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语出北宋学者程颢。在儒家传统中,“仁”是儒家 哲学的核心概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者追求的至髙境界。和西方人相比 中国古人更注重有机整体的宇宙观。比如《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 阴阳是宇宙创生的两种基本力量;而乾天坤地,正是宇宙间阴阳之最大者,它们 具有“生生”之大德,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 物,然后有男女”,其逻辑正基于此。所以北宋张载才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 也”,意指人间百姓都是我同胞,世间万物皆与我为同类。《礼记》也讲,圣人 “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种将天地人贯通为一体的宇宙观,为中国 文化所独有。 那么,什么是仁呢?仁在儒家哲学中既是“全德”,又是“元德”。在《论语》 中,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答以“爱人”,这讲的是作为“全德”的仁,它 是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在内的。而《文言传》释“乾元”曰:“元 者,善之长也。”朱熹进而说:“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 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这里讲的就是作为“元德”的仁,它像 春天一样有着生发之功能,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善性、善情。比如程颢喜 欢讲“观万物皆有春意”,还讲“观鸡雏,此可观仁”等,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的。程颢认为,一个人如能体会到万物盎然之生意就是仁,那他自然就“浑然与 物同体”矣,“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存久自明,安待穷索”,自会达 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后来王阳明讲“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 也”,与此一脉相承 具体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在《论语》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说,“仁之方”无他, 只是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推己及人就是。从反面来看,程颢曾举“手足痿痹”之 症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 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 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也就是说,那些麻木不仁 者已经相当于病人了 由此也可看到,承认“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博施济众”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一个“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自然会以百姓的喜乐为喜乐, 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 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此 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选自孙福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是儒家传统中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意为把天 地万物看作一体,是仁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B.“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这 些话的逻辑来自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湖南省衡阳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语出北宋学者程颢。在儒家传统中,“仁”是儒家 哲学的核心概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者追求的至高境界。和西方人相比, 中国古人更注重有机整体的宇宙观。比如《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 阴阳是宇宙创生的两种基本力量;而乾天坤地,正是宇宙间阴阳之最大者,它们 具有“生生”之大德,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 物,然后有男女”,其逻辑正基于此。所以北宋张载才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 也”,意指人间百姓都是我同胞,世间万物皆与我为同类。《礼记》也讲,圣人 “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种将天地人贯通为一体的宇宙观,为中国 文化所独有。 那么,什么是仁呢?仁在儒家哲学中既是“全德”,又是“元德”。在《论语》 中,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答以“爱人”,这讲的是作为“全德”的仁,它 是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在内的。而《文言传》释“乾元”曰:“元 者,善之长也。”朱熹进而说:“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 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这里讲的就是作为“元德”的仁,它像 春天一样有着生发之功能,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善性、善情。比如程颢喜 欢讲“观万物皆有春意”,还讲“观鸡雏,此可观仁”等,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的。程颢认为,一个人如能体会到万物盎然之生意就是仁,那他自然就“浑然与 物同体”矣,“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存久自明,安待穷索”,自会达 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后来王阳明讲“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 也”,与此一脉相承。 具体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在《论语》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说,“仁之方”无他, 只是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推己及人就是。从反面来看,程颢曾举“手足痿痹”之 症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 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 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也就是说,那些麻木不仁 者已经相当于病人了。 由此也可看到,承认“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博施济众”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一个“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自然会以百姓的喜乐为喜乐, 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 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此 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选自孙福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是儒家传统中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意为把天 地万物看作一体,是仁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B.“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这 些话的逻辑来自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C.“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种宇宙观,为中国文化所独有,中国古代的人较西 方人而言更注重有机整体的宇宙观 D.“仁”是“全德”,也是“元德”。其中,“全德”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一切 美好品德,“元德”可以说是一种善性、善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这个观点正体现了人与人 人与万物之间息息相通的联系。 B.“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 观鸡雏,此可观仁”等观点,都是从 元德”的角度出发,阐发了其具有生发功能。 C.那些“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必然会心系百姓,他们自然会把百姓的 喜乐疾苦放在心上。 D.“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因此,那些麻木不仁 的人都是患了疾病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要想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只要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推己及人 就是。若能“博施济众”,简直就是圣人了。 B.王阳明讲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这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 又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C.“观万物皆有春意”,程颢认为,一个人只有能体会到万物盎然之生意就是 仁,那他才能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 D.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全球化进程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胡适:学术一代宗师 胡适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有很可观的成绩。他有5万多字的《水浒传》考证、后 考,2万多字的《红楼梦》考证,2万多字的《西游记》考证,1万多字的《镜 花缘》引证,还有洋洋洒洒《醒世姻缘》考证等等。胡适对旧小说的考证,主要 兴趣放在版本、作者及小说演变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搜寻它们不同的版本, 以便于校订出最好的本子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要找出著作者的历史背景和 传记资料来,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望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 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文集》397页) 胡适将《水浒传》划为“历史小说”一类,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寻找版本,弄清了 水浒”由最初民间口头的小故事演变为章回体的大部小说的过程,曾经有过的 各种版本和它的作者以及金圣叹对《水浒传》的删削和评点等各种情况。以《水 浒传》为例,胡适向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 范式。此后,他又运用这个范式对《西游记》《三侠五义》等进行了具体的考证 他的示范,为当时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真可以说是起到了“打开一条新道路” 的作用。 对于《红楼梦》,胡适将之归为“创作小说”的一类,他对该书的考证独具慧眼 开创了一个“新红学”派。在胡适之前,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基本停留在附 会猜测的阶段,有的说是清世祖与董鄂妃的故事,有的说是写纳兰性德的家事, 更有的说《红楼梦》是政治小说,影射的是清朝统治。胡适考证《红楼梦》,指
C.“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种宇宙观,为中国文化所独有,中国古代的人较西 方人而言更注重有机整体的宇宙观。 D.“仁”是“全德”,也是“元德”。其中,“全德”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一切 美好品德,“元德”可以说是一种善性、善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这个观点正体现了人与人、 人与万物之间息息相通的联系。 B.“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 “观鸡雏,此可观仁”等观点,都是从 “元德”的角度出发,阐发了其具有生发功能。 C.那些“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必然会心系百姓,他们自然会把百姓的 喜乐疾苦放在心上。 D.“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因此,那些麻木不仁 的人都是患了疾病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要想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只要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推己及人 就是。若能“博施济众”,简直就是圣人了。 B.王阳明讲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这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 又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C.“观万物皆有春意”,程颢认为,一个人只有能体会到万物盎然之生意就是 仁,那他才能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 D.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全球化进程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二、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胡适:学术一代宗师 胡适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有很可观的成绩。他有 5 万多字的《水浒传》考证、后 考,2 万多字的《红楼梦》考证,2 万多字的《西游记》考证,1 万多字的《镜 花缘》引证,还有洋洋洒洒《醒世姻缘》考证等等。胡适对旧小说的考证,主要 兴趣放在版本、作者及小说演变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搜寻它们不同的版本, 以便于校订出最好的本子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要找出著作者的历史背景和 传记资料来,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望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 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文集》397 页) 胡适将《水浒传》划为“历史小说”一类,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寻找版本,弄清了 “水浒”由最初民间口头的小故事演变为章回体的大部小说的过程,曾经有过的 各种版本和它的作者以及金圣叹对《水浒传》的删削和评点等各种情况。以《水 浒传》为例,胡适向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 范式。此后,他又运用这个范式对《西游记》《三侠五义》等进行了具体的考证。 他的示范,为当时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真可以说是起到了“打开一条新道路” 的作用。 对于《红楼梦》,胡适将之归为“创作小说”的一类,他对该书的考证独具慧眼, 开创了一个“新红学”派。在胡适之前,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基本停留在附 会猜测的阶段,有的说是清世祖与董鄂妃的故事,有的说是写纳兰性德的家事, 更有的说《红楼梦》是政治小说,影射的是清朝统治。胡适考证《红楼梦》,指
出他们走错了路,他从考证者的家世、身世入手,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 传体小说。胡适的这一研究成果,使红学走出了猜疑附会的索隐,进入以事实为 依据的研究阶段 胡适把民主主义思想引入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对旧小说的思想精华和糟粕进行了 清理批判,其许多大胆的见解,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胡适对古典小说的研究 开创了这一学科的新局面。胡适在史料考证方面涉及面也较广,文章很多,其中, 他耗费精力最多、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重勘《水经注》一案 胡适重勘《水经注》一案是调查戴震(东原)注《水经》是否窃取了全祖望、赵 清的成果,为戴东原洗冤辩白。胡适人生十八年的时间里,不断地调査研究, 寻找大量的材料,写了几十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以事实为准绳,为戴东原平反 认定戴东原没有看到赵的书,更没有看到全的书,无从抄袭;同时还指出,诬蔑 戴东原抄袭,是思想史撬入学术史的结果,“因为戴东原是当时思想的一个叛徒, 批评宋朝理学,批评程子、朱子”,故骂戴的人“动了正义的火气”(《胡适文 集》178页)。 总之,胡适在“整理国故”方面,提出了许多大胆的见解,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成功地展示了解决具体学术课题的范例,因而胡适也就赢得了“一代宗师”的盛 誉,在学术的发展方向是哪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后来与胡适交谊至深的傅斯年,原是北大国文部的学生、黄侃的高足,受同宿舍 同学顾颉刚的邀请,去听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原本对胡适相当轻蔑的傅斯 年,听了几次课后,感到受益匪浅,于是转变立场,从“黄门侍郎”改从胡适的 门下,成为学生中新潮人物的代表。傅斯年终身服膺于胡适的学术范式,他在担 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期间,着力倡导史料考证的研究,将之作为史学的正宗。 从整理国故中涌现的许多精英,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胡适的影响,如红学专家俞平 伯、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明史专家吴晗等,胡适的学术范式也由此得到大力 的拓展和广泛的认同 (选自刘筱红著《胡适》,湖北教育出版社,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胡适(1891.12.17-1962.2.24),字适之。安徽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 学校长。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红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 的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诗文集》《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新版《辞海》) ②顾颉刚表示,他的全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水浒传考证》一文看来的 (《顾颉刚日记》,中华书局)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胡适把它的地位,最终提高到 了与传统经学、史学平起平坐的同等位次 B.胡适将《水浒传》划为“历史小说”一类,将《红楼梦》归之为“创作小说” 类,说明不同类的小说研究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C.胡适非常重视史料考证,他就是据此开创了新的古典小说研究方法的 D.顾颉刚邀请傅斯年去听胡适中国古代晢学史课程,结果傅斯年改换门庭偷到 胡适的门下,说明黄侃的学问存在问题。 E.这篇传记语言通俗,虽然是记载传主进行古典小说、史料的考证,但表述时 并不深奥难懂,所引用的胡适言论也直白平易
出他们走错了路,他从考证者的家世、身世入手,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 传体小说。胡适的这一研究成果,使红学走出了猜疑附会的索隐,进入以事实为 依据的研究阶段。 胡适把民主主义思想引入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对旧小说的思想精华和糟粕进行了 清理批判,其许多大胆的见解,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胡适对古典小说的研究, 开创了这一学科的新局面。胡适在史料考证方面涉及面也较广,文章很多,其中, 他耗费精力最多、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重勘《水经注》一案。 胡适重勘《水经注》一案是调查戴震(东原)注《水经》是否窃取了全祖望、赵 一清的成果,为戴东原洗冤辩白。胡适人生十八年的时间里,不断地调查研究, 寻找大量的材料,写了几十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以事实为准绳,为戴东原平反。 认定戴东原没有看到赵的书,更没有看到全的书,无从抄袭;同时还指出,诬蔑 戴东原抄袭,是思想史撬入学术史的结果,“因为戴东原是当时思想的一个叛徒, 批评宋朝理学,批评程子、朱子”,故骂戴的人“动了正义的火气”(《胡适文 集》178 页)。 总之,胡适在“整理国故”方面,提出了许多大胆的见解,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成功地展示了解决具体学术课题的范例,因而胡适也就赢得了“一代宗师”的盛 誉,在学术的发展方向是哪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后来与胡适交谊至深的傅斯年,原是北大国文部的学生、黄侃的高足,受同宿舍 同学顾颉刚的邀请,去听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原本对胡适相当轻蔑的傅斯 年,听了几次课后,感到受益匪浅,于是转变立场,从“黄门侍郎”改从胡适的 门下,成为学生中新潮人物的代表。傅斯年终身服膺于胡适的学术范式,他在担 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期间,着力倡导史料考证的研究,将之作为史学的正宗。 从整理国故中涌现的许多精英,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胡适的影响,如红学专家俞平 伯、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明史专家吴晗等,胡适的学术范式也由此得到大力 的拓展和广泛的认同。 (选自刘筱红著《胡适》,湖北教育出版社,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胡适(1891.12.17-1962.2.24),字适之。安徽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 学校长。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红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 的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诗文集》《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新版《辞海》) ②顾颉刚表示,他的全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水浒传考证》一文看来的。 (《顾颉刚日记》,中华书局)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胡适把它的地位,最终提高到 了与传统经学、史学平起平坐的同等位次。 B.胡适将《水浒传》划为“历史小说”一类,将《红楼梦》归之为“创作小说” 一类,说明不同类的小说研究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C.胡适非常重视史料考证,他就是据此开创了新的古典小说研究方法的。 D.顾颉刚邀请傅斯年去听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结果傅斯年改换门庭偷到 胡适的门下,说明黄侃的学问存在问题。 E.这篇传记语言通俗,虽然是记载传主进行古典小说、史料的考证,但表述时 并不深奥难懂,所引用的胡适言论也直白平易
5.概括胡适在古典小说研究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3分 6.结合原文,谈谈胡适的治学方法与成就,它给你怎样的启示。(5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塑佛 塑佛用的是泥,所以又叫泥塑。完成一尊佛像,要经过八道工序::制架、做胎、 细磨、水磨、润油、贴布、抹漆、装金。钦永其从十四岁拜师学艺,除“文革” 十年不得不回乡下种田外,几乎所有的光阴都丢在寺庙里了,不少名山大刹都有 他塑的佛像。所谓塑佛,其实是泛指,除释迦牟尼、燃灯、弥勒等佛像外,还有 菩萨、声闻、护法三大类别 这一次,华光寺重修好几个大殿,华光寺的老方丈智本,专差人来盛情邀请他去 把把关。一眨眼,十个月了。只剩下一个三佛殿了,里面将要供奉的是释迦牟尼 佛、燃灯佛、弥勒佛。眼看着离春节也就半个来月,工程队的二十几号人,像宿 鸟归飞,呼啦啦回家过年去了。 钦永其决定留在寺里过年。 智本方丈在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忽然来到后院。“钦施主,连日冰冻,你在小寺 受苦了。刚接到本市电业局的电话,说有三个工人要住到寺里来,以便为这附近 的铁塔和高压线除冰清雪 果然来的是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汉子,摘下藤帽,露出很憨诚的黑红脸膛,大声 说:“钦老,我们要打扰你了,请你包涵。我姓归,叫归来。这两个是我的伙伴 他叫小刘,他呢,叫小张,我们都是架线护线的 三个人每天吃过早饭,都把要携带的东西清点出来,从大帆布包里掏出各自的工 具袋,工具袋里放上榔头、扳手、螺丝刀、电工刀、剪丝钳,再放上铝饭盒;理 出一捆大拇指粗的尼龙保险绳,带上一副轻便的攀爬电杆的脚踏板。钦永其看着 他们在工作皮鞋外,牢牢地套上草鞋,头上戴好藤帽,手上戴好手套。这一身装 束几多沉重,还要扛着打冰的长竹竿,真不容易 每天的光景惊人地相似:归来他们早出晚回;钦永其在黄昏时烧水、做饭;晚上 大家围炉向火,热腾腾地喝茶、聊天。但钦永其发现归来的眼神里,忽地隐含着 沉重的忧愁,话也说得很少了 “归来,身体不舒服?” “好着哩。 “家里还安吉吧?” “安吉。爷爷。”归来笑了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离春节只有四天了。这一天的雨雪特别大,天特别冷。 三个人又像平日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出门去了。 瓦瓴上喧吵着很密集很混浊的雨雪声。 钦永其蓦地站起来,在屋子里焦躁地转圈,然后粗声粗气地骂起来:“这该死的 天 转了一阵,骂了一阵,他觉得心里好受些了 他忽然发现归来的枕头边,放着一个红封皮的日记本,准是忘记收了。归来深藏 忧郁的眼神,引发了他要翻看这个日记本的冲动,当然他只看最近写的那几页。 他从枕头下摸出那个日记本,翻到了那几页,迅速地看起来:“母来电话,说父 病重住院……妻子将家中的存款尽取……女儿患肺炎住院……领导来电话,说可
5.概括胡适在古典小说研究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3 分) 6.结合原文,谈谈胡适的治学方法与成就,它给你怎样的启示。(5 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塑佛 塑佛用的是泥,所以又叫泥塑。完成一尊佛像,要经过八道工序::制架、做胎、 细磨、水磨、润油、贴布、抹漆、装金。钦永其从十四岁拜师学艺,除“文革” 十年不得不回乡下种田外,几乎所有的光阴都丢在寺庙里了,不少名山大刹都有 他塑的佛像。所谓塑佛,其实是泛指,除释迦牟尼、燃灯、弥勒等佛像外,还有 菩萨、声闻、护法三大类别。 这一次,华光寺重修好几个大殿,华光寺的老方丈智本,专差人来盛情邀请他去 把把关。一眨眼,十个月了。只剩下一个三佛殿了,里面将要供奉的是释迦牟尼 佛、燃灯佛、弥勒佛。眼看着离春节也就半个来月,工程队的二十几号人,像宿 鸟归飞,呼啦啦回家过年去了。 钦永其决定留在寺里过年。 智本方丈在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忽然来到后院。“钦施主,连日冰冻,你在小寺 受苦了。刚接到本市电业局的电话,说有三个工人要住到寺里来,以便为这附近 的铁塔和高压线除冰清雪。” 果然来的是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汉子,摘下藤帽,露出很憨诚的黑红脸膛,大声 说:“钦老,我们要打扰你了,请你包涵。我姓归,叫归来。这两个是我的伙伴, 他叫小刘,他呢,叫小张,我们都是架线护线的。” 三个人每天吃过早饭,都把要携带的东西清点出来,从大帆布包里掏出各自的工 具袋,工具袋里放上榔头、扳手、螺丝刀、电工刀、剪丝钳,再放上铝饭盒;理 出一捆大拇指粗的尼龙保险绳,带上一副轻便的攀爬电杆的脚踏板。钦永其看着 他们在工作皮鞋外,牢牢地套上草鞋,头上戴好藤帽,手上戴好手套。这一身装 束几多沉重,还要扛着打冰的长竹竿,真不容易。 每天的光景惊人地相似:归来他们早出晚回;钦永其在黄昏时烧水、做饭;晚上 大家围炉向火,热腾腾地喝茶、聊天。但钦永其发现归来的眼神里,忽地隐含着 沉重的忧愁,话也说得很少了。 “归来,身体不舒服?” “好着哩。” “家里还安吉吧?” “安吉。爷爷。”归来笑了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离春节只有四天了。这一天的雨雪特别大,天特别冷。 三个人又像平日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出门去了。 瓦瓴上喧吵着很密集很混浊的雨雪声。 钦永其蓦地站起来,在屋子里焦躁地转圈,然后粗声粗气地骂起来:“这该死的 天!” 转了一阵,骂了一阵,他觉得心里好受些了。 他忽然发现归来的枕头边,放着一个红封皮的日记本,准是忘记收了。归来深藏 忧郁的眼神,引发了他要翻看这个日记本的冲动,当然他只看最近写的那几页。 他从枕头下摸出那个日记本,翻到了那几页,迅速地看起来:“母来电话,说父 病重住院……妻子将家中的存款尽取……女儿患肺炎住院……领导来电话,说可
以请假回家探视,但我不能离开岗位……”什么都明白了,父病女病,归来却不 愿回家去看望以尽子道和父道,因为公家事大,但其内心之痛如割如刺,自是不 言而喻。他把日记本重新塞到枕头下,莫明其妙地又拍打几下枕头。他想,等归 来傍晚回来,一定要力劝他回家去看望父亲和女儿! 天渐渐地黑了。却一直听不到那沉重而又疲惫的脚步声 六点钟过了。 雨雪依然在下 钦永其的心开始悬起来、落下去,像冲碓的碓锤,胡乱地冲撞着胸膛,咚咚地响 他再也坐不住了,套上草鞋,拄着拐杖,走到院门外去看、去等。粗大的雨点、 雪粒扑打在脸上,生痛生痛 背后忽然响起智本方丈的声音,低沉、沙哑:“钦施主,别等了” “归来因爬到山边的一根电杆上去敲冰,电杆兀地断了,归来和电杆一起摔下山 谷。他们找到归来时,他已经只有些许气息了。临终时交代,他尸体不要抬进后 院,更不要抬进这间屋子,以免惊扰了你这个爷爷。” 太阳光穿过冬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路面上湿漉漉的,冰雪正在融化,斑驳地 现出了土地的原色 工程队的人相继回到了华光寺。 钦永其说,那尊燃灯佛由他亲自来塑。智本方丈听说钦永其亲自塑燃灯佛,得闲 了便要到三佛殿来看看,和钦永其说说话。“《大智度记》说燃灯佛出生时,身 边一切光明如灯。”钦永微笑着说:“一切送光明、护光明者,皆是佛 个月后,三尊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圆满完成了。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燃 灯佛,右边是弥勒佛,金光闪闪,庄严肃穆,悲天悯人,但又体现一种无畏与沉 毅,观者无不赞叹 智本方丈把燃灯佛看了又看,那脸型,那眉眼,那嘴和鼻,那神情,分明都见出 归来的影子,很生活化,但又确实是燃灯佛的传统塑法。燃灯佛那个手势(又称 印相、印契),钦永其特意塑出的是“施无畏印”,右手抬起上升,掌心朝前, 左手平放在膝上,其义为能解决众生苦难 (选材于聂鑫森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归来、小刘、小张“除冰雪,保用电”为线索,展开全文的结构叙述, 段抗击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由此展开。 B.小说没什么离奇的情节安排,语言风格质朴淡雅,小说一开篇就为我们介绍 了塑佛工艺之精和钦永其技艺之高,文字散发着浓浓的古郁幽香的味道。 C.归来日记中的话语虽然简单朴实,却又蕴含深意,是归来内在品质的呈现, 是对自身使命的坚守,更是对生命韧性的坚守 D.“塑佛”一词语意双关,既指钦永其用泥为寺庙塑佛的外形,也指归来三人 用实际行动塑佛的精神,小说三尊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就是按照归来三人的原型 塑造的。 E.小说结尾对佛像的详细描述,是为了突出民间匠人钦永其高超的技艺并与文 章开头塑佛的工序及钦永其塑佛的经历相呼应 8.请赏析文中划线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太阳光穿过冬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路面上湿漉漉的,冰雪正在融化,斑驳地 现出了土地的原色
以请假回家探视,但我不能离开岗位……”什么都明白了,父病女病,归来却不 愿回家去看望以尽子道和父道,因为公家事大,但其内心之痛如割如刺,自是不 言而喻。他把日记本重新塞到枕头下,莫明其妙地又拍打几下枕头。他想,等归 来傍晚回来,一定要力劝他回家去看望父亲和女儿! 天渐渐地黑了。却一直听不到那沉重而又疲惫的脚步声。 六点钟过了。 雨雪依然在下。 钦永其的心开始悬起来、落下去,像冲碓的碓锤,胡乱地冲撞着胸膛,咚咚地响。 他再也坐不住了,套上草鞋,拄着拐杖,走到院门外去看、去等。粗大的雨点、 雪粒扑打在脸上,生痛生痛。 背后忽然响起智本方丈的声音,低沉、沙哑:“钦施主,别等了” “归来因爬到山边的一根电杆上去敲冰,电杆兀地断了,归来和电杆一起摔下山 谷。他们找到归来时,他已经只有些许气息了。临终时交代,他尸体不要抬进后 院,更不要抬进这间屋子,以免惊扰了你这个爷爷。” 太阳光穿过冬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路面上湿漉漉的,冰雪正在融化,斑驳地 现出了土地的原色。 工程队的人相继回到了华光寺。 钦永其说,那尊燃灯佛由他亲自来塑。智本方丈听说钦永其亲自塑燃灯佛,得闲 了便要到三佛殿来看看,和钦永其说说话。“《大智度记》说燃灯佛出生时,身 边一切光明如灯。”钦永微笑着说:“一切送光明、护光明者,皆是佛。” 一个月后,三尊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圆满完成了。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燃 灯佛,右边是弥勒佛,金光闪闪,庄严肃穆,悲天悯人,但又体现一种无畏与沉 毅,观者无不赞叹。 智本方丈把燃灯佛看了又看,那脸型,那眉眼,那嘴和鼻,那神情,分明都见出 归来的影子,很生活化,但又确实是燃灯佛的传统塑法。燃灯佛那个手势(又称 印相、印契),钦永其特意塑出的是“施无畏印”,右手抬起上升,掌心朝前, 左手平放在膝上,其义为能解决众生苦难。 (选材于聂鑫森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以归来、小刘、小张“除冰雪,保用电”为线索,展开全文的结构叙述, 一段抗击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由此展开。 B.小说没什么离奇的情节安排,语言风格质朴淡雅,小说一开篇就为我们介绍 了塑佛工艺之精和钦永其技艺之高,文字散发着浓浓的古郁幽香的味道。 C.归来日记中的话语虽然简单朴实,却又蕴含深意,是归来内在品质的呈现, 是对自身使命的坚守,更是对生命韧性的坚守。 D.“塑佛”一词语意双关,既指钦永其用泥为寺庙塑佛的外形,也指归来三人 用实际行动塑佛的精神,小说三尊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就是按照归来三人的原型 塑造的。 E.小说结尾对佛像的详细描述,是为了突出民间匠人钦永其高超的技艺并与文 章开头塑佛的工序及钦永其塑佛的经历相呼应。 8.请赏析文中划线景物描写的作用。(4 分) 太阳光穿过冬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路面上湿漉漉的,冰雪正在融化,斑驳地 现出了土地的原色