao)疹,丑陋的肉体緊紧踩住灵魂的后脚跟。 D.宋代以后,一般科举出身的士大夫,都不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hui),改天换日,只有 老百姓实在穷而无告,才会铤而走险,揭(ji)竿而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刘亮程先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着他所生活的家园,细微体察着周遭的一切 (甲)虫 光、风、士墙。以及人,在他的笔下都不再是寻常的 存在,他写他生活中的事物、身边的人、生活和生命的常态。其文字朴实理智、充满哲思并 又不刻板严肃,探究平常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乙)读之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他是名副其实的“乡村晢学家 刘亮程先生的作品也是中学、大学语文课程十分重视的名家作品,(丙)他的《鸟叫》 《我改变的事物》《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 全国中学、大学语文教材。不仅如此,在语文阅读试题中也经常出现对刘亮程先生作品的赏 析。更有众多书迷节选作品中的句子集结成语录收藏。足见其作品受欢迎程度甚高。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体察B.并C.名副其实D.集结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 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2019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2019.11) 语文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这纷繁芜.(w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g)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 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遨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B.《乡土中国》一书源自作者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的犀利洞察与扎.(zhā)实调研,其中的分析 鞭辟.(pì)入里,为了解中国社会的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C.蔓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gǔ)惑;病变皮肤上布满令人生厌的 疱.(pào)疹,丑陋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后脚跟。 D.宋代以后,一般科举出身的士大夫,都不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huì),改天换日,只有 老百姓实在穷而无告,才会铤而走险,揭.(jiē)竿而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 刘亮程先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着他所生活的家园,细微体察..着周遭的一切。 (甲)虫子、鸟、蚂蚁、狗、树、阳光、风、土墙……以及人,在他的笔下都不再是寻常的 存在,他写他生活中的事物、身边的人、生活和生命的常态。其文字朴实理智、充满哲思并. 又不刻板严肃,探究平常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乙)读之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他是名副其实 ....的“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先生的作品也是中学、大学语文课程十分重视的名家作品,(丙)他的《鸟叫》 《我改变的事物》《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 全国中学、大学语文教材。不仅如此,在语文阅读试题中也经常出现对刘亮程先生作品的赏 析。更有众多书迷节选作品中的句子集结..成语录收藏。足见其作品受欢迎程度甚高。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体察 B.并 C.名副其实 D.集结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 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B.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 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 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国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5.自闭症患者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和理解的、缺乏社会普遍关爱 的群体。从2008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阅读下面的 “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宣传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宣传画的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6.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根据语境,补写小彼得妈妈的一份账单,要求内容贴切,含义深 刻。(6分) 小彼得今年10岁,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常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转悠。店里每 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遣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 自己似乎也已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 的报酬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B.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 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 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国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5.自闭症患者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和理解的、缺乏社会普遍关爱 的群体。从 2008 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 4 月 2 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阅读下面的 “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宣传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宣传画的内容。(不超过 30 字)(3 分) 6.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根据语境,补写小彼得妈妈的一份账单,要求内容贴切,含义深 刻。(6 分) 小彼得今年 10 岁,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常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转悠。店里每 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遣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 自己似乎也已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 的报酬。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20 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 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 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 芬尼 共计:60 芬尼
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账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 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口袋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 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古琴,因缚弦七条,又名“七弦琴”。在有关古琴的所有记载中,其只称为“琴”, 后来因为“琴”的概念被广泛化,以琴为名的乐器很多,如扬琴、胡琴、钢琴、风琴、电子琴、 口风琴等。因此,现代的“琴”只是一种类名,没有了特指意义。人们有感于“琴”的历史悠久 所以于20世纪初才把“琴”称为“古琴”。 古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可考证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之久。同时,古琴 也是最具人文内涵,最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成就,体现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神髓的乐器。作为 修身正行之器,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特点,被列为礼乐文明中“琴棋书画”之首。嵇康 《琴赋》中有“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说法,可见古琴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上占有极为重 要的地位 (摘编自卢静云编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古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琴在最初,并不是一件演奏乐器,而是为巫术服务的法器。当代琴家葛翰聪先生 提出“琴与巫的一体化”观点。音乐学者刘承华先生在《古琴艺术论》中也提出了一个证据 湖北省随州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所藏的七弦琴、湖南长沙 马王堆西汉的七弦琴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琴器实物,而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 没有琴徽,所以只能弹散音,难以弹泛音和按音,因此音乐表现力比较弱。又例如琴腹的共 鸣腔较大,琴板较薄,所以声音洪亮,比较适合室外渲染声势所用。而琴的形制比较小,尾 部有一木条,刘承华先生认为这是为了适合抱弹,而不仅是放在案上卧弹,尾部的木条是方 便琴手的握持。这些特点都不利于发挥乐器的音乐功能,却恰恰是巫师琴的优点。”所以刘 先生得出结论:“古琴最初是,寄生”于巫术,它的第一个传统,只能是巫师琴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乐文明的形成,琴逐渐从神秘的巫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
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账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 60 芬尼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 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口袋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 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 60 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材料一: 古琴,因缚弦七条,又名“七弦琴”。在有关古琴的所有记载中,其只称为“琴”, 后来因为“琴”的概念被广泛化,以琴为名的乐器很多,如扬琴、胡琴、钢琴、风琴、电子琴、 口风琴等。因此,现代的“琴”只是一种类名,没有了特指意义。人们有感于“琴”的历史悠久, 所以于 20 世纪初才把“琴”称为“古琴”。 古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可考证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之久。同时,古琴 也是最具人文内涵,最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成就,体现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神髓的乐器。作为 修身正行之器,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特点,被列为礼乐文明中“琴棋书画”之首。嵇康 《琴赋》中有“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说法,可见古琴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上占有极为重 要的地位。 (摘编自卢静云编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古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 琴在最初,并不是一件演奏乐器,而是为巫术服务的法器。当代琴家葛翰聪先生 提出“琴与巫的一体化”观点。音乐学者刘承华先生在《古琴艺术论》中也提出了一个证据: “湖北省随州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所藏的七弦琴、湖南长沙 马王堆西汉的七弦琴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琴器实物,而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 没有琴徽,所以只能弹散音,难以弹泛音和按音,因此音乐表现力比较弱。又例如琴腹的共 鸣腔较大,琴板较薄,所以声音洪亮,比较适合室外渲染声势所用。而琴的形制比较小,尾 部有一木条,刘承华先生认为这是为了适合抱弹,而不仅是放在案上卧弹,尾部的木条是方 便琴手的握持。这些特点都不利于发挥乐器的音乐功能,却恰恰是巫师琴的优点。”所以刘 先生得出结论:“古琴最初是„寄生‟于巫术,它的第一个传统,只能是巫师琴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乐文明的形成,琴逐渐从神秘的巫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
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关于琴的美丽诗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 窕淑女,琴瑟友之。”(《周南·关雎》)“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小雅·鼓钟》)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小雅·常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郑风·女曰鸡鸣》) 从这些句子里能看到,琴已经从巫师或者贵族的手中渐渐深人到民间了 (摘编自卢静云编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古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中华民族的宽容、谦逊 崇尚自然等精神品质和古琴清和淡雅、超然物外的特质相通,于是古琴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 内涵,而不仅是一种悦人舒心的乐器。古琴不如其他乐器那么悦耳,不能满足人们对音乐的 娱乐性需求,甚至与现代大众的音乐审美情趣有所脱节,导致喜琴者少之又少,并多为自娱 自赏。古琴的记谱是一种手法文字谱,只能记录下比较繁复和精细的指法,不能反映出旋律、 音高等因素。所以自古学琴者,主要还是靠老师的口传心授,一旦传授中断了,古琴弹奏就 很难再重现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代潮流巨变,中国兴起了许多新式的学堂,开授以西方音乐 为主的课程,西方音乐文明成为主流,严重冲击着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审美,本来就曲高和 寡的古琴艺术更是备受冷落 而后中国经历了数番战乱,琴人们顛沛流离,连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证,更不要说静 下心来弹奏古琴,发展古琴艺术。“文化大革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噩梦,人们以为破旧便可 立新,于是“破四旧”的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古琴被视作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乐器而遭受到激烈 的批判和损坏,许多传世的名琴被摔毁,大量珍贵的琴谱付之一炬。当代川派古琴大师顾梅 羹先生冒着危险极力保住了明代名琴“飞瀑连珠”。后来,顾先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继 续偷偷地发掘古谱并进行琴学研究写作,完成了琴学巨著《琴学备要》,此书后来被称为“中 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中第一本最全面的古琴教科书”。 (摘编自卢静云编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古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下列对材料中“古琴”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琴又名“七弦琴”,以琴为名的乐器有扬琴、胡琴、钢琴、风琴、电子琴、口风琴等。 琴只是一种类名,没有特指意义 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特点而最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成就,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 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C.音乐学者刘承华先生在《古琴艺术论》中说明了古琴作为乐器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乐器功 能,恰恰是“寄生”于巫术,于是提出了“琴与巫的一体化”的观点
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关于琴的美丽诗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 窕淑女,琴瑟友之。”(《周南·关雎》)“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小雅·鼓钟》)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小雅·常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郑风·女曰鸡鸣》) 从这些句子里能看到,琴已经从巫师或者贵族的手中渐渐深人到民间了。 (摘编自卢静云编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古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中华民族的宽容、谦逊、 崇尚自然等精神品质和古琴清和淡雅、超然物外的特质相通,于是古琴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 内涵,而不仅是一种悦人舒心的乐器。古琴不如其他乐器那么悦耳,不能满足人们对音乐的 娱乐性需求,甚至与现代大众的音乐审美情趣有所脱节,导致喜琴者少之又少,并多为自娱 自赏。古琴的记谱是一种手法文字谱,只能记录下比较繁复和精细的指法,不能反映出旋律、 音高等因素。所以自古学琴者,主要还是靠老师的口传心授,一旦传授中断了,古琴弹奏就 很难再重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时代潮流巨变,中国兴起了许多新式的学堂,开授以西方音乐 为主的课程,西方音乐文明成为主流,严重冲击着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审美,本来就曲高和 寡的古琴艺术更是备受冷落。 而后中国经历了数番战乱,琴人们颠沛流离,连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证,更不要说静 下心来弹奏古琴,发展古琴艺术。“文化大革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噩梦,人们以为破旧便可 立新,于是“破四旧”的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古琴被视作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乐器而遭受到激烈 的批判和损坏,许多传世的名琴被摔毁,大量珍贵的琴谱付之一炬。当代川派古琴大师顾梅 羹先生冒着危险极力保住了明代名琴“飞瀑连珠”。 后来,顾先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继 续偷偷地发掘古谱并进行琴学研究写作,完成了琴学巨著《琴学备要》,此书后来被称为“中 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中第一本最全面的古琴教科书”。 (摘编自卢静云编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古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下列对材料中“古琴”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琴又名“七弦琴”,以琴为名的乐器有扬琴、胡琴、钢琴、风琴、电子琴、口风琴等。 琴只是一种类名,没有特指意义。 B.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特点而最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成就,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 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C.音乐学者刘承华先生在《古琴艺术论》中说明了古琴作为乐器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乐器功 能,恰恰是“寄生”于巫术,于是提出了“琴与巫的一体化”的观点
D.19世纪末20世纪,西方音乐文明在中国成为主流,它冲击着古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也使中国传统音乐审美受到了影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琴的音乐表现力较弱,因其没有琴徽,只能弹散音,难以弹泛音和按音,这在湖北省 随州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上能找到证据。 B.我国诗经中有众多描写古琴的优美句子,这恰好证明了古琴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入民间, 它不再只是巫师或贵族手中的专利了。 C.学习古琴,只能依靠老师的口传心授,它的记谱是一种手法文字谱,记录下的是比较繁 复和精细的指法,不能反映出旋律、音高等因素 D.《琴学备要》由当代川派古琴大师顾梅羹先生所著,是一本对于古琴硏究极具价值的理 论著作,它被称为“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中第一本最全面的古琴教科书”。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琴在传承中逐渐衰微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美国》欧亨利 证券经纪人哈维·麦克斯韦尔事务所的机要秘书皮彻,在上午九点半的时候,看到他的 老板和那个年轻的女速记员一起匆匆进来,他那毫无表情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诧异和惊 奇。麦克斯韦尔飞快地说了声“早上好,皮彻”,就朝他的办公桌冲去,仿佛要跳过它似的 接着,他就埋头在一大堆等着他处理的信件和电报里。 那个年轻姑娘已经替麦克斯韦尔当了一年速记员。她的美丽是一般速记员所没有的。她 并不采用那种华丽诱人的庞巴杜式的发型。也不戴什么项链、手镯、鸡心之类的东西。她根 本没有准备接受人家邀请去吃饭的神气。她的灰色衣服虽然很朴素,但穿在她身上非但合适, 而且文雅。她那俊俏的黑色无边帽上插了一支金绿色的鹦鹉羽毛。今天上午,她身上有一种 温柔而羞怯的光辉。她的眼睛梦也似的晶莹,她的脸颊桃花般的娇艳,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神 色和追怀的情调 皮彻仍旧有点好奇,注意到她今天早晨的举止有些异样。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 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去,却有点踌躇不决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里。有一次,她挨近麦克斯 韦尔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 坐在办公桌前的人简直成了一部机器:它是一个忙碌的纽约市的经纪人,由那些营营作 响的齿轮和正在展开的发条推动着
D.19 世纪末 20 世纪,西方音乐文明在中国成为主流,它冲击着古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也使中国传统音乐审美受到了影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琴的音乐表现力较弱,因其没有琴徽,只能弹散音,难以弹泛音和按音,这在湖北省 随州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上能找到证据。 B.我国诗经中有众多描写古琴的优美句子,这恰好证明了古琴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入民间, 它不再只是巫师或贵族手中的专利了。 C.学习古琴,只能依靠老师的口传心授,它的记谱是一种手法文字谱,记录下的是比较繁 复和精细的指法,不能反映出旋律、音高等因素。 D.《琴学备要》由当代川派古琴大师顾梅羹先生所著,是一本对于古琴研究极具价值的理 论著作,它被称为“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中第一本最全面的古琴教科书”。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琴在传承中逐渐衰微的原因。(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美国〉欧·亨利 证券经纪人哈维·麦克斯韦尔事务所的机要秘书皮彻,在上午九点半的时候,看到他的 老板和那个年轻的女速记员一起匆匆进来,他那毫无表情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诧异和惊 奇。麦克斯韦尔飞快地说了声“早上好,皮彻”,就朝他的办公桌冲去,仿佛要跳过它似的。 接着,他就埋头在一大堆等着他处理的信件和电报里。 那个年轻姑娘已经替麦克斯韦尔当了一年速记员。她的美丽是一般速记员所没有的。她 并不采用那种华丽诱人的庞巴杜式的发型。也不戴什么项链、手镯、鸡心之类的东西。她根 本没有准备接受人家邀请去吃饭的神气。她的灰色衣服虽然很朴素,但穿在她身上非但合适, 而且文雅。她那俊俏的黑色无边帽上插了一支金绿色的鹦鹉羽毛。今天上午,她身上有一种 温柔而羞怯的光辉。她的眼睛梦也似的晶莹,她的脸颊桃花般的娇艳,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神 色和追怀的情调。 皮彻仍旧有点好奇,注意到她今天早晨的举止有些异样。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 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去,却有点踌躇不决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里。有一次,她挨近麦克斯 韦尔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 坐在办公桌前的人简直成了一部机器;它是一个忙碌的纽约市的经纪人,由那些营营作 响的齿轮和正在展开的发条推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