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高中语文1月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A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绯闻(fei) 垫脚(dian) 下载(zai) 玲珑剔透(t) B.剽悍(biao)镌刻(juan) 夹衣(jia) 铩羽而归(sha) C.舟楫(j1) 笨拙(zhuo) 字帖(tie) 安步当车(dang) D.慰藉(jie) 菜圃(p) 创伤( chuang)悄无声息(qi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像机照将出来,可以乱 梅花之真。 B.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竞 使我们无法描准。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 摩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 D.真正的教养——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 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的方案为我们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始作俑者,你理应接受我们的谢意 B.宋代吴琚的行书较米芾的书风含蓄,但通幅纵恣自如,也有一股潇洒意气。 C.有同学说,自己的父母天天把别的孩子挂在嘴边,就是视而不见自己的优点 D.纪晓岚尚古考据,更愿意将所见所闻与古人的记载相对照,进而获得与古人穿越时空的晤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计划将在2024年重返月球,中国已两次成功发射了无人探月飞船,这场太空竞赛的背后,既有对 荣耀的贪求,也有对梦想的追寻及将科技边界再度推进到宇宙的渴望 火锅之所以在中国形成蔚为大观的义化,除了方便之外,还有种弹性的魔力:它的汤底既能简单,也 能繁复;食材既可单一,也可多样:一人不但能食,还自带了社交属性 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生活在室内空间,阳光照射太少正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物钟以及人体内的某 些机能缺乏的维生素D,也可能破坏我们的免疫和心血管系统。 国内生活垃圾的整体含水率约在50%,而国外在20%左右,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垃圾中的厨余垃 圾占比太高,这与我们的餐饮习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造成的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诗善醉,艺术需要这醉意,不光因为酒。 引着我们“人人自远”,从凡俗中腾挪开去 ①这样的心灵“下笔如有绳
1 浙江省2020年高中语文1月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A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绯.闻(fēi) 垫.脚(diān) 下载.(zǎi) 玲珑剔.透(tī) B.剽.悍(biāo) 镌.刻(juān) 夹.衣(jiá) 铩.羽而归(shā) C.舟楫.(jí) 笨拙.(zhuō) 字帖.(tiè) 安步当.车(dāng) D.慰藉.(jiè) 菜圃.(pǔ) 创.伤(chuāng) 悄.无声息(qiǎ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像机照将出来,可以乱 梅花之真。 B.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 使我们无法描准。 C.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 摩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 D.真正的教养——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 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的方案为我们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始作俑者 ....,你理应接受我们的谢意。 B.宋代吴琚的行书较米芾的书风含蓄,但通幅纵恣自如,也有一股潇洒意气 ....。 C.有同学说,自己的父母天天把别的孩子挂在嘴边,就是视而不见 ....自己的优点。 D.纪晓岚尚古考据,更愿意将所见所闻与古人的记载相对照,进.而.获得与古人穿越时空的晤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计划将在2024年重返月球,中国已两次成功发射了无人探月飞船,这场太空竞赛的背后,既有对 荣耀的贪求,也有对梦想的追寻及将科技边界再度推进到宇宙的渴望。 B.火锅之所以在中国形成蔚为大观的义化,除了方便之外,还有种弹性的魔力:它的汤底既能简单,也 能繁复;食材既可单一,也可多样;一人不但能食,还自带了社交属性。 C.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生活在室内空间,阳光照射太少正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物钟以及人体内的某 些机能缺乏的维生素D,也可能破坏我们的免疫和心血管系统。 D.国内生活垃圾的整体含水率约在50%,而国外在20%左右,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垃圾中的厨余垃 圾占比太高,这与我们的餐饮习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造成的。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诗善醉,艺术需要这醉意,不光因为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 引着我们“人人自远”,从凡俗中腾挪开去。 ①这样的心灵“下笔如有绳
②我们为“常”所包围,所以我们需要醉意 ③“常”是一个被理智、欲望、习惯包裹的心灵 ④处处有束缚,点点凭心机 ⑤所以,在艺术这“花间”我们需要这“一壶酒” ⑥玩的是技巧,走的是前人的熟门熟路 A.②③④①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⑤③④⑥①② D.⑤②③⑥①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毕业论文上的文字,像蚂蚁,各自爬回自己的家 B.祖父撑一篙小船,漫溯开去;年老的腰身,像被时光抛弃了。 C.女足姑娘的笑脸,成了清澈的泉水,给球迷的心灵一次清爽的洗涤 D.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7.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己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是封建时代官员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 D.“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下来并没有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一小学阶段就(留下)大的遗憾,我看不出他们的聪明。 C.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一一凡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了。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那么胜与败的次数,存与亡的道理 10.对《马嵬(其二)》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闻罢了, 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2 ②我们为“常”所包围,所以我们需要醉意 ③“常”是一个被理智、欲望、习惯包裹的心灵 ④处处有束缚,点点凭心机 ⑤所以,在艺术这“花间”我们需要这“一壶酒” ⑥玩的是技巧,走的是前人的熟门熟路 A.②③④①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⑤③④⑥①② D.⑤②③⑥① ④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毕业论文上的文字,像蚂蚁,各自爬回自己的家。 B.祖父撑一篙小船,漫溯开去;年老的腰身,像被时光抛弃了。 C.女足姑娘的笑脸,成了清澈的泉水,给球迷的心灵一次清爽的洗涤。 D.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7.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是封建时代官员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 D.“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下来并没有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阶段就(留下)大的遗憾,我看不出他们的聪明。 C.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凡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了。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那么胜与败的次数,存与亡的道理…… 10.对《马嵬(其二)》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闻罢了, “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 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 妃笑牛郎织女不知他俩可以永不分离 D.尾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 子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 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 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 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 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 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 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六国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C.始速祸焉 速:快速 D.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来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观点。 B.第一段末尾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C.第二段采用假设推理的方式,推论六国若有不同于史实的做法,必不至于亡国 D.选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来说理,极具说服力 4.对选段画横线话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 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目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
3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 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 妃笑牛郎织女不知他俩可以永不分离。 D.尾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 子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3 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 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 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 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 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 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 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六国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C.始速.祸焉 速:快速 D.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来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观点。 B.第一段末尾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C.第二段采用假设推理的方式,推论六国若有不同于史实的做法,必不至于亡国 。 D.选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来说理,极具说服力 14.对选段画横线话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 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
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 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王熙凤听了,忙转悲为 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 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 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A.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贾母的欢心。 B.她的话一箭三雕,既讨得贾母的欢心,又不得罪在场的三位小姑,更主要的是恭维了黛玉 C.她的话一箭三雕,表面上恭维了林黛玉,更主要的是讨得贾母的欢心,也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D.她的话一举两得,表面上恭维林黛玉,实为讨贾母欢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 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 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 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 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 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一一为之奈何?问张 良,问陈平,问韩信。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 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 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 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 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 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 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 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 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结果这几支军 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 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 给人 (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15.项羽进入咸阳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显示出在待人处事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 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项羽只求衣锦还乡的心理 C.通过项羽的这句话与刘邦相比,显示项羽的宽容待人、思乡心切 这句话表现出项羽在胜利面前的那种得意狂妄,这也正是他输给刘邦的全部原因
4 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 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王熙凤听了,忙转悲为 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 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 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A.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贾母的欢心。 B.她的话一箭三雕,既讨得贾母的欢心,又不得罪在场的三位小姑,更主要的是恭维了黛玉。 C.她的话一箭三雕,表面上恭维了林黛玉,更主要的是讨得贾母的欢心,也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D.她的话一举两得,表面上恭维林黛玉,实为讨贾母欢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16 题。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 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 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 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 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 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一一为之奈何?问张 良,问陈平,问韩信。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 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 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 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 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 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 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 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 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结果这几支军 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 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 给人。 (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15.项羽进入咸阳说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显示出在待人处事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 B.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项羽只求衣锦还乡的心理。 C.通过项羽的这句话与刘邦相比,显示项羽的宽容待人、思乡心切。 D.这句话表现出项羽在胜利面前的那种得意狂妄,这也正是他输给刘邦的全部原因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的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 论述。 B.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的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 败的反思。 D.作者认为冷静的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正是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4)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 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 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 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 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 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 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 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 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18.结合文本回答“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一句中“这样的世上”是个怎样的世界。(4分) 19.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两次,这是作者的失误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
5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的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 论述。 B.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的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 败的反思。 D.作者认为冷静的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正是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 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 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 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 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 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 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 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 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18.结合文本回答“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一句中“这样的世上”是个怎样的世界。(4分) 19.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两次,这是作者的失误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