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市2014届高三年级十月三校联考试题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珐琅(f)体己()综合征( zheng)少安毋躁(shao) B.腈纶(jg)靓妆jing)菁华园(jg)三聚氰胺(qing) C.里弄(ong)摒弃(bn)鲫鱼汤i)本末倒(dao)置 D.氛围(fen)粮囤(dun)擤鼻涕(xing)探囊取物(lang) 答案:BA珐琅(a)少安毋躁(shao)C摒弃(bing)本末倒dao)置D 氛围(en)探囊取物(n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碰瓷返聘绩优股别出新裁B.颉颃编纂口头 禅美轮美奂C.融资家具照像机雍容华贵D.北 漂羸弱撒手锏饥肠漉漉 答案:B(A.别出心裁C.照相机D饥肠辘辘)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 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 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 韵。 B.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能入 能出,方显大智慧,你,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C.2013年令人期待的中秋国庆长假渐近,网上最流行的是一份“请
湖南衡阳市 2014 届高三年级十月三校联考试题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珐琅(fǎ) 体己(tī) 综合征(zhēnɡ) 少安毋躁(shāo) B.腈纶(jīng) 靓妆(jìng) 菁华园(jīng) 三聚氰胺(qíng) C.里弄(lòng) 摒弃(bìn) 鲫鱼汤(jì) 本末倒(dǎo)置 D.氛围(fèn) 粮囤(dùn) 擤鼻涕(xǐng) 探囊取物(láng) 答案:BA 珐琅(fà)少安毋躁(shǎo)C 摒弃(bìng) 本末倒(dào)置 D 氛围(fēn) 探囊取物(n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碰瓷 返聘 绩优股 别出新裁 B.颉颃 编纂 口头 禅 美轮美奂 C.融资 家具 照像机 雍容华贵 D.北 漂 羸弱 撒手锏 饥肠漉漉 答案:B (A.别出心裁 C.照相机 D.饥肠辘辘)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 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 自 己 对 汉 字 的 掌 握 程 度 , 欣 赏 汉 字 之 美 , 体 味 汉 字 之 韵。 B.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能入 能出,方显大智慧,你,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C.2013 年令人期待的中秋国庆长假渐近,网上最流行的是一份“请
假11天休24天的方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朋友:切不 可久假不归!让休假变辞职、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 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答案:C【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 4.为蛇年(2013)春联上联龙舞雪花,四野寒风随雪尽η选择下联, 最合适的一项是 A.蛇步锦程,三教九流共腾飞 B.蛇舞青云,八方喜气盈门 来 C.蛇弄歌台,千里江山架彩虹 D.蛇衔春色,九天暖意逐春 回。 答:D(从对联词性及句意可以作出选择。B项词性相对,但相比而 言,D项更为恰当。因为上联为“雪花”雪尽”,下联为“春色~“春回”, B项中,上下联第二字均为“舞”字,这是对联的忌讳。)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记棚民事〔清〕梅曾亮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 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 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 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 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
假 11 天休 24 天”的方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朋友:切不 可久假不归!让休假变辞职。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 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答案:C【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 4.为蛇年(2013)春联上联“龙舞雪花,四野寒风随雪尽”选择下联, 最合适的一项是 A.蛇步锦程,三教九流共腾飞 B.蛇舞青云,八方喜气盈门 来。 C.蛇弄歌台,千里江山架彩虹 D.蛇衔春色,九天暖意逐春 回。 答:D(从对联词性及句意可以作出选择。B 项词性相对,但相比而 言,D 项更为恰当。因为上联为“雪花”“雪尽”,下联为“春色”“春回”, B 项中,上下联第二字均为“舞”字,这是对联的忌讳。)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记棚民事〔清〕梅曾亮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 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 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 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 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
余览其说而是之。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 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 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 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 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 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 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嗟 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 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 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 《柏枧山房全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项是 A.余览其说而是之 是:对的 B.今以斤斧童其山 童: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 C.及洼田竭 竭:干涸 D.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习:熟悉 答案:A认为是对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其下水也缓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C.高田犹受其浸溉 其无知,悲不几时 D.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 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 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 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 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 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 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 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 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 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 《柏枧山房全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A. 余览其说而是之 是:对的 B. 今以斤斧童其山 童: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 C. 及洼田竭 竭:干涸 D. 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习:熟悉 答案:A 认为是对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其下水也缓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C.高田犹受其浸溉 其无知,悲不几时 D.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B;A用(介)/把(介);B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舒 缓语气;C它(代‘泉水’/如果(表假设)D用在主谓之间取独(助) /这(代)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 数年/可二三寸 B.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 数年可二三寸。 C.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階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 年/可二三寸 D.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 年/可二三寸。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 之间的矛盾。 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分风水,还考虑水土流 失的问题 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的是不许开山种植辅助稻米的不足, 容易惹出事故。 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 富有思辩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答案:B;A 用(介)/ 把(介);B 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舒 缓语气;C 它(代‘泉水’/如果(表假设)D 用在主谓之间取独(助) /这(代)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 数年/可二三寸。 B.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 数年可二三寸。 C.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 年/可二三寸。 D.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 年/可二三寸。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 之间的矛盾。 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分风水,还考虑水土流 失的问题。 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的是不许开山种植辅助稻米的不足, 容易惹出事故。 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 富有思辩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答案: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没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 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棚民能攻苫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 (2)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 (3)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 答案:(1)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 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采分点攻苦茹淡状语后置4分);(2) 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采分点 是为病3分)(3)如果既不失去农田的利益,而又不至于像董公所 担忧的,那末我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办法。(采分点:‘若则“术3分) 【译文】 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他 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农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 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和棚户农民互相攻击的人,都沉迷于风水迷 信之说,甚至有的用数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口棺材的土穴,违背典 章制度,荒废山地收成,因此不可以照此实行。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 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 开山种植宜于旱地生长的庄稼,用来辅助稻谷和小米的不足。没有闲 散的百姓,也没有不获收成的土地,在策略上非常有利,不可以禁止, 以免引起乱子。我看了他的奏议,认为是对的。等到我来到宣城, 问乡人关于棚户农民开山的事,都说:没有开过的山,土石坚固,草 和树长得茂密,腐烂的树叶积聚几年,可有二三寸厚,每到天雨,雨
答案:B 阻止棚民开荒的人,没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 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 ⑵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 ⑶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 答案:⑴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 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采分点‘攻苦’‘茹淡’状语后置 4 分);⑵ 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采分点: ‘是’‘为’‘病’3 分)⑶如果既不失去农田的利益,而又不至于像董公所 担忧的,那末我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办法。(采分点:‘若’‘ 则’‘术’3 分) 【译文】 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他 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农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 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和棚户农民互相攻击的人,都沉迷于风水迷 信之说,甚至有的用数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口棺材的土穴,违背典 章制度,荒废山地收成,因此不可以照此实行。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 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 开山种植宜于旱地生长的庄稼,用来辅助稻谷和小米的不足。没有闲 散的百姓,也没有不获收成的土地,在策略上非常有利,不可以禁止, 以免引起乱子。我看了他的奏议,认为是对的。 等到我来到宣城, 问乡人关于棚户农民开山的事,都说:没有开过的山,土石坚固,草 和树长得茂密,腐烂的树叶积聚几年,可有二三寸厚,每到天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