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 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它凝结着中国 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核 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 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进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的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在铺天盖地 的剪纸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图案的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 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除了剪纸, 还有窗花、年画、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 闹闹 有人粗略地统计过,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吉祥符号、图案有几百种,还不包 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衍生出来的。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 和”。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 “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是“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 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恒定认同的吉祥物。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 华民族的象征。风指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虛拟动物。如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 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而象征尊贵、安 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很多。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深受人们 喜爱。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猴是自然界 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 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 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如“岁寒三友”“天地 长春”,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音则多数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
衡阳市 2017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 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它凝结着中国 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核 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 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一进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的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在铺天盖地 的剪纸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图案的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 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除了剪纸, 还有窗花、年画、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 闹闹: 有人粗略地统计过,我国有 201 个吉祥用字,吉祥符号、图案有几百种,还不包 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衍生出来的。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 和”。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 “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是“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 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恒定认同的吉祥物。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 华民族的象征。风指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如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 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而象征尊贵、安 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很多。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深受人们 喜爱。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猴是自然界 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 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 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如“岁寒三友”“天地 长春”,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音则多数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
意。还有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 征荣华富贵等等。 吉祥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 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 含有吉祥文化。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中国社会这 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 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这么说 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大概没有其他国家可比的。 (选自沈光旦《寻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人伦道 德情感、审美情趣等。 B.在中国,每年一进腊月,剪纸、窗花、年画、春联、灯笼、福字等传统吉祥 物就能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 C.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另有吉祥符号、图案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 符号中演变而产生出来的。 D.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吉 祥就是好兆 头、好运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四灵”是中国最早吉祥物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它们是吉祥 物。“四灵”中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四灵”中的麒麟、凤凰、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只有龟是现实中存 在的动物,它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等。 C.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 合。组合图案如“万年”“岁寒三友”“天地长春”等 D.在传统文化中,“羊大为美”,头顶大角之羊形,便成了吉祥的象征;民间 也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因猴与“侯”谐音,猴便成了封侯的象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且已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美好 事物和生活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B.凡物皆可为吉祥,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点:吉祥文化通 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已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C.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 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D.吉祥文化不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与老百姓相关的大事中都包含有吉祥文化, 这也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突出特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童第周:生命奧秘的探索者 童第周的一生,都在致力于胚胎学的研究。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后,他在 这方面的探索更是不断深入 在生物遗传学和胚胎学领域,美国科学家摩尔根所建立的染色体学说,具有不可 动摇的权威性地位。这位现代实验生物学的奠基者,借对果蝇的实验研究,建立
意。还有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 征荣华富贵等等。 吉祥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 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 含有吉祥文化。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中国社会这 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 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这么说 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大概没有其他国家可比的。 (选自沈光旦《寻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人伦道 德情感、审美情趣等。 B.在中国,每年一进腊月,剪纸、窗花、年画、春联、灯笼、福字等传统吉祥 物就能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 C.我国有 201 个吉祥用字,另有吉祥符号、图案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 符号中演变而产生出来的。 D.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吉 祥就是好兆 头、好运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四灵”是中国最早吉祥物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它们是吉祥 物。“四灵”中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四灵”中的麒麟、凤凰、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只有龟是现实中存 在的动物,它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等。 C.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 合。组合图案如“万年”“岁寒三友”“天地长春”等。 D.在传统文化中,“羊大为美”,头顶大角之羊形,便成了吉祥的象征;民间 也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因猴与“侯”谐音,猴便成了封侯的象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且已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美好 事物和生活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B.凡物皆可为吉祥,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点:吉祥文化通 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已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C.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 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D.吉祥文化不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与老百姓相关的大事中都包含有吉祥文化, 这也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突出特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童第周:生命奥秘的探索者 童第周的一生,都在致力于胚胎学的研究。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后,他在 这方面的探索更是不断深入。 在生物遗传学和胚胎学领域,美国科学家摩尔根所建立的染色体学说,具有不可 动摇的权威性地位。这位现代实验生物学的奠基者,借对果蝇的实验研究,建立
起了遗传学体系,成了一名享誉世界的人物。童第周十分尊重这位鼎鼎大名的学 者和他对生物遗传学的杰出贡献,但也有一个问题童第周长期得不到答案:摩尔 根的染色体学说认为,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生物,在传宗接代的家谱中所以能保持 子孙相传的遗传性状,主要是通过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控制的。指导细胞一切生命 过程的指令,都是从细胞核发出的,细胞质唯有接受细胞核的控制,而不可能在 遗传中有所作为。情况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唯有通过实验研究来加以回答。 童第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叶毓芬,叶为他这一大胆的想法而敫动,决心全力协 助他的工作,一批年轻的助手也来到了童第周的身边,大家组成了一个同心协力 的研究班子,他们以金鱼和鎊鲅鱼为研究对象,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实验。“文 化大革命”风雨动荡,这里的一切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终于,结果证明 生物性状的遗传,并不完全决定于细胞核,细胞质也表现了它主动的、积极的作 用。成果引起了世界生物学界的关注,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生物系教授牛满江提 岀了与童第周合作硏究的愿望,童第周接受了牛满江的橄榄枝,研究所落在了北 京中关村。 这样的实验,需要科学家周密、审慎的科学头脑,需要比钟表工人更精细的操作 技术。年逾七旬的童第周教授:往往从清晨6点观察金鱼排卵开始,一直要到下 午一两点钟,一口气干上七八个小时。匆匆吃过带到实验室来的午饭以后,他伸 展一下发麻的手脚和变得僵硬了的腰背,接下去又是一场紧张的操作。黄昏降临 了,灯光代替了日光。实验仍在进行之中,特别是制备核糖核酸的实验,需要保 持摄氏4度的恒温,童老和他的助手们不得不穿着棉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 与其说是一项研究工作,不如说是一场意志和体力的拼搏!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 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他们把从鲫鱼的卵细胞质里提取的信息核糖 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细胞质里,结果得到了一种性状有着明显变异的鱼种 这种鱼居然有着金鱼那样肥大的头部和丰满的躯干,浑身也披着金光闪闪的鳞 片,但却脱去了金鱼那条雍雅华丽的纱裙,换上了像鲫鱼那样直峭利落的单尾。 这证明核糖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发育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画家吴作人把这种鱼称为 “童鱼”,并作《金鱼图》以祝贺 “童鱼”的诞生,并未使童第周停止新的探索,1976年,他和牛满江的实验又 有了新的进展。他们以蝾螈和金鱼这两种不同“纲”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进一步 硏究,得岀了髙级的两栖类蝾螈的脱氧核糖核酸,也会影响低等的鱼类的遗传性 状。此后,童第周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社会职务,仍旧 日夜思考着科研工作,他制订了一个短期和一个长期的科研规划,还打算在牛满 江教授的支持下,在我国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生物研究中心 1978年,童第周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 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 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克隆技术发展的关注,受到国际生物科学界的认可 为了推动全国的科研工作,他还多次到天津、广州、上海等地去作学术报告,1979 年3月6日上午,他给浙江省的科技、教育、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作关于加速科技 发展的报告,突发疾病,不久在北京离开人世 (周文斌、李元著《中国当代十大科学家》,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 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生物科学研究的 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起了遗传学体系,成了一名享誉世界的人物。童第周十分尊重这位鼎鼎大名的学 者和他对生物遗传学的杰出贡献,但也有一个问题童第周长期得不到答案:摩尔 根的染色体学说认为,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生物,在传宗接代的家谱中所以能保持 子孙相传的遗传性状,主要是通过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控制的。指导细胞一切生命 过程的指令,都是从细胞核发出的,细胞质唯有接受细胞核的控制,而不可能在 遗传中有所作为。情况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唯有通过实验研究来加以回答。 童第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叶毓芬,叶为他这一大胆的想法而敫动,决心全力协 助他的工作,一批年轻的助手也来到了童第周的身边,大家组成了一个同心协力 的研究班子,他们以金鱼和鳑鲏鱼为研究对象,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实验。“文 化大革命”风雨动荡,这里的一切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终于,结果证明, 生物性状的遗传,并不完全决定于细胞核,细胞质也表现了它主动的、积极的作 用。成果引起了世界生物学界的关注,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生物系教授牛满江提 出了与童第周合作研究的愿望,童第周接受了牛满江的橄榄枝,研究所落在了北 京中关村。 这样的实验,需要科学家周密、审慎的科学头脑,需要比钟表工人更精细的操作 技术。年逾七旬的童第周教授:往往从清晨 6 点观察金鱼排卵开始,一直要到下 午一两点钟,一口气干上七八个小时。匆匆吃过带到实验室来的午饭以后,他伸 展一下发麻的手脚和变得僵硬了的腰背,接下去又是一场紧张的操作。黄昏降临 了,灯光代替了日光。实验仍在进行之中,特别是制备核糖核酸的实验,需要保 持摄氏 4 度的恒温,童老和他的助手们不得不穿着棉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 与其说是一项研究工作,不如说是一场意志和体力的拼搏!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 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他们把从鲫鱼的卵细胞质里提取的信息核糖 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细胞质里,结果得到了一种性状有着明显变异的鱼种。 这种鱼居然有着金鱼那样肥大的头部和丰满的躯干,浑身也披着金光闪闪的鳞 片,但却脱去了金鱼那条雍雅华丽的纱裙,换上了像鲫鱼那样直峭利落的单尾。 这证明核糖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发育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画家吴作人把这种鱼称为 “童鱼”,并作《金鱼图》以祝贺。 “童鱼”的诞生,并未使童第周停止新的探索,1976 年,他和牛满江的实验又 有了新的进展。他们以蝾螈和金鱼这两种不同“纲”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进一步 研究,得出了高级的两栖类蝾螈的脱氧核糖核酸,也会影响低等的鱼类的遗传性 状。此后,童第周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社会职务,仍旧 日夜思考着科研工作,他制订了一个短期和一个长期的科研规划,还打算在牛满 江教授的支持下,在我国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生物研究中心。 1978 年,童第周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 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 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克隆技术发展的关注,受到国际生物科学界的认可。 为了推动全国的科研工作,他还多次到天津、广州、上海等地去作学术报告,1979 年 3 月 6 日上午,他给浙江省的科技、教育、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作关于加速科技 发展的报告,突发疾病,不久在北京离开人世。 (周文斌、李元著《中国当代十大科学家》,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 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生物科学研究的 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和海洋事业的先驱》) ②后来国际生物学界用培育者的名字命名了这条鱼一—“童鱼”,为中国在世界 生物学界赢得了可贵的荣誉 (中国科学院《纪念童第周先生诞辰110周年一一引领中国克隆走向世界的先 驱》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第周一生致力于胚胎学的研究,他的探索不断深入,对摩尔根的“细胞质 唯有接受细胞核的控制,而不可能在遗传中有所作为”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B.在叶毓芬和一大批年轻助手的协助下,童第周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 行,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一核糖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 C.年逾七旬的童第周教授,从清晨6点开始,一直要到下午一两点钟,七八个 小时的工作,他手脚发麻、腰背僵硬,既说明他身体强健,也说明他毅力超人。 D.童第周为了推动国家的科研进步,多次出京到外地作学术报告,最终病倒在 报告现场,他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5.童第周对生命的奥秘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4分) 6.从文中看,童第周有哪些崇高品质?试简要概括。(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罨画池听雨 汪建中 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就是没有去过 罨画池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 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 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 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步着这样一些 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 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进得 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 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 第展开了。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 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 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 画了。 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 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 狈中四处躲雨。 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 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 的白鹤,在罨画池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 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的琴声。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
(《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和海洋事业的先驱》) ②后来国际生物学界用培育者的名字命名了这条鱼——“童鱼”,为中国在世界 生物学界赢得了可贵的荣誉。 (中国科学院《纪念童第周先生诞辰 110 周年——引领中国克隆走向世界的先 驱》)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童第周一生致力于胚胎学的研究,他的探索不断深入,对摩尔根的“细胞质 唯有接受细胞核的控制,而不可能在遗传中有所作为”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B.在叶毓芬和一大批年轻助手的协助下,童第周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 行,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核糖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 C.年逾七旬的童第周教授,从清晨 6 点开始,一直要到下午一两点钟,七八个 小时的工作,他手脚发麻、腰背僵硬,既说明他身体强健,也说明他毅力超人。 D.童第周为了推动国家的科研进步,多次出京到外地作学术报告,最终病倒在 报告现场,他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5.童第周对生命的奥秘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4 分) 6.从文中看,童第周有哪些崇高品质?试简要概括。(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罨画池听雨 汪建中 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就是没有去过 罨画池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 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 一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 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步着这样一些 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 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进得 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 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 第展开了。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 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 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 画了。 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 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 狈中四处躲雨。 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 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 的白鹤,在罨画池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 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的琴声。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
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 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 得格外旖旎而缠绵。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 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个淋淋漓漓。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 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 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 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的地等待。 茶,浓了,又淡了。雨,去了,又来了。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 罨画池里。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罨画池的 切都在留我呵,留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 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 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 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 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此刻, 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 荡人魂魄,催人思索。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 海与桑田。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 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 雨,一直在浙淅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这时,我是多么想 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 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问梅山馆,整 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 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 还婆娑在我的眼前。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 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 在激情地燃烧。 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 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 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 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 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注】①罨(ya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7.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罨画池的美景,而是从罨画池的名字写起,未见其形先闻 其名,就让作者想象到了罨画池雨声的魅力 B.文章语言文字清新雅致,善用修辞写景。如第三自然段对罨画池景物的描摹 尤为典型,采用了拟人、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地展现了一幅罨画池 美景图。 C.“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表明“我”被这罨画池的 美景所吸引,表达了作者以后每年都要经常来这里听雨,直至自己老去的决心。 D.文章形散神聚,写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物优美雅致,写情,富于变 化,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落寞再到最后的喜悦
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 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 得格外旖旎而缠绵。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 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个淋淋漓漓。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 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 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 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的地等待。 茶,浓了,又淡了。雨,去了,又来了。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 罨画池里。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罨画池的一 切都在留我呵,留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 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 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 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 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此刻, 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 荡人魂魄,催人思索。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 海与桑田。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 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 雨,一直在浙浙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这时,我是多么想 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 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问梅山馆,整 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 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 还婆娑在我的眼前。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 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 在激情地燃烧。 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 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 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 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 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注】①罨(yǎ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7.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罨画池的美景,而是从罨画池的名字写起,未见其形先闻 其名,就让作者想象到了罨画池雨声的魅力。 B.文章语言文字清新雅致,善用修辞写景。如第三自然段对罨画池景物的描摹 尤为典型,采用了拟人、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地展现了一幅罨画池 美景图。 C.“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表明“我”被这罨画池的 美景所吸引,表达了作者以后每年都要经常来这里听雨,直至自己老去的决心。 D.文章形散神聚,写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物优美雅致,写情,富于变 化,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落寞再到最后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